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抢险管理制度

应急抢险管理制度

第1条 所代维通信设备及线路要统一纳入到移动公司抢险救灾和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预案中,并按移动公司的要求配备应急保障物资。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易发期(如山洪、台风、雷雨季节等),地市分公司要组织抢险救灾和应急保障队伍到指定地点待命,服从移动公司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第2条 地市分公司应积极配合移动上市公司或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验证预案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应及时结合实际对相关预案进行更新完善。

第3条 各级维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应急预案,能够依据预案熟练处理应急事件。

第4条 在应急抢修时,组织安排技术骨干一线值班,同时加强网管人员的值守。

第5条 灾后及时召开分析会,认真做好应急抢险的经验总结,对各种预案在灾后中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检查和进一步修订、完善。

 

第二篇: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

XX医院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

一、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二、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或病危通知,认真填写重病或病危通知书,同时向患者家属重点交代目前病情、诊断、抢救过程中及抢救后可能产生影响生命的严重后果,取得患方理解,并签字。

三、重病或病危通知书一式三份:病历中保存一份,患方一份,医务部备案一份。病危抢救者应向卫生局报告备案。

四、当班人员应该坚守岗位,认真按科学态度、医疗法规与措施,积极抢救病人的生命,在病人的生命体征尚未消失前,决不能停止抢救;过程中,严格交接班制度,在紧急情况下,门诊与病房的相关科室应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照应,必要时可以全院大会诊。

五、坚持首诊负责制原则。首次接诊的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责,由现场最高年资的专家统一指挥,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决不允许互相推委,会诊者应固定在会诊地点进行,绝对避免病人自行辗转科室之间。受邀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立即赶到会诊地点。

六、抢救工作中发生医患争议时,现场人员应及时报告,并应由门诊部、医务科、安全部门(包括公安部门)负责协调解决。

XX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 对危重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尽可能了解其身份,准确掌握体

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报告其家人、亲属或领导的同时,及时认真按科学态度、医疗法规与规范医疗措施进行抢救。 二、 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有现场最高

年资的专家统一指挥,并将病情及时将病情报告医院总值班、医务科。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总值班、医务科、分管院长。

三、 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边抢救边记录,来

不及记录的部分,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应有专人保管;做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要保证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状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需经二人核对,是否弃之,待抢救结束后决定。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四、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

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理与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五、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

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八、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市卫生部门、医院统一组织,统一领导,快速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需支持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所有参加抢救的人员都要听从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

六、抢救范围:凡疾病处于危重阶段,有生命危险者即属抢救范围。

1、部门分工:

(1)白天抢救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组织,告知医务科、护理部;夜间由二线医务人员组织抢救,必要时通知总值班或成立组织抢救专家组,其他科室应协调配合;向上级领导的汇报工作,由行政总值班负责。

(2)抢救组负责具体实施抢救;制定和确定危重病人的抢救方案,及时向院领导汇报抢救情况。

(3)院感科负责将重大疫情及时上报院领导及上一级卫生防疫部门,必要时参加采样、流行病学调查,负责疫点的检疫和管理;督促检查防病措施的落实。

(4)院感科负责指导和实施消毒隔离工作。

(5)药剂科负责抢救所需的所有药品的及时供应。

(6)检验科和汉光中心负责及时完成抢救中所需做的各种化验检查。

(7)物管科负责救护车的及时到位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3.抢救责任制度:

(1)一般抢救:病区内抢救,由病区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组织,同时应有病区二线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加。

(2)科级抢救:由科主任组织,全科成立抢救组。

(3)院级抢救:由患者所在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时向主管院长报告,组织有关科室共同抢救。

4.抢救准备抢救准备:

(1)各科室病房(包括麻醉科、手术室)常备必要的抢救器械和药品,制定专人保管,保持固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定期检查,及时补充。

(2)各科室对常见抢救病种要订出抢救常规,包括抢救程序、技术措施所需设备和组织安排。为保证抢救工作及时有效,平时应加强抢救训练。

(1)各病区(包括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产房、病房、药房、儿科、供应室等)必需常备抢救器械和药品等,指定专人保管,保持固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定期检查及时补充。

(2)各科室对常见抢救病种要订出抢救常规,包括抢救程序,技术措施,所需设备和组织安排。为保证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平时应加强抢救训练。

5.抢救要求:

(1)参加抢救的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争分夺秒,及时准确的进行工作。根据病情变化,随时组织讨论,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

(2)在抢救过程中病人的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效果、主持抢救工作医师职称与意见,及向家属(或单位)交代的情况等,均应及时由专人记入病历。

(3)凡抢救对象为干部、领导、知名人士、重大事故所致的伤员、外宾、涉外单位人员均应及时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向业务院长报告,必要时,院领导需亲临现场。

(4)每次抢救完毕,要进行及时总结并做好病程记录

(5)参加抢救的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和抢救常规程序争分夺秒,及时准确地进行。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

(6)在抢救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抢救经过、效果、主持抢救人员的意见及向家属(单位)所交待的情况,以及时间、地点等均应及时载入病历。

(7)抢救时如患者家属或单位人员不在医院,主管医师应立即通知家属或单位,并同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

(8)凡抢救的患者为知名人士、重大事故所致伤的病员、 本院职工时,均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医务科人员(必要时院领导)要亲临现场。 (9)、抢救过程中如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决。如需会诊者,应结合患者的主体症状与体征,及时组织相应专科的专家会诊;院内大会诊应由医教科组织,各科医务人员接到急会诊(书面或口头)通知后,应在即刻(限10分钟内)赶到现场。一切抢救工作要作好记录,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到分钟。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的执行护士必需明白并复述,校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10)每次抢救完毕,要及时填写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单,上报医

务科,同时将抢救经过简单记录抢救登记本。

(11)肿瘤晚期病人不属于抢救。

(12)抢救的病人都必须收住入院。

6.统计学方面的注意事项:

(1)凡患者不论是因一种或多种疾病,连续抢救直到病情平稳,

按一例次计算。

(2)经过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24小时后再出现危急情况需行抢

救时,可按第二次抢救计算。

(3)临终抢救不按上述登记、统计及上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