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范本

论法学教育中的功利化倾向及其克服

何伦坤 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当前在 “应用型本科”建设过程中,法学专业教育凸显出比较突出的功利化倾向。它颠覆了法学专业作为人文教育的本质,肢解了法学专业融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二元结构,给法学人才培养造成了严重危害。应从树立正确的法学教育观,坚守大学法学教育的基本使命;厘清应用性人才培养内涵,坚持法学专业职业面向的基础,回归法学专业素质教育属性的坚守;强化教育者的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予以克服和修正。

关键词:法学教育;功利化;就业焦虑;应用性人才

当前在 “应用型本科”建设过程中,法学专业教育出现了背离教育规律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其突出表现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功利化偏向、课程设置的功利化拼盘、教学过程的功利化裁剪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简单化处理。它颠覆了法学专业作为人文教育的本质,肢解了法学专业融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二元结构性特征。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将扭曲法学本科教育的特性,给法学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危害,必须予以反思和修正。

一、教育观念的功利化偏向

在教育观念上,将法学本科教育纯粹定位为一种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特别突出以司考过关率、就业率来衡量办学水平的高低,将内容丰富、目标多元的法学教育裁剪为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忽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完整的人、完整的法律人这一最基本的使命。

之所以出现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就业焦虑症的压逼。近些年来,从就业统计数据来看,法学专业不断被亮红牌。同时,教育主管部门把就业率和招生、专业设置挂钩,不断加大对大学就业的考核。有些地方甚至规定,连续几年就业率偏低的专业将被停办。就业率成为高校生存的巨大压力。这种就业的焦灼直接导致了了大学管理者在思想上失去定向,过度强调就业在法学教育中的目标地位,从而背离大学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定性。第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改的过度化。最近一些年来,全国高教界掀起了建设“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改运动。各高校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采取行政主导的方式,强力推进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学模式、科学研究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法学专业也是如此。但由于片面地理解法学应用性的内涵,错误地认识应用性教改和法学教育属性的关系,将应用性与素质教育割裂开来,将法学教育的属性异化为职业教育。

法学教育观念和思想上的功利化偏向,直接驱导了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能力培养上的功利化、简单化,危害颇深。必须首先着力予以破除。

首先,要回归大学法学教育的根本,坚守大学精神。大学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在根本上还是面向人的教育,培养健全、完整的人是其根本目标。法学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其最基础的使命也在于培育人格自由、乐于创新、脚踏实地、崇尚正义、宽容克己、参与奉献的合格公民;其次,才是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法律人,而非一个法律机器。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职业指向、市场需求并非大学法学教育的全部,除此之外,大学法学教育还具有传播法律思想、培养法治精神、守护社会良知的重要使命。而不能因就业压力大而就功近利,扭曲大学法学教育的本质,将其异化为“考证培训”,“就业教育”。何况,就业率的高低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法律服务市场的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等等,均会影响到法学专业的就业率。完全以就业率来衡量大学教育的价值,必将丧失大学存在的价值。

其次,要厘清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内涵,坚持法学专业的职业面向,回归法学专业素质教育属性的坚守。一般来说,应用性人才相对应的是理论性、学术性人才,其强调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而非从事理论研究。法学专业本身属于应用性、实践性专业,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在法律部门和社会管理中从事法律服务工作。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法学教育的属性仍属于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包括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模式。所以,法学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的,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命题。申言之,强调法学专业人才的应用性特点,并不排斥法学专业素质教育的属性。所以,法学专业进行应用性改革,其真义在于改 1 ①

变传统的法学教育过于侧重学科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的弊端,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应用性取向”、“职业面向”的调适,而非割弃法学教育的人文性、伦理性。因此,在应用型本科教改的过程中,要克服、避免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必须在正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坚持法学专业职业面向的基础上,回归对法学专业素质教育属性的坚守。

二、课程体系的功利化拼盘

课程体系是实现法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其科学设置要回应“基础扎实、口径适中、能力突出、素质过硬”人才目标的要求。具体要求是:专业核心课完整、学时配置充分;专业基础课精干而不吝啬;专业任选课(模块)宽广而不泛滥;通识性课程实用、经典而又能开发学生的心智。而功利化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适应就业、司考的功利化需要,其体系呈现出缺乏内在有机联系的碎片化拼凑。如,大量裁删法学专业课,压缩基础理论课课时,将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设置专门的课程,规定专门的学分;有的学校甚至只开设教育部要求的16门法学专业核心课,其他法学专业方向课基本不开。通识性课程设置,固守上级的科目和学时要求,基本上等同于为大学体育课、公外、“两课”、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数量庞大占近30%的比例。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的课程,如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一片空白,造成学生专业基础不牢、专业发展能力滞后。专业模块课,大量充斥着外语、写作、市场营销等技能性、就业性课程,内容杂乱,目标不清,缺乏与法学专业的关联性。

功利化课程体系的祛魅,首先要正确认识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课程体系内部各类课程功能、比例关系,回守“素质、能力、思维、技能”并重的课程目标,坚持课程体系的市场导向。其次,在具体构建中,通过“裁、减、并、拓”的方式,对通识课进行结构优化,如压缩公共计算机课时,对“两课”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重组,删除重复性内容,同时精心开发素质任选课,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设置方面,要凸显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三大资质的培养,对专业核心课进行优化重组,适度压缩其中的程序性课程课时,保障基础理论课、实体性课程课时;增设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对专业方向课,按照各自院校的培养面向进行特色设置,避免千人一面,比如工科院校可以基于学科关联性强化商事法方向的课程等。专业模块课程的设置应该适度,应结合法律专业的行业面向和岗位群,重点开设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社会事业中对法律人才需求密集的关联课程,从而舒缓专业方向课窄而导致的就业能力不足。对于公务员考试、司考类课程,通过开设专门培训班的方式予以解决,但绝对不能纳入课程体系。尽管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课是就业的重要抓手,但是如前所述,大学法学教育的目标并不能等同于司考和就业。

三、教学过程的功利化裁剪

完整的法学专业知识教育内容以“四基”为主干,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和基本技能。这些知识要贯穿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等所有课程教学过程。而功利化法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以就业、实用和职考为取向来裁剪内容,导致法学人才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应试化。其突出表现为:理论课教学,侧重司法考试热点法条的解读和具体制度知识的讲授,对法条背后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等不予追问,甚至略去不讲,法学课堂变成了法条释义课 、甚至等同于司考培训课;课程考试考查,侧重于司法考试知识的的考查,甚至直接将历届思考试题直接移植为考试内容;在知识属性的选择上,侧重于应用性、程序性、实践性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严重忽视法律伦理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的教育。从而,解构了法学教育知识结构的体系性、基础性,突出了对法律机器、法条匠、甚至“现代诉棍”的培养。

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方法造成严重误导。例如,在认识上,将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上简化为司法考试证书的获得,从低年级开始就不断学习、研读司考教材,反复操练司考题。在学习态度上,凡是与司法考试关联大的、分值比较重的课程认真对待,反之则敷衍塞责。在学习内容上,侧重于条规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职业考试知识的记忆。由此造成学生专业素养严重残缺,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法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经典著作,不了解有哪些法学专业期刊和专业机构及其网站;不会用法言法语思考和交流,成为法条背诵的机器,缺乏法共同体人的基本资质。这样的学生是很难融入法律职业共同体的。

另一方面,还严重消解了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建构,危及社会正义的实现。法学是正义之学,法律职业是一门维护、实现正义的事业。法学教育不仅要培育学生利用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是的要传授学生尊崇以正义为核心价值的法律信仰、法律伦理知识,并通过相应的教学过程的价值 2 ②

教化和实践训练,建构其作为法律职业人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法学教育不仅要受教育者智慧,还要使其高尚。高尚的人,其才智才能够符合人类的方向使用。而以法律伦理为核心的法律精神教育是保证法律人才服务于法律正义生活之需的阀门。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具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和精湛法律技能,但品德低下、唯钱是举的法官、律师会干出什么!

静态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庞杂的知识体系向能力体系的转化,这一能动创造的过程实现,主要依靠合格、优秀的法学教师。所以,法学教育内容功利化裁剪的出现,从根源上来说与教育主体——教师的法学教育知识、方法的缺失有直接关系。我国法学教育师资的主体源于法学专业研究生,由于缺乏严格、系统的教师教育和训练,从而导致教师主体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贫乏,对法学教育规律认识不清;加之以学术评价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机制的牵引,进一步消解了法学教师对教学知识、技能的研究和掌握。这种状况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表现更为突出。

因此,要克服教学内容的功利化裁剪,主要要加强对法学专业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一方面,在教师入口处严格把关,严格教育,尤其是坚持助教制度、青年教师指导制度,明确规定没有经过一到两年的助教阶段训练的教师不得上讲台。另一方面,要改革相应的职称评聘条件,修正过去那种只重科学研究,而不重教学研究的做法,要制订政策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学术研究。从而,保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施教,实现法学教育的德性教育、知性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完美统一,培养完整的法律人。

四、职业能力培养的简单化、低层次化处理

法学专业的职业能力包括一般性的法律业务操作技能和核心专业能力。一般操作技能是指从事法律业务的最一般的简单操作技能,如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证据调取能力、程序管理和控制能力等。核心能力就是法律思维能力,即运用法律概念、原理和规则发现法律事实和法律问题,并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分析法律关系,处理法律问题的技术和能力。这些能力是法律职业的核心标识,它关涉到法律人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案件时的智力水平和创新能力,也是衡量法学教育成败的标尺。

而功利化的法学教育侧重于以就业和考试为导向的应试能力、识记能力和一般操作性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法学教育观念的功利化指导,以及课程设置的功利化拼盘、教学内容的功利化裁剪是紧密联系、相互承接、一体多面的关系。忽视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会消蚀了法科学生在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活中的发展能力,甚至会影响到法治事业的生命力。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律技术得以运用和组合的推动力,如果没有法律思维的力量,再多的法律知识、再坚定的法律信仰,都只能在法律人大脑中枯萎和消失,永远不可能转化为推动社会法治发展的动力。④ ③

因此,必须在树立正确的法学教育观的前提下,把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通过筑牢专业知识基础,精讲法律原理,精心实施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教学环节和过程来推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信仰教育植入所有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尽量减少一般性的法条注释和结论性知识的课堂讲授内容,将有限的面授时间集中于阐释法理,说明对规范的法理评价,增加启发性、动态性知识和课堂讨论的教学内容,强化对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法学本科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实在。其生成是当下社会功利化、浮躁化、实用化风气影响下,大学管理者对大学精神认识摇摆和政府对大学的不当干预和管理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施教者缺乏正确的法学教育理念、教学知识、教学方法的集中反映。而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克服法学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其关键在于改革政府对大学的计划式管理体制,培育办学自主权,让真正的教育家按大学的精神和法学规律办学;同时,建立法学专业管理者和教师的管理和教育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从而保证法学教育在操作层面,由具备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熟悉法学教育的规律、明了大学法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掌握法学教学基本方法的人来落实。只要我们不折腾,秉承大学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就一定能够克服!

注释:

3 ⑤

①曾宪义、张文显:《法学本科素质属于素质教育》,《法学家》,20xx年第6期。

②法律职业共同体三大基本资质是指:一是必须掌握法学学科基本知识体系;二是具备法律职业基本的职业素养,包括法制信仰、法律思维和法律伦理、法律语言等等;三是必须掌握法律职业的基本技能。参见霍宪丹:《法学教育重新定位的思考》,《法学》,20xx年第2期。

③⑤廖益新:《法学本科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改革》,《法学家》,20xx年第6期。

④梁开银:《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切合点》,《法学评论》,20xx年第4期。

)

4

 

第二篇:思修论文[1]

思修论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像大树一样成长——

聆听大师的声音之俞敏洪全国巡回演讲安大站

时间真是个残酷的东西,尚未来得及回味,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已悄然过去三年。记得刚进大学时,满眼都是好奇,看什么都是新鲜有趣的,就连大学的学习,也觉得比高中时灵动有趣许多。然而,开学之初的激情毕竟经不住日复一日平淡生活的消磨——熟悉的校园,乏味的课业,单调的生活,同学关系的疏离,让原先满怀憧憬的心逐渐静如止水,再也激不起一丝涟漪。比起其他同学在各自新领域中的活跃,我却是从未有过的消极。生活的枯燥和内心的空虚让我对这所学校的态度由积极到失望,失望到绝望,绝望到厌倦,厌倦到麻木,麻木到坦然??突然觉得人生没有了目标,迷失了方向,渐渐的开始终日与计算机为伴,沉浸在自己的小空间里虚度青春年华。我就像那没了方向的帆船,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泊,渴望灯塔的指引和导航。

就在我迷茫、彷徨时,思修课及时地来临,让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寻找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脚步,向着我人生的目标奋勇前进。她使我懂得了大学生活需要珍惜,远大理想需要确立,道德修养需要加强,而且还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学生。于是,利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各类有关“素质教育”提高方面的讲座、报告会以及社团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组织策划水平;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积累经验完善不足。

而在众多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xx年4月12日新东方“三巨头”——创始人俞敏洪、美语口语思维创始人王强和新东方高级副总裁陈向东在鸣磬广场上给两万安大学子做的主题为“像大树一样成长”的讲座。这次演讲对我来说真是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让迷茫的我认识到原来大学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同时为虚度的光阴懊悔不已,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大学生活。大学是我们满怀希望和挑战的地方,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美好人生就从这里开始。这里需要独立自主的学习理念,需要至诚、至坚、博学、笃行,需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一)珍惜大学生活,适应人生新阶段。

俞敏洪一开场便给迷茫中的我们提出了在大学期间必须要做的几件事情:第一,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打造完整第;第二,尽可能的多交朋友,因为你终身的朋友、合作者一定来自于你的大学;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大学里谈一场比较专一的恋爱;第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打算。未来的工作跟你有多少朋友、跟你的专业知识学的多少是相关的。好好掌握你的专业,再差的专业也一定有人用,只要你学的好。

关于专业与兴趣之间的关系,老俞提出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在登山的时候,你会在乎登山杖你喜欢不喜欢吗?不会,你只会在乎能否帮你登上山顶。他将英语比作他的登山杖,尽管不是特别的喜欢,但他知道要想攀上更高的人生山峰就必须需要这个登山杖。他本来想把自己变成中国英语专家前100位的,后来发现一点戏都没有,因为中国留学生归来的越来越多了,有的在国外待了10年、20年,回来了怎么看英语水平都比他高。所以只能缩小范围,想成为英语语法专家。后来发现背单词不用动脑筋,于是就开始拼命地背单词,结果变成了中国还算不错的词汇专家。

1

思修论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除了学专业外,老俞还告诫同学们要在大学里多读书。读书多,就意味着眼界更加的开阔,更加会思考问题,更具有创新精神。新东方流传一句话叫做“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底蕴的厚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多读书,读了大量的书你的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第二就是多人生经历。把人生经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你未来创造事业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工具。

另外就是要尽可能地多交朋友,交朋友首先你要做个好人,你要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在中国企业界就是这样的状态,如果你是个好心的人,在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帮助。老俞举了蒙牛的例子。蒙牛老总牛根生为人处世很实在,所以在蒙牛出事后,他需要资金,只要打个电话大家就会把钱汇过去。而为什么连合同都不签就有人支持他,道理很简单,信任。而建立这种信任,要做到以下几个要素:要以别人为中心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要有服务精神。还有在大学里要交几个真正能帮助你的人,比如:心胸比你开阔,眼光比你敏锐。我在大学里交的就是这样的朋友,做人就要跟着牛人跑。

老俞回忆说,他大学阶段是个学习不好但挺喜欢帮别人的人。他们宿舍当时从来不排值日生,因为地全是老俞扫的,并且义务帮寝室打了四年水。而他那些同学之所以后来放弃国外优秀的条件来和他一起创业还是跟我当时宿舍打水有关系。因为在那些人看来,老俞是个能靠的住的人,他有饭吃就不会给别人喝粥,他有粥喝不会让其他人饿死,所以就回来了。如果说在大学毕业连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这辈子想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大学里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交朋友,让自己变成一个让别人信赖的人。

(二)领悟人生真谛,树立远大理想

俞敏洪几乎在所有的讲座中都会提到鲑鱼的故事。鲑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种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逆水搏击,洄游产卵,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也许这样做是遗传和基因使然,并不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意识。但这一现象在人类眼里看来,依然令人感动,使我们思索和振奋。鲑鱼的一生,贯穿着明确的生命主线:成长,不管各种艰难险阻的成长;经历,不管大海多么不可预测,也要从平静的湖水游向大海去的经历,去完成生命各个阶段的历程;使命,不管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返回出生地来繁衍后代,哪怕以生命为代价。这一生命的主线使得鲑鱼的一生变得壮观。

人类生命的过程中,也应该有非常明确的生命主线,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使生命变得成熟;为了成熟我们应该去经历,经历自然、人文、社会和历史,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完美;我们更需要使命感,活着不仅仅为了活着而已,我们生命的背后有使命存在,这一使命也许各不相同,但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致的,是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和谐自然的世界中更加幸福地生活。也许我们不需要像鲑鱼一样以生命为代价,但完成这一使命的神圣,却应该比鲑鱼的回游产卵更加严肃和不可动摇。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有太多的人忘记了应该去经历,变得胆怯、狭隘和固执;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变得苍白、迷茫和失落。做人首先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

2

思修论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是人生的终审。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不怕失败,不言放弃。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甘于干大事,揽难事,立个志向,树个目标,人生才有行走的方向。心在那里,路就在那里。

人活着要为将开打算。王强老师本来是有希望进哈佛的,但是对将来的考虑制约了他。跟着愿意接收他哈佛的老教授研究上古时期的中国苗族文化,每年还有5万美元的助学金。这在90年代初期算是相当高了,而且也能成为北美地区研究苗族文化的第二,第一当然是老教授了。但是度过这美好而舒适的5年后,他就找不到工作了,除非他留下来。于是他在没有任何数学的基础上,毅然选择了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同时又被全球最著名的IT企业之一的贝尔实验室录用,年薪7万美元余。年轻他们13岁的陈向东老师也通过自考完成本科学业,并取得人大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求学于哈佛商学院。在这段求学期间,吃苦、流汗并没有吧他们击垮,挫折、困难也没有摧毁他们,他们靠的就是大学时期锻造的强硬的心理承受能力。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今,他们成功了。演绎了一段刺激而精彩的人生乐章。

(三)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不断锤炼心理承受能力

理想和现实之间毕竟是存在差距的,这一矛盾突出体现在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在大学生扩招的前提之下,并没有为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做好准备,扩招的目的想让中国的大学生多一点,中国整个的知识层次高上去,但是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市场没有准备好。

找不到工作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他们在大学已经花了很多的学费,父母非常的辛苦,而毕业出来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由于大市场没有做好准备,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我们大学生的工作能力问题,也不仅仅是我们有没有工作经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市场没有办法一下子吞吐这么多大学生的问题。

俞敏洪强调,应该把工作分成三个步骤——就业、职业和事业,只有一个不能做,就是千万不能失业。

什么叫就业?就是找一份工作,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干,你能干上这份工作,有了一份业,就可以赚自己的钱,不至于再花父母的钱,这就叫就业。一个毕业的时候只能拿到两千块钱的人,未必一辈子永远赶不上那个拿上万块钱的人,因为有可能后续的爆发力和耐力,以及工作态度会决定未来的工资。一个能够放低自己的人,通常将来能够走得更高。心态决定了结果。

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能够拿到一份很好的薪水做下去,这样的机会确实不多。获得机会的敲门砖,通常是选定一家单位以后,从单位的最基层工作干起,并且以自己的态度和业绩来证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前途,以及证明自己对这个机构的喜欢,来使自己在这个机构中能够逐步上升。

就业可以是临时工作,它和你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职业则是你选择的这个行业,你打算干它一辈子。事业是你的职业对外的扩展和延伸。它的前提是,

3

思修论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就算你事业做失败了,你依然能够回到你的职业上去。所以,事业是职业的更高境界。以职业为一个中心点,再来扩展你的事业,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为承受不了过重的就业压力而选择结束生命的悲剧也经常见诸报端。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

就业本身就是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就业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遇到就业问题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如果你遇到了就业心理困扰,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①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②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③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④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⑤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⑥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但是,珍惜生命是实现梦想的唯一前提,天分就是持续不断的忍耐。

(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一直以来都十分喜欢这句不止出自谁的金玉良言。而听罢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现场激情演讲,对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感悟。原以为,那些事业有成、万人仰慕的成功人士以及叱咤显赫的风云人物何其潇洒自在,却不甚理解在其风光无限的背后,付出了比常人更加艰辛的努力和汗水,承受着比常人更加心酸的坎坷磨难。

俞敏洪经过三年高考坚持不懈的努力,从江苏贫穷的农村踏入北大燕园,由于大学得了一场病休学一年大学上了5年。到19xx年毕业后留学任教,19xx年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20xx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xx年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民办教育的典范。他来自农村,生活环境的局限导致他不会说普通话,英语发音不准等农家人无法言齿的苦恼;大学期间经历过成绩倒数、疾病缠身、恋爱不成的苦楚;创业过程中,经历过200万元被抢,非典时期贷款2000万元全额退还学费的惨痛。但他从没有因为先天条件差而感到自卑,他每一次跌倒就勇敢地爬起继续追逐梦想,毫不言弃,从一棵不起眼的野草逐渐成长为一株枝繁叶茂、绿荫蔽人的参天大树。别人看到的往往是他成功的光芒,但他自己体会的是一路坚持的真真切切的辛苦。

很清晰地记住了俞敏洪老师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人生必须像连绵不觉得山脉一样,像青藏高原一样的度过,总是有无数的险峰在眼前需要我们去征服,而一旦我们登上险峰后,生命中无限的风光就会展现出来,整个世界都尽收眼底。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也痛苦得流过泪,也曾痛苦地嚎啕大哭过,但我知道真的坚持下去不是仅仅因为坚强而是别无选择。走到最后总会有成果的。我没想到新东方能从培训13个学生,现在变成培训175万学生、其实所有这一切你都不一定要去想,只要坚持往前走就行了。”

4

思修论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听到此处,突然,想起了拜伦的一首诗:“试数数你一生中所有的欢愉,再数数你没有烦恼的日有多少?纵使你现在拥有什么,但是最善之策是不要存在。”人的一生有着太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有许多的痛苦,从降生落地,到华年尽去、风蚀残年,各种选择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在人生最后一道风景时常有人这样感慨:“人间美景胜其多,无奈岁月使蹉跎。未及一一来欣赏,时光已将青丝磨。”垂垂暮年,生命即将耗尽时的悔意往往是最为遗憾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世界伟大的人和凡人共同的人生轨迹。我想,伟人之所以成就一番事业,与凡人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能将面临的种种的苦难和一次又一次的痛楚隐忍内心深处,并转化为鞭笞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而凡人做的却是深陷痛苦的泥淖不能自拔、自怨自艾。

人生苦短,痛苦与人形影相随,这无法改变。生活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态度,每一个人都会有共同的经历,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不幸,每一个人也都有获得成就的机会。只是,只有心中有太阳的人,才会感受到阳关的温馨和美丽;只有成长在风雨中的人生,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每一天都是昨天的延续,每一天都在变化着,每一天又是不可复制的。只有每天努力地生活着,生命才会在珍惜与充实中精彩纷呈地展现,而不是在茫然的等待和碌碌无为中永久地流逝。

老俞最后的总结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我想,这也是聆听名人讲座最大的收获吧——对于自己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对成功人士的顶礼膜拜,而是对在他们在逆境中不软弱屈服,在黑暗中不迷失前行的方向,在荆棘丛中不停止奋进的脚步,在荣耀的光环中仍然时刻铭记过去的种种苦难,清醒地保持着百舸竞发、拼搏进取的激情,而备受感染和鼓舞,给与自己一次自信自强、勇敢坚定的行走自己人生之路,追逐梦想的机会。诚如俞敏洪老师另外一个生动比喻:人的生活就像溪流一样,总有一个梦想——流进大海。长江开山劈石穿过大山流向大海,黄河九曲十八弯也汇入大海。我们唯一要记住的就是要像黄河、长江一样不断地向前流,而不能成为泥沙将生命永远地沉淀。

总而言之,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生命的精彩只靠自己不靠别人。

5

思修论文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论文

思修这门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智慧的花朵在思修课中悄然绽放。这将使我们终身受益。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我们都应当做个有教养的人。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

思修这门课教导我们做个智慧的人。有知识不等于有智能,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能加以应用,知识就失掉了价值。学习了思修,我知道了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我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要用自觉端正态度,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我是谁?我怎样如何做人?我能干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到哪里去?在茫茫的人生旅途,我们必须时时问问自己,叮嘱自己,给自己亮起一盏心灯,“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用平和和宽容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用知识和技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用理性和判断来避免人生的危机;用主动和关怀来赢得别人的友爱;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严厉和冷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