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是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基本训练

 “一事一议”是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基本训练。这里的“一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甚至还可以指某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某个事件中的某个细节等等。这里的“一议”,是指从某一个角度集中阐述自己的某一点看法,要力求把这一点看法说明白、讲清楚,让人信服,使人接受,“一事一议”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个事件、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表示自己的看法。
 [
导写过程]
  一、要点梳理
  1。基本写法。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白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2.基本结构:概括事实一提出论点—证明论点一收束全文。“概括事实”和“提出论点”部分是文章的“引论”,提出问题;“证明论点”部分是文章的“本论”部分,要求分析问题,加以论证,这一部分还可以加一部分联系实际的材料;“收束全文”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
  3.写作技巧。
  (1)分析好材料,找准论点
  投影出示一段材料: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作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学生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个论点:①爱因斯坦生活朴素;②只认衣冠不认人的通病;③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④爱因斯坦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⑤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在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⑥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的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比较几个论点,除⑥就事论事,把指导材料看得太一般化,③缺少个性,而且一味追求深刻,有点牵强附会外,其他几个论点都适应议论的需要。如根据①谈谈要成就一番事业,生活上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根据②可以谈谈以貌取人,以衣着取人,是庸俗而肤浅的;根据④可以谈谈一个真正有修养的学者是不会徒慕虚荣,计较小节的;根据⑤可以谈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造福于全人类而不追求个人享受。
  (2)态度鲜明。对美好的事物,要作正面的肯定和表扬;对丑恶的事物,则要明确地表示否定和憎恶;对同学和朋友的不正确言行,如破坏环境、抄作业、过生日请客等现象,要有合情合理的分析和热忱的帮助。
  (3)思维出新意。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4)叙议结合,贵在明理。一般是开门见山,围绕论点概括地介绍要论证的事件、现象或材料;然后就事论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选用合适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论点。
  (5)注意事与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以叙代议。
  二、例文印证
              “作弊”一席谈
  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学校中。
  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人作弊呢?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作弊的人无非是想得高分,自己光彩,老师表扬,父母也高兴。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怕考不好老师批,家长骂,棍棒加身,只好铤而走险,蒙混过关。考试作弊也叫“偷看”,在有些人看来这实在是件绝妙的事:平时痛痛快快地玩儿,考试只要稍稍用些心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得高分。作弊的人只知用“假分数”来满足一个暂时的虚荣心,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次小小的作弊虽不会使他变得十恶不赦,却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丑陋的种子。

 

由“守株待兔”说起

   《守株待兔》主要是说宋国一位农民偶而获得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便
从此不去种地而坐在树桩上等待野兔送上门来。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这个故事告
诉我们:不劳而获只是偶然的,幻想不劳而获的人终将一无所获。
不通过努力和劳动,是不会得到什么的。比如抽奖券,幸运儿会有几位?即
便获奖,下一次还会交“好运”吗?
我常听大人们说这么一个童话:一个青年的父亲临终前,交待他说:“我留
给你两件宝贝,有了它们,你便能得到财富。”于是青年待父亲死后,便翻箱倒
柜找这两件宝物,却什么也没得到。后来经一位老大爷的指点,青年才醒悟过来。
原来那宝贝就是他的头脑和双手。后来,这个青年用这两件“宝物”创造了许多
许多......
这虽然是一个民间故事,但其道理是深刻明显的,教育我们无论想得到什么,
都要付出劳动,只有双手才是真正的财富。
我还听过一个《腊八粥》的故事。相传有一户人家,两口子都非常勤劳善良,
但由于对其子从小就溺爱,使他养成了懒惰贪吃的坏习惯。等老两口去世后,他
和他的妻子便成天吃喝玩乐。饿了吃父母留下的粮食,冷了穿父母留下的衣服,
过着不劳而获的“快活日子”。终于有一天,也就是腊八这天,他俩只剩下一碗
粥。最后被饿死,冻死。
没有吃不完的饭,没有穿不破的衣,《腊八粥》中懒夫妇的下场也就是不劳
而获者的下场。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耕耘,便想得到收获,在现
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有人都希望过充实的生活。不工作,不努力,便是空虚的,一生将会碌碌
无为地虚度过去。谁也不愿做这种人。让我们充分利用“人身两件宝”,创造美
好的明天。

[评析]

这篇议论文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文章的首段是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末段
是结论,提出忠告,呼应开头。中间的主体部分运用两个民间故事作论据,采取
正反对比的方法,阐述了“劳动”与“收获”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摆出论据后进行了恰如其分地分析。第一个论据后说:
“这虽然是一个民间故事,但其道理是深刻明显的,教育我们无论想得到什么,
都要付出劳动,只有双手才是真正的财富。”第二个论据后又说:“没有吃不完
的饭,没有穿不破的衣,《腊八粥》中懒夫妇的下场也就是不劳而获者的下场。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耕耘,便想得到收获,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
能实现的。”
这两段分析议论紧扣住民间故事的内容,点出故事的主旨,并以此有力地论
证了中心论点。

  1. 复习巩固议论文中概括叙述的准则
  2. 掌握从事实材料中提取观点的准则
  3. 掌握“一事一议”型作文的基本模式

重点:掌握从事实材料中提取观点的准则

难点:

  1. 提取观点的训练
  2. 叙议结合的训练 
  1.  

 

第二篇:议论文审题训练学案

先来看命题议论文的题型,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十一类:

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说习惯》。《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等。

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等。

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等。

比喻类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等。

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如《从“萧何追韩信”谈起》,《从柔石的“损己利人”说开去》、《熊猫废物箱的联想》等。

考证型用需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考证的形式命题,要求查核并发表议论。如《“一言堂”小考》、《赌博的由来》。《“下笔如有神”新解》等。

感想型以读后感或观后感的形式命题,要求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进行议论。如《读〈拿来主义〉有感》、《有感于雷军长的“当头棒喝”》、《影片〈鸦片战争〉观后》等。

批驳型针对不同意的观点或看法,用反诘或质疑的句式命题,意在批驳。如《“知识越多越反动”吗?》、《斥“人生就是一件交易”》、《“忠于原著”质疑》等。

尽管每种类型的命题议论文,都有各自的审题特点,但是作为命题作文,不管何种类型,都有着共同的审题要求,这就是:要从题目本身去揣摩题意,确立论题,展开议论。要分清概念型命题和关系型命题的异同,虽然都由概念命题,但前者是阐述一个概念,后者要论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要理解对比型、比喻类比型、象征型命题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比喻类比型命题,要做到比喻贴切,紧扣“类比点”,充分而深刻地揭示类比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的共同属性;还要明白,抓住命题中提供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现象两者之间的类比点,从中类推出所蕴含的共同道理时,选择的生活现象越典型,蕴含的道理就越带普遍性,议论就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辨明评议型、引申型、考证型、感想型命题的细微差别,评议要求评事议理,引申要求借题发挥,考证要求查核证实,感想要求夹叙夹议;审题时如把握住这细微的差别,议论时就能精确地体现命题意图;对批驳型命题,要审视并明确对方的立论错在何处,讲究“针对性的批驳”,不可自说自话,言不及题;即使遇到论点型的命题,似乎一看便知,也要逐字理解论点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如全国高考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的意思未搞清楚,把它解释为“先生下来的人总是忧愁加忧愁,后生下来的人总是快乐又快乐”,闹出了笑话,文章立论自然就不知所云了。有的考生对这句名言一知半解,在文章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