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20xx年-20xx年某某区“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20xx年-20xx年某某区“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既是XX 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关键时期。编制好《XX 区老龄事业发 展“十三五”规划》,对于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加速发展的严峻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市老 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XX 市XX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老龄委 成员单位和镇乡、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实施《XX 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区老龄事业得到 长足的发展。

1、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健全,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截止2015 年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44679 人,参加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 1480 人,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 险老年人36796 人,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老年人21833 人,享 受基础养老金的老年人39247 人。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城镇、 农村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 集中供养率分别达 97.2%和 100%。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不 断扩大,截止 2015 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老年人 47187 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7%。

2、老年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 丰富。加快老年活动设施建设,2010 年出台老年活动中心建设 “以奖代补”政策,截至 2015 年底,共建设二星级老年活动室 304 家,其中四星级老年活动中心2 家,三星级老年活动中心13 家。建筑面积达到 8 万多平方米,落实以奖代补资金767 万元。 100%的村和社区都建有“星光老年之家”。实施社区老龄工作 “3587 工程”创建 XX 省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 103 家,创建 XX 市规范化老年协会320 家。开展老年体育组织基层建设年活动, 夯实老龄工作基础。以每年一次老年文化艺术周和三年一次老年 人运动会为抓手,通过培育文体组织、培训骨干力量、组织文艺 演出等举措,形成了经常性群众活动、重大节日集中活动、定期 举办大型活动“三位一体”的老年文体活动制度,丰富了老年人 的精神文化生活。稳步发展老年教育,老年人入学比例逐年提高, 目前,招生人数16608 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5%。

3、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较快,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十 二五”期间,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 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相 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X 政发〔2014〕 84 号)和《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意见(试行)》(X 政 办〔2014〕111 号)文件,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现全区 建有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 个、养老服务中心21 个、居家养 老服务站321 个,区财政全年安排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250 万 元。养老机构床位数逐年增加,

年均增速 2.9%,现全区有敬老 院20 所,老年公寓4 所,总床位达到2402 张。老年人的生命和 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4、老年维权网络不断健全,社会尊老敬老氛围日趋浓厚。 优待老年人的工作日益完善。2011 年出台了《XX 市XX 区优待老 年人规定》,涉及了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服务、文体休闲、 维权服务等五个方面 25 条优待内容。老年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日 益健全,建立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工作网络; 区司法、法院等部门充分利用法律资源充足的优势,开展了一系 列法律援助活动,充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联合多部门开展执 法检查,深化老年维权内容和形式。通过两年一次的评选表彰“三 奖”活动,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历时3 年完成《XX 老龄志》 的编辑和出版,为纪念老龄委成立25 周年,印制了《XXXXXXX》 大型画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区老龄事业发 展基础还较薄弱,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 是: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总体偏低,城乡之间和不同身份的老年 群体之间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农村高龄老 年人的实际困难还较多;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民办 养老服务机构较少;基层老龄工作力量比较薄弱,老年文体活动 场地和设施缺乏管理资金,难以持续健康发展;老龄宣传不够广 泛深入,社会尊老敬老意识有待提高;老年事业投入不足,老龄 工作体制机制尚有待完善。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老龄事业面临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日趋严峻。截至 2015 年底,我区有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4.87 万,占户籍人口的17.27%,其中80 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231 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3.6%。我区老 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以每年约 0.5%的速度递增。到“十三五” 末,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18 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 20%左右。 我区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比例高、增速快、高龄化突出、纯 老家庭多等特点,老龄问题的社会压力显著加大,对经济社会的 全面协调发展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

2、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和社会抚养负担加重。从被抚养的角 度看,老年人口既是适龄劳动人口的抚养对象,也是社会和家庭 的抚养对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 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养老保障的负担日益沉重。伴随家庭规模 小型化,以及80 后和90 后逐渐进入婚育年龄,“4-2-1”或“4-2-2” 的家庭结构不断增加,一对青年夫妇抚养的养老负担将加重。与 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农村社会养老金发放程度 低,农民的养老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还比 较低。

3、人口老龄化使医疗和护理服务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给 XX 带来的医疗和护理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 数量的急速增长,将会加大社会医疗费用的支付压力,加剧医疗 卫生资源的供求矛盾,与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数量相比,养老 机构床位数还有很大缺口;二是在“十三五”期间,生活不能自 理的老年人口将给提供长期照料的服务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

4、人口老龄化将使传统的养老模式发生转变。随着独生子 女陆续进入婚育期,家庭养老的负担日益加重,照顾或护理需求 增大,在家庭缺乏足够照顾支持的情况下,机构养老集中式地承 担大量老人的照顾或护理。养老方式由传统的养儿防老、家庭供养、企业包养等渐变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 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所取代,老年人供养的内容由 过去的经济供养发展为由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 面组成。

二、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 本,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党政主 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从XX 的实际情况 出发,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基本原 则,围绕“品质之城、美丽 XX”的建设,在改革创新过程中不 断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 权益,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作用,稳步实现“让 老年人像儿童一样倍受关爱”的目标,促进老有善养,努力营造 敬老养老助老和代际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统筹主导地位,加强部 门协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运用市场资源配置优势,调动 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推

动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制定老龄政策,发展老龄事业, 要切实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为老年人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实 事,既要关心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根据XX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 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稳步推进城区老龄事业发展的同 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重视和发展农村老龄事业,推动老龄 事业协调发展。

4、突出重点,全面发展。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找准老龄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 烈的事关老年群体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促进老龄事业 的全面发展。

(三)重点目标

1、养老和医疗保障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逐步建立广 泛覆盖、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 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到 2020 年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 数达到60 万人以上;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0 万人以 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

2、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统筹发 展的要求,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助老服务为依托、 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到“十三五”末,形 成“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即 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4%的 老年人机构养老、6%的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养老。

3、为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进一步强化老年活动场所的建 设和管理,丰富老年文化生活。所有村、社区建立老年活动室以 及室外健身场地,不断改善提升老年活动设施,丰富活动内容, 使老年活动中心(室)成为老年人的休闲之家、娱乐之家、学习 之家、健身之家、幸福之家。

4、老年教育工作逐步加强。整合资源,到“十三五”末, 全区各镇乡、街道均建有至少1 所老年电大示范分校,各村、社 区均建有至少 1 家老年电大示范点(班)。老年人接受教育人数 占老年人总数的15%以上。

5、老龄工作发展取得新突破。五年内区、镇乡、街道各按 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的数量,每年从本级财政提取 适当数额的老龄工作经费,专项用于老龄事业,本区相关老年人 优待措施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1、健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按照“城乡统筹、全民覆盖、 一视同仁、分类享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提高各类就业人群的养老保障参保率,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 在继续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同时,突出解决农村居民老 有所养问题,着重做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扩面提升工作,鼓励农 村中青年参保,提高养老基金的筹资额,增强农村养老基金的支 付能力。到2020 年,城乡居民参加各类养老保障人数达60 万人。 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

模式,在保证基本养 老金支付的基础上,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基金保值 增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征 地农转非劳动年龄段以上人员、城乡老年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水 平。落实各类养老保险政策,有效控制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 的趋势。

2、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将所有老年人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医疗保障全覆 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 策,不断提高缴费标准、社区门诊报销比例、最高报销封顶额和 二次补偿额。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合 理设置老年康复(护理)医院,到“十三五”末,通过改扩建的 形式,建有一座有600 张床位以上的老年康复(护理)爱心医院。 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双向 转诊,方便老年人就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有条件的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要开设老年康复床位,到 2017 年,建有一座拥有 100 张床位以上的老年爱心护理医院,探索护养合一的老年日间 照料方式。加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和 咨询普查工作。为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到 100%。继续开展每两年一次为企退人员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的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

3、健全贫困老人救助机制

继续深化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临时救助和慈善捐 助为辅的救助

机制,不断改善困难老人生活品质。切实巩固动态 管理下的低保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范 围,应保尽保。不断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 供养成果,提高供养标准,集中供养率稳定在 97.7%和 100%。 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因各类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老人得 到及时救助。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慈善在安老项目 上的作用,继续开展“送温暖”、“送清凉”活动,“老人节”、“春 节”等节日期间慰问贫困老年人等活动,倡导扶危济困的社会风 尚,鼓励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关怀贫困 老人的结对帮扶活动。

(二)进一步构建为老服务体系

1、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形成以居家养 老为基础、社区助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基本养 老服务网络,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 规范化,运行机制良好、服务品质优良、监督管理到位、可持续 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到 2017 年,构建起“9733”养老服务工 程,即97%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其中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3% 的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养老。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 照料功能,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到 2020 年,老 年人普遍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全区实现“9064”的养老格局, 即老年人口中,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化服务为协助的自主居家养 老占 90%;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居家养老占 6%;入住养老机

构 集中养老的占4%。

2、稳步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 建立福利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共同发展的职能导向型养老机构 体系。“十三五”期间,机构养老服务床位数年平均增长 22.2% 以上,到“十三五”末,养老机构床位数 6600 张,实现全区百 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4 张以上,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床 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50%以上。完成1400 张床位的区社会福 利中心建设任务。规划新建综合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6 家,其中 XX 副城、XX 组团各新建两家,XX、XX 组团各新建一家,共新增 养老机构床位数3000 张以上,其中500 张床位以上三家。政府 在办好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和鼓励扶持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发展 的同时,需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大力推 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 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到 2017 年,力争引进 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一家养老机构。在建设的同时,根据老年群 体的健康状况、支付能力和服务需求,开展不同档次的服务,使 老年人及其家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服务项目,实现高、 中、低档不同服务档次的组合,让各种收入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满 足各自需求的养老服务。

3、完善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照料功能,在全区 20 个 镇、街道和开

发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2 个村、社区建立 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城镇困难、 空巢独居、有特殊贡献老人以及高龄独居等对象享受由政府购买 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数达到 6%以上。建立统一的居家养老服务对 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办法。不断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 容,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要推出多层次、菜单式服务。同时推广 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化服务、集约化运作模式,依托养老机构、服 务网点、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资源,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到“十三五”末,30%的农村社区建立老年食堂。改善、提升80% 乡镇(街道)敬老院的服务功能,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 期寄养、配送餐饮等服务,并开放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实现敬老 院向区域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继续加强社区为老服 务网络建设,完善社区为老服务平台。不断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 源,不断丰富为老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新的服务 领域。继续开展以独居老人为重点的纯老家庭老年人和高龄、困 难老年人的结对关爱工作,完善关爱措施,丰富关爱内容,规范 关爱程序。充分利用社会化运作机制,完成虚拟养老院的建设, 不断扩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调动社会为老服务资源,为广大老 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规范老年服务队伍建设

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和居家养老 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书。科学界定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和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 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老年社工专业人才

的吸纳与培养。同 时,加强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 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到“十三五”末,接受养 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和居家养老职业技能培训人员达到80%以上。 逐步改善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研究探索实施老年服务 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为从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对 符合条件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再就业扶 持政策。

(三)进一步发展老年文体活动

1、完善老年文体设施建设和管理 加强基层老年文体设施建设,鼓励老年人多参与文体活动, 到“十三五”末,全区98%的村、社区均建有二星级老年活动室, 其中,达到省四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4 家,达到市三星级老年 活动中心标准 20 家,不断规范和丰富社区老年活动室的活动内 容,满足老年人学习、活动的需求。加强已建老年活动室的管理, 实行老年活动室运作经费补贴。进一步完善社区健身苑、点的建 设,改进健身器材,使其更适合老年人锻炼要求,社区健身器材 常年保持在基本完好状态。开放包括广场、绿地、社区文化体育 中心、社区公共体育场、康复中心等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合理开 放中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设施资源满足老年 人健身活动需求,到“十三五”末,老年体育人口比率达到45% 以上。

2、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文体活动 借助每年一届的老年文化艺术周、每三年一次的老年人运动 会和老人节庆祝活动等有效载体,为老年人提供自我展示

的舞 台。充分发挥老龄艺术协会的龙头引领示范作用,发展壮大各类 老年文化、艺术、体育团体,支持和引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 化娱乐活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90%以上的村、社区至少 建有1 支以上的老年文体队伍,根据老年人的习惯、特点,开展 健身舞、太极拳、腰鼓等活动,让80%以上的老年人得到有益的 锻炼。到“十三五”末。老年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 岁以上。

3、持续深入开展老年教育工作 健全以区老年电大(学校)为龙头,各镇乡、街道老年电大 示范分校为骨干,村、社区、各养老机构老年电大示范教学点为 基础的三级办学网络。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 多层次的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力争到 2020 年接受老年电大和老 年学校教育的老年人数占全区老年人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5%。进 一步提高老年教育规范化水平,“十三五”期间,每个镇乡、街 道均建有老年电大示范分校,每个村、社区均建有老年电大示范 教学点,同时创建省级老年电大示范教学点100 家。进一步拓宽 老年电大教学阵地,在各类养老机构中开设老年电大教学点,为 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延伸服务。继续开展老年电大“第二课堂” 的学习,进一步拓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宜 地开设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科目,真正做到“教其所需,授其所益”。

(四)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1、加强老年社会优待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XX 区老年人优待规定》,将老年人优待工作 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建立督查和奖惩制度,保证各项优待规

定落到实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 善老年人优待政策,拓展服务项目,让老年人享受更多的社会优 待,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优待服务水平, 根据XX 市标准,适时对优待政策进行调整。鼓励社会各行各业 提供老年人优待服务,充分体现全社会尊老、爱老新风尚。

2、全面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XX 省实施〈老年法〉办法》,并且将“一法一办法”纳入“六五” 普法规划,到“十三五”末,老年法宣传普及率达到95%以上。 进一步加强老年法律服务工作,完善老年维权网络建设,充分发 挥基层老年协会组织作用,与“平安XX”、“法治 XX”建设相结 合,协助进行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矛盾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老 年人维权示范岗作用,提高服务质量,使老年人及时就近得到优 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以律师为 主体,通过结对子形式,及时关注并了解老年人的热点难点问题, 切实为老年人的维权工作出谋划策。

(五)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良好氛围

1、鼓励老人参与社会发展 继续开展村、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3587”工程)。培 育发展各类老年社会组织,加强老年基金会、老年人协会、老年 人体育协会、老龄艺术协会等老年社会组织的建设,规范管理, 加强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引导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 发展和“品质之城、美丽 XX”

的建设,努力营造老年人参与社 会发展的良好环境。支持老年志愿者的工作,倡导低龄老人服务 高龄老人的“银龄互助”活动,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 按照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导配置、单位按需聘请、个人自愿量 力的原则,鼓励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为经济社 会发展继续贡献才智和经验,实现积极老龄化。

2、营造孝亲敬老良好氛围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城乡导 报和XX 广播电视台开设专版专栏等措施,加强尊老敬老助老教 育,动员社会各界尊重与包容老年人,切实关心帮助老年人,从 而营造全社会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要通过开展“敬老月”,孝 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树立和表彰“三奖”代表和“送 清凉”、“送温暖”、“送光明”等活动,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 风尚,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四、“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的重点保障措施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方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加 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 内容。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 要意义,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加快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时研究部署,明确发 展目标,抓好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工作机 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

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 和运行机制。

(二)强化部门职能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 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努力形成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整 体合力。区镇两级老龄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调 查研究、检查指导职能,及时研究部署老龄工作任务,定期通报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时帮助解决有关重要问题,推进老龄 工作深入发展。

(三)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建立养老社会服务的财政投入机 制,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养老服务建设的支持 力度,统筹安排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加强XX 区老年基金会建设; 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慈善捐赠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建立多元化的 投入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养老机构的 直接补贴,对非营利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其服务的老年人数 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要积极推行床位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 政策;引导拓宽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老年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 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注重培养老龄工作管 理人才。加强基层老龄工作者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待 遇。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

(五)加强老龄科学研究。鼓励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针对人 口老龄化趋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完善为老服务 提供理论、信息和技术支持。

加大老龄科研经费投入,培养高水 平的老龄科研队伍。加强养老服务行动课题研究,总结推广成功 经验。

(六)建立督查和评估机制。《规划》由区老龄工作委员会 负责协调并督促实施。各镇乡(街道、开发区)、各部门按照《规 划》的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和职责范围,认真实施和落实。对做 出突出成绩的地方和部门要适时予以表彰,形成老龄事业发展的 激励机制。区老龄办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 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