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引议联结"的"橄榄型"结构特点.

引——简要引述原文内容,尤其是要对材料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议——就原文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写作特点等谈感受,要集中力量谈自己感触最深,能有话可说的某个方面来写.

联——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做深入的议论,避免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更宜避免牵强附会.

结——总结全文. 以上四部分中,"议"和"联"是重点,是核心;而引和结为次要部分,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橄榄型"结构.

注意

一,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

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忌:

读后抄——大量摘录引用材料中的原话.

脱离材料——没有"读"的内容或者不能恰当引用材料作为"感"的佐证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只是人们读书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记住并使用所读的内容所作的笔记,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

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广义地讲,读后感也是心得笔记之一,但人们一般都把读后感独立地提出来讲解和练习。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两者关系

读书笔记主要是对文章的语言表达等从语言艺术方面进行概括,读后感是你看完了这个文章,对文章内容的看法等。

两者都有对文章的内容发表感慨,只是多少的问题。

 

第二篇: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 其一,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

第一步:述读——引

? 在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假如要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开头就用三五万字来叙述《红楼梦》的故事情节,那么又应该用多少的篇幅来论证感点呢?所以,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写作的一个规则。

第二步:感点——议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紧承“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第三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第四步:结感——结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视行文内容而定。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谝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814年,英国人斯大林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气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国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彰面。而且火车由于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斯蒂芬逊并没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达200公里,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19xx年广东省高考题 )文: “失败是成功之母”

——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

当我看完了世上第一辆炎车和马车赛跑,竟然远远落后于马车的故事后,再看到现在高速成火车时速已达两百公里,不由得想起了我国的一句名谚:失败是成功之母。(引、揭。开篇概引材料,揭示中心:失败是成功之母。文章抓住所供材料的重点有目的地引材,由材料到论点,简洁恰当而又鲜明。)

假如火车的发明者因为最初的火车头跑不过马车而灰心丧气,不去找毛病,不去想办法改进,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坐在马车上穿州过府,不知火车头为何物呢!没有第一次的失败,又怎会有以后的成功呢!(析。紧扣原材料,阐明观点。文章充分发挥原材料的论证作用,通过对材料略作分析,一方面揭示作者由材料到观点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又阐发了中心,可谓一箭双雕。) 但是有的人一讲到“失败”,便唯恐避之不及,总想自己不论干什么,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挫折。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函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有是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了665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666;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明了1000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共失败了8000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8000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8000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你明天的成功呢!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失败后都有会取得成功的。能在经历失败走向成功的人是明智的,但世上有更多的庸人,在经历过失败之后,不思悔改。其中有的人是碰壁了,却不懂转变,吸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走着老路,结果 是一再碰壁。有一类人,明明失败了,却又不承认。这种人是最危险的。

我们不但要在学习上、工作上正确对待失败,而且在国家建设方面,也不应因为一点挫折而悲观。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和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就像一部不够完美的火车和一部漂亮的马车一样,而我们每人都是火车的设计师。假如我们因为这部火车跑不过马车而对它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没有发展前途了。但如果我们像斯蒂芬逊一样,不灰心,不气馁。找出我们“车”上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终有一天,我们国家会像高速火车一样,把资本主义国家远远地抛在身后。(联。联系实际,深化主题。此外所说的实际,不仅仅指个人实际(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实际),也指社会实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文章第三段联系中外历史上的三个事例,叙议结合,说明“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第四段用辩证的眼光来思考分析问题,和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说明有些人经历了失败却并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其原因一是不悔改,二是不承认。第五段进步联系自身和社会国家,详略有致,联系自身,一句话稍带即过,重点联系国家建设,具有鲜明 针对性和现实性,合使文章的思想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文章。

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

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

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啊!” (19xx年上海语文试题) 回声的启示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

和温婉的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

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启示。

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

比、便只能品尝“孤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谓举世无双,但过多

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落下个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哀。即使

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对,这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

由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在于她没有付出应有的“真”,

便当然得不到“真”的回声。

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功”;如果付出“享乐”,

便只能得到“哀叹”。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

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

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

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回声”,却忘了看一看先生当

初那一声声顽强、坚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生一事无

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

享乐,不思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

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最“有情”:捧出“奋进”,

便收获“成就”的回声;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声;捧出“自信”,

便收获“坚强”的回声,捧出“勇敢”便收获“坚毅”的回声。相反,若你付出

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败的回声。

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

的回声。

写作分析:综观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声》这篇材料的内涵,抓住

回声的性质和“母亲”的话,准确定位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

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在论证方面,也多种角度、多种方法、选

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相当的文化底蕴,平时没有对

名著、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开卷论题是不可能信手拈来如此贴切的例子的。

第一节复述材料,是述读,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回声》的内容,并紧

扣材料,用“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为下文感点的提出蓄势、铺垫。

第二节,紧承述读,顺理成章地亮出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

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四节是发感,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从“面对他人”

和“面对人生”两个角度,选取典型人物王熙凤、鲁迅的典型事例,分别从反面

和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论证充分,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第五、六节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

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文章六节,按照“述感——感点——发感——结感”的写作流程,完密

地构建了读后感的结构,本文在结构上堪称是一篇典型的读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