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经济学

1、 请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特征。因为应允许各种

市场主体以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公平竞争、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培育文

化市场

(3) 国家还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的支持力度同时加

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正确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2、 请用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物权法》的实施有何经济意

义?

(1)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物权法》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以平等的身

份参与市场竞争

(2)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物权法》的实施有利于市场主体开展正当竞争防

止不正当竞争(有些问题还需答道有利于促进市场的两改一提高)

(3) 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物权法》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协

调和处理市场主体间的矛盾

(4) 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这么做有利于优势互补和相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优化资源配置

3、 请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的特征分析说明问题,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指市场运行具有健全的发展基础。市场主体依据市场经济法规进行活动,因此重视食品安全

(1) 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实现社会生产目的,优化资源配置

(2) 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协调市场主体间的矛盾。树立企业良好的信

誉和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3) 有利于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请用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分析说明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

(1) 国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长远计划

(2)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农田水利等设施的基础建设

(3) 降低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贷款利率,加大农业增收

(4) 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等价格政策

(5) 完善农村医疗等社保制度

<1、社保2、货币3、财政4、税收5、价格>

5、 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1) 是优化我国产业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工

业整体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客观上要求调整产业结构

(2)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巩固农业地位、利于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利于

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3)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结构配置

(4) 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6、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原因、理由等)?

(1)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2) 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 有利于满足人们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人们科学文化素质

(4)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5) 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

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7、 怎样提高文化软实力?

(1) 加快发展科教文化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 推动文化创新面向市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势力

(3) 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水平化

(4)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大投入,完善文化基础实施建设

8、 为什么我国农业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

(1) 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与装备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农业基础薄弱

(2) 我国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平衡但偏紧的状态

(3) 我国面临着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国情

怎样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1) 根本措施是走“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的安全农业之路

(2) 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3) 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4)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5) 优化农产品结构,发展乡镇企业

(6)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9、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 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根本)

(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主要)

(3)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

(4)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5)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6) 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这也观

(8) 参加就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10、 运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安息原理分析为什么要重视商品质量?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1) 消费者<人民>:重视质量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障合法权益、提

高生活质量

(2) 企业<商家>: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经

济效益

(3) 国家: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优化资源配置

11、 运用价值规律原理分析如何按价值规律办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这要求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

(1)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这要求面向市场生产

适销对路的产品

(2) 价值规律刺激商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这要求引进先

进技术,改善管理水平

(3) 价值规律促使商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信誉

12、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重视产品质量?

(1) 对国家: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监督和管理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市场体制;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 对企业<商家>:提高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同时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社会效益和交际效益相结合

(3) 对消费者<人民>: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思,提高识别假冒商品的能力

13、 从分配的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问题?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3)、加大财政、税收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4、提高个税起征点有何意义?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要求

(1)、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3)、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4)、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15、请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国务院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方式,为消费创造动力。振兴文化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需求,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转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调节生产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振兴文化产业有利于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

16、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要扩大内需?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与生产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扩大内需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调节生产。扩大内需利于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

(3)、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17、发展对外关系、对外贸易有何意义?

(1)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利益

(2)有利于把“引进了”与“走出去”相结合,利于互通有无调节余缺

(3)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节约社会劳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商品贸易结构,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人民收入满足人民需要

18、请用经济常识分析证明怎样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

(1)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快慢是制约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

(2)收入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应坚持和完善希艾娜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和分配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4)完善社保体系,解决人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5)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第二篇: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减少财政、投资,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通货紧缩对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2、结算与信用工具

    人们在日常经济往来中,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帐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这些结算工具具有现金结算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更简便、实用、高效和安全。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价格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值决定价格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供给与需求

    当供不应求时,销售者趁机提价,价格上升,这就是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购买者持币待购,价格下降,这就是买方市场。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要不要购买。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A.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则需求量此少彼多;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此多彼少。

    B.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它们就是互补商品。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需求量此少彼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此多彼多。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三 、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的类型

   消费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会有不同的类型。

   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近年来,一些中学生以穿、用名牌为时尚。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①消费是生产的你目的和动力,名牌产品的消费对生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②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③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不应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

     四、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发展生产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为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五、 企业与劳动者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类型

    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在我国,国家授权的投资公司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有限”和“合股”。

    3、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监督机构。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4、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公司的经营,指公司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如采购、生产、市场营销等。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5、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会被兼并或面临破产。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企业破产,指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劳动创造文明,创造富足,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要性:能够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能够使劳动力不断生产,有利于劳动者实现人生价值,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迫性: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和紧迫。

    2、劳动光荣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每个劳动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除此之外,政府还要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坚持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质结构,充分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③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

个人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4、维护劳动者权益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六、投资与融资

   (一)商业银行

    1、利息、利率与本金

    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在本金和存期一定的条件下,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的20%要作为税收上缴国家。

    2、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包括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3、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4、商业银行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

   (二)、投资

    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四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说来,收益高的投资方式,则安全性较小。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2、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票凭证。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种流通性是股票生命力之所在。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3、债券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在三者中,国债信誉最高,流通性最强,风险最小,收益最小;企业债券信誉最低,流通性最差,风险最大,收益最高;金融债券居中。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

    4、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在我国,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近几年还出现分红保险等新险种。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购买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分配原则

   1、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3、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兼顾公平就是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 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分享到

    八、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构成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及其构成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二)财政的作用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一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产业,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

    国家财政可以调控经济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之韵是,政府可采用扩张性经济政策,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是,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九、征税和纳税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具有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3、税收的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4、税收的作用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依法纳税

   1、纳税人与负税人

    国家的税收收入是从纳税人那里征收的,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但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2、依法纳税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民要增强纳税人意识,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缩小收入差距有什么意义?可以采取那些措施缩小收入差距

答:意义①有利于构建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②有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⑤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措施:①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坚持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④再分配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⑥加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⑦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与计划

    合理配置资源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因此,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配置资源

    4、市场秩序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再次,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十一、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小康社会

    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经济建设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到20##年力争比20##年翻两番。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1、科学发展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就要做到:

  (1)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此,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3)统筹城乡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

   (4)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必须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化道路。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2、国际经济合作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它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