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传记》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李开复传记》,这本书是姥爷向我推荐的。

《李开复传记》是我读的第一本人物传记。他生于台湾,11岁到美国读书,接受美国的教育。长大读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19xx年李开复在中国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 ,并任全球微软副总裁。20xx年7月加入谷歌。19xx年加入苹果公司。20xx年在中国建立了创新工场。

李开复小时候和我们一样也很顽皮。他喜欢和大人唱反调,把口香糖放在头发上,结果头发被粘成了“狗啃泥”;他在没考好的卷子上改分数等等,这些事情让我捧腹大笑。11岁,李开复跟随哥哥去美国读书。他的高中是在美国橡树岭上的,美国开放式的教育使他热爱思考和创新。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成功地解决了很多难题,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做了两年副教授时,因为“你是想写一辈子像废纸一样的论文还是要真正地改变世界”这句话,他放弃了安逸轻松的生活,进入了苹果公司。谷歌公司、微软公司为了争夺他对薄公堂。李开复还有一颗热受祖国的心,他创立了微软研究院,帮助无数个中国青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为他说:“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人”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我要向李开复学习,学习他的勤奋、执着,奔向理想永不放弃。

 

第二篇:读李开复自传有感

读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有感

看到老师要求我们阅读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时,我立即就想到了这本《世界因你不同》。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是在高三的时候,那时每天都很忙,可我依旧喜

欢忙中偷闲得在吃饭时间站在报亭那看报纸,

无疑李开复的名字是耀眼的。小小的角落却遮

不住他的光芒,他的话“一个世界有你,一个

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那就是你一

生的意义。世界因你不同。”如此大的气势,

能有几人说出得来?是的,李开复有资格!

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先后在苹果、

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1988 年获

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19xx年

亲自创办微软中国研究所(后更名为微软亚洲

研究所),20xx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之一。20xx年加

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他确实很优秀,我羡慕他的成功,我欣赏

他的为人,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果断的选

择。

11岁那年, 他放弃了台湾的教育,远赴并不熟悉的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他放弃了当时全美最热的专业——政治,选择当时并不热门的计算机学;当他曾为苹果最年轻的总裁,却跳槽到SGI;他辗转于微软与谷歌,毅然先后放弃了微软、谷歌总裁的宝座。每一次的选择都那么的让人大吃一惊,每一次的选择都那么毅然决然,每一次的选择都那么与众不同。可是我不得不说正是他的选择决定他精彩绝伦的人生,必然引导他慢慢走向旁人眼中的成功和他自己眼中的有意义的一生。正如他的“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那么一生过去了,你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可能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

可是能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找到自己想要的,并牢牢的抓住,勇敢的选择? 那时,身在高三,可能太神经质了,想了很多,想啊,好好努力,考个好大

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那样的人…….,真的,很多。不管现在怎样,李开复确实影响了我许多。

这本书,共有11章,从小时候到现在的李开复,详细,故事性比较强。虽然

他的第一本书《做最好的自己》教育性更强,而且讲的道理更直观,可我更想细细的品读他——一个让我喜欢甚至崇拜的人。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

书是从引言“从心选择”开始,写到了“顽童”、“飞往美国”、“我的大

学”、“博士生涯”、“工作在苹果”、“SGI”、“创建微软中国研究所”、“西雅图五年”、“最艰难的60天”、“谷歌的童话世界”、“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中的李开复是真实的,有他作为俗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不为人知的痛苦和困惑,还有他的工作经历、挫折,以及他对大学生的希望。

因为这段时间作业太多,我着重仔细地阅读了“从心选择”、“飞往美国”、“我的大学”这三章。希望从中了解李开复、学到一些对我有利的东西,学会自己成长,勇于选择。

在引言中,李开复首先提到了自己到旧金山辞去总裁职位时,下车时,闭上

眼睛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然后,用心回答自己“是的,我准备好了。”在这,他又作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离开谷歌。是啊,如果自己的心准备好了,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你?即使那是意味着放弃常人难以想象的高薪,放弃自己曾经的努力工作时的成果。我心坦然,我心无悔,我随我心,这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

想想,我们之所以会后悔,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常常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追随

我们的心里真正想要的,或者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做好准备。想想自己后悔的不经常是那些我们明明可以做到,却由于自己自负和大意没有好好地努力准备而失去机会,我们就常常想如果那时怎么怎么,那时我再加油,我再……追随我心,即使失败了,我们却得到了心中的喜悦,我们完成了心交给我们的使命,快乐是少不了的,别人眼中再好也没用。

我真的不会选择。为了当老师/父母心中的好学生,我选择了学习理科,即使我的文科相当优秀,即使我对历史上的某些人物很感兴趣,即使我讨厌枯燥的数学,即使……我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自己的心,追随的是大众,追随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有时候想想,活得太失败了。物极必反吧,这就是为什么这么的崇拜李开复。

别的不说,就说今天下午,语文课相当的没意思,重复地按照教案念一些没

文采的话,无聊。虽然心中不想去,可是我还是去了。我心中更想在忙碌的课程中,花这样的时间在难点化学上。哎。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选择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随之相对应的,是作出选择时需要的勇气越来越多。我相信,根据一般人的经验,一定时间之后,年龄与勇气的增长就成了反比。

因此,我坚定的在此时作出选择,生怕日后再没有机会。

在这里,李开复还提到了“Lead your life (引领你的一生)”,是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过一生 ,而是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 ,要用执着/无畏/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说,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 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你内在的心 声。最 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的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你的人生之路,就在你的没一 次选择之中。

“飞往美国”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挑选大学这部分。

初到橡树岭,语言障碍成为他面临的最大的难关。可他的心中暗暗地憋了一股子劲。这么的聪明的自己,不应该被英语绊倒啊!于是他找了一大本英语单词来背,可是效果并不好,于是他下定决心用多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英文。下课时,只要有听不懂的,他就问同学;上课时,就举手问老师。通过种种的渠道的学习,他的英文终于接近同龄人得水平。通过逐渐的学习,他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东西方的教育文化的差异。

之后他进入了橡树岭高中,开始了另一段生活。在这,他的数学成绩继续受到老师的关注,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到高二的暑假,他被推介进入数学天才训练营,交到了正真的“死党”。在学校,他和死党们创办了“校刊”,风靡全校。到毕业时,一项顺风顺水、没有遇到重大挫折的他因为不爱记单词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挫折——英语考了550分,这里哈弗大学的录取平均分数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并没有死心,还是全心全意的准备自己的申请材料。整整一个的月,他准备12份的是申请表格。虽然在最后,他还是被哈弗大学拒接了,可是他被“加州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所录取。亲自探访之后,他选择了美丽而学风开放自由的哥伦比亚大学。

他在美国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可是他从没有灰心,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来的实在,来的有效。如果他一味的抱怨,逃避,不去解决问题,会有今天的李开复吗?答案显而易见,不会。

是的,人生有许多事情并不能完全如你所愿,但是,当我们接受某种决定的时候,就要学会随遇而安。

不被挫折打败,勇敢的接受现有的一切,在自己所拥有中“做最好的自己”!事实确实如此,李开复选择的学风年轻、活泼、新锐自由的哥伦比亚大学使李开复受益终生,并且找到了他的钟爱——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

计算机。

人生的新起点——哥伦比亚大学。在这里,李开复怀揣着梦想,探索着人生的意义。在这,他接触到了一位哲学家的思想——知道什么是“make a difference”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可以说是影响了李开复一生。

想想凡是要做重要决定的时候,你想到的都是“让世界不同”,你的内心不

会坚定、你的决定不更有远见性?

在大学,李开复得打工赚3000美元,那是一段贫穷而快乐的日子。他曾经狂热的爱上了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曾痴迷于贝多芬的故事,曾被体育折磨得感觉像要命,他也曾迷恋桥牌,为所谓的“终生大师”而发奋。

即使法律在当时是热门的,就连奥巴马都是他同学呢,可他放弃了,因为他

觉得他适合计数机。“成功就是当你醒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从床上弹起 ,因为你迫不及待的要起床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告你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要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的要起床,跳进它的怀抱。”在李开复的眼中,计数机就是他的“成功”。他转系了。

虽然,大桥牌是一项游戏,可李开复却认为这也是一项益智活动。如何去读懂你的对手,从他们的行为举止。面部表情来推测他们有什么样的牌。比如,如何进行推测,通过对手打了什么牌或叫了什么牌,或者通过对手没有做什么事,来推测他会有什么样的牌。另外,桥牌比赛对诚信非常重视,要求很严格。通过桥牌,我们往往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好的桥牌手应该回自我批评,对犯错有所反思,宽容搭档的错误。

用心的人即使在小事中也能发现金子 ,发现让自己成长的东西,因而不断的汲取力量,不断的变强!

武汉大学的“海尔兄弟”不是这样的人吗?他们从生活的 小时中创造了许多发明,这也是源于点滴的积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用心的人啊, 今天积累了吗?

李开复在打工生涯中——发现了别样的世界。他由于过于的自信,耽误了任

务,院长拒绝了他。李开复感到震惊,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这件事情如同一面镜子,让我时时刻刻地监督着自己,让自己在一些关键时刻保持一种律己的心态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

。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不但会丧失很多宝贵的机会,也会 让周围的人接二连三的失望。而这样的人 ,不但自己会丧失通往成功的基础,也会 让他人出在“失信”的阴霾当中。

从文章多处,李开复都提到了“诚信”的重要性。确实,诚信是现当代社会

普遍重视的一种品质。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承诺都不能做到,我们凭什么去相信他,如何与他交往?恩,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让他人信任自己!

他也说到,对于大学生来说,暑假是接触社会, 锻炼自己的黄金时间,如

果失去,机会就不会 再来。在打工是,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败的挫折、拒绝的悲壮、夸奖的开心,都会 不知不觉让你调整自己迈象社会的步伐。让你感知到,世界是如何看我的,世界是如何需要我的哪些素质,世界需要我作哪些调整。

他在“艰难的60天”中提到了被微软起诉时的一段艰难的日子。我摘录了

一些我喜欢的话,很有哲理。

遇到机遇的时候,只能自己伸出手去把握。罗曼.罗兰曾经说,“如果有人 错

过机会,多半不是因为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我想,如果我没有主动出击去把握潜在的机会,很可能,我会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我终于意识到,失去勇气就意味着丧失了面对挑战的机会,不但于 事无补,还可能让我终生悔恨。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我想,我今天已经完全可以作到从容的面对过去,我已经完全理解了书中的

话,大意是“宽恕是一种拯救,他将每一个人都从往昔的阴影中拯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与历史和解。”

从开始读这本书到现在,我已经陆陆续续地打了4000字,在打字的过程中

慢慢地更加深入地了解李开复,同时对他经历的事情,在自己概括中体会的了解的更加清楚。同时打这篇文章时,我有意

在文章中摘录了不少的佳句,有些

是李开复本人的,也有些是明言,

精辟、简练 ,简单地概括了开复

的经历,也算给自己的文章增色

吧。

李开复毕竟是少数,但是如果

能像他一样勇于追随自己的心,做

一个快快乐乐的人,也是没有一点

问题吧!达到自己眼中的成功,也

算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即使前

路是荆棘,即使前路很坎坷,我依

旧坦然的向前。

(加了一些我用手机照的照

片,很糟啊)

读李开复自传有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