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徐颖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搭建全民的沟通平台

——试论“公共新闻业”背后的民主构想

作者:徐颖奇 指导老师:沈嘉达

“公共新闻业”是发源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场新闻业革命性运动,十几年来发展逐步成为一场社会性运动,影响波及世界各国。近几年在美国国内,其研究逐渐从开始的案例分析过渡到对新闻学基本问题的重新探讨上,并且在“自媒体”时代一部分倡导者也在考虑是否以及如何与“参与式新闻”合并。在我国,“公共新闻”这一“舶来品”的正式登陆是在20xx年。目前,国内学界的态度还未能达成一致。可以说,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公共新闻业”的将来都是未定的。这场初期为“拯救”美国民主而萌生的“公共新闻业”运动,究竟有着怎样的民主构想,值得我们一探究竟,同时对于我国的社会民主化进程建设也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

“公共新闻业”运动是一场希望“一箭双雕”的运动,既想复兴公共生活,又想重塑媒体的公共形象。它极为看重“对话”和“沟通”的重要作用。在运动初期,主要是在地方社区报纸内实行。记者作为组织者,联系起社区内的民众,就某一焦点问题畅所欲言,并客观如实地反映在报纸上,在某些深层次的问题方面借助有关专家的指引,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在原本的“信息平台”上再新建起一个全民充分“对话、沟通”的平台。而在种对话和沟通中,无形地培养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也提高了参与兴趣,并且使得公众认识到自己能够为社区出力,公众自己在推动某一事件圆满解决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事件的认识。 而在国内,20xx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较早提出这一理念,而适逢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播出一周年的纪念研讨会召开,受此启发,遂将主题确定为“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并宣称该栏目的新闻实践是“公共新闻”。之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推出了“公共新闻”栏目。20xx年3月1日,安徽卫视更是推出一个名为“公共新闻”的新闻频道。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打出“公共新闻”旗号的还是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栏目。而关于“公共新 1

闻业”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其一,只研究美国本土的“公共新闻业”运动,不引申到我国当下的情况,就是以“旁观者”的角度从专业学理上研究分析;

其二,在分析研究了美国的“公共新闻业”运动之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考量是否可以“洋为中用”以及如何“洋为中用”。在这一方向上,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可以在我国开始类似的新闻实践,认为将有助于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有利于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另一派则反对在我国开展类似的新闻实践,认为我国实行“公共新闻业”实践的条件远不具备,胡乱上马只会使得已经争得的新闻自由空间的成果付诸东流。但可以达成的共识的是:要在国内发展“公共新闻业”,就必须首先摸索出一种“有利于”我国当代发展的“公共新闻业”,要先“中国化”,不可盲目照搬。

以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文章都不少,但对于后者 “洋为中用”考量的文章还是偏多一些,并以我国已有的“民生新闻”与之比较参照的居多。因为,毕竟这类的文章指导性和实用性更强一些。以20xx年1月复旦大学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中就在第二部分“新闻学研究”中列入了“公共新闻研究”。书中指出,“对公共新闻的研究是20xx年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我国也将这一理念引入,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中国期刊网上,以“公共新闻”篇名进行精确检索,20xx年共有24篇论文,而20xx年只有3篇,研究者对此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

以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两大“龙头”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为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20xx年12月出版的著作《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消解》和谢静讲师20xx年8月出版的著作《建构权威 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两书中都屡有对“公共新闻业”的论述。两本书都从整个历史的脉络顺延下来,细致、全面地分析了“公共新闻业”。而在人大,则以蔡雯教授为代表,尤其是她于20xx年夏天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到波士顿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研究,研究课题便是“美国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研究”,20xx年在《国际新闻界》2月和3月期上分 2

别发表她的两篇论文《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上篇与下篇,被学界广为引用。

其他相关的文章还有很多,且入手的角度各个不同,思路都颇为新颖,启发甚大,就笔者接触的论文中可大致归纳有这些角度:

两个比较参照: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比较参照;草根新闻与公共新闻的比较参照。

四个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可促进作用;对构建公民社会的促进作用;对公共领域建设的促进作用;对化解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

八个切入口:从“公共新闻”看受众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从“公共新闻”看协商民主理论;从“公共新闻”看角色定位与话语权;从“公共新闻”看议程设置理论的解析;从“公共新闻”看媒介社会责任;从“公共新闻”看其崛起的背景与前景;从“公共新闻”看媒体角色;从“公共新闻”看新闻专业主义等等。

鉴于国内在“公共新闻业”资料上的欠缺,美国本土专家的看法或许更为鞭辟入里。人大的《国际新闻界》上曾刊登过对两位美国专家关于“公共新闻业”的文章,一篇是刘肇熙、姚清江《公共新闻学:美国新闻理论的的三次革命——访《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总编辑汤姆.瓦霍沃》,另一篇则是20xx年5月期《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Brooks教授系列讲座》。他们都作为发源地的新闻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总编辑汤姆.瓦霍沃作为最早在美国实践“公共新闻业”报道的记者之一,他提出的见解极具参考价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概括出的90年代民主式微时期,民众对政治态度的“主动性孤立主义”,意思是,一般的公民已抱着一种态度:恩,我并不是对政治进程冷漠,但是我看不到我自己能在那里发挥什么作用,我不明白自己怎样才能产生影响,我看不到自己在社会体系或社区中的地位,因此我只有回到自己的家中去。而且从九大方面对传统新闻学与公共新闻学进行了全面比较。而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 Brooks教授则带来了这样的新信息:“公共新闻业”只适合于小的城市和城镇, 对于大城市不太适合。虽然大城市的新闻从业人员对公共新闻或公民新闻往往是嘲笑的态度, 但是社区报纸发展欣欣向荣, 而大城市的报纸出现了滑坡的状况。这二者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关联性, 可能城市越大, 传统新闻越会呈现下坡的状况。支持者认为传 3

统的新闻学的某些原则可以有所改变, 以挽救传统新闻不断滑坡的境地。而反对者认为, 需要改变的是对新闻的实践, 而不是实践新闻的方法。除此之外,在美国原版新闻学教材方面,对“公共新闻业”有论述的在国内也有出版,20xx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经典教材系列”之一的美国布利恩特学院传播系主任斯坦利.J.巴伦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一书,也谈到“公共新闻业”。他以盈利的《圣荷塞水星报》的出版商杰.T.海里斯(Jay T. Harris)于20xx年3月将一纸辞呈把报纸所属企业集团母公司提高盈利的问题推上了文化论坛的事件,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业内人士在当代的“自我分裂”与苦闷。

同时,在国际互联网上,罗森教授(Jay Rosen)的个人博客“新闻思考”(Press Think) 提供了可以直接阅读最新的“公共新闻”报道和思想的地方。而类似有关“公共新闻业”的外网也不少。《哥伦比亚新闻观察》(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等权威专业杂志的网络电子版也可以直接提供许多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然而,对于“公共新闻业”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新闻传播专业之内,因为新闻传播学本身又与哲学、社会学、思想史等方面不可分割。许多问题的中极性答案,仍然得回到哲学和社会学上来,而不少新闻传播历史上人物的新闻观又往往必须结合思想史的内容。“公共新闻业”的理论来源于杜威的社群主义,而“公共新闻业”所倡导的加强“对话”和增进“沟通”,又与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中的某些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比如,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就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雅斯贝尔斯的“主体间交际学说”又有着扬弃的关系,而哈贝马斯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华东师范大学的徐贲教授的《知识分子——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许正林教授的《欧洲思想传播史》,这两本书里都有不少篇章很深刻地分析了雅斯贝尔斯、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讲》以及马尔科姆.沃特斯的《现代社会学理论》,则分别按照时间顺序和各个学派分支,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哲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于阅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都可以做出基本的回答。

“公共新闻业”运动深深根治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社会大环境中,既是新闻业内部的一次革命性运动,也是一场有着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原因的社会运动。而这场晚期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兴起的变革能否成功“移植”到我国是落脚点。 4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各国共通的,那就是对于民主的向往是一样的,让文明为全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参考文献:

[1]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上)——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国际新闻界》 2005,1:12-16.

[2]蔡雯.《美国“公共新闻”的历史与现状(下)——对美国“公共新闻”的实地观察与分析》[J].《国际新闻界》 2005,2:27—31.

[3]蔡雯.《美国新闻界“公共新闻”之争》[N].《南方周末》2004,11,4.

[4]袁光锋.《美国“公共新闻学”运动:民主的式微与媒体的救赎》[J].《法制与社会》 2006,8:181-182.

[5]童兵.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A].童兵.《新闻理论研究——公共新闻学》[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9-31.

[6]黄旦.《未定的将来:当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公共新闻业》[A].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33-346.

[7]谢静. 《公共新闻学:规范的补充》[A].谢静.《构建权威 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 [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5—157.

[8]刘肇熙、姚清江.《公共新闻学:美国新闻理论的的三次革命——访《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总编辑汤姆.瓦霍沃》[J].《国际新闻界》43-45.

[9]王岚岚,淡风.《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Brooks教授系列讲座》 [J].《国际新闻界》2006,5 ,73.

[10]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A]. 斯坦利.J.巴伦.《公民新闻》[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5-140.

[11]Leonard Witt.[DB/OL]This Movement Won't Be Buried,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2003.

[12]徐贲.《政治和伦理现代性》[A]. 徐贲.《知识分子——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

[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77.

[13]徐贲.《知识分子与公民政治》[A]. 徐贲.《知识分子——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

[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7-107.

[14]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5.

[15]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第二篇:文献综述 范本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文献综述范本

文献综述范本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题 目

姓 名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学 号

专 业 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 王文静

中国·武汉

二零一一 年 四 月

1 职 称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文献,提出新的分类法,即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类和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战略、运输战略、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类。根据列举、剖析两类文献中的典型文献和分析物流配送业的新趋势、新发展,提出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的新方向—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问题;选址理论;顾客满意度

2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Abstract

By reading and analyzing recent literatures on location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center, two new categories are given, which are to make research into a single location problem and a location problem integrated with other strategi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uch as stocking, transportation and customer service objective. And this thesis proposes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the multi-objective loca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center based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two categories of literatures and analyzing new trend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location theori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3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引言

学术界对选址理论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相关文献非常多[1-14],涉及仓库/生产中心、厂房、通讯网络设计、运输中心等这经营性设施的选址以及警急服务设施、健康中心、血库、废物处理厂等公共服务性设施的选址。进入21世纪,物流业正成为新的经济热点。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神经中枢,研究其选址问题的文献日益增多。从总体上看,可以把这些文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第二类是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战略、运输战略、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15]。

1、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单个企业难以在经营与运作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竞争力。而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势必要集中全力进行生产,将仓储、配送等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由第三方完成。配送中心便是第三方物流的形式之一,它承继了仓库的功能。因此,仓库选址问题可以看作是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前身,前者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考和借鉴。这里不仅列举和分析了一些典型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文献,还包括一些典型的单独研究仓库选址文献。

1.1典型的单独研究仓库选址文献。

Alfred Webber(1909)首次提出韦伯问题,该问题研究单一仓库选址的方法,以期实现从仓库到顾客间运输总距离最小。Alfred Webber还提出了韦伯图解法[16]。Alfred A. Kuehn和Michael J. Hamburger(1962)提出启发式程序解决仓库选址问题。该算法与线性规划算法相比较,它具有如下优势:在解决仓库选址问题时建模变得灵活、可用于研究涉及几百个仓库和几千个运输目的地的大规模仓库选址问题、可以节省计算时间。Cooper(1963)提出概括的韦伯问题(又称仓库选址问题或选址分配问题),该模型以最小化运输或服务成本为目标函数,研究需求不连续时,如何在平面上选定m个服务点,并确定其服务范围。Cooper(1964)又提出启发式方法解决概括的韦伯问题。继Cooper之后,Sherali和Shetty(1977)提出解决概括的韦伯问题的分解算法。Geoffrion(1975)开始研究动态仓库选址问题。考虑在一段时间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选定仓库位置以使长期总成本最小。Wesolowsky和 4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Truscott(1975)研究了在重新定位设施时的多时期选址分配问题。

1.2典型的单独研究配送中心选址文献。

配送中心出现后,学术界以选址理论为基础,开始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不过,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再只是储存的仓库,在选定配送中心建设位置时考虑的总成本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其选址问题比仓库选址问题更复杂,还需在仓库选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Geoffrion和Graves(1974)研究了多品种配送设施选址问题。孙会君等(2002)提出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该模型研究在已有多个配送中心存在的前提下新增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杨波(2002)提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数学模型。该模型解决将各需求点的需求量看作是非负随机变量时的单品种单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杨波(2003)又进一步研究了多品种随机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1]

2结合物流管理其它战略研究选址问题类

近期,国内外学术界对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考虑了近年来物流业所呈现的新情况;融入一些新的管理理念;不再单单研究选址,而是结合物流管理的库存、运输、顾客服务目标等其它战略进行研究[16]。

2.1结合库存战略、运输战略研究选址问题。

黎青松等(1999)提出了最优库存策略下的选址模型。认为单个配送中心的最优库存费用与其承担的需求量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将模型简化为一般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后进行求解。黎青松等(2000)对上面的模型进行完善,并借助遗传算法来构造求解优化解的方法。Zuo-Jun Max Shen等(2003)提出了一个联合库存的选址模型。设计出由一个供应商向多个零售商运送产品的配送系统。由于需求不确定,要确保特定的服务水平,零售商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该模型是通过考虑建立适当安全库存,减少缺货损失,满足客户需求,实现配送系统一定的服务水平。 Jossef Perl和Mark S. Daskin针对许多传统的选址理论的假定“产品直接从配送中心运到某一顾客便完成一次运输任务”,考虑到配送中心可能沿一定的运输路线在一次运输过程中向多个顾客提供产品,提出了联合运输路径的仓库选址方法。由于存在物流路径安排的限制,使得问题变得非常庞大和复杂,开发了一种启发式求解 5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算法。

2.2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选址问题。

Brimberg O.和Revelle C.(1998)提出了双目标工厂选址问题,认为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可以获得利润,有的需求需要服务,有的需求可能不需要服务。该模型在实现总成本最低和未被满足的需求量最小两目标之间作出权衡,采用加权法,对不同的权系数寻求满足总成本和未被满足的需求量的凸组合达到最小的解,从而得到一系列的有效解,但不能保证能够得到所有的有效解。该模型用最小化未被满足的需求量来体现客户服务目标。Vaidynathan(1999)提出了一个多目标物流模型,用于解决有容量限制的服务设施选址问题。其目标函数分别为最小化固定的建设投资和经营设施费用、使可变经营费用最低、平均响应距离(或时间)最短。该模型通过第三个目标考虑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采用加权法进行求解。 刘海燕等(2000)在已有的多元多品种物流网络布局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的配送中心向不同的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时采用不同服务水平,且所发生的费用也不相同,提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模型是一个混合整数规划,给出了按benders分解算法设计的求解过程,模型中方程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收敛性。Oded Berman,Zvi Drezner和George O. Wesolowsky(2001)研究了满足部分需求的设施选址问题。已知需要选定的设施数量,假定一些顾客不能得到服务,只考虑运输成本,增加服务水平约束条件,即预先设定顾客需求满足比例,构建了单目标选址模型。同时讨论了平面单一设施选址和网络多设施选址的问题,对平面单一设施选址模型提出了启发式方法的求解过程,对网络多设施选址将其转化为整数规划,设计分枝定界法进行求解。李延晖,马士华(2003)提出了基于时间约束的配送系统模型。设计的配送系统,是一个单源供应、单一产品的配送系统,以系统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系统成本包括从生产基地到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配送中心到客户的运输成本及配送中心的固定费用),而将配送的时间限制作为约束条件来建立模型,属于单一目标决策的范畴。该模型体现物流部门服务水平的方式是用各需求点对时间的要求作为配送时间约束。李延晖,马士华(2004)在继前面的研究之后,又提出来了基于时间约束的供应链配送系统随机模型。与作者上一篇文章相比,它的显著特点在于考虑需求的随机性和配送时间的随机性。

6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2.3提出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新方向

配送中心蓬勃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将日益激烈,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水平,势必成为配送中心竞争中求生存的重要砝码。配送中心选址阶段就考虑客户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前面列举了七篇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选址问题的文献,其中:前三篇主要立足物流决策者角度,通过选址决策,用最低的物流成本以一定服务水平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模型中反映客户服务水平的方式是基于“为顾客服务”早期经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然而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整个物流服务的基本水准正在向更高的层次攀升,物流业的厂商要想吸引顾客、提高顾客忠诚度,物流经理人员已经意识到,顾客是不同的,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顾客期望相匹配,以适应与众不同的偏好和购买潜力。如按相同的标准提供服务,有些顾客可能不满意,造成顾客流失,而有些顾客对服务的要求相对低些,即使配送中心向他们提供了高于期望的服务,他们也未必从超出的服务中获得额外的满足,这就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向每个客户提供符合个性需求的服务,使其真正获得满意,这要求物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从“为顾客服务”转变到“使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具体到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即是在配送中心选址时,兼顾客户服务目标,而客户服务目标的确定是立足客户,提供与顾客期望一致的服务,以实现物流成本和客户满意度最优的平衡。国内外学术界已认识到研究这类选址模型的重要性,开始研究这类模型[17]。 后四篇文献的模型已开始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配送中心选址理论,但前三篇还局限于把满足顾客期望作为约束条件来实现一定的服务目标,属单一目标决策范畴。第四篇属多目标决策范畴,它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在考虑物流决策部门利益的同时,兼顾客户利益,选用顾客要求配送中心提供服务所付费用作为衡量客户利益的指标,不过,顾客要求配送中心提供服务所付费用的多少只是顾客满意程度的因素之一,考虑尚不周全,如订货后顾客预期送达时间、顾客预期货物的准确性等因素都会对顾客满意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结合顾客服务目标研究配送中心选址文献还有待发展。本文认为从顾客的角度探讨其满意度,立足配送中心决策者和顾客两方面,权衡顾客满意度和配送中心物流成本,研究基于顾客满意度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可以是一个较好的方向。

7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3结论

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一些服务业,如血液配送中心,所提供的服务水平能否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是其经营运作的第一要务,在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时,往往需要把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最大化作为一个目标,同物流成本最小化目标一起进行多目标决策。截止目前,尚没有人研究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这应是今后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一个方向和重点。

8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Margaret L. Brandeau, Samuel S. Chiu. An overview of representative problems in location research[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35(6):645-674

[2] 孙会君,高自友. 一类有竞争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2(4):54-57.

[3] 杨波,梁梁,唐启鹤.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随机数学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5):57-61.

[4] 杨波. 多品种随机数学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J]. 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45-49.

[5] 黎青松,袁庆达,杜文. 最优库存策略下的选址模型[J]. 系统工程,1999,17(6):7-11.

[6] 黎青松,袁庆达,杜文. 一个结合库存策略的物流选址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3):315-318.

[7]Zuo-jun Max shen, Collette Coullard, Mark S.Daskin. A joint Location-inventory Model[J]. Transportation Science, 2003,37(1):40-55.

[8]Jossef Perl, Mark S. Daskin. A unified warehouse location-routing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93,5(1):92-111.

[9]Brimberg O., Revelle C.. A bi-objective plant location problem: cost vs. demand served[J]. Location Science, 1998,6(1):121-135.

[10]Vaidyanathan Jayaraman. A multi-objective logistics model for a capacitated service facility probl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9,29(1):69-70.

[11] 刘海燕,李宗平,叶怀珍.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3):311-314.

[12]Oded Berman, Zvi Drezner, George O. Wesolowsky. Satisfying partial demand in facilities location[J]. IIE Transactions, 2002,34:971-978.

9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13] 李延晖,马士华,刘黎明. 基于时间约束的配送系统模型及一种启发式算法[J]. 系统工程,2003,21(4):23-28. .

[14] 李延晖,马士华,刘黎明. 基于时间约束的供应链配送系统随机模型[J]. 预测,2004,23(4):46.

[15] Ronald H. Ballou. 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 王晓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 李长江. 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17] 唐纳德,鲍尔索克斯,克劳斯. 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 林国龙,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