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评课记录表2

 

第二篇:课评——幼儿园综合歌唱活动的实践策略(2)

幼儿园综合歌唱活动的实践策略

——评大班歌唱活动《对鲜花》

王丹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讲过,一个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儿童音乐活动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感觉。也就是说,音乐的奥秘首先在于它有待于人们亲自去“做”,这个“做”有着多方面的涵义,绝不只限于创作。“做”音乐最首先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去唱它,人声是天然的、最好的乐器,歌唱也正是人类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从事音乐的活动形式和方式,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的艺术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被划分为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和欣赏四个领域,歌唱活动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阶段的歌唱活动不再限于单纯的歌唱教学,而是将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歌唱、体态律动以及节奏乐、小音乐剧等综合表演形式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表达的机会。

一、综合歌唱活动的作品选择与分析

首先,好的歌唱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并且符合孩子的音乐审美心理。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表现。所以,儿童的歌唱素材是真正的民间音乐,童谣和优秀作曲家根据民族音调创作的作品。《对鲜花》就是这样一首优秀作品,其中,歌词与曲调是经典的童谣,这也提高了曲调的感情效果和吸引力,它使用儿童自己的语言,但又不是口齿不清的呀呀学语。像这样短小的作品可以使儿童进入歌唱情境,为真正的歌曲学习作准备。

其次,好的歌唱作品要适应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感受力。歌唱作品对幼儿的表现能力有较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受孩子年龄特点的影响,选择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歌唱作品时一定要慎重分析,要结合本年龄班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作品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对鲜花》是五声音调、主音音域不超过8度,2/4拍的歌曲,主要旋律在3个音级到6个音级范围内进行,大班孩子能够驾驭。第一句用m~s两个音开始,是符合平声上扬的特点的,而且也是符合儿童掌握音级的规律。因此,在实验课的观察中我们发现,音乐声一起,孩子们就随乐有节奏地做起了动作,在适当的节奏上进行朗诵。随后

幼儿开始唱旋律和歌词,而且表现出对民族童谣与音乐的浓厚兴趣,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歌曲作品是综合歌唱活动进行的基础,且往往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进行示范演绎。因此,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力就是显得尤为重要了。歌曲作品的要素一般有旋律风格、节奏、歌词、段落结构、演唱形式、情绪背景等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多听作品,细致分析,把握住歌曲的情绪基调,整理好歌唱技能的要点, 让幼儿在能唱、会唱的基础上获得文化的传承与良好的艺术熏陶。

二、综合歌唱活动的目标制定

音乐活动的类型决定了音乐活动的主要目标,歌唱活动,就要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和饱满的情绪来表现和表达歌曲,还要深入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节拍、强与弱等。例:

第一个目标是音乐技能与能力的体现:“在了解歌词句式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流畅的进行演唱”。通过“流畅的进行演唱”掌握歌唱技能,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与游戏中,通过所有感官,体验音乐,享受快乐。其中,通过“了解歌词句式结构”“创编”提升音乐能力,让儿童体会到音乐是一种语言,学习用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听觉、感受、表达和创造能力等等。

第二个目标是情感和社会化的目标:包括促进儿童的情感的发展、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身体运动能力等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此目标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就是说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巧的打磨,而是一种情感的沟通和表达方式。在音乐中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化的成长与发展,反映了幼儿音乐教育的属性,体现了音乐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首先解决的不是技能问题,而是兴趣问题;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塑造人,让幼儿喜欢集体的音乐活动。

第三个目标是文化传承与拓展的目标。《对鲜花》是选自北京童谣的优秀作品,幼儿能够在这样的民族音乐作品中获得文化的传承;通过问答的方式,将许多花儿的种类和生长习性都用游戏表现出来,又采用了特别适合幼儿演唱的节奏和调性,这样就将有着丰富土壤的民族音乐和面向孩子的教育实践自然地融合起来。当然,民族音乐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过

来,要进行篇幅和配器等方面的修改,这要既带有民族的风格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也离幼儿的生活更近。这样就可以让幼儿用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对待民族的音乐和文化,从而获得本土文化的艺术熏陶。

当然,歌唱活动不能忽略歌唱本身独特的规律,正确的做法是将歌唱技能与音乐能力的规律作为主线索制定音乐目标,并结合内容与教学过程提炼出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三、综合歌唱活动的环节构成

综合歌唱活动的环节构成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环节之间不可分割,通过音乐目标线索和情感社会化目标线索来设计,知识与人文并重,分科与综合互补。

综合歌唱教学过程一般分五个大步骤:

导入与聆听:这个环节是热身活动与歌曲聆听,如幼儿“随音乐开动小汽车和教师一同去植物园,聆听音乐《对鲜花》。”时,目的是让幼儿进入歌曲的情景,激发出他们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初步聆听或。注意,即便有分段欣赏形式,但顺序上不能随便打乱,必须要给孩子一种完整的审美体验。

感受与感知:此环节是歌唱游戏、体态律动等采用综合的艺术教学形式帮助孩子理解作品。综合性可以在此环节体现出来,如“情景再现:带领幼儿参加游园活动”,教师借助不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感受歌唱作品,感知音乐元素,为演唱作铺垫。

表现与表达:“师生讨论,按照曲式结构加以讲述,并进行视唱练习。”这个环节提炼了歌曲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的重点练习;沟通与反馈。这个环节常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将歌曲分成几个部份,先将较难的地方解决后,在进行常规性的学习。

创编与创造:“出示新图谱,并分组创作。教师可以将图谱进行展示,让幼儿看图谱进行歌词的仿编。”这个环节是分组创编与创造;分组或集体展示。

拓展与延伸:“展示图谱,对幼儿的创作进行展示”。能够发挥幼儿不同的想象力激发其创作意识,并敢于大胆演唱和自我表现。这个环节是幼儿音乐能力和歌唱表现力的展示,向其它活动领域拓展。综合性可以再次环节体现出来。

四、综合歌唱活动中的教学策略 综合的感官通道

聆听在歌曲欣赏和歌唱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孩子带有感情和注意的去聆听音乐。要给予孩子充分聆听的机会,帮助他们感知、体验作品,从而理解和表现作品。 在感受与表现的环节中,聆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感受环节侧重的是反复聆听,强调感受与体验;而在表现环节进行反复聆听,强调的是表演与再现。另外,聆听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听录音磁带、听教师演唱、边听磁带边看图谱演示、边听磁带边观看多媒体动画等,从作品的角度分析,可以有完整听、分段听、分句听。梁老师在本堂课引导孩子聆听时,用图谱帮助幼儿回忆,进一步掌握歌曲句式结构。并且,她预期幼儿在替换歌词后再演唱时,会出现接词不顺畅、音准、旋律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希望通过聆听活动是帮助幼儿构建新的句式结构,让演唱更流畅、更准确。因此,老师们要明确每一遍或者每一段、每一句聆听的目的,每一次的聆听是不断的帮助孩子感知和理解作品的过程,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

另外,课程体系以及方法,集中地建筑在以歌唱为主的综合音乐教育的基础上:一切通过儿童自己去唱,不仅个人唱,而且通过参与集体分声部的唱去体验、去学习;在《对鲜花》的活动中,不仅是单纯的歌唱,而是将音乐故事、音乐游戏、歌唱、体态律动等综合表演形式有机地相结合,去让幼儿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的。 进一种歌唱形式而言,梁老师也是通过个人演唱、小组演唱、问答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始终保持演唱的新鲜感和兴趣,进而实现流畅演唱的目的。

综合的提问设计

综合歌唱活动的提问是教师不可缺失的技巧,要给孩子预留自我感受、想象、表达的空间,还要围绕目标的实现进行设计。环节的不同,提问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感受与感知的环节中,我们的提问注重幼儿的感受,问题要留给幼儿思考与自由想象的空间。表现与表达的环节中则注重节奏和旋律的把握、发声与共鸣的练习,以及声音表情的表现等,提问的重心往往是一些歌唱技能和表现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对鲜花》为例,从中我们可

以比较不同。

感受和感知环节的提问设计:

如,“我们今天到了哪里?都看到了哪些花?”“花儿的名称?”它们生活在哪里?”这些问题从是什么,在哪里,到习性的顺序,让幼儿更仔细地聆听和感受歌词的内容,透彻地理解歌曲的背景。

表现和表达环节的提问设计:

当教师问道, “这个歌跟我们平时唱得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时让幼儿体验对唱的演唱形式,了解演唱风格是欢快、跳跃的;当教师问道,“小朋友能知道这几个字是什么吗?”(依儿呀儿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是让幼儿更加准确地把握歌词中的难点;“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幼儿边说答案,老师边出示相应的图片。)这时教师引导幼儿准确地表现歌曲。

我们可以看到,感受和感知的提问都是在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情绪,而表现和表达环节的提问则明显是以把握歌曲的形式和歌词等关于表现力的问题。

综合的音乐读写教学

综合歌唱活动注重音乐的读写训练。音乐的读写其实就是视唱、读谱与记谱,对于幼儿来说是需要发展的能力,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也是必备的音乐素养。

《对鲜花》是采用民族的五声调式,因此教学时运用首调唱名法可以使幼儿更接近音乐,可以帮助儿童很快地学会音高和读谱。首调唱名体系注重音级之间的相对关系,各音级的倾向明确,调式感觉清楚,接近音乐自然的感觉。和其他教学一样,首调唱名法最重要和最需要谨慎处理的是开始阶段。我们采用移动的do训练方法:按照儿童自然的认知规律,采用五声音阶教学序列,从少数音级开始,数目逐渐增加。开始只是s 和 m 两个音级,之后逐渐进入l、d、r等音级,而不是从开始就采用大调式音阶式的形式。例如:《对鲜花》(见附谱),主要采用和m、s和d’、l四个音阶作为旋律主题。梁老师带领幼儿先回忆以前《对鲜花》的歌词和内容,如“ -----花在水上------荷花 ------花在树上-----桃花;”并请幼儿结合回忆对重点词句加以演唱。这样有重点的演唱,反复练习,孩子们首先稳定地掌握了四个音级,然后再增加其他音级,掌握起来更容易更准确。

《对鲜花》活动还利用图谱帮助幼儿回忆,进一步掌握歌曲句式结构。幼儿在仿编歌词方面的特点是需要在自身的感知活动中,感受了解语言结构,进行仿编新的内容。因此,在

落实教育目标时到了这个教育策略。对于幼儿来说,认知音乐符号并不是必需的,但没有任何铺垫,日后这种抽象的音乐符号系统推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门外语。为了消除对乐谱的神秘感,有必要采用这种图谱的方式,让幼儿理解音乐的符号是“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为掌握真正的抽象符号作铺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