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附件4

鄞州区古林镇宋严王村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1 目标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救灾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救灾职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现结合我村实际,特编制本预案。

本预案用于本村范围内的地震、洪水、干旱、台风、大风(含龙卷风)、冰雹、暴雨雪、雷电、火灾等自然灾害。

2基本情况

2.1古林镇宋严王村地处地处鄞西平原,位于宁波市郊区,古林镇东部,与国际民航栎社机场毗邻,距鄞州中心区3.5公里,段梅路、云林路、杭甬高速公路、鄞县大道侧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有园堍、方家桥、宋家、严家、王家弄和冯家六个自然村祖成,常住人口1604人,外来人口4000余人,尚有耕地600亩。目前有党员70人,20xx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661.55万元,可分配收益达到507.7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750元。辖区内有学校一所,村内有低保户3户,残疾人49人。

2.2辖区内有1条河村中心河贯穿全村,新建桥梁2座。

2.3全村共有2条主要公路,段梅公路及云林东路,一条沿河村中心路。

2.4村内共有学校1所,春蕾学校。

3 灾害风险

3.1本村自然灾害发生规律一般在7—9月,为台风活动高峰期,有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隐患点:各自然村住宅区。

3.2 洪涝灾害可能影响的主要区域为园堍、方家桥、宋家等的居民,他们的房屋、道路、电力、通信、水利设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风灾可能影响的主要区域有王家弄、严家、冯家等自然村,部分道路受阻,部分电力、通信不能畅通。

3.3 公共基础设施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发生事故时,水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分布于园堍、方家桥、宋家和严家等自然村。

4 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4.1 凡在我村区域内发生的洪水、干旱、台风、大风(含龙卷风)、冰雹、暴雨雪、雷电、火灾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4.1.1 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0人以上

4.1.2 因灾死亡1人以上

4.1.3 因灾倒塌房屋30间以上

4.2 发生一般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大于全村总人口的0.1%,小于0.4%或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房间数大于受灾区域房屋总间数的0.1%,小于0.3%。

4.3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5 指挥机构和工作职责

在街道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村成立应急救灾工作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国担任,副组长由村主任宋如明担任,成员有包朋年、万小清、周迎宁、陈永来、徐航。应急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向村居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

职责分工:

(1)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村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自然灾害发生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居民公布本预案。

(2)民兵连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民兵组成。

(3)村民组长:负责组织各居民小组临灾时的群众撤离工作;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4)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资保障、灾民安置、医疗卫生、安全保卫、汛期值班等项工作,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工。 居民小区应急救助负责人名单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系人:陈永来 电话: 88002707 137xxxxxxxx。

6 应急准备

6.1 应急避灾安置点准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应急避灾点接纳避灾单位人员区分表

6.2物资准备。

村内避灾中心(点)作为救灾物资储备点,储备必要的救灾专用物资。抗灾救灾物资的使用,根据灾情由街道统一调拨和安排。储备物资不足时,可就近向当地生活用品销售商采购,或报告区民政局,统一从区或其他乡镇救灾物资储备库调拨。

救灾物资储备点物资清单: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业借用抗灾救灾车辆和摄像、照像及通信器材,保障应急抗灾救灾工作的需要。

6.4 人员准备。

村灾害信息员为村主任宋如明同志。为有效处置各种灾害事故,充分发挥各救援机构的作用,建立如下社会抢险救援联动机制:

(1) 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按照《古林镇宋严王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援。

(2) 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由村应急救灾工作组统一领导,根据灾害事故处置工作需要调动力量,组织民兵预备役、村保安等应急救助队伍的动员和抗灾救灾工作。

6.5宣传、培训和演练。

结合全国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每年在村内至少组织2次防灾减灾的知识宣传工作。每年对村应急救灾工作组成员至少进行1次防灾减灾综合知识培训。民兵预备役、村保安等应急救援队伍,针对危险区域(地

段)预想多种情况,组织开展紧急救援(助)演练,保证在灾害发生后能及时赶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7 灾害预警

村应急救灾工作组开设预警预报值班室,建立预警预报网络,并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上级业务部门指示,落实应急通信措施,通过传真、电话、敲锣、逐户通知等方式,向各自然村传递灾害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的重点区域(地段),进行严密监控及时预报,并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

8 信息报送

按照国家民政部下发的行政村(村居委会)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规程,及时准确的报告自然灾害情况。

(1)灾情信息报送的责任主体。村应急救灾工作组

(2)灾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的内容、途径、时限和程序。

灾情信息报告要求以民政部最新下发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为依据进行填报。

初报:发生上述突发性自然灾害,行政村(村居委会)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的1小时内上报街道民政办,街道民政办在接到灾情后半小时内汇总上报到区民政局。

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需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即:灾害发生后,每24小时必须上报一次灾情,即使灾情没有变化也必须上报,直至灾害过程结束。行政村(村居委会)每天8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上报街道民政办,街道民政办在每天8时30分之前汇总上报到区民政局。

核报:灾情稳定后,行政村(村居委会)应在1日内核定灾情,上报街

道民政办,街道民政办在1日内汇总上报到区民政局。

对于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和倒损房屋情况,行政村(村居委会)要同时填报《因灾死亡人口台账》和《因灾倒房户台账》,并会同突发性自然灾害快报上报街道民政办,街道民政办汇总上报到区民政局。

9 应急响应

9.1基本要求:

本村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启动条件后,向街道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经同意后,由村应急救灾工作组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进入响应程序。

启动响应后,村应急救灾工作组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村居委会全体动员,全力以赴开展灾害救助工作。

自然灾害事件稳定后,由相应的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由村应急救灾工作组确定响应终止。

9.2紧急转移:

村应急救灾工作组为负责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的责任主体。转移安置工作采取村干部、村民组长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转移、安全第一。情况紧急时,可直接向街道办事处和区民政局请求紧急支援。

(1) 转移路线:

园堍自然村,经村中心路进入东恩学校避灾店;

方家桥自然村,进入东恩学校避灾点;

宋家自然村,进入东恩学校避灾点;

严家自然村,进入春蕾学校避灾点;

王家弄自然村,进入宋严王村委会避灾点;

冯家自然村,进入春蕾学校避灾点;

(2)转移方式:

以快步为主要方式,其他为辅助,除上级允许外,一律不得使用汽车等阻碍道路通行的交通工具。

重点保护对象:

灾害风险隐患点居民、危房住户、低保户、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和中小学生等特定人群。

对灾害风险隐患点居民、危房住户,由村民组长、村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重点疏散。

对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由志愿者、家属、村民组长进行帮助转移。

对中小学生这类人员,由家属和教师,进行帮助转移。

村工作人员对这些特定群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小路转移。

9.3生活救助:

村应急救灾工作组为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的责任主体,负责在灾后向受灾群众提供住宿、粮食、衣被、饮水、救济金等。

规范救济对象的核定上报、资金筹措和补助资金的申请、办理等工作程序,对困难群众进行逐户核查、摸底和评估,及时准确掌握灾情第一手资料,确定需政府救济的对象,并按困难程度和受灾情况分类登记、建档造册。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赈济重灾户,有效地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规范救灾款物接收、登记和发放程序。对上级拨付和社会捐赠的救灾款物,严格履

行接收、登记手续,做到救灾款进入财政救灾款专户,账目齐全;对救灾物资实行接收、分类登记,及时发放到受灾户手中。救灾物资不足时,可向上级政府申请支援。

10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10.1 灾后救助。

村应急救灾工作组为灾后救助的责任主体,对本村内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摸底评估,根据受灾户生活困难程度,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主要是解决灾民口粮、修复与重建灾民住房、救治灾伤人员和灾后疾病预防监测等。救灾经费使用和物资管理要加强全程监督,实行专款专用,专物专用,防止截留、克扣、挤占、滥用、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对救助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10.2 恢复重建。

(1)村居委会为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做好资金和政策支持工作。

(2)受灾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全面掌握和核实有关灾情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恢复重建规划。按照重建规划指导方案明确的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突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

(3)要坚持通过自救投入、银行贷款、保险赔付、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恢复重建所需资金。对灾后重建所需贷款,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效率,加快审批。各保险公司要提高查勘定损速度,加快赔付结案进度,使受灾企业、受灾群众尽快拿到保险赔款。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要突出重点,根据灾情和地区财力,重点支持重灾地区、重点领域

和最困难群体。各级财政对已确定的救灾救济和恢复重建款项要及时下达。

(4)恢复重建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好督促检查,排查各类隐患,防止重建过程中发生事故。恢复重建资金要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各部门要尽快完善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管理规定,建立灾后重建资金监督检查机制。各级审计机构要抽调人员,开展对救灾资金使用的专项审计。

11 附录

11.2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害信息员职业标准和制度。 11.3 宋严王村委会应急救助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宋严王村应急救灾工作组名单及联系方式

组长: 张伟国 电话88001056 手机159xxxxxxxx 副组长: 宋如明 电话88438250 手机137xxxxxxxx 成员: 包朋年 电话88001057 手机132xxxxxxxx

万小清 电话88056682 手机130xxxxxxxx

周迎宁 电话88438134 手机136xxxxxxxx

陈永来 电话88002707 手机137xxxxxxxx

徐航 电话88438134 手机186xxxxxxxx

王耀芳 电话88438134 手机139xxxxxxxx

 

第二篇: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附件2

×××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目 录

1、基本情况

2、灾害隐患

3、救灾指挥机构

4、预警

5、人员转移

6、转移路线

7、避灾安置场所

8、灾后救助

9、信息传递

10、需要落实的几项工作

11、预案效力

12、附件

         ⑴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⑵救灾应急预案流程图

×××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本)

为及时高效有序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切实加强乡镇和村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浙民救〔2007〕132号)要求,结合我村(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情况

1、本行政村(社区)辖村(居)民小组××个,耕地总面积×××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农作物面积×××亩; 森林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

2、现有人口×××户×××人,其中常驻人口×××户×××人,外来人口×××户×××人,危房××户××人××间;

3、境内主河流×条,有桥×座;

4、境内共有水库××座,总蓄水量××万立方米。

5、……(其他情况)

二、灾害隐患

1、国土资源部门标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个,位于村(社区)××位置。如发生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户××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2、本村(社区)水库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村××户××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3、流经本村(社区)的河流(溪)×条,如发生台风洪涝灾害,需紧急转移安置××村××户××人(名单见附件1);将造成××亩耕地受灾,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4、……(其他灾害隐患点情况)

三、×××村(社区)救灾指挥机构

指挥机构由村(社区)两委会成员及妇联、民兵、共青团负责人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村(社区)综合大楼。

总指挥:村(社区)支部书记;

副指挥:村(社区)委会主任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如有多个自然村,设立分指挥部,由所在村两委人员组成。

工作职责: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救助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四、预警

1、河流水位分别涨至××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2、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3、××水库预警信号发出后,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4、……

五、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村(社区)共需转移××户××人,其中外来人员××户××人。特别是要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户×人,低保户×户×人,残疾家庭××户××人;家中无劳动力的老年人×户×人,另有幼儿园、小学等,共计学生×××名。

六、转移路线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避灾安置场所的,在××处集中乘车前往。

2、需转移安置到村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或朋友家中投亲靠友安置的,自行前往。

七、避灾安置场所

1、本村(社区)有××个集中安置场所,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户××人;乡镇××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户××人。

2、物资保障。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受灾群众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5小时内将保障物资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八、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统计表;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的人员名单及数额等,发放后再进行一次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如有倒房需重建,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九、信息传递

1、行政命令传递

乡(镇)村(社区)户(自上而下)

通过行政命令下达转移安置指令时,一般情况下通过电话、广播、电视、短信、农民信箱等方式进行传递。

2、临灾紧急转移安置和灾情信息传递及组织指挥:

户 组 村(社区)乡(镇)市[户、组、村(社区)、乡(镇)双方互动,转移安置、灾情总的情况由乡(镇)上报到市]

十、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

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最好是A、B角两人)负责敲锣。

灾害发生后,村(社区)处于临灾第一线,应快速做出判断,及时组织涉险群众转移。如交通通讯中断,应村自为战,确保安全,同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信息报告到乡(镇)。乡(镇)应根据村(社区)的报告,加强领导、指挥、支援。

2、事前告知

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使用“明白卡”等办法,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若干需转移安置人员,联系方式在“明白卡”中表明。

3、预案演练

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减灾宣传

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附件:

1、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2、××村救灾应急预案流程图

20××年××月××日

××村(社区)

附件1: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一)地质灾害隐患点遇灾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二)水库遇险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三)河流(溪)遇险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员名单:

附件2:××村(社区)救灾应急预案流程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