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论文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

内容摘要: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正文: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但在现今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空全的德育教育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

一 和谐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

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国旗,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

二 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魂。然而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要求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

我们要把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并把此项工作列为

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学生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孩子们跃马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

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拾捡废弃的地膜,不但净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为班级活动带来了经费。垃圾分类,不但使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而部分孩子们却说:“他们只顾挣钱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们的学习。”孰是孰非此时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能否帮家长一把。为此,我们在初一年级广泛开展了‘走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家访调查活动。这其中,93%的孩子不愿意听,也听不进家长的唠叨。7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13%的家长与孩子平时很少见面,一见面多是批评训斥多于询问谈心。32%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以上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畅,致使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思想,拒绝与家长谈心。

为此,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孩子归类后集中组织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讲座。一是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二是开展“教子有方”的经验介绍,三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作上讲台,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得与失。同时,以学年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民主型好家庭评选活动,有家,校,生三方共同制定评选标准。并把此作为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对家长提出:尽最大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的学习场所,不训

斥孩子,不在家里聚赌。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不以家长长辈自居。为孩子们提供一张书桌,让孩子们觉得父母在关注我,没有忽视我的存在。每周陪孩子散散心,放松心情,强化沟通。每月送孩子一本好书,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第一要务。渐渐的,关心孩子学习的多了,不闻不问的少了。家教中讲究方式方法的多了,动不动就横加指责的少了。讲究民主,崇尚学习的家长多了,耍大家长作风的少了。

校园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一块纯净圣洁的园地。知微而论,可为人师是校园环境育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我们的家庭虽小,但孩子第一任教师的担子却很重很重。他是孩子们走向成人成才的摇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行为做起,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环境。

 

第二篇:中学德育论文(修改稿)

德育教育 师爱先行

——浅析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后进生转化

颍上县迪沟中学高中部教师 刘 芳

【内容摘要】教育好每一名学生,转化每一名差生,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义务。首先,持有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为正面接触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是非分明,有的放矢,不让学生有委曲或对立情绪。其次,要用父亲般的严爱去约束学生,用母亲般的慈爱去感化学生。再次,还是要用爱心注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少用或不用批评语言,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公平心 细心 真心 鼓励 爱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我的教学生涯和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以先生的教育名言鞭策着自己,始终不忘我的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责任。从这几年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一个较成功的班主任,就得用自己的爱心和实际行动去教育感化学生。下面就谈谈我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成功转化后进生这一案例总结几点经验。

一、持一颗公平心,从排座位开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而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后进生是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何转化,很多班主任都采取的逃避的态度,比如直接把后进生放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不闻不问。

就像当初我接七年级(4)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学生,他叫汤少日,从小学四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这也就意味着他是班里的差生。所以在他没进我班之前,我就已经从他以前的几个班主任嘴里了解他了------全校师生公认的“痞学生”。我在想,如果我还把他排到教室最 1

后一排坐着,最起码有三点坏处:一是他们的成绩会越来越差,他会越来越痞;二是把成绩差的全放在后排,万一讲小话的话,必定会影响老师的上课情绪;三是他们的昭示着成绩差、坏学生的座位,势必会给他们留下阴影,给他们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而这第三点是属于学生的德育范畴,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决定打破学校里那个潜在的规则(吧成绩差的痞学生排在最后),在排座位的时候,让学生按分班考试成绩的好差交替着坐。

我这样做,的确没有看扁任何一个学生,也并没有拿某个学生的过去来衡量他们的现在,尤其是那些差生。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深入的接触,我发现汤少日,他不仅成绩差,上课爱讲小话,还喜欢下课胡乱打闹,爱打架、到处惹事生非。第一次月考,他的数学就考了十几分,语文勉强及格。这真让人头痛,我在想:难道我的公平,就换来这个吗?

想到他那么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朽木不可雕也”,于是月考之后的那几天,我不再关注他了,并把他调到象征着成绩和地位的后排去了。

显然我这样做,并不是真的对他放弃了,只是想让他尝尝先是被老师重视然后再被冷落的滋味,希望他能从中得到教训,得以悔改。

果然,没过两天,他给我递了一封悔过书,信中说我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去歧视他,把他划为差生一类。我后来找他谈话,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一个人,如果你没有成绩,你就必须有钱;如果你没有钱,那你就得有品德;如果你连品德也没有,那你就不再是‘人’了。”

后来他竟然请求我再给他一次坐在前面的机会,给他一次学习的机会。我欣然答应了。我觉得这个请求是他转化的一个转折点。这说明我的办法还是有效果的,我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

在后来的学习中,这名男生语文每次能考85分以上,而数学,由于小学基础太薄弱,没能及格,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一直在找老师和同学给他补课。

二、用一颗真心,由倾听作序曲,尽情倾注每一份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技 2

艺的施展,更是充满人情味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尤其是后转生的教育,那么你必须得懂得学生的心理状况。

李雪梅是我09年的一名女学生。她刚进我班的时候,成绩不好,沉默寡言,经常用刘海遮住半边脸,很孤单自卑。后来我几次找她谈话,她都只是哭,什么也不说。于是抽个周末我专程到她家里去了一趟,进行深入了解。接待我的是她的伯父,通过她伯父的介绍,我很吃惊:原来我的父母都在青岛打工,家里就她和她弟弟两个人,平时是她照顾弟弟的生活。有一次放学在家,她的弟弟玩剪刀,不小心把姐姐的左眼戳瞎了。伯父说的时候,还把李雪梅左边的脸上的刘海拨开给我看了看。我才明白她之前为什么老是拿头发盖住自己的半边脸,为什么沉默寡言了。

听说了这些,我不由得搂住李雪梅的肩膀,表示安慰。之后我找来了一些励志的书本和事迹拿给她看,并对她说:“相貌上的东西是爹娘给的,谁也改变不了,重要的是内在的美,这才是真正的美。”我还拿我个人的外形特点以及我的经历作为例子开导她。渐渐地,她愿意跟我沟通了,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她甚至经常在周末的时候跑到我家或者找我谈心,或者向我借书籍呢。她不再那么忧郁了,成绩也上去了,尤其是语文的作文,写出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习作出来。

通过对这位学生的教育,我深切体会到: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只有热爱关心学生,点燃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用真心去换真心,才能使德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用一颗细心,以鼓励为发展,及时发现每一个闪光点

及时发现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时的鼓励,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促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谢明是20xx年我班的一名男生。在老师的眼里,他是个聪明的学生,因为他酷爱电脑网络,游戏特别在行,班级男生只要是游戏方面的问题都去找他解决;但是他又是个有惰性的学生,他从来不愿意花时间在英语、语文学科上,学习成绩糟糕,厌学。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做好一个学生的工作,关键是能善于发现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微小的,都有可能挖掘出学生身上蕴含的巨大的发展潜能。彼得 克莱斯说过: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潜力远远超过了已经实现的一切。因此我坚持给学生鼓励和机会。

3

后来,我利用他擅长电脑网络的优点,为班级组织出了一期很有特色的黑板报,他做得很用心,并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名誉。从这件事情中,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并且找到了自信,获得了奋斗的勇气,激起了他的上进心。渐渐地,他也不再那么厌学了,并开始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

在对待好学生和所谓的差学生时,往往由于教师一种带有偏见的潜意识在作怪,同样的问题上,对好学生态度比较和蔼,对那些差学生态度就比较缺乏耐心了。作为一个教师,这实在是很不应该的,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应该是一视同仁,平等相待。教育好每一名学生,转化每一名差生,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义务。

最后我想说的是,“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让我们每个教师在教育学生,尤其在教育调皮学生的时候,具体处理某个问题时,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首先,持有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为正面接触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到是非分明,有的放矢,不让学生有委曲或对立情绪。其次,要用父亲般的严爱去约束学生,用母亲般的慈爱去感化学生。再次,还是要用爱心注意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少用或不用批评语言,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6

黄济 《教育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xx年版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 上海亚东图书馆,1928 年4月初版本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