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刊稿--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杂谈

桂枝小学 周新高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管理者,几年来匆匆行走在教学与管理的道路上,几乎是线性的程序化式的行走,让教育人生少了思想,少了色彩,少了浪漫,少了激情,却多了劳累,多了厌烦,多了无奈,多了麻木。偶尔驻足凝思:留下的只是无解的问题,只有匹夫的的长叹:教育是什么?是咿呀学语就开始的aoe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间的一条细细长长的线段吗?是从一年级开始的灯下身影到高考最后一科结束时课本碎片漫天飞舞这一幅十二年苦读的长卷吗?

教育方针、政策、文件中德育始终为先,教学目标、计划与总结中德育始终存在,而公交车上的让座却已鲜见,公共设施的损坏比比皆是;上了小学还不会穿衣吃饭,上了大学还不会洗衣做饭;沉迷于网络的越来越多,潜心于读书的越来越少;违反交通法规可通融不受处罚,制订文件规章制订者可不受文件规章约束;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做学问的越来越少;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永远是小学的故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亦成了古老的传说……

回到这千百年来“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浸润着书香的土地,功利化、形式化亦在教育之园无孔不渗。

会走路发即教写字,不讲坐姿不讲笔顺,能写就成;能说话即教拼音,不讲口形不讲音准,会说就行;到了小学, 1

纠这纠那却依然笔握不好,字不端正;写完作业加张试卷,到了周末补这补那,……语数教师即是学校主力,考试成绩即是教师名誉,进绩中多少名,进直升班多少名,全县统考第几名,这是学校办学质量的硬指标,是家长选择学校的风向标……

教育的功利化为功利化的教育煽风点火!

转学的手续越来越繁,却未挡住乡镇学生进城的步伐;乡镇的学生逐年减少,乡镇教师却好歹进不了城;挂职教训、城乡支教始终在转着“有个萝卜能抵坑”的怪圈;这个征文活动,那个检查评比,学校一个都不能少,这个要有方案计划,那个要有汇报总结,学校一样都不能少……

教育的形式化为形式化的教育推波助澜!

功利化、形式化的教育恶果已渐显端倪:大学生字写得不如小学生,大学毕业却无一技之长;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越来越少,捧着电脑游戏聊天的越来越多……

凝聚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精华的人生观、价值观正遭受着白蚁蛀堤式的侵蚀!

教育的这种困境产生并非偶然,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始终受着经济基础的制约,现代社会功利性增强,人文性失落,宏观背景是大前提。哈佛大学史华慈教授临终前不无忧虑地说:“技术进步和各种新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业已成为一种物质性的末世救赎论,轴心文明时代累 2

积下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正在衰落。”教育很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独善其身,而小学教育,一则因为受教育者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而在功利化社会染缸中生存的广大家长,毫无例外地在这张“希望的白纸”上涂上了理想的色彩。二是小学教育者在整个教育群体中处于最底层,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注定了他们的生存窘境,适应是唯一的无奈的选择。如是,注定了小学教育在教育的功利化浪潮中是首当其冲,而恰恰是小学教育最应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人文教育!育人才是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学校最核心的价值!

育人是教育的本体使命,小学教育阶段是人文启蒙阶段,是生命个体的人文性亟待引导又易于引导的重要时期。 “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健康构建并走向丰满,人性人格茁壮形成并走向完善”是小学教育人文使命的集中体现。

谁肩负着这一使命?无疑,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管理者是主体,但他们不能独善其身,还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全社会的认同、理解与支持、配合。需要他们围绕小学教育的人文化使命展开教育决策、管理;展开教育评估、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展开舆论引导、氛围营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小学战线的一员,我们该如何担当这一使命?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与实践。

一是明确教育目的,端正办学思想。小学教育归根结底 3

是在儿童内心深处种下人性向善,人性可善的种子,让孩子们在阳光雨露般的教化中,在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过程中学会求真,学会向善,学会立美,因此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本质,把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作为学校工作至高无上的追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校行为的选择和判断一定从学生出发,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绝不能仅仅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数。同时,作为学校领头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树立科学的办学思想,敢于冲破陈旧的束缚,不急功近利,不追名逐誉,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并通过家长学校、集会宣讲、舆论宣传等多种方法,积极主动地向广大家长传播正确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从本校做起,脚踏实地地去追求改变家长和社会的功利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自觉主动地去担起净化教育环境的主体责任,为教育的良性发展坚持铺路垫石。

二是营造育人环境,重视育人过程。建构宜教宜学的教育情境,让儿童在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生动丰富的教育情境中生成人文性的个人世界,是医治小学教育人文缺失的重要途径。而要实现这一途径的顺达宽畅,一是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并上好各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等综合课程,这是学生学会健体审美的启蒙过程。音体美专 4

业教师的缺乏确实制约了这些课程的正常进行,但绝不是有课不上的理由,孔圣人早就说过“教学相长”,我们同样可以在教中学,边教边学。二是学校要淡化考试分数在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中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向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快乐发展方向努力,引导教师向以研促教,以学促教,提高育人水平,提高教学效益方向努力。三是学校要重视教育活动的计划性、长期性。教育面对的是鲜活而稚嫩的生命个体,彰显人文,突出育人职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关爱人、化育人、陶冶人、完善人的过程,这一个教育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既融为一体,又脉络分明;二者孰偏孰颇都是教育的不完整,这是一个春雨润物的长期的过程;最关键的是,在儿童道德成长、人性完善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思想和言行对其方向和进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至少在小学阶段是这样),而学校和教师无疑是主导力量。因此,我们的育人过程要有计划性、长期性,要根据现代人才教育理念和儿童成长的特点来施以春风化雨,把化育人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之中,坚决杜绝那种朝令夕改、轰轰烈烈、意图通过一次活动或一段时间强化教育就能完成的形式主义。四是学校要重视开展丰富多彩又有实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是小学教育的特点,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包括持续性的教育活动,如读书活动、养成 5

活动、多元评价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提高、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成长。

三是重塑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分数与证书不足以呈现孩子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状态,更不能以此去衡量他们的发展状态,对理性与知性的偏颇至少不是健康完整的教育;同样,口号式教育、标签式教育不足以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更不会引领他们人格与人性的自我建构,只有那些寓于事、寓于学、寓于日常活动、寓于他们日常生活真实状态的场景式引导,只有那些蹲下来与学生交流、站起来反思远望的引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观察、思考、交流、讨论、辨别中内化,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得以渗透至心灵,外显为自觉的模仿、改变和行动。体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中即是处处有教育,事事皆教育,处处事事的教育都要讲究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健康人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理念有多条,教育的方法有多种,但核心只有一个:爱。爱教育才可能去追求理想的教育、诗意的教育,去追求个体专业素质的不断发展,在成就自身幸福的教育人生同时成就你的学生、你的学校;爱学生才可能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可能去研究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并以此出发去展开你的教育教学活动,才可能备课时心中有学生,上课时 6

眼中有学生,才可能把你与学生相处的时时事事都当成一种教育,一种引领,才可能把你的讲台延伸至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延展至学生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用这样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有更多的反思与改变,用这样的职业信念来支持你的教育人生,你也一定能写出《给青年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定能创造出《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7

 

第二篇:育人为本细则

普通小学

育人为本十二项基本制度

实施方案细则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育人为本十二项基本制度

实施方案细则目录

序号 项 目 页码 1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方案 1-2 2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细则 3-6 3 需特别关注八类学生成长制度措施 7 4 加强八类需特别关注的学生

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8

5 学情会商工作制度实施细则 9 6 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实施细则 10-12 7 家长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实施细则 13-14

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家庭贫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学生、残疾学生。

3.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人生成长。

4.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式的同时,完善教师自身的育人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人人做学生成长导师。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导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关注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关注待优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指导中档学生学有所长,长足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重点关注原则。针对?八类学生?——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重点做好导师与学生的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

5.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牢固树立?人人能成功?的思想。

6.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发现学生优点、成绩,鼓励学生进步,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导师职责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采用?五导?策略,即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创新启智,并把?五导?策略作为导师的基本职责。

(1)思想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引导各类学生积极进取;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等优秀品质的形成,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学业辅导。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业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向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生活指导。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助,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4)心理疏导。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与各相关教师、家长联系,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

(5)创新启智

导师要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的育人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实施办法

1.确立导育关系。学校组成以班主任为组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班级导师组。全体任课教师都是导师,每个学生都有导师。导师在工作中自觉承担起了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学校采用随时随地调查学生和定期向学生问卷调查,确定导育关系情况,每学期至少一次问卷调查。

2.建立导师工作手册制。为?全员导师制?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学校统一印制了?导师工作手册?和?学生受导记录?。?导师工作手册?主要有两大栏块:?指导内容摘要?和?‘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记录?,专供记录导师指导工作的开展和与家长的沟通情况,对学生的每次导育的情况都必须有记录可查,以利于导师积极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工作;?学生受导记录?是学生的受导情况反馈,每次受导的内容,学生都要有受导记录及受导后的感悟及收获,让学生在记录、感悟中,收获成长。

3.建立定期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要定期、不定期的与被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次谈心和辅导必须认真备课,并将交流指导内容也要写入《导师工作记录》上的?指导内容摘要?栏。学生可随时把思想、生活、学习等情况向导师汇报,让导师帮助解决,每生每学期至少上交一份书面总结或心得体会。导师对学生进步的地方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可以通过口头交流、电话联系、书面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沟通。每位导师每周与责任学生保证一次交流辅导。

4.建立定期家校联络制度。结合?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建立家校联络制度,

要求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导师可根据学生的在校情况采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或通过电话、或是预约……每学期至少与家长沟通两次,还可根据情况尽可能进行家访,与家长的沟通情况要填在《导师工作记录》上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记录?栏,同时,为使与家长的沟通更规范、更有效,学校制度了《家访守则》,使家校联系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学校还坚持在节假日印发《导师与家长互动表》,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并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导师、家长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目的就是加强受导学生的全程管理,有效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让导师制的内在意义真正的显现出来。

6.建立班级导师调度制度。以年级组、教学班为单位,召开导师调度会。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随时随地向本班导师了解受导学生的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召开碰头会,一起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年级组每学期组织召开2次(期中、期末各一次)调度会,导师要对受导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班主任和级部主任都要做好记录,共同制定相应对策。

7.年级组定期开展导师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导师在一段时间内工作目标更明确,工作重点更突出,给导师开展工作提供一个抓手,学校在主张导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外,还结合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学校在开学后的前三个月,相继开展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活动。

8.布置?全面育人?作业。导师在导育过程中要布置?全面育人?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强化受育的效果,因此,导师的作业内容一定要体现?全面?,即要有思想品德教育、知识练习、生活教育、心理意志锻炼、创新启智等几方面的内容,学校统一设计出作业内容模块,每模块的具体作业内容由导师自己编写布置,每月至少布置一次全面育人作业。

六、导师选聘办法

1.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导师分配。以年级为单位,以教学班为单元,围绕学生的学习指导、生活管理、心理辅导和品德教育,为每个学生分配导师。领导干部带头担任导师;全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处室职员择优选聘。每人担任10名左右学生的导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管理、个性化教育的格局。

2.选聘程序。

(1)学校提供教师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导师的情况。

(2)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对自己可能帮助最大的教师,填写《学生选择导师意向申请书》。

(3)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再选择受导学生。

(4)在充分尊重师生的前提下,级部和班主任作适当调整确定,以保证教师带徒计划的完成。

(5)导师对受导学生的数量及信息进行统计,填写《师生组合情况统计表》上

报学校存档。

(6)导师与受导学生见面签定协议,明确双方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七、组织保障

1.学校领导小组。校长、副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和班主任担任组员。负责导师制工作的规划、指导及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并带头接受受导学生。

2.年级指导小组。各科室主任分别担任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

3.班级工作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选聘的学生成长导师担任组员。

八、评价与激励

1.过程评价

(1)?全员导师制?领导工作小组定期组织调研,通过对《导师工作手册》、《学生受导记录》、学生的阶段性汇报等材料的检查和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学生座谈会、电话随访家长等形式,对导师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两量?(数量、质量)的统计评价。

(2)每学期两次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学校定期对导师制工作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提高教师积极参与为人导师的积极性。

2.辅导效果反馈办法

(1)?看?。看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纪律表现、活动表现等等,将学生的各种表现情况与导师的工作挂钩,因为导师的职责就是培育?全面?的人,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离不开导师的教育,所以,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不仅与其班主任挂钩,还要与导师的工作挂钩。关于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与导师挂钩的量化办法可参阅政教处的有关记录,到时由政教处将有违犯校规记录的学生与其导师对应起来,提供给量化组,量化组可按某导师名下有违犯校规记录的学生数量量化该导师。值得注意德是:第一.政教处要存有每位导师的?师生组合情况统计表?。第二.平日要对违犯校规的学生做好详细的记录。

(2)?查?。查看学生的期中、期末检测成绩与进步幅度。

(3)?听?。听导师对受导个体情况的汇报;听受导学生的对其导师的反映;听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变化。根据他们的反馈情况分析,受导学生是不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不是各方面有所进步。

3.评价结果的处理

每学期末,综合量化评价导师的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并将导师个人成绩记入师德考核及年度考核成绩中,作为年度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加强八类需特别关注的学生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潍坊、青州市教育局八类需特别关注的学生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我校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学生群体,如: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及父母双亡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生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关注特殊学生工作长效机制。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工作,统筹安排了分期组织,班主任教研组分析各级部各班级特殊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调检工作开展情况。

2、成立特别关注八类学生教育教学教研组。定期研究特别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针对不同的问题研究不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3、特别关注学生与老师结对,配以专门的成长导师,导师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做好培养工作。导师研究被指导学生状况,制定导师培养方案,报学校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及时关注学生成长变化,及时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引导他们的健康成长。每个导师结合工作实践,写出有价值的帮助学生成长问题的创新案例,并表彰和推行。特别优秀案例报上级组织的?创新燎原奖?、?金点子成功案例奖?的评选。

三、摸清底子,建立完善的特别关注群体学生的档案。

学期开始,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了关注八类学生工作,摸清各年级各班级八类特殊群体的状况,特别是七年级新生的状况。针对每一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关注,分门别类的做好统计工作,各班级填好八类特别关注学生统计表,教导处汇总填好八类特别关注群体学生汇总表,并根据导师和学生情况研究安排导师,导师制定出工作计划。开展辅导工作中,要做好辅导记录,将上述所有材料建档存放。严格档案借阅制度,设定档案管理权限,保护个人隐私。

四、建章立制,确保八类需特别关注学生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学校领导下研究制定导师工作制度,导师评价细则,学生针对自己的成长情况,写出成长周记,向导师汇报成长情况,导师根据此情况做好下步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激励,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八类群体学生的培养工作。

学校对家庭困难学生,落实好补助政策,并通过捐款等形式,搞好贫困群体

学生的救助工作,确保家庭困难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对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情况单独计算工作量,纳入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对指导学生成长成绩突出的导师,在评优职称聘任等方面优先予以倾斜,切实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我校八类需特别关注的学生教育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

学情会商制度实施细则

一、目的要求

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交往背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量身定制育人方案;要把教育管理与关心爱护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重点解决学业困难与解决其他困难结合起来。

2.坚持公平对待的原则,学校要把促进和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全体教师身上,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

1.学期开始,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情台账?,内容包含学生的优点、弱点、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由班主任牵头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评估判断,加以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个案育人计划。

2.每周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研究一次?学情?,使每位任课教师都熟悉班内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背景状况,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3.每月校长主持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学生工作的办公会议,研究学生教育措施,指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以班主任为组长的会商小组的工作开展。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

4.认真落实?八类特殊群体学生?导师包靠制度,定期谈心,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建立好?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成长档案。

5.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结合实际,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提出具体的要求。每学期至少自行组织两次学法交流会,促成每个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根据学校安排适时举行主题班会,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四、工作要点

1.关注每一位学生,形成班级合力。关注的实质关心、尊重、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应是:班内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关注的对象。

2.充分利用好家长课程开课机会,学校不仅是师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家校合

作、家长成长的公共教育组织。树立家长是孩子生命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倾听家长的呼声,从新生一入校,家长就成为学校的同盟军。

3.工作有热心,使学情会商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家长、学生评议教师制度实施细则

一、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评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评议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实施,并经全体教职工会议(或教代会)表决通过。

二、评议对象

学校全体任课教师

三、评议具体内容

(一)教师的情感态度

1.尊重家长,与家长沟通时,态度和气有礼貌。

2.能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反映学生学习活动情况。

3.教师衣着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4.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关爱学生身心发展,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对学生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平、公正,不偏袒学生。

6.深入家访,经常与家长座谈、沟通。

(二)教师的工作态度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2.治学、治教严谨,不敷衍塞责,误人子弟,尊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3.能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向,能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4.敢于承认和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5.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三)、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

1.讲课内容充实,知识面宽。

2.作业适量,作业形式多样化,批改作业符合要求。

3.课后答疑能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科学,因材施教。

4.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相关的学科常识。

5.有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素养。

6.经常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四)教师的教学效果

1.概念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晰,主次分明,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授课认真,教学成绩优异,寓教于乐。

3.教育教学既重视全面发展,又注重个性张扬。

4.既能?教书?,又能?育人?,既能?言传?又能?身教?。

四、评议办法

1.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组织学生家长以班级为单位对本班所有任课老师进行无记名问卷测评(测评表样附后),学生家长参评率必须90%以上,力求

100%。学生评议教师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师任教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别参加有关班级测评。测评活动由学校?评议工作小组?操作,本班老师回避。问卷测评表后要当场清点回收,并做好统计工作。

2.评议采用家长、学生无记名填表方式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由考评委员会在其所教班级中或管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评议,对于所教班级较多的任课教师,不能连续两次由同一个班级对其进行评议。

3.要严肃评议工作纪律,重视对家长、学生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引导家长、学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不能因私借机对有关教师作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甚至诬陷教师。所有被评议的教师也不要打听或妄加揣测家长对自己的评议情况,更不能因家长、学生提意见找借口对学生实施报复,如有此情况,一经发现查实后将严肃查处。

4.评议将根据家长、学生对教师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五、评议时间

家长、学生评议教师的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每年6月份12月份为集中开展评议活动,评议的时间范围为一个学期。

六、考评结果使用

1.家长、学生评议教师活动要作为年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议结束后,学校要将评议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教师本人,对评议满意率低的个别同志要提出明确的整改意见。凡家长、学生测评满意、比较满意率达不到70%的教师,年度师德考核一律作为不合格。

2.在家长、学生评议列为不合格等次的教师,学年度考核格次直接定为不合格,作待岗一年处理,待岗期间发待岗工资,并按规定影响其当年评先评优,职称评聘。

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实施细则

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落实该项制度,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一、原则与要求

1.教师不得利用家校联系之便向家长索要钱物。

2.进行家校联系时,不得向学生家长告状。

3.不能向家长灌输消极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

4.进行家校联系时应注意教师良好形象。

二、措施与方法

1.牢固树立正确的家校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御状的不良倾向,切实努力提高家校联系质量。

2.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公正、公平,不虚报、不隐瞒。

3.对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要利用校园网平台、家校通平台等,及时向家长发布通告。

4.全体教师平时要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联系,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态势,每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少于8人次。

5.每学期利用家长课程召开两次家长会,使家长能真实地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根据学校计划要制订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家长会方案,各科教师都要与学生家长见面交流。

6.学校每学期要随机选择不少于30%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态度和意见等。

7.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向家长委员会成员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8.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师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醒注意保留好有关回执。

9.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三、家访的形式、范围、内容与要求

1.家访形式

(1) 上门家访:教师利用课余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长沟通,相互了解情况。

(2) 家长来访:家长主动到学校或教师家长访问,交流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

(3) 通知家长来访(?约访?):因某件事情,而由学校或有关教师通知家长到学校,相互沟通处理。

(4) 电话访问(?电访?):教师通过电话的形式,与家长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

(5) 书信及电子邮件(?信访?)等。

2.家访的分类:

(1) 常规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学期中及寒暑假期间,对所有学生有计划地上门访问,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2) 重点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特殊类型的学生进行重点家访,增加家访的次数,努力帮助特殊类型家庭的学生解决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殊类型学生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及智障学生等。

(3) 立即家访:对因病缺课两天以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本人发生伤害事故或家长发生重大事故、无故缺席旷课、严重违规违纪学生或发生其它重要问题、获突出进步或奖励的学生,要求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在第一时间进行家访。

3.家访的指标要求:

(1) 常规家访: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10人次,每学年对班内每一名学生遍访一次,不遗漏任何一名学生;寒假期间家访不少于6人次;暑假期间,对新接班学生遍访一次。其他任课教师每月家访不少于3人次;寒假期间家访不少于4人次;暑假期间家访不少于6人次。

(2) 重点家访:班主任对每一名特殊类型学生在常规家访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至2次家访,寒假期间为必访对象。

(3) 立即家访:对每一名符合?立即家访?的学生,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上门家访。

4.家访的范围:

(1) 班主任家访的对象为本班全体学生。如同时担任其它班级授课任务的,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家访。

(2) 其他任课教师的家访对象为所任教班级学生。

(3)体育、艺术、科技类等教师家访对象为所带教的运动员、兴趣组成员等。

5.家访的内容:

(1) 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品行情况。

(2) 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家务劳动、对待家长及长辈态度等。

(3) 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 指导家长进行学生家庭学习环境建设。

(5) 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6) 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7) 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6.家访的注意事项:

(1) 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考虑恰当的谈话内容。 (2) 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3) 家访时,要注意与家长平等协商、做到有情、有理、有节,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展现教师个人风采。

(4) 家访时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长采取说理、引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避免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与家长共同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方法。

(5) 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或家长回避。

(6) 家访后,家访教师应及时如实填写《家访记录》。 (7) 家访中发现的问题,需学校行政或有关部门解决的,需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

本细则实施纳入教师业绩考评,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实施。如遇重大决策问题报校委会审议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