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邮件传作文

2011素质教育开放周四年级教学设计《发送邮件传作文》

北塘小学 谢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了解电子信箱地址的组成部分,复习书写信件的格式,学会在电子邮件中插入附件,成功发送电子邮件

2、技能性目标:

回忆三年级所学习的因特网功能,引出本课教学内容:以“发送作文”为任务妪动,领悟电子 邮件的优点,提高 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鼓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二、教材分析

1、教学背景: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也已经掌握使用因特网浏览信息、搜索信息,保存网上信息,同时在语文课中,学生初步了解了书信的书写格式和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申请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了解电子邮件的优点

3、教学重点:

申请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

4、教学难点:

了解电子邮件的优点、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三、教学形式

网络教学环境,并利用网络教室的软件授课。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演示、分组开展操作,及时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识,引入单元教学内容

教师:带学生回忆三年级下因特网内容:因特网具有浏览信息、搜索信息的

功能

教师:进一步提出,通过因特网还可以进行网络交流,目前网络交流的形式有很多,如:电子邮件、论坛、在线聊天等。本单元就是学习如何利用因特网来进行交流和学习

(二)导入新课

大家想一想,要想把刚才的普通信件准确无误地邮寄给对方,最重要是在信封上写清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回答:邮寄地址和收信人的姓名

教师:如何才能保证准确无误地通过因特网把电子邮件发送给别人呢?这里必须知道电子信箱地址。不过这个电子信箱不同于生活中的普通信箱,这个电子信箱需要在网上申请。

(三)自主学习,申请电子信箱

教师:目前提供免费的电子邮箱服务的比较多,请同学们打开网站:申请电子信箱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三个方面:用户名、密码、验证码 学生申请成功后,教师提问:如果教师想给你发信,你能告诉我你的电子信箱地址吗?

学生:看教材,思考。

教师:介绍电子信箱地址的格式,它是两部分组成,用户名@提供电子信箱服务的地址(教材知识窗中的1、电子信箱),要求同学都记住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密码。

课件展示:以下哪些邮件地址格式是错误的?

(四)教师示范指导,发送电子邮件

教师:演示发送电子邮件(加入开心的一天)附件。

教师注重讲解以下内容:发给框中应该输入对方的电子信箱地址,而不能是姓名、住址等;主题要能体现邮件内容的精华,最好不要没有主题或主题过于简单。当别人收到你的邮件后,只要他上网登录电子信箱,即可看见你发给的邮件内容。

学生:观看、演示

(五)强化练习,巩固如何发送电子邮件

教师:请座位相邻的同学组成小组,互相发送邮件,允许发送带附件的邮件。教师事先把附件素材发到每个人的电脑中。

学生:练习发送邮件

(六)归纳总结,得出电子邮件的优点

教师:通过前面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我们知道了邮件发送的简单过程 写信--发送—接收阅读邮件。和普通信件相比,它的操作简单。整个过程全部由电脑完成,而且速度非常快。

(七)自我评价

对照教材中“评一评”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第二篇:作文传奇

作文传奇:让“差生”脱胎换骨的10句话

一位学生的家长带着她读高三的孩子找到了我们,见到俺后呢,孩子的母亲还没怎么说话,这孩子就开口了:怪老师,您有啥办法让我这样的差生写出好作文吗?

。。。。。。

俺听后愕然!!!!!

谁说你是差生????

俺最反对家长、教师给孩子定性“好生、差生”了!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就看潜能有没有开发出来!教育界的老前辈们早就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俺对这个观念是极为赞同的!

然后呢,俺和这孩子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俺1:谁说你是差生了?你是听不懂老师的话,还是没几个好朋友?

孩子:都不是。

俺2:能听明白话说明智商没问题,有很多好朋友说明情商没问题,你说你怎么就是差生了,你到底哪儿差了?

孩子:哦。。。那。。。那。。。我就是作文时总觉得没得可写。。。干巴巴的,总写不出规定的字数。

俺3:切,这算多大个事啊,不就是比较“内秀”,有点“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嘛!

孩子:可。。。可。。。我作文时就是没得可写!

俺4:晕,咋会没啥可写呢?天上星星多,地上素材多。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发生,你小子敢说没的写?

孩子:嗯,每天就是吃饭上课做作业,的确没啥可以写。

俺5:你小子有心不?

孩子:有

俺6:有心就好,谁心里没点喜怒哀乐事,说说吧,先拣印象深的说个1~2件。

孩子:嗯 ?? 有一次作文讲评时,老师说我有一个词用得挺准的,回去告诉老爸,老爸不相信,我挺生气的。

俺7:哦,这事是个不错的素材啊,可以用到很多题目中去,比如:一件难忘的事,我的父亲,生活的印迹??

孩子(受到鼓励,有些高兴,来了点情绪):还有一次,我去楼下院里打篮球,多打了一会儿,回来后,我爸那叫一个唠叨。其实吧,打会球,休息休息大脑,再学习,效率更高。可让我爸一唠叨,弄得我郁闷得不行,好长时间都没法静下心来学习。

俺8:哦,这素材你觉得怎样?

孩子:不错,挺典型的,也都可以用到上面的那些题目中,还可以用在:谈效率、谈学习,代沟、好心办坏事等题目中去。

俺9:别总拿你老爸说事了,白天上班操心工作,晚上回家操心儿子,也挺不容易的。

孩子:嗯

俺10:除了你爸,就没别的人和事给你留下点印象,让你为它欢喜为它忧的?比如,你和同学的,你和老师的,你在路上看到的,你在外面听到的?

孩子:我想想 ?? 哦,想起来了,有一件事 ?? 又想起了一件 ??

不一会功夫,孩子至少想起了20件活灵活现、生动独特、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事情。

作文,真是没料可写吗?

依曾老怪俺看,人人心里都有料,喜怒哀乐全是宝,记叙就是讲故事,素材多得写不了!上升到科学原理的高度,这就是记叙文的素材原理 ------ 记叙文就是讲故事,就是告诉大伙那些你觉得有意思、耐琢磨、难忘记的故事!

著名散文作家莫小米,大伙在《读者》上经常能见到她的文章,有一次,在杭州日报那个充满亚热带风情的大厅里,俺问她写作的奥秘时,她说:写作真的不神秘,我初中都没读完,那有什么奥秘啊,我不过是把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写出来,仅此而已!

余秋雨,另一位名气更大的作家,则在上海书市中对俺说:我写文章,最不喜欢用形容词了,文字能简单就简单,但内容一定要有意思!

嘿嘿,大伙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四招打造50分作文

一些同学慨叹:写文章总会落入俗套,缺乏新鲜感。就此,有老师道:“写作是一种智慧。”我们要使文章新鲜脱俗,趣韵绵长,就要以写作的智慧来打破常规,展现独特景致,这样才能让老师不致审美疲劳,从而给以高分。

第一招 抓小放大: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唯其小,故有新;唯其小,故能集中笔墨,议之深入,叙之鲜活。如此抓小放大,大题小做,就不再有空洞肤浅、难以落笔之忧,文章也见厚实与出新。如以“温暖”为话题,一考生写:

温暖是家庭的其乐融融,温暖是同学的相互帮助,温暖是老师的热切关爱……

一鼓作气写了三个温暖,600字的文章,没有讲透一个点,如是角度过大,就难以集中笔墨,写来就空洞乏味,文章也就缺失清晰的思想和情感的力度。再看另一考生写: 温暖是我回家闻到的药香。

那天中午,我推开门,一阵药味直冲出来。我浑身一热,似觉严寒冬天里一阵暖风吹来,我听到电饭锅里突突的响声,看见奶奶躺在沙发上,四周被药香包围着。

奶奶得了肝病,腹部有了积水,卧床了三个月。每当看到她在床上用手摸着浮肿的腹部,痛苦地呻吟,全家人都脸色凝重。爸爸更是焦躁不安,好几次他在房间里暗暗流泪。爸爸十岁就没了父亲,是奶奶一个人艰难地供他读书,上大学。她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家里吃穿不愁了,她却得了这个病。

奶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全*着爸爸妈妈。今天我推开门,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知道奶奶可以自己下床了,可以自己蒸药了。我叫了一声“奶奶”,她朝我轻轻地应了一声。听到她平缓的回答,闻到这浓浓的药香,我感到温暖极了。(《温暖》)

此文抓住了一个小小的切口,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题材新颖而脱俗,生活气息浓郁,予人情之震撼。

第二招 避实就虚: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转换视角,换用虚拟的视角来审视现实审视生活,以虚拟的材料来承载自己对社会对命题的思考,文章也就能新鲜脱俗,也就不再有失却亮点之忧。如以“____的期待”为题,有考生写:

(1)我多么期待人们把我关起锁起甚至将我毁灭呀。我诞生在一间阴暗的地下室里,我的主人用我换来了一斤芹菜以及大把零碎的纸币,然后,他拍拍屁股就走了。不多久,我就听到菜农的一声惊呼:“天啊,是假钱!”深重的罪恶感随着这声惊呼漫上我的心田,漂亮的衣裙也似涂上了一层污渍。“把我交给银行吧,那儿才是我的归宿。”我在心里期待着呐喊着,可是没人听见。菜农把我拿在手里反复揉搓,然后,他走向一家忙碌的肉店,用我换了一斤肉……人们发现“我”是假钞,几分痛苦几分愤恨,但都设法将“我”易手他人,我的一次次期待都落空,我有了沉重的负罪感。目睹农民痛苦的表情,闻听老板愤怒的责骂,我心在滴血,我多么期待有人来救救我,把我送到银行,哪怕是派出所……

(《百元假钞的期待》)

(2)我是一棵小杉树,我对人类有着热切的期待。我看到人们不断地砍伐我的同类,砍掉了我的爷爷奶奶,砍掉了我的父母,现在还想砍掉才来到世上不到三四年的我。我碍着人类什么了,我为人类储蓄水分,为人类带来绿色与清新的空气,更为人类遏止了水土的流失,让他们不再为暴雨为大风而忧惧。而如今,土黄了,山小了,人们喝水洗衣成问题了。据说现在人们有些急有些怕了,计划将山林承包下去,让人明确管理,我有了希望与期待。前天就见好多人在我身边指指点点,听到他们的喘气声,感受到他们温暖的抚摸,我心热了,我多么期待社会的改革,能给我们植物留一点空间,能给人类的子孙留下绿荫,让我们与人类的子孙和谐共处……

(《小杉树的期待》)

(1)文章用虚拟视角,赋“钞票”以人的行为与思想,如此避实就虚,幽默而令人玩味。

(2)以物的视角审视人类现实,表达对绿色的期待与对社会的期待,文章也就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也就清新脱俗,彰显灵趣亮点。

第三招 切角另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转换切入角度,避绕常见的正面视角,文章便清新脱俗,情趣盈生,便见写作的睿智与灵气。

如以“我的老师”为题,很多同学都在写老师如何关爱同学们,如何营造诗意洋溢的课堂氛围,如何在我犯错后耐心劝导……如此写来,文章难以写出鲜明的个性,也就难以脱俗出新,而下二文则不同:

(1)家里保险丝断了,当老师的父母又很晚才疲惫地回到家。一见家里一片昏暗,父母就心生闷气。父亲说回到家找不到港湾的感觉,母亲说,只有你才有课题吗,接保险丝这男人的活儿也想要我一个女人去做,没门儿。两人吵了一会儿,爸爸拿起讲义夹就要回学校,妈妈也气咻咻拿起包:“你走,我也走,我回学校去。”我一见不妙,连忙把住门:“那我呢?” (《吵架》)

(2)老师是个古板的人。十点钟,人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老师一看手机,就要急着睡觉,说是第二天要早起。我说:“明天早上晚点起床不行吗?”他叹一口气:“咳,没法,我5点钟就会醒,我不去学校,我怎么也睡不着,我就烦躁不安。”我说:“你太有规律也不好,太累。”他摇摇头:“习惯了的,改变不了啦。”看他一本正经,我困惑不解:老师,怎么就跟我们不一样呢?怎么就这么另类?

(《另类的老师》)

(1)侧面落墨,便见情趣。文章从家庭失谐之一隅,写出老师的辛勤,充满了生活气息。(2)明贬实褒,展现出老师敬业的形象,趣韵绵长,面对这样的文章老师岂能不阅之一乐?

第四招 形式巧换:硕鼠硕鼠,无食我粟

作文时不用常见的议论文、记叙文的形式,而转换成日记、书信、演讲词、发言稿、辩论陈述词、采访记录、序言等来表达自己对命题和对生活的思考,令人见其写作的睿智与鲜

活,也不再有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忧虑。如以“我看快餐”为题:

(1)我们感受快餐文化的冲击,有的同学捧着名著的简写本饶有兴趣地欣赏;有的急功近利地看着名著导读;有的津津有味地看着名著演绎的卡通漫画……

这是因为,一是同学们阅读的浮躁……二是同学们重理轻文,理科课业负担过重……同学们对快餐文化热衷,于传统文化就往往缺少准确地把握,试想,我们如果仅是浏览关于李白的作品简介,仅是吟咏李白佳句的白话译文,那么我们又怎么完整把握那些情感丰富诗意飞扬的生命?再说,在别人嚼过的馍馍里,我们又怎能嚼出本真的滋味?

于是我们一是需要加强老师的阅读引导,要举行名著读书会等活动,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是亟待提升同学们的名著阅读意识,让同学们面对生活的喧嚣,留几分沉静,留几分理性,翻卷经典名著,选择近距离感受作者流淌热血的文字……

(2)记者在校园里采访来访的作家杜言。

记者:你对我们校园文化建设,感到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杜言:最大的忧虑是快餐文化的冲击,有的同学……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的冲击?

杜言:这是因为一是同学们阅读的浮躁……二是同学们重理轻文……

记者:为什么我们要拒绝快餐文化?

杜言:同学们对快餐文化热衷,于传统文化就往往缺少准确地把握,试想…… 记者:拒绝快餐文化,您有什么期待?

杜言:我有两个期待;一是……二是……

(1)文章如此写来,四平八稳,难见脱俗的亮色。(2)文章以访谈的形式来表达对命题对生活的思考,形式转换了,文章也就脱俗而蕴含强劲的视觉冲击力,而不致令人审美疲劳。由此可见,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艺术张力显见不同。■

“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有细节的作文才是生动的文章,细节可以突出人物性格,可以有效地突出中心。 细节描写在学生作文中严重缺乏,有必要进行专门训练。

学习细节描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把生活引入课堂,帮助学生观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作文。

教学目标:

1.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2.学会细节描写

3.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细节,突出中心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讲几个故事,突出故事中的细节描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儒林外史》中有严监生,严监生因为哥哥严贡生犯案下了监狱,家里大小事务都由他来操持,累得一病不起,临死之前,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

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大家觉得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小气、抠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细节之美,装点了一个人物的灵魂,使苍白的文字一下子神采飞扬,血肉丰满。细节是很重要,今天我们来研习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二、 认识细节

细节就是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巴尔扎克也曾说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三、 看细节

(一)来自课本

1.《范进中举》中对胡屠户的两次描写:

中举前: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中举后::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2. 《变色龙》中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运用反复,把沙皇鹰犬的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二)现场观察并写出自己的观察

现场一:某同学急急忙忙跑进教室,跑向自己的座位,边跑跑喊,看到地上的纸弯腰捡起。 现场二:一同学拿到下发的作业,眉头紧皱,苦思冥想。一同学拿到后喜笑颜开。

四、 展示细节

请同学读自己所写的细节,评出优秀习作。

五、 如何写好细节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做动态展示,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方法三: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要表现同学甲,除对甲进行直接描写外,还可以描写其他同学的反应,从更多角度、更多层次展现同学甲。

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例:语文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讲着讲着,他就会将眼睛向上看,令人忍俊不禁。 当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学世界里的时候,他的眼光就会一点点远离我们,开始望向天花板,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见过,那启蒙先生的眼神是对古代文化的陶醉和沉迷;我曾在都德的《最后一课》里见过,韩迈尔先生的眼神是对法兰西语言的热爱和崇敬;我曾在《时间简史》的扉页上见过,霍金先生的眼神是对科学王国的探索和追求。

六、体味生活,描写细节

抓住细节,写片断作文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人(老师或同学)

2、运用细节描写,展现生活中感人的场面或可笑的场面。

梦回大唐—追忆李白

大唐,每当读到这个字眼,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就会由然而生.梦回那个曾让我多少次魂牵梦绕的朝代,总有一个身影浮现,由远即近,渐渐清晰,他就是李太白.

太白逝世已然1245年了.这时,谈起追忆,不免有些痴人说梦.但我希冀通过他的诗文去走近他,解读他,追忆他,并渴望与之产生共鸣. -----前记

与你初次相遇是在月如清辉,夜如流水的《静夜思》的意境里.皓月当空,而你却在月光外徘徊.你甚至有些不忍心抬头看看这轮明月,只是注视着床前这如霜般的柔和的月光.你是在独自感伤吗?月,慷慨地将光芒洒向一切,却唯独未走进你的心田.你一次一次地拒绝,你是在逃避它的一切,可却不知它的一切已深入你的血液.是因为当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情怀,还是如今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思?故乡月,故乡情,你永远无法忘怀,在这静谧的夜晚,你凄然一笑,暗自品尝心中的苦涩与思念......这种波澜壮阔,飘逸隽永,跌宕多姿背后的这份细腻的情怀牢牢吸引我追忆他,走近他,走近你所在的大唐世界.

<行路难>让我和你一起体味了失意的痛苦与惆怅,怀才不遇的愤概激昂.你虽被"赐金还乡",可你却没有意志消沉,仍然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没有放弃你的远大理想,仍像当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般的倔强.虽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也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慨叹,但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豪迈爽朗,旷达天纵的个性使你豁然开朗.你同样看到了一个"奸臣当道,君主失察"的唐王朝,你不甘于悲剧结局,你不甘当初的"辅帝"理想的幻灭,可你有能如何

是的,你一直没有忘.还记得在<将进酒>中,你挥笔写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语.你有你的抱负,你有你的理想,可你却落拓潦倒,屡遭奸人的陷害.你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可你却没有坐稳位置的本领;你满腹经纶,可你却不是在朝的臣子.你常常"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而却无法实现抱负,我为你感到悲哀,感到惋惜,更为唐王朝感到无奈.走近你,

也走近衰落着的唐王朝,走近了一个王朝的叹息......

和你一起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感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你一起体会<蜀道难>,体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和你一起<登金陵凤凰台>,目睹"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安江自流";和你一起<早发白帝城>,置身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和你一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领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走近李白, 追忆李白,走近大唐,深入大唐.一个序幕就这样开启,回溯......

作文指导课教案

第 一 教 时

一、导入:“课前五分钟,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3、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地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了许多猪。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吉利。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秀才连忙解释,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请问:财主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答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韩愈

* 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 细枝末节也关键 字斟句酌出佳作 努力当从今日始

二.作文评改要求:

一、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二、读第二遍,要求评点: 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三、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修改。

三、例文导入:

亲 情 : 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

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第二教时

一、 检阅第一遍的评改。

二、检阅第二遍的评改。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这一比喻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

(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

童狡猾的目光发现她爱我们。)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 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 补一笔“我”的欣喜。

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

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

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 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

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

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三、 谈论第三层面的修改: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魏巍《我的老师》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例1、 ---外婆的茶 2、 ---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 —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 —父母的爱是冰

例2、 亲 情 的 滋 润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内则是亲情滋润的爱。渐渐地,我越来越满……

淡淡的茶

……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

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

甜甜的蜜

…… ……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 ……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

四、课堂收获: 1、懂得从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形式:1、运用小标题。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爱是茶—弟弟的爱是蜜—父母的爱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 后写“后记”

*取材:

以点带面,串珍珠法

*形神皆备,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要做到着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修辞:文章是一条小河 ,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绿树, 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 文章是浩翰的蓝天, 修辞就是这蓝天上的缕缕白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