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评课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示范视频评课报告

11科学生物A班 陆韵玲 11550803032

评课人:11生物科学A班 陆韵玲 11550803032

评课背景:在初步试写《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后,观看了刘大伟老师的《光对鼠妇的影响》的示范视频。这是一个探究课程,所以,以学生探究的实验课为主。 第一印象:老师穿着得体,学生纪律良好,课前准备材料充足,教学互动较多。

评课报告:课堂一开始,老师先让学生们观察桌面上的小动物,学生们都安静且认真的看那烧杯中的鼠妇。1分钟后,老师询问学生是否在课前在校园寻找和观察过鼠妇,以及鼠妇生活有何特点。学生们纷纷有次序地回答,有的说到,鼠妇喜欢潮湿的生活,有的认为鼠妇喜欢黑暗的地方,有的同学认为鼠妇一见到光的地方就跑??接着就追问学生,鼠妇受什么环境因素影响。当学生回答,是受光的因素影响时,刘老师就很自然地引出这节课的主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接着,刘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光究竟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并鼓励学生试着做出假设。跟着,刘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实验设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在这过程中,刘老师在课件中投影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时间大概5分钟,刘老师也参与学生的讨论,时不时给学生一些建议,鼓励学生充分且多方面考虑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待所有小组都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之后,刘老师就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变量,以及如何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一样。紧接下来,就是学生实验的环节(10分钟)。在这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都很认真细致地观察鼠妇的运动,分工合理,有负责记录时间的,有负责看秒表的,有负责对鼠妇运动情况进行描述的。从学生的笑容可见,学生是乐于探究这种亲手实验的课堂的。学生实验完毕之后,就是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及记录时间。最后,老师以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了一个列表,提醒学生实验需要多次实验,这样才能体现实验的严谨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这节课的实验过程,自主地进行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的影响。最后以此结束这节课。 当我看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刘老师的语言,行为举止都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每一次学生起来回答时,老师都伸出手示意请学生站起来,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都微笑着伸出手请他们坐下。而且,教师的语言运用,教态,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眼神,声音的抑扬顿挫都识人看上去,听上去十分舒服,好的声音也是学生认真听课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抑扬顿挫很重要,如果运用的合理的话,对教师的咽喉也是有保护作用的。可见其教学基本功的出色。

亮点二:ppt(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制定计划讨论提纲,四实施实验,五得出结论,六课堂小结)弄得很有条理,能够突出重点,教学方法手段运用,诸如以课前作业导入课堂主题、采用追问学生技巧、讨论组织限时,激发学生的潜力,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显师生平等。表现出学生对课堂的适应性、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多样化、时代性。

亮点三:课堂和谐,师生互动较多。在课堂组织方面,刘老师对其课堂调控方面做得游刃有余,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合理的时间安排,环环相扣。充分地表现了“结构严谨、过渡

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的特点。其教学对学生学法指导都是相对的,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和谐的交流,学生在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上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学得轻松,更能体现其“轻负高效”“快乐学习”“寓教于乐”的特点。

亮点四:教学设计有条理。课程流程大致如下:在土壤发现什么→怎么才能寻找鼠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分轻重)→制定计划分组交流→结束交流→实施计划→得出结论(逐一汇报)→实验分析交流→误差分析→实验的科学性→小结→拓展实验。刘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强,设计教学的能力较高。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适当,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些都表现出其设计的其合理性、创新性。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给学生发现学习方式与接受学习方式。 这是一种实用、简约的教学方法。

不足,能看出课前学生是已经有分配工作的,很难表现出学生真实上课的表现。这种有重复上课以求公开课可以完满上完的做法有所欠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毕竟上课不是表演,是不需要排练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假设这一环节中,对其假设的设立有表达不当的地方。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这一假设影改成,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里有点小瑕疵,需要细心的人,才能发现其缺陷。因此,教师的细心程度也是很重要的。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这一节课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听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备课是很重要的,只有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技巧运用得当,才可以应付学生在上课期间发生的各种特殊情况。多听课,多总结教学方法,是一个新老师必须要做的事了。所以,自己还要继续加油。

 

第二篇:生物评课

关于《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课的评课记录

理化生组

郝宏选本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这一章复习目标是: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2概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调节。 重点:知识框架的达成及知识点的把握。难点:是知识的运用

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超越意识。

宋校长:听了郝老师的这节复习课教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教无定法”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受益匪浅。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时,能真正发挥学案导学“导”的作用,学案中从情景材料的引入到立体知识的疏理,层层引领,步步深入,让学生通过学案知道如何自主学习,再配合恰当的课件,使课本、学案、多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充分体现了我校的超越环境下的“六六”课堂教学模式。从知识过渡到拓展迁移,灵活多样,顺畅自然。本节课的亮点:

设计学案思路新颖。郝教师考虑到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在设计这两节复习课的学案中,每个环节赋予了学生明确的责任,学生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同时每个小环节都有选做题,以及拓展开放性的题。是鼓励那些学习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大胆设想,体现出了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尤其是郝老师设计的小组讨论题,具有典型性,为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而且同样获得成就感的平台。如:有人喝醉酒了走路要摇摇晃晃是什么原因?半身不遂的人为什么大小便失禁?遇到巨大声响为什么要张嘴护耳?坐飞机为什么很多人吃口香糖?这些问题贴近自己,源于生活同学们感兴趣。另外郝老师注意“活”用学案,引导学生掌握读、思、问、议、记等学习方法,养成会听、勤思、敢说、善问、勤记等良好习惯。

蒋老师:善于采用启发式组织教学。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郝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把知识点,从原型、到模型、到变型进行了拓展提高,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于晓辉: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郝老师本节课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领的模式。知识性的结论都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图片的观察得出的。这样的结果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记忆更为深刻。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教态始终亲切、自然,与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语言表达准确、精炼,显示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最后进行知识小结时,也改变了以往由教师来总结的方式,变为由学生来谈,留给了学生广阔的空间。

宋老师:总体来说,本节课是成功的,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重点突出,难点能层层突破,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不足之处及建议:

1. 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够到位,给人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

2. 对目标的达成的小组评价没有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