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数理化复试(建模论文写作指导)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

复赛参赛事宜及建模论文写作指导

一、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复赛资格:

在20xx年12月15日解题技能展示(即初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者均入围复赛。

二、 复赛形式:

数学:提交数学建模论文;物理、化学:提交实验报告或建模论文。

三、 提交方式:以电子版形式为准,学生自行提交,发送邮件主题须注明:学生姓

名、学校、年级、学科、联系方式、指导老师。未注明相关信息视为无效提交,不计成绩。

四、 论文提交指定邮箱:bjshulihua@126.com

五、 提交截止时间: 20xx年4月20日

六、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相关信息,家长可在“理科学科能力评价

网”查询。网址:

七、 建模论文写作说明:

(一)、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

建模论文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有意义的尝试,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建模论文的标准组成部分由论文的标题、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现就每个部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1. 题目

题目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所以论文的题目一定要避免指代不清,表达不明的现象.建议将论文所涉及的模型或所用的计算方式写入题目.如“用概率方法计算商场打折与返券的实惠效应”.

2. 摘要

摘要是论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摘要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叙述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思想.如果你有一些创新的地方,一定要在摘要中说明.进一步,必须把一些数值的结果放在摘要里面,例如:“我们的最终计算得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打折比返券的实惠率提高了23%.”摘要应该最后书写.在论文的其他部分还没有完成之前,你不应该书写摘要.因为摘要是论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的集中体现,只有将论文全部完成且把论文的体系罗列清楚后,才可写摘要.

摘要一般分三个部分.用三句话表述整篇论文的中心.

第一句,用什么模型,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句,通过怎样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第三句,最后结果怎么样.

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也可以不写摘要.

3.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文的写作中,正文应该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模型—建立模型—得出结论”的方式来逐渐进行的.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应该是清

晰简短.而选择模型和建立模型应该是目标明确、数据详实、公式合理、计算精确.在正文写作中,应尽量不要用单纯的文字表述,尽量多地结合图表和数据,尽量多地使用科学语言,这会使得论文的层次上升.

4. 结论

论文的结论集中表现了这篇论文的成果,可以说,只有论文的结论经得起推敲,论文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评价.结论的书写应该注意用词准确,与正文所描述或论证的现象或数据保持绝对的统一.并且一定要对结论进行自我点评,最好是能将结论推广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

5. 参考资料

在论文中,如果使用了其他人的资料.必须在论文后标明引用文章的作者、应用来源等信息.

(二)、建模论文的写作步骤

1. 确定题目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设置论文题目.最好是找一位或几位老师帮助安排研究课题.在确定好课题后,应该写一个写作计划给指导老师看看,并征求他们对该计划的建议.

2. 开展科研课题

去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观察有关的事件,收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拜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然后将前期所收集到的资料与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组织在一起,进行论文的结构论证.完成这些工作后,你应该要制定一个课题时间安排表,这样能保证书写论文的循序渐进.记住在开始写论文后一定要不断地和老师、家长进行沟通,让老师和家长斧正论文中出现的明显错误,并能提出一些更好的研究建议.在论文写作结束以后,一定要得出结论.记住,在论文的结果出来后,有可能得出的结果与假设并不相符,这个并不重要,不要强行改变结果来迎合假设.只要你在论述过程中严格地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你的论文还是相当有价值的.最后,需要很好地写一份摘要.摘要的字数应该是论文字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3. 完成论文写作

完整的论文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可以新鲜出炉了,完成论文后,一定要再看一遍自己的论文有没有错别字、计算错误、图形的移位或偏差等.最后,在论文的结尾处应该写上感谢的话,感谢帮助你完成这篇论文的所有人.

八、 往届优秀建模论文及实验报告范文下载:/s/1i30ZArr,

 

第二篇:文化建设论文(铜陵)

唱响“四个之城”建设的主旋律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推动铜陵文化发展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省、市第九次党代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分别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围绕“四个之城”建设,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尤为重要;以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为迫切;以繁荣发展的文化产业增添城市转型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分关键;以蓬勃的文化建设之举,助推形神兼备的“精致大气之城”建设,正当其时。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把精神学深、学透,把方向把准、把牢,结合铜陵实际,把全会提出的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文化强市发展步伐,推动铜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创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幸福铜陵和“四个之城”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把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做“深”。六中全会深刻把握文化与价值体系的深层构架和内在关联,鲜明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战略任务,关键在于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实践与深化,以提升干部群众综合素质为支点,使之真正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着眼铜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着力实施党员干部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深入实施“干部促学”、“党员促学”、“支部促学”三大工程,提升党员干部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发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铜都讲坛”品牌建设,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开展理论、形势政策学习宣传,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坚定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对幸福铜陵和“四个之城”建设的信心。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深化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广泛持续开展好“铜陵好人”评选这一典型引领活动,选树典型,放大效应,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征集、提炼新时期市民精神,努力塑造市民爱国敬业、开放包容、自信进取、明理敏行的新形象,彰显“精致大气之城”独特内涵。牢牢抓住青少年这个群体,广泛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努力以城市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的提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铜都大地上实践深化、生根开花。

大力实施“精品育人”工程,把文化食粮供给做“精”。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把文化食粮供给做“精”,让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和谐文化得到更广泛认同,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四个之城”,尤其是充盈“精致大气之城”品质的内在需要。要围绕“五个一工程”建设,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其中,推出一批体现铜陵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在多样性中弘扬主旋律。深入发掘铜陵地域特色文化特别是铜文化的丰厚底蕴,进一步打好铜文化牌,精心办好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国际铜雕塑艺术展、中国安徽民俗文化节和凤丹文化旅游节,形成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传承城市文化留存,推动历史文脉永续发展。要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三下乡”、《红色先锋》系列走进、“文艺进社区”等品牌文化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们。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新成就,积极引导社会热点难点,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继续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开展文明网站评选活动,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鼓励市内特色文化网站建设,强化互联网宣传与管理,推动县区成立网宣机构,形成互联互动、优势互补的格局,着力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公共文化服务做“优”。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着眼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大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大力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实现了社区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要进一步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新馆和会展、体育、文化艺术中心,以及传媒大厦等一批高标准文化设施。以文化民生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县区“两馆”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软件建设,实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补接文化“链条”,完善文化服务网络,努力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按照抓好基层、打好基础的要求,研究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及时落实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向城乡居民提供服务的政策,实施基层宣传文化专干财政补贴制度,解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运营难、开展活动难等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各项文化工程的惠民作用,保障好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与此同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运行机制,采取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建设,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把文化创意产业做“实”。围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六中全会强调,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明确到20xx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起步晚,但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具体实在,全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日益显示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的可能性。当前,我们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与发展工业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把文化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推动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抓紧《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铜陵市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推动尽早出台,发挥引领作用。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要以打造国内一流的铜文化产业示范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带动战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推动青铜帝国文化产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国际铜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早日实施,着力打造铜陵最具亮点的铜文化产业名片。做好大铜官山公园概念性规划启动工作,加快江南文化园三期建设,全面实施大通澜溪老街和凤凰山景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积极推动国际文化城、铜陵时空文化城等项目加快进程,实现文化产业载体大规模扩容。同时,着眼于“十二五”发展,集中策划储备一批规模大、业态新、前景好的项目,增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力争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