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论文写作指导

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到了现当代,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论文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论文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论文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论文

  [拼音] [ lùn wén ]

  a thesis; a dissertation; an essay; a paper

  毕业论文

  a graduation dissertation; a graduation thesis

  博士论文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论文摘要

  an abstract of a article; a synopsis of a thesis

  论文答辩

  (thesis) oral defense

  学期论文

  a term paper

  学术论文

  a thesis; a dissertation; a research paper; a scientific paper

  专题论文

  a monograph; a disquisition

  专题论文集

  a symposium

1、      毕业论文写作概述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是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

1.1      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

1.2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的题材与体裁:专业性与学术性( professional and scholarly)

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独创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original, authentic and scientific)

毕业论文的结构:规范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standard, complete and unified)

毕业论文的语言:准确性、得体性及生动多样性( accurate, proper, vivid and varied)

1.3论文的种类

从学位等级的角度来看,学位论文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 dissertation)。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为学士学位论文。

从专业范围来看,理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属于自然科学学术论文,文科学生(包括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属于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

从研究方法来看,毕业论文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分析评论型、描述推展型、文献综合型和自身设计型。分析评论型论文主要是某位作家、某部作品、某种语言现象或教学方法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描述推展型论文是指首先深入学习研究他人在某一问题上已做出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归纳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得到自己的结论;撰写文献综合型论文要求作者大量阅读文献,研究学者们在某一方面已获得的学术成果,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性介绍和客观的评价;在自身设计型论文中,作者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感受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表明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并加以说明和论证。

1.4毕业论文的写作范围

1.4.1文学(Literature)

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

1.4.2语言学(Linguistics)

语言学有许多分支,如语用学、语义学、词源学、语法、词法、句法、语篇分析、音系学、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等。

1.4.3翻译(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翻译方法、文化与翻译等。

1.4.4特殊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经贸英语、科技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等用词、句法及语篇特征的分析。

1.4.5英语教学法( Teaching Methods/Pedagogics)

教学法发展史、教学法理论、具体某一课程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

2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及具体要求

2.1论文的排序方式

论文的排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2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

*标题页(Cover):写有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所属院系和论文呈交日期(应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论文封面、封底)。

目录(Contents):  致谢(Acknowledgements)(若需要的话)

摘要和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 Words):摘要一般不超过一页,关键词一般为2-5个。

正文( Text):一般包括绪论( introduction)、本论( body)和结论( conclusion)。

注释( Notes)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附录(Appendix)(若有的话)

2.3毕业论文的体例要求

论文字数:6000字以上。从20##级起,本科生论文均用英文撰写,字数在4000词以上。

不论使用英语(Tines New Roman, 5号)还是汉语(5号字体)撰写,统一采用A4纸型。

论文一律用微软中文Word97/2000撰写并打印。

正文小标题与正文之间不留空行。正文中段与段之间也不留空行。正文中引用原文超过四行以上者,叫大段摘引( block quotation),引文须另起一行,独立成段,无需引号。右缩进4个英文字符,用小5号。论文中所使用的例句,不能直接引用语法书、他人论文等参考资料中所使用的例句。

页面行间距为1.5倍。

页码的排列顺序。摘要、目录、致谢的页码以小写罗马数字开始排列。正文部分(包括注释、参考书木和附录)的页码从本文以阿拉伯数字开始排列。

论文按以上组成部分的顺序并在左侧横线装订。

论文要求一式二份,交给指导教师。

3毕业论文的准备

3.1拟订范围( outlining the scope)

范围的拟订应该体现“四所”原则,即:所学、所能、所有、所好。“所学”就是从我们所学课程来看,选题范围大体可分为四类:语言学、文学类、翻译类以及其他(如文化、经贸等);“所能”有多方面的含义,一是题目不可选得太大,以至于自己无法驾驭,二是题目不宜太难;“所有”即撰写论文需要占有资料,要把握好相关的论文资料,最好从外语核心期刊和各大学学报中去找;“所好”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题。以上四方面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切不可分隔开来。

3.2收集资料(collecting materials)

收集资料最主要的途径是广泛涉猎。当然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把一本论著或一篇文章逐行逐字、从头至尾读完。如果是论著,则先看其目录,选取那些对自己论文写作最有用的部分进行仔细研读;而对文章来说,也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还应养成边读边做摘要的习惯。摘要时一定要记下著作、文章出处:作者、文章名、书名、期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及期号。

语言学类的主要期刊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江苏外语教学研究》、《山东外语教学》及各大大学学报。

文学类的主要期刊有:《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外国文艺》及各大学学报。

翻译类的主要期刊有:《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外语与翻译》及各大学学报。

3.3拟订题目(setting the title)

题目的拟订应体现“四宁”原则:宁专勿滥、宁小勿大、宁新勿陈、宁深勿浅。

3.4拟订提纲(setting the outline)

一个好的提纲会使论文的正文写作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写提纲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四点:可以扩大思路;可以按次序安排好素材;确定将论文分成几部分;明确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4 毕业论文的撰写

4.1论文的三要素

毕业论文同其他任何论文一样,都具有三大要素(three essentials):论点(argument)、论据(basis of argument)、和论证(demonstration)。

4.1.1论点的确定

论点,是作者提出的观点,是论文研究的中心。在确立论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立论要准:所确立的论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论点要新:所提出的观点在某一方面带有开创性,或立论角度与众不同。

内涵要深:所提出的论点能在内涵上揭示事物的本质。

还必须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

对材料进行分析:对手头的材料进行鉴别、分析,把握事实的本质,找出共同点或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进行纵横比较:根据已有材料的内容,对相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使理论更科学、更深刻。

4.1.2论据的提炼

论据是事实、道理,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可靠依据。论据主要有数据型论据和理论型论据。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或发展过程中人们所统计或记载的数据、百分比等。这种论据如果真实可靠,则极具说服力。理论型论据指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源于实践并为大家公认的理论、观点或方法。这种论据,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增加论文的理论深度和权威性。

在写作论文时,千万不要认为把材料堆在一起就是论据。材料要成为论据,必须经过提炼。提炼论据时,要注意两个原则:

论据与论点必须高度统一:论据不能偏离论点;删去材料中那些与论点无关紧要的部分,保留有效部分。

论据必须有说服力:论据要可靠、典型、充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

  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形式:针对话题的带有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2.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但在考试中,最好要明确论点,因为阅卷老师没有过多时间去阅读,最好让他们一目了然。以防止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扣分)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论据: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论证方式: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表明自己的态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2)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议论文的逻辑性很强,论证必须紧扣中心,首尾一致。

  (3)“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上。在立论的过程中,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1)反驳论点。反驳主要是反驳论点,因为议论的根本目的在于阐述见解,发表观点,如果我们不能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见解,那就要用各种方法来批驳、否定这一观点、见解,指出它的荒谬或虚假。反驳论点就是针对对方论点直接驳斥。

  反驳论点的方法之一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某一论点的错误,用确凿的、不可辩驳的事实来直接反驳,或者从理论上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解剖,直接指出错误所在。

  反驳论点的另一种方法是归谬法。归谬法是以某一个论点为前提,按照逻辑规律进行合理的引申,但是引申出来的结论却是荒谬的。由于引申出来的结论无法成立,因此,引申出这一结论的论点也就不能成立。写作中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运用归谬论证揭示其“非”,能收到澄清认识的良好效果。

  反驳论点还可用反证法,即作者并不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谬误所在,而是建立起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新论点,通过充分论证使这一新论点树立起来,于是与之相对的论点便不驳自倒了。

  运用反证法应注意的是,所反驳的论点与自己所证明的论点应是互相对立,不能相容的。这样才符合逻辑学上矛盾律的要求,达到肯定这个否定另一个的目的。

  (2)反驳论据。反驳论据,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反驳对方论点的途径。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乃是论点赖以支撑的支柱,如果论据不能成立,那么论点就失去依托,不攻而自垮。

  (3)反驳论证。反驳论证,这是通过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与论点之间不符合逻辑关系的漏洞来否定对方所提出的论点。进行这样的论证,需要对于对方的言论作冷静的分析,发现其中逻辑推理上自相矛盾之处,然后予以有力的揭露。

  (4)分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事实论证。

4.1.3论证的过程

论证,就是用事实和道理去证明论点的过程。在论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阐释论点时紧扣主题,不“走调”;

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脱节”;

运用逻辑推理,前后一致;

建立分证点,纵横伸展;

不要过多地或过长地使用理论型论据的直接引语。

4.2论文的致谢

致谢是指作者在论文完成后对曾经给予支持或帮助的单位或个人表示感激。致谢词要写得诚恳、真切。一般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以下表达方式可作为参考:

I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my indebtedness to ……

I would like to thank Mr. X for his suggestions on my writing the first earlier draft.

I would extend my sincere thanks to my tutor ……

I wish to express my special appreciation of Mr. X’s help ……

My gratitude also goes to ……

My heartfelt thanks are also due to ……

My work also owes much to Mr. X for his encouragement and great help.

The author’s special thanks should be given to ……

This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hat I received from……

4.3 论文的摘要

论文的摘要必须忠实于论文的内容,反映论文的主题,必须具体准确,文字精练,简明扼要,不能含糊其词。从摘要中,就能知道论文的梗概。因此摘要被称为论文的缩影。写摘要时,宜采用第三人称,尽量避免各种时态混用。一般长句用得多,复合句用的多,词语的使用比正文更正式。论文摘要一般在100词左右。

以下提供一些短语和句型,作为专写摘要时的参考:

This paper (article, thesis) presents (shows, provides, addresses, expresses)…

This paper (article, thesis) discusses ( studies, concerns, deals with, tells of, touches on, expounds, elaborates on, explores, probes into, focus on)…

This paper (article, thesis) introduces (reports, explains, analyses, emphasizes, summarizes)…

This paper tries (attempts) to (makes an attempt to)…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makes a tentative study,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reveals (illustrates)…

Centering around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explore( probe into…)

The purpos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4.4论文的关键词

关键词也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是论文中最重要、出现或隐现频率最高、专业性较强、能体现论文主题的词语。一篇论文的关键词为两个到五个。各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4.5论文的开头和结尾

论文的开头涉及论文的观点、目的、意义、特点,甚至论文研究范围及情况背景,但不一定面面俱到。论文的开头并无固定格式。它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揭示主题,也可以间接含蓄,暗含主题。

结尾,是论文正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论文论点的总结和复述,具有高度概括性。在结尾部分,作者还可以就本题展望未来,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发人深思的问题。结尾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也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4.6论文的注释

注释分夹注和尾注两种,必要时可用附注。引文必须同行文所述直接相关。

(1)  夹注:中文直接引文用“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形式。如:王力(1985:67)认为“《切韵》的语音系统是以一个方言的语音系      

统为基础。”转述用“作者姓名(年代)”形式;英文直接引文用“作者姓(年代:原文页码)”形式;转述用“作者(年代)”形式。如:Chomsky(1981)。

(2)  尾注:若采用尾注形式,须在正文需要注释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①、②、③……,注文在文章末尾。对标题或全篇文章的说明也可        

以用尾注的形式处理,但注号用*,注在文章末尾。

4.7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所参考过的图书、杂志及其他文献资料。这些参考文献使论文论据的可靠来源,也使论文论点得以成立的坚实基础,反映出作者的研究范围和学术视野。

4.7.1基本要求

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编排在前,中文文献排后。

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两个汉字或四个英文字符。

引文文献中外文文献的书名,所载的期刊杂志名,论文集名及博士论文名用斜体、首字母大写。英文论文题目(不用斜体)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字母一律小写。(Time New Roman, 五号,1.5倍行距)

中文文献目录中的书名、期刊名和论文集名用书名号《》。(中文,宋体,小五号,1.5倍行距)

毕业论文参考书目写法以本规范为准,如遇到本规范中未包括的特例,参阅〈外语教学与研究〉参考书目体例。

4.7.2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

(1)  期刊式一: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代.论文题目.期刊名 期刊期号:论文页码范围。

例:Chomsky, N. 1980. On binding. Linguistic Inquiry 11/2:1-46.

(2)  期刊式二:第一作者姓,第一作者名&第二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出版年代. 论文题目. 期刊名 期刊期号:论文页码范围。

例:Hawkins, R.& R. Towell. 1993. Universal grammar and the acquisition of French verb movement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9/3: 189-233.

(3)  期刊式三: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作者,按照以下格式书写:

例:Hawkins, R. et al. 1993. Universal grammar and the acquisition of French verb movement by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9/3: 189-233.

专/编著

(1)  专著式:作者姓,作者名. 出版年代. 专著名. 出版地点:出版社.

例:Chomsky, N. 1986a. Barriers.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86b.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s and Use. New York: Praeger.

(2)  编著式一:第一作者姓,第一作者名&第二作者名 第二作者姓.. 出版年代. 编著作品名. 出版地点:出版社.

例:Ravenel, Shannon. Ed. 1990. The Best American Short Stories of the Eightie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3)  编著式二: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作者,按照以下格式书写:

例:Gong, Victor& Norman Rudnick. eds. 1986. AIDS: Facts and Issues.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

(4)  编著式三: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作者,按照以下格式书写:

例:Welsch, Roger et al. eds. 1987. Cather’s Kitchens: Foodways in Literature and Life.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5)  非第一版著作按以下格式书写:

例:Gabel, John B. & Charles B. Wheeler. 1990. The Bible as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论文集

(1)  论文集式一:论文作者姓,论文作者名. 出版年代. 论文题目. In 文集名, ed. 编著者/主编姓名. 论文页码范围. 出版地点:出版社.

例:Echols, C. H. 1996. A role for stress in early speech segmentation. In Signal to Syntax: Bootstrapping from Speech to Grammar in Early Acquisition, ed. J. L. Morgan. 151-170. hilldale: Erlbaum.

论文集式二:第一作者姓,第一作者名&第二作者名 第二作者姓. 出版年代. 论文题目. In 文集名,第一编著者姓名&第二编著者姓名. 论文页码范围. 出版地点:出版社。

例:Sinclair, J. & Tad jones. 1986. Basic computer processing of long texts. In compute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search. eds. G. Leech& C. N. Candlin. 185-203. London: Longman.

博士论文:作者姓,作者名. 答辩年代. 博士论文题目. 学校名。

例:Sowell, T. 1981. Origins of Phrase Structure. Ph. D. dissertation. MIT.

会议论文:作者姓,作者名.(研讨会召开年月). 论文题目.研讨会名称. 研讨会召开地点.

例:Mace-Matluck, B.J. & W.A. Hoover. (May, 1980). Bilingual reading: effects of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 of instruction on reading achiev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t. Louis, MO.

翻译作品:原作者姓,原作者名. 原作年代. 原著名. Trans. 译著名. 译者名. 译著出版年代. 译著出版社.

作者佚名:作品名称. 出版时间. 版次. 出版社所在地. 出版社.

例:A Handbook of Korea. 1982. 4th ed. Seoul: Korean Overseas Information Servic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4.7.3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作者姓名,出版年代,论文题目,《期刊名》,期刊期号,论文页码范围。

例;程工,1999,名物化与向心结构理论新探,《现代外语》第2期,128-144。

专著:作者姓名,出版年代,《书名》,出版社

例:方立,1993,《美国理论语言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编著论文:作者姓名,出版年代,论文题目,《著或文集名》,编著者姓名,论文页码范围,出版社。

例:刘润清,1989,英语语篇分析,《话语语言学论文集》,王福祥,白春仁主编,305-335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译著式:原著作者姓名. 原著出版年代. 原著名. 中译本:《译著名》,译者名,译著出版年代,出版译著的出版社。

例:Chao,Y.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中译本:《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1979,商务印书馆。

学术会议论文式:作者姓名(研讨会召开年月),论文题目,研讨会名称+宣读论文,研讨会召开地点。

例:彭宣维(1996年6月),音系组织的语篇特征,第4届全国话语分析研讨大会宣读论文,重庆。

4.8论文的写作步骤

确定选题范围

查资料,做笔记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初建论点,制定提纲

再查资料,充实论据

审订论点,修改提纲

正式写作

修改、定稿

5毕业论文的写作特点

5.1论文的词法特点

用词清楚(clearness)、准确(accuracy)、得体(propriety)、有力(effectiveness)是一般写作都要求的。而论文的写作除以上要求外,还具有专门术语多、词语正式的特点。

5.2 论文的句法特点

在一般的英语写作中,通常要求遣词用语正确(correctness)、一致(unity)、连贯(coherence)、强调(emphasis)、有力(strength)。除具备上述要素外,还有以下两个特点:句子完整,长句、复句多;多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被动语态。鲜用第一人称。

5.3论文的篇章特点

论文的写作目的决定了它的说理性,而说理性又决定了它的主要的篇章特点,即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推理正确,逻辑性强。

6 毕业论文的答辩

6.1答辩的意义

答辩(defense)是在论文完成后一道特殊的审查工序。它是由答辩组(至少有三名高级职称或资历较深的中级职称者组成)就每位学生的论文内容从相关方面口头提问,学生当即口头作答。答辩是口头的、直接的、动态的。答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等级的评定。答辩起着验证作用、考查作用和展示作用。

6.2答辩的内容

本课题选题的决定成因;

文献资料的研究处理(对前人成果的研究、自己对本课题的新发现、问题的提出);

立论的说明(含观点、见解、独创性等);

论证过程(解决了的问题、解决得不彻底的问题、未能解决的问题、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研究工作的规模、方式以及工作量

论文的学术意义

6.3答辩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辩时的阐述,最好写成提纲以做到有条不紊。答辩时要带上论文底稿及参阅使用过的主要文献资料,以“应付”特殊情况。对于实在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应坦率承认,不可东拉西扯、文不对题。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老师的提问和发言的要点,以备对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