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小学阅读教学探究 学生姓名 张晓霞

专 业 小学教育

年 级 1209

学习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

学 号 12095123403003

联系电话 138xxxxxxxx

指导教师 李卢一

20xx年10月 5日

小学阅读教学探究

张晓霞 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语言,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学生会读书,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抓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优化阅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

关键词:语感培养 兴趣培养 提倡阅读中的对话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教学生会读书,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它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启发学生注重在语文实践中自主领悟,广泛积累,积极运用,从而全面扎实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要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要有感情地去读,要做到“披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务必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提倡以下两点,以供探究。

一、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课标理念认为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核心,也是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1、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阅读教学法中,就是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对文中感情表达丰富的句段,让学生反复诵读,并在读中仔细品味句子语调、节奏的变化,使学生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发生强烈的语感。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特别是对文中包含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的句子,更应

该强调在反复的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小小的书橱》一文

第四节时,我先指导学生理解“沉思”、“幻想”、“快乐”、“忧伤”等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诗歌的韵律特点和“时而??时而??”句式的语法知识,指导学生朗读的韵律和节奏。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桌对读,男女对读,小组齐读等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深化诗文表达的感情体验,体会作者读书如痴如醉的程度和读书的乐趣,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2、比较诵读,培养语感。

对文中含有表现力丰富的词语的句子与改动的句子通过诵读进行比较,是培养语感准确性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原文语言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点,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例如:教学《中国石》一文“我们俩又挑选了一些石粒,让台湾,海南等岛屿依偎着祖国。”一句时,我采用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分别用“紧贴”“依靠”代替原文中的“依偎”一词,让学生诵读句义的变化,通过对词语的理解和对比诵读,学生体会到:“依偎是亲热的靠着、紧挨着”的意思,充分体现出了“台湾”“海南”与“祖国”间的“母子”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希望祖国和平统一的思想感情。这样,在比较诵读中,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妙,达意之准确。

3、展开想象,培养语感。

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定向引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感受形象,达到领悟感情的目的。例如,《送往小木屋的信》一文,主要讲了三名森林警察部队的战士为保护祖国最北部97万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在小木屋中过着单调寂寞的生活,及在单调寂寞的生活中迫切渴望得到信的事。这篇课文的教学体会战士们的生活环境的艰苦与生活上的单调寂寞是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而这些困难是学生难以亲自体验到的。因此教学中,我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原始森林深处”、“风雪交加”、“无边无际”、“隔绝”、“小木屋没有电”等词句的意思为突破口,让学生根据这些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进入情境,得到语感的培养。

4、联系生活,培养语感。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体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上例中,特别是对“小木屋没有电”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所体验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进行链接,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事物、诱发语感。

二、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自古以来,对话的思想便蕴含在先贤的典籍中。作为现代教育的

重要理念,“对话”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价值教育的角度审视,平等对话带来的教学民主和崭新的师生关系,必定会对一代公民民主素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科学教育的角度审视,对话策略的运用是教学保持个性与深度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是探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体现现代阅读和对话理念的现实通路。“对话,平等对话,多重对话??”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时尚用语,他们蕴含新的教学理念,反映新的价值追求,提倡新的教学策略。“对话”并不是高深理论,仅从字面上看,就可以揣摩它们是较为明确的教学行为——互为陈述、互为补充、互为质疑、互为辩论??所以“对话”较之人文性,素养过程,语感等语文课程用语具有可操作性。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成为作者的“知音”。这是因为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文质兼美,不是用程序化的语言强迫学生认同,而是引导学生当文本的切磋者、辩论者。“水尝无华,相荡乃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人类的认识过程永无止境,即使是经典课文,也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思考碰撞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运用对话呢?

1、提倡学生与经典文本的直接对话。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读书不多、读经典书籍不多,“对话与构建意义”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让学生读更多的书,读完整的名著,是提高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学生与经典文本的对话,处于自我阅读状态时是一种辨识活动,表面上看是安静的,课堂似乎不够“出彩”,这就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去充分阅读,从而读出自己特有的体会,可能在不够“出彩”的背后掩藏着令人惊喜的多个“闪光点”。

2、阅读对话与学生的个性感受。

学生的自我感受,包括阅读疑问和阅读体会。阅读的初始感受一般还没有被概念化的认识所遮蔽,可能幼稚,却往往独创。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出发,学生不够深刻却有性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丰富和创造。而在阅读对话中,学生的个性感受是稍纵即逝的。因此,教师在预先与文本对话时,要深入进去,要跳出“现成概念的遮蔽”要了解不同角度的解读,要有自己的感悟。那么上课时就容易理解学生的自我感悟和有个性的创造理解。教师的这种对话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习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

3、阅读对话中发挥教师的主体精神。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材的结构,课后的理解,练习设计和相关资料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眼力和智慧。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发生了许多变化,练习题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提供不同见解,为阅读教学创设了更为开放的对话条件。当然教科书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有些课后的“资料链接”,基本上是材料堆砌,学生只要把现成的内容集中起来,稍作整理就可以大功告成。有些联系与实际不符,学生难以完成。总之,很难有一套适应所有地方,所有教师的教科书,这就要提倡教师的主体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格外重要。

4、在学生以学者的对话中,实现有效阅读。

阅读对话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自发的“原生态感悟”,经典课文都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阐释,引导学生和学者对话,可以受到不同审美情趣的熏陶,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如有些资料倾注了编者的心血,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也提供了一些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让学生与学者对话,将从实质上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小学阅读教学中 的与学者对话一定要深入浅出,要活泼有趣。一节课有一两句话,有一两段文章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那就不错了。

5、有梯度地提升学生阅读对话。

阅读时有层次差别的,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阅读层次是不断提高的,一堂课的阅读教学,也要逐步提高阅读要求。总之,随着年级增高,阅读对话则应该有相应的深度。翻阅语文课本,从选文到练习设计,我们不难发现在思想认识的深刻性、审美情趣的多样性、问题研讨的灵活性及专题活动的综合性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吸收国内外的新理念,创造性地利用现行课本,学习优秀教师经验,通过“平等、多重、深入对话”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的《二十韵》

[2]刘勰的《文心雕龙》

[3]杜甫的《问天下》

[4]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xx年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7]中国和平出版社的《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专家指导汇编》总主编 刘芳

[8]《人民教师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主编 刘凤梧

[9]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xx年第6期

[10]李运菊;百分之三十与百分之七十;小学教学研究;20xx年11期

 

第二篇:奥鹏东师大论文 李国瑞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学生姓名:李国瑞

指导教师:冀少君 教授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专业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方向

学 号:12035281917001

学习中心:甘肃省武威市奥鹏学习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xx年10月

奥鹏东师大论文李国瑞

奥鹏东师大论文李国瑞

奥鹏东师大论文李国瑞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本人填写

奥鹏东师大论文李国瑞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任务必然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切实加强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必然选择。本文首先详细论述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而阐释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稳定运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前言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活动。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一)行政体制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体制的地位

行政体制是国家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是国家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体制与同样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相比,具有更为直接地对经济基础或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产生影响和作用更为直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行政体制改革的作用

(1)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就能进一步明确我国政治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2)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有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政治核心。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就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我国政治的领导力量,使我党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

(3)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就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集中力量办大事,齐心协力克难艰,坚定地朝着国家发展目标前进。

(4)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

制度是现代国家的基础,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就能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法治国家,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

(5)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就能切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因素,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意义

1、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迫切要求全面深化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其原因与改革不到位,特别与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有关。

2、适应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各方面体制的需要

行政体制改革既是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其他改革起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从制度上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体制制度环境。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完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

3、适应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受人民委托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是社会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政府在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这需要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公信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一)精简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

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二)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效能原则。

所谓效能,就是各级政府应具有迅速回应社会需要,高效率地实现行政目标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是通过各个行政部门的行政效率体现出来的,而政府的各级组织及所属部门只有通过整体才能表现自身的效能。因此,必须按整体效能原则组合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到组合紧凑、职责分明、运转自如、便于指挥,成为一个完整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权限。

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事权不清,导致权限不明,职能交叉,既影响了行政效率,也损害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这是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的一个新思路。依法明确规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包括中央政府的专省权、地方政府的专有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有权,使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有法可依。

(二)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实现行政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分离,实行决策职能的核心化和集中化。通过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按综合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将相同或者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行政部门承担。同时要改革行政执行体制,建立综合执行机构,推行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将分散到部门的行政权原则上收归同级人民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设置精干、统一的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

(三)健全公务员制度。

当前,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健全公务员制度要始终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出发点和根本点。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改革的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考试录用、辞职辞退、竞争上岗、轮岗、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强化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心愿和呼声,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又支持了推行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于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四)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新世纪机构改革的重点。政事分开必须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要将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或者行政执行职能的事业单位,改组为行政执行机构。对承担政府交办任务、提供公共产品的事业单位,实行宏观调控。对一般带有开发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逐年裁减财政拨款,逐步推向杜会。同时,要加快机关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各部

门所属的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推向市场,依法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四、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

行政体制说到底是政府系统内进行职能划分、机构设置的权力机制,行政权力机制的重构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目标,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包括行政体系内部纵横向的权力机制调整和行政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权力机制的理顺。因此,有的学者指出从目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问 和主要任务看,有效地改善行政权力机制的关键性工作在于行政体系结构的合理化和功能的合理化。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即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主体的合理分化、增减和重组,主要是行政体制形式上的变革;行政功能的合理化即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质是行政权力作用的空间、领域和形式的合理变化,是行政体制的内在变革。

(一)行政体制改革方案设计上的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认为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根本弊端是决策权力过分集中,抑制了地方政府、生产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的要旨,在于改变这种状况,充分调动地方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主要靠下放权力来实现。第二种思路则认为:旧体制各种弊端的根源,是用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源;对于高度社会化的经济而言,唯一能有效代替行政配置资源方式的,是通过有宏观管理的市场制度来配置资源;因此改革要以建立生产性市场制度为目标同步配套地进行。就政府功能而言,前一种思路即旨在调节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下放权力”,后一种则是旨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职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第二种思路显然优于第一种思路。所以,80年代以来的“权力下放”的改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搞活经济的作用,但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 政治 发展看,其负面效应都是十分巨大的,是一种短期行为。

(二)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方向

在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目标的提出,改革的 内容逐步从行政体系内部延伸到行政体系外部,又从行政体系外部反射到行政体

系内部。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行政体系内部的改革任务主要是政府职能定位(主要是建立政府调控体系)、机构调整(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的机构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调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行政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培育行政新文化等;行政体系外部的改革任务主要是党政关系优化(党政分开)、政府与企业权责关系的改革(政企分开)、政府与社会(包括社会中介组织)关系的理顺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功能的界分等等。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目标和内涵而言,内部改革是主体任务,外部改革是对内部改革的配套和服务,同时也限定了内部改革的范围和有效性。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完全是由行政体制改革“上下改革结合部”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它表明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确保实现内容变革与形式变革的有机配合和整体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是不可分离、不分先后的统一体,这呼唤着行政结构——功能的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因此,学术界应当重视对政府权力的结构——功能双向合理化及协同发展的研究。

五、行政体制改革难题及对策

(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

在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经济体制变迁的驱动下,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走向改革深水区的行政体制改革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导致了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渐进性、艰巨性和过渡性的总体特征。从学术界近年来的讨论来看,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难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在宏观层面上,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这三大体制改革之间未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其次,在中观层面上,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着“不配套”和“不适度”的 问题 。最后,在微观层面上,行政体制改革的难题主要在于机构改革中的操作性困难与行政人员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观念性和行为性滞阻,这实际上构成了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探讨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关键是要进行主动的综合配套改革,而首当其冲的则是宏观层面的配套改革,为行政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作为环境因素,对行政体制改革形成了较严重的阻力。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发展对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如果在经济基础层面上未发生明显的改革转型,行政体制改革就无法有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会构成行政体制改革的严重羁绊,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优化外部条件。因此,作为“上下改革结合部”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既是其自身上下联动的发展过程,更应是三大体制改革相互配套的协同发展过程。 总的来看,主张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协同前进的观点更加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虽然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并行可能触及的领域和关系较多,引发的矛盾也可能比较复杂,但改革无法绕开一些症结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直接牵制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从根本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因此,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借以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相应协调、配套和保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民众政治参与期望的提高等新因素,会与政治体制之间形成冲突,为避免矛盾的激化,必须相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在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的同时加大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无法回避的实质性问题,其关键在于揭示新的改革向度和设定新的改革路径,这在现阶段的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有日益强烈的呼应。

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中,有一个改革的边界问题,即行政体制改革如何谋取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合理时序与幅度上的互相配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截然分开或分阶段推行,也不宜重此轻彼,以确保改革的最终成效。。有学者把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地位的动态边界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对行政体制改革的驱动(决定)作用;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对行政体制改革的直接制约作用;三是行政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或障碍作用;四是行政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带动作用。这些

因素复合同构的特点,要求行政体制改革和外部环境合理协调,形成彼此间体制性驱动和制约的积极功效。

结论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就能进一步明确我国政治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 1 ]崔彦,吴成钢,代中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政法学刊,2004(2)。

[2]李金波,《试论加入WOT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延边党校学报,2004(2)。

[3]陈素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载《南方经济》,2000(10)。

[4]陈东琪,《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若干设想》,载《经济纵横》,2001(12)

[5]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6]张国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7]张文寿:《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研究与思考》,当代中国出版社,19xx年版。

[8]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