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申奖)

“‘诵读经典’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影响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课题组

承研单位: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小学

主研人员:任德君  黎家标  潘光英  谢英  袁丽霞  黄小娅  胡胜军

课题来源: 20##年度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语文阅读学习”课题之县级子课题(达教发【2009】134号,达教研【2009】7号)

一、课题的提出

1.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经我们初步调查,如今的小学生除了读读教材内容和课外的作文、童话故事等常见的书籍之外,很少有自主选择阅读其他有益书籍的嗜好和习惯,更谈不上诵读经典了。故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时显得单一化,又特别是现今的作文书籍、童话故事等良莠不齐,粗制滥造。正是由于小学生阅读面窄小,加之其阅读水平和社会阅历的局限,以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古至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才华横溢,也只有诵读经典才能感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广泛阅读,尤其是那些经久不衰的名篇佳作,才能博采众长,收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2.诵读经典的现状

就农村的小学生而言,虽然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但这种阅读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阅读面较窄,大多学生将兴趣放在阅读童话故事,卡通漫画等方面;阅读时只注意画面的鲜艳,不关注作品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内容较为消极;加上面临着的家务压力,常规作业负担,或者得不到父母,甚至个别其它课程教师的理解,以及阅读资源有限等,导致学生缺少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缺少阅读的氛围、场所和资源等。因而总体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缓慢。

有鉴于此,学校为学生搭建了“晨读午练”的读书平台,营造了书香校园这种良好氛围。为了进一步解决小学生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并在读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逐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厚实文化底蕴,达成阅读能力的日臻完美。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回归中国传统的私塾思想,让学生阅读经典名篇,诵读千古美文,对话先哲圣贤,形成浓浓的读书氛围,拓宽语文学习天地。但据我们了解,大部分学生阅读目标不够明确,认为读了很多的经典就有丰厚的人文素养了,就掌握了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能力,丰富了课外生活。实际上,他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大多是粗枝大叶,了解大意,并没有深挖内容。而我们知道,阅读是一项需要格外专心的活动,它要求的注意力比其他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要高。而阅读能力它包括理解、记忆和速度三方面的因素。记得爱因斯坦说过,“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可见,阅读要细嚼慢咽,抓住书中的精髓,去其糟粕,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逐渐提高阅读能力。本课题就是将“晨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不但了解千古文化,培养品格,规范行为,而且更深化阅读能力,帮助学习,提高读书的质量和效果。

3.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也是教给小学生踏上人生之路,适应未来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处于知识经济、信息广泛的当代,各种知识、信息呈几何级数上升,每个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变革。单纯的知识记忆、单一的书本知识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生活需求,还必须具有对各种信息资料、各种知识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即只有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然而这种新型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并不单纯地得益于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则形成于课堂之外的各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阅读行为。

吕淑湘先生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古诗亦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要求我们教师在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益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视角伸向课外,伸向经典,伸向社会,构建更为广泛的阅读体系,让学生有更多诵读经典、感悟经典的实践机会,并在这种阅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以推动其它各类学科的学习,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强调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其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益,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提出了“‘诵读经典’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影响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其意义可想而知。

二、课题的界定

“诵读经典”:是在本校开展“晨读”以来的更高层面的阅读指向,根据不同年龄结构,不同认知水平,特创建不同阅读内容的各种阅读方法。本课题坚持校本课题的“开卷受益,书香盈门”的观点,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倡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拓宽视野,提炼阅读质量和效果,而且更一步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渐学会阅读方法,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同时从经典中挖掘蕴藏着的深刻道理,使学生内外兼修,明白事理。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读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积淀千古文化,修炼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能力为目标,利用多元化的阅读空间,构建书香育人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深入阅读,点滴积累,逐步引向知识的殿堂。

“阅读能力”:本课题研究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将阅读材料进行甄别、辨识、去伪存真的能力,也就是能够阅读、理解、分析、品味阅读材料,处理、筛选、搜集、接受各种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调动已有的认知基础、阅读经验去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了解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小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2.体验优美、生动的汉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

3.明确博览与精读的关系,教会学生精读的方法,激励学生阅读的兴趣,诱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重要方法。

4.更新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博采众长。倡导自主阅读,自选精段,合作探索,共同体验,提升人文素养,调动积极性,使诵读经典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扬帆导航。

四、课题的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阅读能力具有主动性,阅读能力的高低最终体现为独立的阅读材料,信息的处理,以及在精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弱,人文素养的修炼,这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归结点。

2.开放性原则:诵读经典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适应当今的阅读教学,必须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出去,寻找千古美文,与社会生活接轨,让生活化的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入的去认识世界。

3.实践性原则: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要以学生具体的阅读实践活动为基本载体,教师引领,以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究、读书笔记的呈现方式,构建不同层次的经典诵读。

4.协作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师间的相互协作,师生间的相互协作,生生间的相互协作以及校与家的相互协作,共享资源,交互阅读,共同探究,共同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法。主要了解在研究前学生的阅读现状、阅读方法、阅读范围等,摸清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情况的跟踪了解。

2.实验法。用于研究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反馈信息,以及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3.总结法。用于学生读书笔记的展现,先进的阅读经验的介绍,以及整个课题的成果反馈等。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设想

(一)校内外构建阅读资源

1.合理利用校内图书资源,大量开放图书室,安排学生在阅览室自主选择阅读。

2.教室内选择恰当的地方,简设图书角,让学生随时有书读,同时在校园内张贴名言警句,创设浓浓的校园阅读氛围。

3.动员全体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贡献家中的书籍,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借阅或家校图书互相借阅。

4.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搜索网络优质资源,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自主阅读,共同阅读,筛选阅读,促成共享。

(二)校内外营造阅读氛围

1.自由阅读。让学生利用课间、午间及假日时间选择经典名篇自主阅读。

2.开展“晨读”品味活动。即在每天晨读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开展经典品读、介绍、欣赏、感悟等。

3.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谈体会,写感悟。若家长不能同孩子共同阅读,可采用孩子读家长听的方式来关心孩子的阅读,使孩子得到家长的支持,同时对阅读充满信心。

4.利用黑板报和班级周报开展阅读收效的呈现活动,点评优秀作品,表扬先进方法,感受阅读的益处,进一步提高诵读经典对阅读能力的影响。

5.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活动,互相探讨,及时评价激励,取长补短,提高阅读能力。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与阅读方法的指导

1.阅读习惯的培养,重点要指导学生多读,博览群书,日积月累;多写,边读边标记,读后写感悟,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

2.阅读方法主要有:精读法、略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等,而本课题主要是在诵读中体现精读,要求学生对重点的优秀名篇、名段进行较细的品读、深挖,从中明白道理,达到书香育人的目的。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计划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阅读能力的提高较为缓慢,结合本学校“晨读午练”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地采用“诵读经典——精读经典——挖掘经典——评价经典——修炼经典”的研究计划,步步推移学生的阅读动机,强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第一阶段(20##年11月—20##年3月)课题准备阶段。主要完成课题的前测分析,提出课题的研究方向,拟定课题方案,确定研究内容,上报课题等工作。

第二阶段(20##年4月—20##年10月):课题实施阶段。重在帮助学生甄别经典,推荐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提倡学生敢于质疑,用于探索,在阅读过程中锻炼自己,丰厚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觉地、主动地积累知识的意识,有的放矢地运用好“诵读经典——精读经典——挖掘经典——评价经典——修炼经典”的研究性阅读实践;进一步扩大“晨读午练”的课题成果,为“语文阅读学习”课题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交互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并在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及时修正课题实施中的错误,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第三阶段(20##年11月—20##年3月):课题总结反思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继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总结并推广符合学生阅读实际的优秀的阅读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提出针对性的弥补措施。最后通过调查问卷,能力检测,知识面预测,以及阅读竞赛,测试中的成绩反馈等来检测“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所起的作用,并以成果的形式予以总结呈现。

八、课题研究的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初步完成了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以及弄清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助推我校“诵读经典”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课题组采用了如下两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了解:

1.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组认真思考,慎重讨论,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学生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差异,又从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三个层次进行了问卷调查。

(1)学生方面:三个层次共计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来源、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水平、阅读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2)教师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36份,收回32份。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是从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原因以及制约学生阅读活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设计的。

(3)家长方面: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46份。家长的问卷调查主要是从对学生阅读的态度、家庭藏书情况、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做法、零用钱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

2.访谈及观察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用不定形式的访谈法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观察研究,分别对低、中、高三个年段的30多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观察研究。共发出访谈记录卡15份,收回15份,访谈记录卡主要是从访谈方式、访谈内容、访谈结论及体会几方面进行设计的。

3.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课题组通过对家长、教师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和多次与学生访谈及教学观察研究的结果显示,发现影响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既有家庭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总之,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滋生了“不想读,不愿读”的怕读书心理,以及“读哪些?不会读”的纠结心态,甚至“怎样读?乐于读”的矛盾情结。具体表现在:

(1)缺乏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通过课题组对低、中、高三个年段的1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统计结果: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只有约42%的学生喜欢读书,还有26%的学生不喜欢读书;自觉读书的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约占37%,尚有22%的学生必须在家长或者老师的监督下读书;不愿意和别人交流阅读体会的也不在少数,约占调查人数的24%;阅读比较认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动笔或者做笔记的仅占7%。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掌握不够,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而阅读的质量也无法评估。

由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6%的学生家庭重视阅读,能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另据《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截止20##年10月,我国大部分农村留守学生比例占到了70%,导致留守学生隔代教育严重,仅有17%的学生有父母监管。

(2)缺少自觉阅读的兴趣爱好

调查表明:

在看电视和读书两种休闲方式中,选择读书的仅占14%,绝大多学生每天的课余时间是沉溺在电视节目中;更令人担忧的是有25%的学生每天从不花时间去阅读,甚至连教材都不去眷顾;在读书的学生中,家庭藏书在10本以上的也仅仅只有12%,且大部分还是一些地摊文学作品;能够坚持每周去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的学生也不多,只占调查人数的32%,且在阅读的过程中,89%的学生都是草率阅读,遇到不懂的地方都会跳过去,54%的学生也只挑拣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更有42%的学生只是随便翻翻,更没到阅读的目的。这些数据表明,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不能有效地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去,充分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不多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只有34%的学生喜欢世界名著,更令人遗憾的是,还有9%的学生还不需要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另据其他资料(《读书时间》)显示,高达52%的家长只是偶尔带自己的孩子会去书店,而且很多情况还是应孩子的要求去的,在这些家长中62%的家长给孩子来买的是练习册之类的教辅材料,只有个别家长会附带为孩子买一本漫画之类的书籍。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经典读物中,读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启蒙的仅占31%,读过《西游记》、《红楼梦》、《一千零一夜》等经典名著的只有36%,读过《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新课标经典故事的接近半数,达49%。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或家庭自身购买力有限;二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读物很少进入农村市场。

(4)对诵读经典价值的认识不足

课题组通过对收回的78份家长及教师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得到了上述数据,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有高达23%的家长和教师均认为诵读经典对学生的帮助不大,也有22%的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诵读经典的态度极不支持,更有28%的家长和教师认为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令人痛心的是,居然还有34%的家长和教师从不去督促和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由此可见,诵读经典在农村学校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学生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学生的悲哀,也是整个农村地区学生的悲哀!

(5)学生阅读缺乏指导,功利化倾向严重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访谈及观察研究发现,学生间经常进行阅读交流的占58%;学生间没有阅读交流的占42%。究其原因我们进一步发现,学生的阅读大部分是一种被动式的阅读。只是一种记忆型的泛泛而读。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故事的梗概和精彩的情节上,这也是部分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弊大于利的原因之一,我们看到了学生们一起讨论的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各自的观点与心得,学生们之间缺乏深层次的交流,而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可探讨的平台。对学生给与正确的指导。

我们在访谈及观察研究中还发现,,教辅读物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占有不小的比例,而作文指导书在这之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高达27%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列出的作文指导书的名称达十多种,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可以看出,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提高作文能力就是要多看作文书,较片面地认为看书主要是为了向人家炫耀看书的数量、赢得老师的表扬和仅仅是为了写好作文。所以在方法选择上也较偏重于“好词好句的摘录”这一形式,忽视了知识的积累等重要的目的。

不仅如此,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对阅读目的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消遣,有的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有的是为了提高言谈能力,更有甚者是为了应付老师的要求,种种观点不一而足,但都有很强的急功近利的色彩。所以阅读质量不高。

教育的功利性已使得学生在几本枯燥的教科书的反复咀嚼中麻木了精神,窒息了好奇心。题海战术已使学生身心疲惫,他们稚嫩的心已不堪重负,逃避阅读,醉心游戏,成了反抗现实的手段。

除此之外,在访谈及观察研究中,我们还发现:一是学校的读书活动只注重结果。学校参与的一些读书活动,并未形成全校学生阅读风气,往往只是一些喜欢阅读的学生参与。多拿奖,为校争光,注重的是结果,忽视的是过程;二是学校图书室不能满足需求。学校的图书室注重的是藏书数量的达标,藏书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往往取决于某些人的个人意向。目前学校购书,其采购权因图书销售中的巨大利润,而被控制在学校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人手中,图书馆员则无权过问图书的优劣,只是充当了一个验收、加工、外借的保管员角色。由于馆员不能参与选购书,往往新进的图书质次价高,内容重复,复本量多,不仅造成了经费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心情。

(6)缺少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

在关于阅读方法的访谈和调查中,学生们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阅读的方法不当(为59%),也有的学生是在阅读中没有获得成就感(为41%),有阅读计划的学生只有20%,经常做阅读笔记的只有10%。由此可见,当前学生希望通过阅读来促进自己的学习,但是没有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学生阅读最大的“拦路虎”。

归结起来,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大致是这样一种情况,“不想读书”,是因为觉得读书没什么用处,也没有一种静下来读书的心情;“不愿读书”,是因为觉得没有多少可读之书了,即使读了,也感觉派不上多大用场;“不会读书”,是因为觉得读书好难,也找不到恰当的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甚至也有学生、家长及教师认为,现在是拥有了读书的条件,却失落了读书的心情;是书山画海,却好书难求;是穷了口袋,也富不了脑袋;是书与电视的擂台,败下阵的往往是书……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不仅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更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深层次因素的影响。

(二)建构了小学生“诵读经典”的三级目标体系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课题实践与研究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智发育规律,结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将研究经典诗文的诵读目标与内容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构建了小学生“诵读经典”的三级目标体系。即低段(一、二年级),偏爱读词句简短、音韵和谐的《弟子规》《三字经》和清新柔美的儿童诗,欣赏温情四溢的绘本;中段(三、四年级),喜欢读童话、成语故事和古诗对韵;高段(五、六年级),侧重读民间故事、散文小说等。因此,我们根据年段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内容,指导学生习得多种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为了让“诵读经典”读得简单,读得快乐,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斟酌,深入推敲,一致认为,

读得太多,不利于学生记忆;读得太乱,不利于学生成长;读得太散,不利于学生取经……于是,我们提出了“三个目标”,即

(1)学生必须读什么?

作为小学生来讲,在有限的时间内,读得太长,不且实际;脱离教材,读得太远。为此,我们课题组把《课标》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作为了我校学生必须读的项目。在小学阶段,力争达到人人会读,会背,会写。

(2)学生应当读什么?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我们课题组又结合学校实际给出了学生应该读的篇目。读不在多,上口就行。于是,我们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还应当能流利诵读,规范书写《三字经》;三四年级学生能流利诵读,规范书写《弟子规》;五六年级学生能流利诵读,规范书写《声律启蒙》或者《中华字经》。

(3)学生可以读什么?

随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自己喜闻乐见的一些经典篇目。我们的做法是:

★★低年段亲近文字,感受阅读的乐趣

◆素读《三字经》,体会吟诵的静美。课题组潘光英老师身先士卒,尝试了《三字经》片段的吟诵教学。她选择了《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的故事,创设了“智慧闯关”的情境,通过纯粹的素读,加之孩子喜闻乐见的相关动画,引导学生感悟了古人勤奋苦读的精神。学生在典雅的《渔舟唱晚》的旋律中朗声诵读,仿佛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私塾诵经的场景。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美读童谣,感受想象的瑰丽。谢英老师的童谣赏读课《雪》是基于同主题的教材自主建构。她选取了四首有关雪的诗词童谣,通过语言和媒体营造了形象的情境,带领学生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渐渐走进雪的童话世界。诗情和画意相生,智慧与灵性共舞,文学的种子已然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萌芽……

◆智读绘本,体验创造的乐趣。任德君老师执教的绘本课《小步走路》全方位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小朋友既走进了丰富多彩的绘本世界,感受“鸭妈妈”的伟大,更引发了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学生感受了“读写绘”的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让阅读真正找到了“悦”的滋味。

★★中年段趣读民间故事,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

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已能满足独立阅读的要求,并能根据上下文基本理解词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期间,学生乐于阅读童话、寓言等故事情节比较鲜明的文体,而民间故事作为是我国传统文学的明珠,推荐给学生阅读是不错的选择。如《九斤姑娘》、《巧姑妙答》、《其满汗智答大汗》、《孔子遇路妇》等

★★高年段鉴赏经典名著,品味经典文化的内涵

名著对孩子精神领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其无与伦比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高段的学生在既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能独立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于是,高段老师采用 “导读——通读——寻读——品读——悟读”的“五读法”,纷纷带领学生开展《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国内名著的阅读,以及《伊索寓言》《鲁宾逊漂流记》等国外经典作品的赏读。

(三)探索出了小学生“诵读经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精心取舍的原则

小学阶段诵读的中华经典包括《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等启蒙学读物,也包括《四书五经》及诸子学说。但是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这些古文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其内容和形式毕竟离我们现代生活已经相隔太远,也存在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所以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所取舍。在具体内容选择上应该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首先要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的, 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篇章让学生诵读;其次,选择比较简单的,易于背诵的经典读物,内容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2.不求甚解的原则

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小学生毕竟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上升时期,心智还不完全健全,理解能力有限,对于经典诗文深奥的道理,凝练的语言理解与把握起来必然困难。作为教师可以根据脚手架原理,在学生够得着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的讲解,但绝不可繁难,也不要求必须接受,重在培养和形成学生对民族语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民族文化与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潜意识层面,注重经典诵读的长远效应;经典诵读,并不强求深入理解,而是允许“不求甚解,渐得渐悟”,因此运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促进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学语习文中,习得方法,习得能力,再向课外拓展,或独立或合作阅读,在自然状态中运用方法,在迁移中渐渐学会读书。

3.发挥自主的原则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也就是说除了规定内容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潜力诵读更多经典,而不是将规定的内容作为死任务去完成并且对于任务之外的内容也应进行评价,否则必然打击学生向外延伸与拓展的积极性。总之,就是既要让学生将经典诵读当作自己的事去做,自主的安排诵读的时间与内容,又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切不可情意放弃。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经典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 受到更多的“熏陶渐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发挥独特想象,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诗文的情趣与哲理。

4.尊重差异的原则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同等水平。不但不同学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就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发展所限以及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对于相同的任务接受起来也必然存在强弱快慢、扎实与虚浮的差异。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性,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强迫学生必须达到所谓的目标,否则必然会扼杀孩子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有悖于我们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初衷,使这一造福子孙的工程变成了现实的孩子幼小心灵的沉重负担。

5.学以致用的原则

积累理解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运用创生才是落脚点。我们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志,畅所欲言,自由习作。大家或引经据典,或融入意境,或仿写诗词,表现出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创造能力。课堂上,当学生背诵起诗文可谓滔滔不绝,几分钟内便可轻松赋诗一首,好诗佳句常常是脱口而出……孩子们在雨中念着“随风潜入夜,润我细无声”;赏橘花时说“花重黄岩城”;看到那新萌的树,会溜出“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我们还应努力构建语言与精神的心灵展示舞台,把优秀诗文刊登在班级的板报,推荐到各级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

(四)初步摸索出了“诵读经典”的课堂教学模式

1.古诗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品诗味——感情诵,迁移用”。解诗题,知诗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抓字眼,明诗意: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讨论、品味,领悟诗意。这是本模式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诗境中体会词义的丰富性。原则是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串讲诗词大意即可。想意境,品诗味。教师运用多媒体、表演课本剧手段等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在韵味,在头脑中再现古诗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感情诵,迁移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诵读方法(如,比赛读、分角色读、引读、加提示语读、加动作读,编曲唱等),以读悟情,以读颂情,领略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图画美和意境美。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仿写古诗,或者说写一段文字,要求必须引用刚才所学的诗句。

2.语文课堂与诵读经典结合模式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求:教师要带头学习和运用经典名句。如有潘光英老师上《难忘的第一次》一课时,她就用到了这样的经典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在老师的带动下,比赛各班学生谁能在课堂上用上经典名句回答老师问题与同学交流。

3.传统节日与诵读经典结合模式

课本内容安排的古诗文有限,我们根据各时令或节日开展相关的古诗文活动实践课,效果显著。根据不同的季节,设计丰富多彩的经典诗文活动实践课,如春天,我们以“春天进行曲”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收集、背诵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抓住节日背诵节日诗,如遇上春节,我们则开展“寻找经典中的年味”活动,要求学生背诵写春节的经典诗文,每到母亲节、父亲节,我们就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联赛等。

4.日常教学与诵读经典结合模式

我们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无时不刻都要渗透“诵读经典”的思想及行为。如“每日一诵”,就是参研教师每天利用晨会课时间,将该天学生需要诵读的简短诗文或必读诗文选段板书在黑板一角,并引导学生诵读几遍;“每周寄语”,就是班主任老师,利用周一班会时间,将本周需要提示、警醒、教诲学生的言语,选用经典诗文中的句子,以寄语的方式,张贴或板书在黑板一角,并指导学生诵读、领会意思;“谈古论今三分钟”,就是要求语文教师每周至少利用一课时的前三分钟,跟学生交流古今经典诗文,宣讲诗文的大致情节或意思,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5.艺术课与诵读经典结合模式

我们把美术课的色彩、图形的审美和音乐课的音韵美融入经典诵读中,让经典诵读在艺术美中更显魅力。

“画是有形诗,诗是无形画,诗画同源”,两者的同质性决定了两者结缘的可能。因此我们将诗词引入美术课堂,以诗词为画题,任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画心中所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诵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以诗为内容,描绘出诗中的意境,使孩子们在品诗作画时,入情入境。

音乐课上引进经典的内容展开教学,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我们沿用古人的方式吟唱诗歌,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五)初步拟定出了一系列“诵读经典”的诵读指导模式

1.古文今读法

(1)在舞蹈表演中品味诗情。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中,我们做过这样的尝试:《静夜思》《春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篇已经进入音乐课本。我们先让音乐老师教会学生唱,再请艺术老师教学生舞蹈。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感受到了《静夜思》中,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春晓》中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进而感受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

(2)在旋律中诵读激发兴趣。这种诵读方法的灵感来自学生的古诗改词:《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买来杀虫剂,蚊子死多少。”我们当时听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决定让学生给他们喜欢的歌曲填古诗词。根据诗歌表达的不同情感选择不同的旋律。如《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用的旋律是《春天在哪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采用的旋律是《小白菜》;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采用的旋律是《采蘑菇的小姑娘》……由于给旋律改词用的是都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会唱的歌曲,所以孩子们在诵读吟唱古诗的时候兴趣盎然。

(3)在诵读中配上动作感受诗文意境。

把每首古诗文都编成舞蹈搬上舞台表演难度很大,但如果把舞台搬到教室,搬到课堂,在诵读中配上舞蹈动作,孩子们读古诗更有兴趣,对古诗的理解更深,背诵起来更容易。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受的“好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野径”“江船”“红湿”“花重”等意境,在诵读时配上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尽管孩子们的动作不尽相同,但他们情绪高涨,在比划中读,在读中比划,把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表现出来了。

2.故事联想法

许多经典作品中包含生动的故事,或令人联想到与此相关的故事。在经典诵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讲述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也可以是教师直接介绍,让经典易学易懂。如学习《孙子兵法》中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就可以通过“赤壁之战”的故事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3.音乐伴读法

一首首古诗词就是一首首歌曲,一支支音乐。在诵读这些古代诗词时,播放乐曲,让学生或诵或唱,情趣无穷。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们配上中国古典《春江花月夜》,更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笠翁对韵》,我们用黄梅戏《对花》的曲调来吟唱,有些还借用快板伴读,增强了经典的趣味性。

4.图画想象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象直观性增长儿童的兴趣,由图画想到一首诗,由诗中的情境想象到生活画面,给诵读经典带来了特有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出示黄鹤楼图片,学生会想起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读到杜牧《鹭鸶》一诗会想到一群鹭鸶在水中戏嬉、惊飞碧山的画面,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

5.家校共同关注法

在经典诵读中,我们倡导三个“共读”。一是同伴共读。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为榜样,共同提高。二是师生共读。“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师课前积极诵读经典;课堂上,师生同读同背经典。三是亲子共读。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和家长会,让家长明确亲子共读的意义,做到“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经典诵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

(六)找到了课内与课外、阅读与积累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1.调整课时分配

课题研究的重点立足于提高“阅读能力”之上。即大量阅读、早期阅读,积累语言文字、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保证有充足的诵读时间,首先调整课时,把每天晨会课的前十分钟用于学生阅读,每天下午的课前十分钟用于学生书写,增加自由阅读、书写练习时间,以督促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2.优化阅读教学模式

把单向的教师传授、单一的课本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师生关系到课堂拓展等方面进行改革。

(1)转变师生关系:根据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我们在实验的中后期,逐步建立了一种“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即把单向型的直线往复转变为网络式辐射型,也就是把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的、开放的、主体的教学模式。如:中高段的“每日一诵”,既可以是老师提供的经典诗文,更多的是由学生自主筛选、推荐的诗文佳句等等。中高年级开始进行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前自学课文,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正是由于在我们的实验中师生位置的“混淆”,学生的读写能力、自学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与发展,又是对课题研究成果积累与应用的有效途径。具体活动内容有:1)各班建立图书角及诗词赏析辩论会,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审美情趣;2)班级开展“诵读之星”、“日记之星”、“手抄报之星”的评比,以激发兴趣;3)学校定期举办各种语文活动,如作文竞赛、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已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些活动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3.创新语言积累形式

课外阅读任务布置下去后,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如何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有效地完成课外阅读目标,是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课外阅读卡。

学生读课外书常常是走马观花,多数是匆匆浏览一遍就算完成任务。但要完成阅读笔记,就必须经过认真阅读、思考。这样把读与写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做笔记就是一种写作练习,常写能丰富学生语言,常写就能熟能生巧。写笔记也是培养认真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要是有了认真读书的习惯,将终生受益无穷。

我们除了向学生推荐背诵篇目以外,还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新学期要求学生明确诵读任务,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七)提炼出了在诵读经典中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七条基本途径

1.倾听

学校“经领巾广播站”利用课间时间播放古诗文诵读录音,以及以古诗词为词的名曲。由学生主持、播音,内容有诗文名句朗读、赏析及有关的趣闻轶事,也有学生诗作。同时,课题组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在周二至周五的晨会课前5分钟,定时播放《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八十首》、《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目诵读录音,给学生营造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倾听和跟读氛围。漫步校园、古韵悦耳,沉浸其中,遐想联翩,心旷神怡。

2.诵读

诵读是学生走进经典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有固定的诵读经典时间外。课堂上,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朗读、吟诵。此外,还有布置学生在课余诵读、阅读经典名作。开展经典诵读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兴趣小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如:“书香校园”活动中的“班级读书会”,学生争先恐后地诵读经典名篇;“三好厚基”活动中的“读好书”评选,也引起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兴趣;以“六一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活动中学生表演了相声、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去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

3.抄写

课题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校“晨读午练”课题的有效开展,将诵读经典与学生写字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将抄写经典做为实施写字教学的主要载体。据有关专家研究,《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三篇文章,涵盖了目前小学阶段语文识字和写字量,在诵读的同时进行规范抄写,可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效率,达到全面整合孩子身、心、灵的发展,使记忆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开发智慧。课题组要求,在横线格抄写经典,提高“集字成篇”能力。横线格抄写和“田”字格“百字过关”教学同步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用“田”字格帮助掌握字的重心和安排好字的笔画结构,最后在横线格上练习,字与字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力求行款整齐、正确无误、行款得体、大小匀称。 抄写经典在于修身养气,专心致志,在抄写过程中要求不错一字,不涂一点,不漏一处,不能抄错一字,不能漏下一个标点,不允许有涂改,否则重抄。

4.表演

在诵读了许多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朗诵比赛、歌舞表演、课本剧表演等。这种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情景再现,如在“三好厚基”活动中,三年级学生表演孟郊的《游子吟》时,让一个学生扮演孟郊,一个学生扮演孟郊的母亲;可以是对联接龙;可以是百人合诵;可以是一人独诵;可以是一问一答;可以是戏曲联唱……有的是配乐朗诵,有的是诗舞结合,有的是自娱自乐,有的是师生同台……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总之,参研教师将一些特别优秀的经典篇目,配上音乐、画面、情境、舞蹈等,以表演、演唱、朗诵的形式把经典篇目的片段或者全文展示出来,让学生领略其中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比赛

主要是通过活动来比赛。如“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班级评选“读书之星”;“三好厚基”践行活动中,“三个一”跟踪考查评比活动;“读练比拼”展示活动中,经典诗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

为此,课题组还特意拟定了两种比赛思路,一是据意而育,分门别类,在横向的对比中比赛谁收集的“同题材”的经典篇目优、多、精、准。如让师生收集以“送别”为题材的诗,仅教材中的就有《别董大》、《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赠汪伦》等。二是据时而背,借助季节变化,跨越时空界限,穿越时光隧道,面对自然风光,身临诗文意境,把诗人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化为眼前大千世界。即景生情,比赛谁想到的经典篇目最恰当,最应景。如春天来了,让学生身临其境,脱口而出有关春天的诗文,如《春》、《惠崇春江晚景》、《清明》、《草原》等。再比如夏天到了,就会想到《小池》、《夏日》、《荷塘月色》等。秋天就会想到《秋思》、《明月几时有》等。

6.绘画

就是让学生根据对经典诗文的理解,想象诗文的意境,用绘画的形式把诗文的内容画出来。

古诗文包含深远的情景,给人想象的余地,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所以诵读时重现诗文中的画面十分有必要。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说明了这一点。教材中有很多古诗就配有图画,能让学生看到诗中的景物,诵读时可以图文结合。也有的诗文虽然没有配画,却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配画,或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其画面,增加诵读情趣,以表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古诗配画,不仅是古诗形象的解说图,更是古诗意境的再创造。根据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生活经历、体验,将古诗的意思画出来。为促进小学生对经典诗词的进一步理解,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特意以“古诗配画”的形式开展绘画及手抄报活动,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古诗词的含义。

诗歌配画的绘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毫无拘束地进行想象绘画,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古诗,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要求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画龙点睛,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领会古诗,吃透古诗,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学生可定期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给它配上画,每个学期组织一次评比展览活动。

7.制作

引导学生办手抄报、做节日卡片、编写同题文集、写诵读日记等活动,也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把自己喜欢诗文、名句抄下来,把自己对诵读经典的感受、体会进行编辑,然后制作成自己喜欢的卡片形式。不仅仅是制作,更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口诵心惟,熟读精思”后的思想积淀。

(八)探寻了“诵读经典”与学生个性成长的关系

1.诵读经典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捷径和最重要的手段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阅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远的不说,近代的,巴金从小熟读《古文观止》,茅盾会背《红楼梦》,钱钟书还会背《左传》呢!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就是这个道理。

2.诵读经典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们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一种是理解记忆。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主要是机械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记忆力也由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但头脑单一,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正是在无忧无虑的大脑中大量储存信息的极好时光。这一阶段,不能要求学生什么都理解了以后再去记忆,还真的要来点“死记硬背”。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涌《孟子》、《史记》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随着诵读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诵读打下的。就像牛儿吃草一样,先抢着囫囵吃进去,到吃饱了以后,再卧下去慢慢反刍、咀嚼、消化、吸收。朱熹在这方面论述很精辟。他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其义皆若发于我之心。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就成了后来读书的正确标准。

3.诵读经典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果说阅读是写作源泉的话,那么写作就是清澈的泉流了。如明代学者张溥,他每读一部书,都要用蝇头小楷工笔抄写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再烧。很明显,张溥这“七录”,实际上是把别人的书录在心纸上了,所以他才诗文敏捷。杜甫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万卷”,我们认为,就是广采博取之意。读破了万卷书,写起文章来还会没有神来之笔吗?鲁迅先生更以切身经历来肯定、推崇熟读。他在谈到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准备工作时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可见,这阅读是与写作紧密相连的。这些名人背名篇、背名著,就如同不拒细流蓄水成渊一般,为他们创作之流备足了丰富的水源,才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文传诵。当代的中学生如果熟读经典,头脑里记住了大量的词语、精彩句段或者美文,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新的观点,那么,读起文章来,也就会有了自己的理解;写起文章来,自然也有了内容可写。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写作规律:阅读是为写作筑坝蓄水,只有大量储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

4.诵读经典能够完善学生人性,塑造人格

诵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先哲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学生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诵读经典,人们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

5.诵读经典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在许多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将来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学生的诵读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了书义,也便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理解能力,对生活自然有了正确的观点、态度。

(九)归纳出了小学生“诵读经典”的多元评价模式

多元评价有利于检验经典诵读的学习态度、兴趣及阅读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改进和提高。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保持诵读兴趣的前提。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或检查闯关都是建立其自信心的好时机。因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热情、更主动地投入到诵读活动之中去,不仅提高了诵读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诵读过程的自我监控意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下一阶段诵读改进的目标,更好地体现了评价促发展。

1.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

我国心理学家的问卷调查证实:小学生既有对学习行为、学习品质进行评价的能力,也有对自我评价的心理渴求。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种高级别的学习水平。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学习热情,实现自我对诵读学习过程有效的监控。

(1)学生自我评价有章可循

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经历和心理状况的差异,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弱。我们设定一定的评价指标,使学生自我评价有章可循。有了评价指标作为导向,我们让学生依章评价,定时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定诵读目标,自己检查目标的达成度,自己反思诵读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树立了自信,实现了经典诵读的自我调控与调节。

学生自我评价指标

说明:学生分别就自己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的态度、兴趣、节奏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对照自身情况,在对应的评价条款后划勾,且给出恰当的评价分值(以每条满分10分为标准)。

(2)学生相互评价妙趣横生

每天,同学相互之间无时不在进行着亲密接触,教师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结成对子,开始经典诵读比赛式的相互评价活动。这样的相互评价增进了同学之间友情,和谐了班级诵读氛围,又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行诵读活动的自我反思,你追我赶,不断发展。

一对一互评,以赛促背:学生自我组对,找对手。经常开展对手赛,比赛形式不一,随时随地可进行,输者奖一颗星给对手。低中年级的孩子,正是好胜心强烈的时候。一个小比赛,一个激将法,都能鼓舞孩子的好胜心,使他们自我要求,自我引导,最终能完成一篇又一篇的经典背诵。

对诗和背诵接力。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让你独立背诵一篇或者一段文字,未必能够很快做到。但是,你一句,我一句,要把它背下来,就会容易得多。这个过程既考验了对方的反应,又是一个互相提醒的过程。

游戏活动中争先,输者表演节目。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信心十足。传统的游戏像“击鼓传花”、“抢凳子”、“摸彩”、“奇妙口袋”等儿童喜爱的游戏编入到古诗诵读的互评中,让儿童边玩边背,在乐中学,乐中背,使读经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

学生的相互评价在活动中进行,增强了趣味性,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诵读策略,还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并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可以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家长伴读与评价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长期的、持之以恒的活动。要保证每天在家诵读10—15分钟,再没有比和家长一起欣赏古文,背诵古文更好的激励方式了。试想,让孩子背诵的路上有成人的一路同行,让孩子觉得背诵经典不光是孩子之间的事,不光是学校里的事,而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事,这是多么巨大的支持啊。也许很多家长的背诵比不上孩子,也许家长和孩子背诵比赛是会输给孩子,也许工作忙不一定能天天坚持,也许……但,家长的参与行动本身,就足以让孩子不会放弃经典诵读了。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对深奥的经典古文的背诵兴趣,少不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家长参与经典诵读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可行的。在父母眼中,孩子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不能到能,孩子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家长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刻的而倍感欣慰的。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指导家长不定期地从孩子的诵读态度、保证诵读时间、养成诵读习惯等方面去评价,并写在兴趣经典诵读评价手册上。一方面帮学生认识自己诵读过程中的成长历程,树立自尊、培养的诵读热情,促进学生更好地诵读任务,另一方为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很好的依据。

3.教师的参与及评价

(1)教师的即时评价,效果颇佳

在诵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如“有的学生近段背诵有进步”, 就真诚地说:“你背得真快,有什么秘诀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介绍的方法真好,同学们也去试试吧!”“你今天背得真熟练,声音响亮,又有节奏感”等等。教师的一种肯定、给一次机会、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轻轻的抚摸,唤醒学生诵读的热情,打动了学生、鼓励了学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注意自己评价学生时做到真心激励、关注人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先找优点,再提不足,让学生在赏识、宽容中品尝到诵读成功的快乐。老师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诵读习惯,有助于诵读有困难的学生获得诵读的动力,有助于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在老师的赏识中,在老师的期待中,孩子们会不断努力!

(2)教师的定期评价,生机勃勃

“关注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经典诵读活动的宗旨。我们借助“一日一诵一练”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收获诵读的成功,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与情操。在学校组织的多项诵读活动中,我们设有各种奖励。由于有了这样的奖励和激励机制,学生诵读热情高,评比热情高,这种评价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之下,但并不是老师说了算,而是拿出实际的行动来,因而使这一评价活动生机勃勃。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父母和教师建立了评价的合作关系。学生参与到对自己的诵读活动评价中去,成为对自己诵读负责的人;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既促进了小组合作诵读,也使每个学生看到他人的优势,反思自己的不足;教师在评价中不仅是诵读的引导者,还是诵读活动的学习者和学生诵读的伙伴。这里不再有学生诵读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到对学生的诵读评价中,使评价发挥更大的作用。

(十)提出了营造“诵读经典”诵读环境的基本策略

创设浓郁的诵读经典的氛围,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感受经典,亲近经典,我校“诵读经典”氛围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文化

学校以儒家经典文化为底蕴,校园建成儒学文化的“立体教科书”。换句话说,我们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洋溢着诗情画意,每一处橱窗都蕴含着古韵书香,每一个角落都诵读着经典篇章。在教室里,有诗文园地,小小图书角;在教室外,有诗文赏析,新书交换站;在过道两旁,有诗文长廊,配图名言警句;班级里,有诗文小报;广播里,有诗文诵读;铃声里,有配乐诵读;大课间,有诗文游戏;花园里,有诗文标牌……总之,为了营造一种翰墨书香氛围,可谓是万紫千红诗满园,千树万树诗花开。

2.大课程

课题组确立《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将“经典诗文启蒙教育”作为特色建设项目,大力打造个性化、本土化的校本教材《走进经典诗文》,并制定了《走进经典诗文》实施方案。为此设计了该校本教材的框架体系,将国学经典与古典诗词重要篇目,按年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编排,不讲解、不分析,只求能“口诵心惟”。

课题组还成立了“红树林”读书会,制定了章程,建制了专门机构,以师生阅读经典为平台,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自运行以来,深受师生好评,目前有会员127人。

不仅如此,学校还建设了近60㎡的图书阅览室,收藏中外名著等学生读物上千册。各班设置了小小图书角,教师为学生开列书单,学生自发捐书,自我管理,定时借阅,定时交流。家庭设置孩子专用图书柜,家长外出或特别节日,以图书作为礼物奖励给孩子,丰富书柜图书数量。构成家庭、班级、学校多方位网络课程体系。

3.大展示

为了促进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展示活动。如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说古论今三分钟、诵读经典手抄报评选、“三好厚基”践行活动等,这一系列的大展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诵读生活,激发了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诵读经典之中。

九、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分析

经过了近两年的研究实践,大家感觉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各方面得到了发展,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了学校品味。

(一)学生素养得以浸润

1.以经典“厚德”

自从我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后,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学生道德品质好,尊敬老师,尊敬老人,学会关心班集体,爱学习。有的学生原来脾气很不好,但是读了《三字经》后,原来爱说粗口话骂人的也都有了改变,知道骂人和说粗口话的是不道德的行为,立志做个好人。课题研究表明,通过背诵经典,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还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起到了以经厚德,塑造人格美的作用。

诵读经典是奠定人格基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它改变了我们学生的思想行为。具体表现为:①孝敬他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名句为学生爱他人埋下了心灵的种子,学生在家给生病的老人端茶送水、问寒问暖,在校尊敬老师,帮助同学,为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打下了基础。②热爱祖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壮士豪言,以及“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自然意境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热情。③自强不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等名言,让学生懂得从小热爱学习,自立自强的道理。④乐于奉献。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范仲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经典为学生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思想打下了烙印。总之通过诵读经典,学生互敬互爱、诚实守信,举止文雅,追求思想,学风纯朴,积极向上,奋发创新。

2.以经典“启智”

(1)学生识字量大大增多,识字能力大大提高。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在诵读经典中,仅一年级上学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与同期非诵读经典学生比,要多学600多字,识字量几乎提前了一年。

(2)学生记忆能力和智力水平也随之提高。由于某种原因中华传统经典这类型识记材料,是具有意义联系的材料,一部分既长又难,像《弟子规》、《论语》等篇目,为了达到识记效果,多采角综合识记法。指导诵读时,先整体识记,把识记材料整体读几遍;再部分识记,一句一句地背,难点多练;最后整体识记,诵读全篇。这种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记忆力。记忆力的提高,知识的丰富,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经典的频率,在学生处理信息过程中,其想象力、理解力、表达能力等智力水平也随之提高。

(3)学生语文成绩及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我们片区共有十多所学校,我校作为唯一开展语文阅读能力课题实验的小学,与其它兄弟学校相比,经典诵读给学生语文成绩带来了明显变化。在20##年小学六年级的毕业会考中,我校语文成绩取得了片区第一的好成绩,是我校建制以来,更是实施课题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香自来”。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也在同时提高,近两年来,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县市以上各类征文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项项奖励,无不与学生“诵读经典”相关。

3.以经典“求趣”

通过大量阅读背诵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将诵读的内容以表演、比赛、绘画、制作、展示等形式,在班级、学校、社区、家庭得以体现,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诵读经典兴趣的增强,加速了学生的阅读速度。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诵读兴趣和诵读时间的变化:

4.以经典“砺行”

(1)能帮助孩子们集中学习注意力。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的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就是难以集中。现在的学生在家电视与电脑的普遍,使他们很感兴趣,但性格也容易变得急躁不安,而较难长时间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就很难做得到。引导他们读贤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能后虑,虑而后能得。”让他们知道只有安定才能把学习搞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能帮助孩子学会虚心向别人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道了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改正。这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向他学习,对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他们知道虚心向别人学习,知道辨别好坏。什么事可以学,什么事不可以学,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师专业得以成长

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践行读书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树立榜样。参与“诵读经典”活动的教师读在学生前,多读书,读好书,胸中大多藏有不少的经典诗文。积极上好“诵读经典”指导课,加强与同行切磋,与家长交流、向学生质询。认真分析学生“诵读经典”的状况,不断寻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积极反思,撰写了不少论文和案例分析。其中,任德君撰写的《读亮思想,品出新味》一文刊登在《语文教研》20##年第七期上,同时也被《达州现代教育技术》全文刊载。任德君设计制作的《话达州名人,品红色文化》课件获达州市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任德君、黄小娅等完成的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晨读午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获达州市教研科研三等奖,达县教育科研一等奖。近两年,我校课题组成员参与各级公开课教学、各级论文评选等,均表现出色,多次受到总课题组的褒扬和鼓励。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主研人员中,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3人。

(三)素质教育得以深化

1.我校课题组教师把经典诗文与我校实际有机结合,把学经典、悟道理、养德行融为一体编写了一至六年级《校本经典诵读教材》。

2.两年来学校举行教师各种形式的经典诗文比赛。教师们写出了优秀案例、论文30余篇,心得体会10余篇,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能力。两年来学生获奖励有:学生在各级作文竞赛中有10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在艺术人才大赛中有30余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四)学校品味得以提升

课题实施以来,由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一跃成为“达州市示范中心校”,学校科研课题也有一个上升为四个,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更是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内涵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

(一)在课题研究中,必须协调处理好三种关系

1.读练经典与日常教学的关系

每天挤出那么一点时间来读练经典,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教学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事实证明,不但不影响日常教学,相反更是促进了日常教学的有力开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融入经典,必将促进经典的吸收,将经典用于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

2.督查监管与习惯养成的关系

要培养学生“一日一诵一练”的良好读练习惯,督查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既有学校课题组对参研教师的督查,也有教师对学生的监管;既有对过程的督查监管,也有对结果的督查监管。

3.考核评估与教学相长的关系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长久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必要的。也只要这样,才能促使教师去钻研,去实践,去创新,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在课题研究中,必须谋划把握好三点思路

1.在厚基致远上下点功夫

这是本课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说的那样:经典诗文能使孩子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学”化的境界。因此,学生的“厚基致远”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我们急需下功夫去拓展和研究的。

2.在资源整合上动点脑筋

经典诗文可谓是星海灿烂,浩瀚无边,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诗文中找到最适合、最恰当的诵读材料,确实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开动脑筋,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3.在拓展延伸上做点文章

首先是课题辐射面的延伸。这是课题向纵深研究,推进课题效益发挥的最好办法。其次是课题影响力的延伸。这不仅是提升教师个人的知名度,更是提升学校影响力的一条途径。再是教师素质的延伸,必将带动一批教师成长起来。

十一、课题研究有待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一)如何在“厚基致远”方面做得更细,更贴近学生实际?

(二)如何在“资源整合”方面做得更实,更利于实际操作?

(三)如何在“拓展延伸”方面做得更宽,更有效促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年第5期   何树林

2、《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 广西著名特级教师黄亢美著  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于漪著《语文教学谈艺录》  上海教育出版杜  1997年版

4、李振村《让经典的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  《小学语文教师》20##年第12期

5、《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  肖正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战线》20##年第1期

6、《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黄山书社出版

7、《小学语文教师》 (多期)  上海教育出版社

8、《八桂特级教师工作坊》  http://www.gxtjjs.com

(执笔:任德君、胡胜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