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 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关的文献;二是分析不深入,找不到自己研究的“前人的肩膀”、出发点、研究的立足点、自己可能的突破等等。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所以,对于第4步主题3的综述,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短”,而应当长。因为这个才是你需要精心分析综合比较的东西。

不管怎么说,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这也算是一种相对可以仿效的文献综述方法。

文献综述的写法

一、 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阅读报告,即“文献综述”,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区分开来。

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二、 意义和目的

总结和综合该方向前人已经做了的工作,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问题,指出可能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且列出了该方向众多的参考文献,这对后人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可以指导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写作。

三、主要内容

(1) 该领域的研究意义。

(2) 该领域的研究背景和发展脉络。

(3) 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及可能的原因。

(4) 进一步的研究课题、发展方向概况。

(5) 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四、分类

综述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宏观的,涉及的范围为整个领域、专业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一类是较为微观的,这类综述可以涉及到相当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个算法,谈的问题更为具体与深入。 前者立意高,范围广,面宽,故也不易深入,比较好读好懂。这对初入道者、欲对全局有所了解的读者而言很有参考价值。然而,欲深入课题的研究,则希望能有后一类的综述为自己鸣锣开道,这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于是只好旁证博引,由自己来完成该课题的综述。当写学位论文时,我们要写的也就是这类结合自己研究课题而写就的综述。

五、难点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既探頣索隐,又如醍醐灌顶。文献综述顾名思义由“综”和“述”组成。前半部分的“综”不算太难,根据所查阅大量的文献进行综合的归类、提炼、概括即可做到的话。后半部分的评“述”与分析则是一篇“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如何收集资料

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

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综述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第二篇: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1.决策影响因素(庞 湃,2008)

1.1个人特征影响

餐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个人特征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个人的经济收入、年龄、生活方式和职业等。经济收入是影响宾馆餐饮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取决于他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负担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决定一个人属于高收入还是低收入群体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宾馆餐饮消费需要的心理、兴趣和表露于外的个人行为而价值观念和职业阶层,也是影响人们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

1.2心理因素影响

一个人的购买选择受到四种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动机、知觉、学习以及信念和态度。动机是一种需要,它能够及时引导人们去探求满足需要的目标。而知觉取决于物质刺激物的特征,同时也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环境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况。人们通过行为和学习,获得自己的信念和态度。而消费者的信念和态度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购买行为。综上所述,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很多。一个人的选择是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因素之间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其中很多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这些因素在识别哪些消费者对餐馆和食品有兴趣,他们的购买动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很有用处。其他因素则受到营销人员的影响,并提示餐馆如何开发菜肴,制定价格、创造适宜的用餐环境,以便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1.3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宾馆餐饮消费行为同样也受到一系列社会因素影响,主要是相关群体、家庭和社会角色与地位。相关群体是指那些对消费者行为准则有参考价值的群体,这些群体或多或少地对消费者的宾馆餐饮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群体往往能使消费者的行为规范化和强化。相关群体对消费者作用有两种:一是能为消费者提供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二是为消费者提供比较参照物。

2. 消费者消费心理(徐宏图,金声琅)

2.1 餐饮业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共性

2.1.1 求卫生的心理需要

(1)环境卫生(2)食品卫生(3)餐具卫生

2.1.2 求美的心理需要

(1)餐厅的形象美(2)餐厅工作人员的形象美(3)食品的形象美(4)食器的形象美

2.1.3 求尊重心理需要

(1)领座恰当(2)微笑常展(3)尊重习俗(4)语言亲切

2.1.4 求知心理需要

(1)介绍食品名称、营养价值、典故等知识(2)对名菜的优美造型拍照留念

2.1.5 求快心理需要

(1)常备快餐(2)可先上安客茶(3)简便手续(4)及时结帐

2.2 餐饮业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区别

2.2.1 年龄差异

2.2.2 性别差异

2.2.3 宗教禁忌

2.2.4 饮食习俗

2.2.5 身份职业和旅游目的

2.2.6 消费水平

3、国外相关研究

3.1 Parasuraman, Zeithaml, and Berry(1985;1988)

他们研究了餐饮客户满意的要素,提出了服务质量「绩效与期望差距模式」,将影响顾客满意的主要因素归纳为5个类型:

3.1.1「有形性(灯光、装潢、音乐、座椅)」、

3.1.2「可靠性(取用食物动线、上菜路线、如入口路线、柜台位置、餐具清洁度)」、

3.1.3「反应力(食物种类、菜色口味、食物温度、食物新鲜度、食物递补速度)」、

3.1.4「保证性(服务效率、服务态度、服务生服装、地板清洁度、出纳态度、盥

洗室清洁)」、

3.1.5「同理心(停车位数量、停车便利性、优待券优惠条件、用餐价格)」

3.2 Bitner, Booms, and Tetreault(1990)

Bitner等在文中服务消费事件中的服务失误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服务失误分为构成四大类。:

3.2.1「员工对于服务传送系统或产品失误的反应(无法提供服务、不合理延迟时

间、其他核心服务失误)」、

3.2.2「员工对于顾客需求和要求的反应(顾客特殊需求、顾客特别偏好、顾客自

承错误、干扰其他顾客)」

3.2.3「员工自发行为(对顾客的关照、不寻常的员工行为、文化规范下的员工行

为、整体的经验、处于逆境下的反应)」

3.2.4「问题顾客(酒醉、言词挑衅或身体的碰撞、违反公司规定及政府法规、不

合作的顾客)」

3.3 Hoffman, Kelley, and Rotalsky(1995)

他们提出了服务不久的框架,提出的框架包括以下措施:

「食物免费」、

「折扣」、

「优待券」、

「管理者出面解决」、

「替换」、

「更正」

「不做任何处理」、

「道歉」

4、餐饮业顾客满意、服务失误、服务补救与行为倾向之研究(郭德宾 ,2003)

此文作者分别分析了顾客满意、服务失误和服务补救三者合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首先探讨影响复合式餐厅顾客满意/不满意的相关因素,建立「顾客满意」与「服务失误」分类架构。其次,将服务失误分为「没有补救」与「服务补救」二大类,探讨服务失误发生时,餐厅所采用的服务补救方法,建立「服务补救」分类架构。最后,比较不同的顾客满意、服务失误、服务补救类型,对「整体满意度」、「再度惠顾倾向」与「口碑宣传意愿」的影响效果。四维度关系如下: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顾客满意度和行为倾向关系:在顾客满意的三大类型中,以「员工自发行为」最

多占44.8﹪,然后依序是「服务传递系统或产品良好」占35.2﹪,「员工对于顾客需求和要求的反应」占20.3﹪。其中,以「服务传递系统或产品良好」的整体满意度、再度惠顾倾向、口碑宣传意愿最高。

服务失误和行为倾向的关系:在服务失误的四大类型中,以「员工对于服务传送系统或产品失误的反应」最多占46.1﹪,然后依序是「员工自发行为」占32.8﹪,「员工对于顾客需求和要求的反应」占17.2﹪,「问题顾客」占3.9﹪。其中,以「员工对于顾客需求和要求的反应」的整体满意度、再度惠顾倾向最低,「员工对于服务传送系统或产品失误的反应」次之,「员工自发行为」与「问题顾客」稍高,但是四者的口碑宣传意愿都相当高。

服务补救和行为倾向的关系:

服务失误没有补救类型与行为倾向

在服务失误之后如果没有补救,整体而言,不论在整体满意度(1.9)与再度惠顾倾向(2.0)都相当低,口碑宣传意愿却相当高(3.9)。由此可知,顾客没有抱怨并不代表顾客满意。

服务补救后顾客不满意类型与行为倾向

在服务补救后顾客不满意的四大类型中,以「主管出面解决」最多占63.0﹪,然后依序是「服务传送系统或产品失误之补救」占18.5﹪,「员工自发行为之补救」占14.8﹪,「提供额外服务」占3.7﹪。其中,以「主管出面解决」的整体满意度与再度惠顾倾向较高,「提供额外服务」次之,「服务传送系统或产品失误之补救」较低,「员工自发行为之补救」最低。

参考文献:

[1] 徐宏图 金声琅.中国餐饮业消费者的心理探析.中国食品,1、2008,10;

[2] 庞 湃.宾馆餐饮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06;

[3] Bitner, M. J., B. H. Booms, and M. S. Tetreault,“The Service Encounter: Diagnosing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Incid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01;

[4] Hoffman, K. D., S. W. Kelley, and H. M. Rotalsky. Tracking Service Failures and Employee Recovery Efforts. 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 1995.09(2);

[5] Flanagan, J. C. The 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4.04.

[6] 郭德宾,餐饮业顾客满意、服务失误、服务补救与行为倾向之研究。观光

休闲暨餐旅产业永续经营学术研讨会,2003,台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