20xx-10-31 unit 03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1 / 10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2014-10-09

一、 定义: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或报告。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收集、查阅、分析文献的要求:1)历时研究-一个理论观点的起源,发展,流派,代表人物,研究方法,主要贡献,最新的状况。2)共时研究-某个学术话题的主要流派的前沿学者,代表作品。根据不同研究视角,收集文献,比如,历时研究要找到很久远的文献和书籍,共时研究则需要最近三五年的成果。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1.前言【为什么这个课题是重要的,你要怎样阐述它,200-300字】

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 正文【考验一个学者对这个课题的了解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2000-2500字】 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但是,首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性,从什么视角介绍这个课题,包括:

1)主要概念的定义和争议,如,多模态的提出和表现形式,互文性的源流,解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和主要内容。

2)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可操作的研究案例,包括研究者群体,数据收集,语料库来源和参数的设定,数据分析方法。大家比较认可的统一基本结论,主要的分歧点。

3)在综合叙述这些研究的过程中,糅合自己的点评,可以看出作者本人的科研水平和分析能力。

4)重点:目前研究的不足,缺陷,或可以在新形势下拓展的地方。这是给自己要做的科研铺垫。

其总体思路:这个课题是值得研究的,已经有很多人做了研究,但是,存在一些不足,二这个不足就是我即将展开的研究。

3.小结【总结全文,让读者明白你从哪些视角分析了这个课题,以后要做什么研究,300-400字】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2 / 10

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纯粹客观描写别人的研究,目前的综述类文献中较少使用】。

二、格式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1.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2.主体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3.小结

总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参考文献绝对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只要是文中引用过的,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语的文献都要在末尾列出来。

1)本科论文:文献综述要求12-15篇文献,毕业论文本身要求15-18篇文献。其中的英文文献不得少于5篇。

2)本次作业:不少于8篇;最后提交的论文不少于10篇。英文文献不做要求。

3)各学报和大学对于文献格式要求不同,我们采用南理工教务处规定格式,参考文献目录用南理工学报格式。

三、综述的基本写作要求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3 / 10

1.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文献综述要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分析,不可简单地说,“张三在《某某》论文中,提出。。。”。李四在《某某》论文中提出。。。。

朱永生(2007)《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提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指出迄今为止的话语分析基本上局限于语言本身,即只注意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忽视了诸如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意义表现形式,这就使得话语分析带有较大的局限性。

曾蕾(2006)指出,超出文字语言符号以上的多种符号语篇(multimodal discourse)被称之为多模式话语。

Kress和Leewen(1996)创建发展的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是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将包括图像意义的多模式话语的意义分为再现、互动和构图等相互交织的三种,并比照功能语法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组篇意义。

李占子(2003)《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提出了多模式话语的定义和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方法,她认为,多模式(multimodal)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

比较正确的叙述:

1)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着特殊的语用效果。对幽默的研究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当时研究关注于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很少涉及语言学方面,直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幽默的语言学研究才开始兴起,幽默的语言学研究逐渐发展完善,渐趋系统化(姚凤华,2007;崔娅辉,2008;朱雅丽,2008)。

2)产品说明书是“生产厂家向消费者介绍说明商品性质、性能、结构、用途、规格、使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4 / 10

用方法、保养、注意事项、质量保证、销售范围和负责声明时使用的经济应用文体”(张光明2003;陈葵阳、李雪红2006;黄世平,2009)。产品说明书在制造商和用户之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通过介绍产品引导和促进消费,通过展示预期使用效果体现产品质量,树立可信赖的品牌形象。产品说明书翻译的目的功能有:(1)介绍产品的相关信息;(2)宣传产品,扩大其销售量(李萍,2011)

2. 直接引用和间接引语的比例协调

大部分情况是间接引语,即,你对这个观点的转述,否则就构成学术剽窃。

1) 河海大学11名教师联名反映院长剽窃事件调查 [“刘新民剽窃”引发连串举报案] 刘新民被揭露的“剽窃行为”主要是两种:一是剽窃自己,二是剽窃他人。所谓“剽窃自己”,主要是说刘新民先后发表《济慈诗歌艺术风格散论》、《Negative Capability及其汉译的思考》以及《济慈诗歌新论二题》这三篇论文,都是对Negative Capability(自我否定力)的来龙去脉进行叙述,三篇文章约70%以上的内容是雷同的,而“剽窃他人”,则是指刘新民发表在20xx年第4期大连外国语学院《外语与外语教学》上的论文《再谈英语论文写作规范》,和刘新民主编、20xx年5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论文写作规范》一书两次剽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引进版权出版的MAL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MAL科研论文写作规范》)一书(该书在20xx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买下版权,在中国首次出版发行)。 2)学者再曝清华教授汪晖著作涉剽窃证据。在重新翻阅《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过程中,王彬彬又发现了一些汪晖涉嫌剽袭的例证,写下长文。比如一种是“注释式剽袭”。将他人的数百字、上千字,甚至更多的文字,原文照抄,或者稍做文字变动,却只在开头或中间部分,做一个注释。

3)正确写法:

南理工学报格式:

[1]王彬彬认为, 学术诚实是关乎。。。的大事。

[1][2][3][4]。许多学者都认为,学术诚实是。。。。大事

[1],p12王彬彬认为,学术诚实是关乎。。。大事,他强调指出:“学者乃。。。”。

第二种格式,学者加括号表明年代:

王彬彬认为, 学术诚实是关乎。。。的大事(王彬彬,2003)。

许多学者都认为,学术诚实是。。。。大事(王彬彬,2003;王惠,2004;黄海,2009;李丽然,2010)

王彬彬认为,学术诚实是关乎。。。大事,他强调指出:“学者乃。。。”(王彬彬,2003:12)。 王彬彬多次强调学术诚实对于。。。之重要(王彬彬,2003;2007a,2007b)。

3 文摘编写注意事项 ⑴ 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随意加上文摘编写者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应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5 / 10

该在措辞上能使读者看出哪些是作者观点,哪些是综述者的点评。

⑵ 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条理性要强,切忌简单列举和冗长叙述。 ⑶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重要概念用大小段落和大小标题明确标注,书写要符合语法,合乎逻辑.

⑷ 用第三人称写作.

⑸ 术语,国名,地名,机构名,人名,缩略语,代号,译名等应按国家标准或参考权威工具书书写.尚未规范的词,应与一次文献一致.计量单位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应避免使用图表,公式,不注参考文献序号,若采用非标准的术语,缩写和符号等,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予以说明.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6 / 10

范文

文 献 综 述-倪天歌

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现状

1.简介

“文化帝国主义”是20世纪的学术界非常流行的话语。冷战结束之后,少数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已告别了赤裸裸的武力控制和经济制裁的方式,转而以代价更小、影响更为深远的“文化渗透”。“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展开的。“文化帝国主义”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无论是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法兰克福学派、后殖民主义学者,还是倡导受众主动说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抱有西方中心论的学者们都在此话题上争论不休,各家自成一说。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不过,很少有学者将文化帝国主义研究和大学英语教育结合起来,探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的研究更是少而又少。

2. 国外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

2.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

意大利共 产 党的领导人之一葛兰西最早提出了“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的思想,并在其著作《狱中礼记》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文化霸权的含义和运行机制。“文化霸权”又称“文化领导权”,指某个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不仅统治者一个社会,而且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葛兰西认为,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形成和资本主义政府政治强制性的弱化是文化霸权实现的前提。文化霸权是通过占统治地位的集团和阶级与占被统治地位的集团和阶级进行谈判,向他们做出一定的让步,才得以维持的。这是一个以抵抗和融合为标志的过程(葛兰西,曹雷雨等译,2000)。因此,对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控制不再依靠棍棒和枷锁,而是靠向工人阶级做出一定的让步,通过教育、传媒、流行文化等各种方式来传播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自然的、不可置疑的。工人阶级“奴化”在统治阶级的价值体系下,一味的追求消费和中产阶级的地位。因此,葛兰西认为,工人阶级要摆脱受奴役的地位,首先要摆脱统治阶级的价值体系,瓦解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化观念,获得思想的独立。葛兰西虽然未提到文化大国对文化弱国的侵略,但其思想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文化帝国中主义”话语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7 / 10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尔都塞,对马克思著作进行了带有“精神分析”色彩的“症候式”阅读,进一步发展了葛兰西的理论,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的理论(郭庆光,1999)。

2.2 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法兰克福学派,本来就对资本主义社会持一种强烈批判的态度,这一在当时已经很有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在二战后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矛头直接针对西方世界的“领头羊”美国,把美国视为用大众文化扼杀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的大众社会。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赫伯特·马库斯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糅合在一起,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产生的弊端给予全面算。他在19xx年出版的《单面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一书中勾画了一个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人的形象,这个人不能辩证地进行思考,不能对其所处的社会提出质疑,把自己屈从于受技术的控制以及效率、生产力和一致性原则。

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还有马克斯·霍克海默尔、特奥多尔·阿多尔诺、莱奥·洛温索尔以及沃尔特·本杰明等。他们这些人以“批判理论”精神对西方文化的反思把许多学者的目光引向对现代美国消费社会及其对外部社会影响的关注。“文化帝国主义”话语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反映出一些持激进观点的学者在研究美国媒介文化对其境外社会发展影响的一种批判精神(王晓德,2009:31-32)。

2.3 后殖民主义学者观点

这一理论是在继后现代主义之后,在当今西方学术理论界兴起的理论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巴勒斯坦人后裔爱德华·赛义德、印度人后裔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等人,他们是一批生活在第一世界话语圈内并身居高位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精神贵族(方立,1996:56-59)。

赛义德在他的《东方主义》一书中写道:“东方主义的所有一切都与东方无甚相关;东方主义之所以具有意义完全是取决于西方而不是东方本身,这种观念直接受惠于西方的各种表现技巧,是它们使其清晰可见”(Said,1995:197);在《文化和帝国主义》一书中,他还进一步指出:“冷战结束后,直截了当的殖民主义业已完结,但帝国主义仍然滞留在老地方,留在某种一般的文化领域,同时也从事着整体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社会活动”(萨义德,李琨译,2007:202-203)。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8 / 10

2.4 媒介帝国主义者观点

在学术界,研究媒介产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影响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媒介国主义”命题的出现同步,七八十年代期间,“媒介帝国主义”的提法比较流行,出现了像本·黑格·巴格迪坎、诺姆·乔姆斯基以及爱德华·赫尔曼这样的研究跨国传媒的著名学者,80年代期间这一研究领域曾经历过短暂的沉寂,进入90年代之后再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王晓德,2009)。

19xx年,席勒在《传播与文化统治》一书中指出:“文化帝国主义概念今天也许最好被描述为这些进程的总和,通过这些进程,一个社会被带入了现代世界体系,该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阶层如何被吸引、受到压力被迫以及有时被收买形成与该体系内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的价值与结构相一致甚或促进它们的社会制度”(Schiller,1976:9)。

2.5 西方中心论者的观点

冷战结束之后,一些西方学者抛出了带有明显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终结论”,认为冷战的结束表明人类的历史将终结为西方的自由和民主(福山,黄胜强、许铭原译,1998)。

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今后的战争将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亨廷顿,周淇,刘绯译,1999)。

汤林森(J. Tomlinson)于19xx年出版了《文化帝国主义》一书,对文化帝国主义这个问题做出了全面的论述。他将有关文化帝国主义划分为:第一,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第二,作为一种民族国家话语的文化帝国主义。第三,即作为一种全球资本主义批判的文化帝国主义。第四,即作为一种现代性批判的文化帝国主义(刘晶,2010)。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应归咎于“现代性”(modernity)“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有的现代社会,都根据一个特定而狭隘的理论观在运作,这样的理论观盘踞了主要社会机构的核心”(汤林森,冯建三译,1999)。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认为,现代性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工具理性”盲目崇拜(马克斯·韦伯,于晓、陈维纲译,2006),由于这种工具理性的推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球去、文化的同质化。

3. 国内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

国内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较为稚嫩。以中国期刊数据库为例,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9 / 10

80年代之前,很少有关于此问题的著述;90年代之前,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仅有5条记录,最早是张克复于19xx年撰写的文章《敦煌莫高窟石室档案库与帝国主义文化间谍的盗窃》(张克复,1981)。1990到20xx年间,开始有一些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但大多是对文化帝国主义概念的介绍简析,如戴从容在19xx年《国外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一篇《从<东方主义>到<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伊德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详细介绍了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并对其理论做出了评析,认为《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标志着萨义德理论的两个不同阶段(戴从容,1996)。黎信先生于20xx年的《浅说文化帝国主义》发人深省,提出“通俗文化霸权:让你自愿当努力”,“语言霸权:让你永远处于二流地位”等令人深思的观点(黎信,2000,13);2000后,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才真正展开,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与传媒、法律、语言教学等方面的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于具体的实际分析,并开始在全球化的视角之下对其加以研究,如魏森(2009)的文章《法律文化帝国主义研究——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为中心》,从法律领域研究文化帝国主义,可谓是弥补了理论界的一个空缺。孙斌、张艳芬指出,在全球语境下,一种新的帝国主义形式出现了,文化帝国主义随同全球化浪潮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摧毁着地方文化(孙斌、张艳,2009)。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关于文化帝国主义的译著,但切实将文化帝国主义纳入中国语境下的原创性著作甚微。

总体来看,国内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更偏重于对国外研究的引入、评介和重新解读。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尝试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文化帝国主义研究和传媒、法律、教育、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理论结合起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此外,也有学者从具体的好莱坞影片、流行歌曲中来透析西方的带有支配性质的价值观念是如何渗入文本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受众的价值观念。总之,今后对帝国主义的研究应立足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视角,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将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融入社会学、符号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具体探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是否、怎样、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及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规避策略。此外,在全球化不断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应是今后研究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Schiller, Herbert I.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 1976.

[2]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M]. New York: Penguin, 1995.

[3] 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戴从容.从《东方主义》到《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伊德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J].国

文献综述的撰写,2014-10-09, 10 / 10

外社会科学,1996(6):33-39

[5]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

[6] 方立.文化帝国主义的几种理论形态[J].高校理论战线,1996(9):56-59

[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刘晶.文化帝国主义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挑战[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6):124-126

[9] 黎信.浅说文化帝国主义[J].新闻爱好者,2000(2):13-15

[10] 马克斯·韦伯.信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 孙斌、张艳.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詹明信文化理论出发的一个考察[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9(1):214-232

[12] 萨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淇,刘绯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3] 萨义德,爱德华W.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三联书店, 2007.

[14] 汤林森,约翰.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 魏森.法律文化帝国主义研究——以中国知识产权立法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3):120-129

[16] 王晓德.“文化帝国主义”命题源流考[J].学海,2009(2):31-32

[17] 张克复,敦煌莫高窟石室档案库与帝国主义文化间谍的盗窃[J].档案,1981(2):11-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