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数学创新小论文要求及范文

是双赢还是两难?

——公交车IC卡、电子月票和现行公交收费的比较

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一.背景与建模目的

以下消息来源于沈阳市《时代商报》:

据沈阳市客运集团透露,因为沈阳公交月票的价位低,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所以造成了“投入”与“收取”的严重失衡。以20##年为例,月票全年发售了634.7万张,月票的全年总收入为13563万元,这样,月票的平均人次收入为0.317元,而人次乘车支出是0.713元,就是说,持月票乘车每人次公交就亏损0.396元,一笔账算下来,仅月票一项,全年亏损额就高达17221万元。

另外,“开线增车”无疑也加大了沈阳公交经营亏损额度。两年来,沈阳又新开线路30条,增加新车辆1559台,投资额达3.4亿元,这些钱全部是由公交自行贷款解决的。新开的公交线路和增加的车辆虽填补了市内公交空白,改善了市民的乘车条件,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却加大了公交经营的负担,造成公交亏损2518万元。

在沈阳市,现行公交经营方式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许多市民已经非常习惯目前的乘车方式。低廉的价格使乘客得到了很多实惠,但却严重阻碍了公交事业发展。正如前面所说,现行制度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但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效益。20##年7月份即将实施公交IC卡、电子月票制度,这在城市中成了一个热点话题。为什么使用IC卡和电子月票?IC卡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吗?本文将探讨IC卡、电子月票等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公交业亏损的状况。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假设进行适当简化。

二.采样与假设

采样1:20##年5月15日15:20,215车.

采样2:20##年5月26日07:00,274车.

采样3:20##年5月26日15:50,225车.

采样4:20##年5月26日13:10,220车.

采样5:20##年5月26日14:00,环路车.

采样6:20##年5月26日12:20,210车.

采样7:20##年5月26日11:10,225车.

采样8:20##年5月26日17:00,231车.

采样汇总:可得持月票者/投币者=9/4.

假设一:采样具有一般性,能够代表实际乘车人群投币和使用月票人数的比率;

假设二:按采样,假设投币乘车者包括乘车少的人、外来人口等;

假设三:用月票的人可按以下几种情况划分(这里忽略了一些情况,忽略原因将在以下建模中说明):

1.换车次数A:0、1;

2.每天乘车次数B:2、4;

3.每月乘车天数C:22(即只在工作日乘车)。

假设四:单线乘车均购买单线车票,20元;换乘者均购买“满天飞”车票,50元;

假设五:以下数据同样来源于沈阳市《时代商报》:

……据权威人士测算,……普票将有20%的客量转移……

此数据将作为以下估计减少收入金额的依据。

假设六:其他如学生月票、老年人月票、私家车增多、小公汽、公共汽车改道等情况对现有车辆营运的次要影响不予考虑。

三.建模及模型分析

(一)建模

一类乘客:1.A=0,B=2,C=22(只乘1路车,每天乘坐2次,月出行22天);

二类乘客:2.A=0,B=4,C=22(只乘1路车,每天乘坐4次,月出行22天);

三类乘客:3.A=1,B=2,C=22(乘2路车,每天乘坐2次,月出行22天);

四类乘客:4.A=1,B=4,C=22(乘2路车,每天乘坐4次,月出行22天)。

1.在现行月票制度下:

1)A=0,B=2,C=22;实际每月花费20元,相当于投币44元;

2)A=0,B=4,C=22;实际每月花费20元,相当于投币88元;

3)A=1,B=2,C=22;实际每月花费50元,相当于投币88元;

4)A=1,B=4,C=22;实际每月花费50元,相当于投币176元.

分析可知:现行月票制度,使乘客既得利益很大,但如背景所说,对公交公司及公交业发展非常不利。对于A、C更大的乘客,理论投币或刷卡金额与实际每月花费差值更大,这对结论影响不大,因此本文不特殊考虑。

2.使用电子月票乘车(需加上每月1元的电子月票折旧费):

1)A=0,B=2,C=22;实际每月花费30+1=31元,相当于投币44元;

2)A=0,B=4,C=22;实际每月花费30+1=31元,相当于投币88元;

3)A=1,B=2,C=22;实际每月花费70+1=71元,相当于投币88元;

4)A=1,B=4,C=22;实际每月花费70+1=71元,相当于投币176元。

分析可知:电子月票仍将给乘客带来很大利益,但因花费增加,将流失部分乘客。他们主要是1类和3类乘客,可能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3.购买IC卡乘车(需加上每月1元的IC卡折旧费):

1)A=0,B=2,C=22;实际每月花费0.9×44+1=40.6元;

2)A=0,B=4,C=22;实际每月花费0.9×88+1=80.2元;

3)A=1,B=2,C=22;实际每月花费0.9×88+1=80.2元;

4)A=1,B=4,C=22;实际每月花费0.9×176+1=159.4元。

分析可知:IC卡对目前使用月票的乘客来说受益小,他们可能会继续使用电子月票。

(二)模型分析

根据沈阳市客运集团发布的数据:“20##年,月票全年发售了634.7万张,月票的全年总收入为13563万元,这样,月票的平均人次收入为0.317元,而人次乘车支出是0.713元,就是说,持月票乘车每人次公交就亏损0.396元,一笔账算下来,仅月票一项,全年亏损额就高达17221万元.”

设全年发售单线月票X万张,“满天飞” 月票 Y万张,则:20X+50Y=13563且X+Y=634.7

解得:X=615,Y=20

则购买单线电子月票人次为X1=615万人次,收入为30×615=18450万元;

购买“满天飞”电子月票人次为Y1=20万人次,收入为70×20=1400万元,月票增收18450+1400-13563=6287万元。

根据总亏损额及人次亏损额,可得持月票人次为17221/0.396=43487万。

根据采样,现金/月票=4/9,目前投币乘车人次为:43487×(4/9)=19328万人次,目前投币收入为19328万元。

假定IC卡用户人数为现投币者的50%,则公交公司乘客现金(投币)收入为:19328万元×(1—20%)=15462.4万元,投币收入减少19328-15462.4=3865.6万元;

IC卡收入为:19328万元×50%×0.9=8697.6万元,IC卡和电子月票合计增收8697.6+6287=14984.6万元。

合计增收:14984.6-3865.6=11119万元。

四.结论及意义

由此算法可以得到:公交车IC卡、电子月票制度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现行月票制度造成的公交企业大幅度亏损的状况,原因如下:

1)据权威人士测算,同期增加的支出也不过4383万元,减少的亏损额近七千万元,这还不算提高公交管理水平减少的亏损额;

2)在建模过程中有很多数据无法进行完全统计,比如年客流量,这类数据都是按保守算法处理的;

3)假设1、假设5以及第三部分提到的假设“IC卡用户数目为现投币者的50%”同样比较保守。实际上,这三个假设每有一点变动都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合计增收的情况;

4)随着沈阳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市内将有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这将大大增加公交车的投币收入和新开线收入(本文同样未考虑,但实际影响也不小),并促进公交业的进一步改革。

总之,无论如何,公交车IC卡、电子月票都能够使该行业增收,使公交有能力通过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进入市场,并降低成本,解决微亏问题,从而促进公交业的发展。虽然IC卡、电子月票会使大部分乘客支出增多,但公交业的发展也会便利市民出行,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因此,从长远来说,公交车IC卡、电子月票制度将会实现双赢。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谈新课程对美术教师基本素质的几点要求

谈新课程对美术教师基本素质的几点要求

摘要:本文立足美术课程改革的全球发展趋势,从人文性质的角度分析了美术学科的人文功能、人文内涵和新的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的生态型知识结构,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练,而应该全面加强自身修养,建构教师全面、平衡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教育观念;人文性;知识结构

课程改革是世界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迈入21世纪时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保持了中国的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持续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扬帆的大船,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美术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一、转变旧观念,发展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念将更重视人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是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大家对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记忆犹新,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有各地许多在校中学生因不堪教学压力纷纷离家出走已屡见不鲜,这些事例深刻反映出人文教育缺失的严重后果,现在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仍以分数至上,甚至好分数可以掩盖这个学生的其他一切问题,情感、审美、自理能力、社会合作等人文训练时常被忽视。所以,刘海洋事件是各个教育机制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综合性结果。同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见到学生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等等,这些都与教育缺乏人文性有关。

教育人文性的缺失,对美术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教”应该向“学”转移,纠正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程序化行为,真正地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获。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它新技术、新知识,形成开放形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互迁移,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1、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如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古典名画,如痴如醉的乐曲无形牵引我们的思想进入画境,感染画中的精神,画中的韵律,更强烈地激发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相符而已。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再遐想,由此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

3、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应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观察校园四季风景的变化,培养学生爱校如爱家的情操,树立热爱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家乡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综合上述,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因此,每一名美术教师都孜孜以求,勤奋钻研,虚心以学,在实践中探索更新更科学的教育途径。

三、熟练操作和运用多媒体技能在美术教学中的交互使用

《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样也就有不同的美术课业类型,其中“设计、应用”课业类型在多媒体运用方面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美术教师知识结构不能单一,如果一味追求绘画技能的提高,忽视多媒体操作能力,忽视全面文化技能的平衡,在这个网络新时代,无疑这种缺失是落伍的,尤其对于那些中、老年美术教育工作者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我们的学生是在这个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在学校的课业安排都不同程度的开设了计算机课,也就是说在同步接受新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掌握的多媒体技能的速度和能力都较之我们教师快,如果我们不及时“充电”和补充“营养”就难以胜任这些专业性强的内容,例如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年版第二册的《现代工业设计》《现代商业美术》《网页设计》等内容可体现出这种设计理念的加强,相对于纯欣赏类型的内容,学生则更感兴趣这种时代感很强的知识,因此我们不得不提高这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美术教师要敢于面对这种现状,及时进行“亡羊补牢”,从现在开始“正视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从思想上彻底纠正一个观念一一能画几笔的就可以当好美术教师。

总之,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积累丰富的综合型知识结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力求使自己做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做一个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做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有技术、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力的保障。相信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