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铁 还 需 自 身 硬

打 铁 还 需 自 身 硬

---------九册练习7毛笔字教学叙事

与儿街中心小学 胡训玲

20xx年12月

一、教学环节:

本课我共设计了五个环节。1、导入新课;2、探求新知解决难点,

3、课堂练习;4、作业展示; 5、布置课外练习。

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进行得有条不紊,尤其是导入部分配合课件,对学生的笔画进行了简单的复习和检查。在探求新知这个环节我也遵循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运用自学的形式得以恰当的体现,我觉得也比较成功,这些环节都是起了引路的作用。重点还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因此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20分钟)。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共性的问题及时进行全班纠正。然后再进行练习,这样效果真得很不错,也加强了学生的记忆。作业展示这一些环节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做好自我解剖,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也给在写字方面有所特长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最后学生总结时,一名上前进行现场书写表演的学生说:“我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特高兴、激动”。为此我抓住这种契机,让学生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一定会有你展示的机会。潜意识中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二、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具体细节分析:

1、在学生自学后的汇报中和我示范中,主要强调了字的结构,挖掘很深,但忽略了笔画形态的指导与强调。以后在授课中应注意这个问题。

2、在学生习字中,学生书写差不多的情况下多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展示来提高自己是很有必要的,这方面有所欠缺。

3、课堂中的应变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备学生备得不充分,或者应该不断地对自己充电才行。

三、自身的基本功:

写字课中老师的示范写是必不可少的,不仅给学生以直观的表象也给了自己展示的平台。只好悬腕在黑板上范写。平时上课,我是用毛笔醮水在黑板上给学生范写,与学生同学习共进步。

这时我才感觉到自己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真的不合格。这点困难都经不起考验,心里很内疚。上课时,用上了班班通里的写毛笔字动画演示。现在坐下来想想,还是自己的基本功不过硬,以后要在悬腕书写上下功夫,以免再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

 

第二篇:打铁花的铁 (1)

确山铁花的研究

1确山铁花的概念

确山铁花是流传于确山县及周边地区的大型传统民间焰火,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全国仅存,确山独有,故名确山铁花。确山铁花蕴涵了丰富的冶铁、道教、民俗等文化,于20xx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所定名的确山铁花是当代人对确山打铁花活动的称谓。在此之前其实并无一个以地域命名的统一的名称,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活动。如今以“确山铁花”命名这项活动,是因为这一流传千余年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已濒临灭绝,确山仅存,故名。打铁花活动在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其地域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确山县及其周边,应该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甚至是以河南为中心的广大中原地区,只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继消失灭绝。本课所研 究的确山铁花是指确山县的打铁花活动。

2研究确山铁花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确山铁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运用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和文献资料,结合民间传说深入挖掘确山铁花的文化底蕴,从而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性和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确山铁花,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人民之伟大。确山铁花,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研究、保护,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特定的现实意义。。保护和合理

开发资源以完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同样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确山铁花的研究保护势在必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必要和可行的,那么如何保护弘扬和开发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3确山铁花的相关研究

3-1确山铁花的历史

确山铁花历史悠久,与道教、五金冶炼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道士可以用作法事仪式,五金行业可以用作开业庆典,大户人家在破土动工时可以用来祈福祥灾,整个社会可以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时普天同庆等等。确山县地处豫南,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一向被视为豫南之门户,是扼豫鄂南北交通要道,素有“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称号?,历来为军事重地。确山县人文环境历史悠久厚重,境内风景秀

丽,名胜古迹众多。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建县,名朗陵,县治在今任店镇任店村南侧,属汝南郡。19xx年,信阳、驻马店分治,确山县属驻马店地区。自公元583

年隋朝设朗山县始,确山县建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曙1。确山铁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起源于北宋、流传至今的,蕴涵了丰富的道教、冶铁、民俗等文化。由于多种原因现在已经濒临灭绝,亟需抢救和保护。

3-2确山铁花的起源

关于确山铁花的传说大都与道教有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道教的世俗化。道教充分迎合社会大众的心理和品位,融汇到百姓的思维和心理之中,凡能迎合其心理和现实需求的事物就能在社会群体中获取生命力。“在历史上有这样一种情况,大凡一种显势力,特别如宗教,当它因某种原因走向衰落之时,往往并非简单的风停雨歇般骤然而止,其思想会慢慢渗透到社会这块大海绵之中,从而形成若干或同或异的隐势力,这种过程往往被称为宗教的世俗化过程。 传说:“老君显灵”。

相传北宋年间,有一次确山大旱,为了解除旱情,当地百姓就到确山县的乐山恭请乐山道士设坛求了雨。于是百姓捐赠银两为道家重修庙宇,并铸一铁钟以记求雨显灵主事和捐赠人的姓名。夜晚铸钟时却有一群乌鸦在树上乱叫,但又赶不走。乌鸦当头乃不祥之兆,人们担心不吉利。正着急无奈之时,一位

自胡子老人出现,随手从地上捡起柳木,用柳木棒蘸取铁汁向树上击打,霎时铁花四射,把乌鸦全都赶走了,老人也随之不见。人们认为是祖师太上老君显灵,保佑平安,于是像这样不仅能驱凶避邪,而且还喜庆吉祥的打铁花活动,就逐渐演化成民间用于表演、庆祝以求吉利的确山铁花。

3-3确山铁花研究现状

确山铁花,作为一项民间传统活动,自古以来属于下层劳动人民维护生计、祈福禳灾一种活动。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由于五金工匠和铁花艺人处于社会的下层,地位较低,所以根本不能入志编史,载入史册,只能在民间靠心口相传才能得以流传下来,更不用说对其著书立说从

事专门研究了。故此清朝以前的关于确山铁花的相关信息已无从考证,只能借助于民间的各种传说。时至当代,确山铁花第六代传承人、确山文化局办公室主任的杨建军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对确山铁花进行收集整理,终于使确山铁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重见天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杨建军在发掘整理抢救方面做了

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们理清了确山铁花的起源传说、传承谱系,再现了巧妙的制作工艺、展现了神奇壮观的表演艺术。尽管如此,对确山铁花的研究仍然滞后,除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其做过一些宣传性的报道外,暂无文

章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尤其是在学术理论方面,更是匮乏。

3-2确山铁花研究方法

确山铁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且所涉及的面较广,内涵丰富。本文针对确山铁花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一、调查实践法。由于确山铁花在民间靠口传心授才得以流传的,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必须也只有最大限度地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采访传承人,理清确山铁花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到打铁花现场耳闻目睹确山铁花的制作工艺、感受确山铁花的表演艺术,聆听观众的心声。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亲身实践,增强体会。这样对确山铁花的历史、现状才会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力求做到资料详实、观点正确、分析透彻。

二、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分析法来研究文化,从结果与功能的整体

到部分,再N多'I-部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综合来考察文化问题,就能够对文化的内部结构、要素之间、文化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出科学全面的认识。

三、多学科相结合。对确山铁花的研究与保护涉及面较广,需要综合利用民俗学、考古学、道教学、管理学、文化产业等学科知识。收集资料,寻其渊源,理清发展脉络,考证传承谱系。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挖掘确山铁花的丰富文化内涵,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问题。

3-4确山铁花的制作工艺

确山铁花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搭棚、设彩、熔铁、花棒制作、防护服制作等几项内容,具有很高的技术性。杨建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过改进完善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确山铁花制作难、推广难的技术问题,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丰富的、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

3.4.1搭棚

首先是搭建花棚,按照道教的“一元、二仪、四像、五行、八卦”搭设花棚,即用建筑用的钢管在空旷之处搭设双层6.7米高的钢架结代 替以往用木质结构搭建。搭建花棚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确保安全牢固,二是要确保表演时铁花队员、舞龙舞狮社火班在花棚下往来穿梭即“龙穿花”畅通无阻。所需材料、花棚形状、高低视规模等具体情况而定。柳树枝适量,以铺满两层花棚,疏密适当为宜。柳枝必须是新鲜的,因为水分多,所以不易燃烧。多少、疏密要适度搭配,上下层之间更要配置合理,既要便于在上面绑挂鞭炮、烟花、起火,更

要保证铁汁迸溅四射,还

能穿透花棚直达棚项。棚顶按“金、木、水、火、土”插挂太极八卦旗和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并在第二层棚顶中间竖起一根3-4米左右钢管,叫老杆。道教认为太极和八卦组合成的太极八卦图神通广大,配五色旗能镇慑邪恶。

3.4.2设彩

在每层柳枝上绑置烟花、爆竹、起火,老杆上绑挂更大的烟花及鞭炮,这叫设彩,设彩的高度将近10米。考虑因素包括安全性和观赏性,使烟花、起火、鞭炮达到最佳搭配,既不能过分集中,又不能过度分散,甚至具体到每一组烟花、鞭炮、起火如何绑挂,都要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兼顾。烟花、鞭炮的选择设彩技术要求严格,这是使确山铁花表演增色添彩而又保证安全的一项独特技术。对生产厂家、品种、性能等的选择非常严格,必须保证质量高、性能好、品种全,为使烟花出现特殊效果,可以选择含有钠、锂、铝、铅、镁、铜等金属的各种烟花,升空烟花一定要设置在顶层或下层四边且上面无遮挡的位置。

3.4.3熔铁

花棚旁设有两节套装的熔铁炉一座,鼓风机一台,接铁水用的相关工具,炉内按重量比装有白生铁及其它辅料:白生铁100千克、焦炭30千克、石英石5千克、白石灰(碳酸钙)5千克、镁粉3千克,尤以报废的铁犁铧最适合,将其熔化成1700"C以上的高温铁汁,以稀而不散、稠而不粘为佳,等到铁汁从熔炉内迸射出铁花时就可以打铁花了。为产生特有的效果,铁汁中加入适量木炭就呈鲜红色,加入适量黄铜就

呈绿色。打铁花为节约成本可以使用废生铁,但为了便于熔化,事先一定要把废生铁砸碎并去除铁锈等杂质,否则会影响铁花观赏效果。成型的大块铸铁也必

须打碎,以符合熔化的技术要求。负责冶铁的技术人员必须对炉具及其它用具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冶铁套炉一定要符合技术要求,保证升温快、出铁快、不坐底、不堵孔。至少要比表演时间提前半个小时送风冶铁,添加各种辅料,使铁汁温度迅速升至1700度。接铁汁人员要沉稳干练、认真负责,与打花人员配合默契,注入花棒的铁汁要适时、适量。上料人员要按要求及时添加标准量的原料,保证铁汁源源不断。

3.4.4花棒制作

打铁花时所持的柳木棒叫花棒。将柳木一端挖取一凹槽,用以盛铁汁,称作“上棒”。击花时用下棒猛击上棒,将上棒凹槽内的铁汁击向花棚。花棒原材料的选取很讲究,首先是粗细、长短、曲直要合适,其次必须是新鲜湿软的柳木棒,并且保证上面没有虫眼、裂缝、瘤结等瑕疵,否则容易出现危险。现在改用电动工具——电钻制作上棒非常方便。

3.4.5防护服饰制作

防护服饰主要有葫芦安全帽、带披肩的纯棉防护帽、具有道教特色的黑色纯棉对襟防护服、防护鞋、红色或黄色纯棉腰带等。安全帽是就地取材,最能体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是用大小合适的葫芦从中间一分为二锯开,然后在边缘钻出两个小孔用于穿系,还可以在上面

绘制太极图来增加神秘感。这可称得上是中国最原始的安全帽,既安 全实用又物美价廉。另外葫芦帽下面还可以戴一项纯棉布做的带披肩的安全帽,防护效果会更好。上身穿纯棉防护服,系上或红或黑或黄的粗大纯棉腰带,当然有些队员可以不穿上衣,以增加道教的神 秘感和现场的震撼力,这样既惊险刺激也更令人惊叹折服。防护鞋包括护腿、护踝、护脚,三者一定要是连成一体的,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3-5确山铁花的表演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一种活生生的、可视的、可感知的、真实的进程来实现现在与过去的一种相互沟通。确山铁花结合多种娱乐形式,表演形式神秘惊险、气势恢宏,同时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确山铁花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其它民间文化艺术形式,逐渐形成既喜庆吉祥又壮观震撼的独特民间文化艺术。

3.5.1祭拜老君

最初的打铁花活动带有浓厚的道教神秘色彩和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的行业特征,既是道士们祈福镶灾、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也是五金工匠们每年在开业时和道士们一起祭奠共同的祖师一太上老君的一种庆典仪式民俗行事首先是指向神灵世界的,其次是指向人际社会的,??,不能不更多地考虑满足每个人当下的物质和精神需求Ⅲ。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五金业为了显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百姓,扩大影响,等于作自我宣传性广告;二是为讨个吉利,“花"与“发"

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事业兴旺发达。

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确山县及周边的各大集镇都建有铁花会。每逢新春佳节、重大庆典,铁花会就出面组织打铁花活动。首先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边面南背北搭起一座神棚,然后到到本县老君庙献上各种祭品恭请太上老君。之后五门工匠抬着太上老君神像,列队而行。由于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供奉

的诸神之一,所以打铁花活动都会得到乐山道教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道士们就组织笙、箫、笛、丝竹、锣鼓等乐器助威,一路吹吹打打,鸣鞭放炮来到神棚。沿途各五金店铺都要排摆香案供品迎送,到达神棚后,恭恭敬敬把老君

神像摆放在神棚内的香案之上,夜晚打铁花的工匠还要沐浴更衣,在 神棚内跪拜以求太上老君保佑平平安安、生意兴隆。不仅大作坊组织举行打铁花活动,村镇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遇到道教的重大节日庆典,道观也会请五金工匠帮忙举行打铁花活动,为道教增光添彩,

无形中对打铁花活动起到了推动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确山铁花的发展。于是这种有着浓厚的道教色彩和五金行业特点的打铁花活动,就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支持,成为一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今天的确山铁花就由此而来。

3.5.2击花

打铁花时,先把铁汁注入事先准备好的花棒。打铁花者一手拿盛有铁

汁的上棒,一手拿下棒,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同时用力上扬。铁汁冲向花棚后,遇到花棚上的柳枝时立即迸溅四射,冲向 夜空。高温的铁汁遇到花棚四下迸射,由于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万珠铁液瞬间是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犹如火树银花、绚丽多姿、光彩夺目,此时铁花又点燃花棚上的鞭炮烟花,顿时鞭炮齐鸣,流光溢彩,雾霭氤氲,十几个打花者一人紧跟一人,一棒紧接一棒,井然有序来往于熔炉和花棚之间,龙穿花穿梭其间,惊心动魄如火山喷发。与观众的阵阵掌声、呐喊声、不绝于耳的叫好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惊天地镇鬼神。能击中老杆,点燃最高处的烟花、鞭炮,叫中彩。中彩者,会被当众报出姓名,披红戴花,予以奖励,荣耀万分。 击花技术性要求很高,铁花队员必须使铁汁在棚下最大限度地打开、打高,既有五彩缤纷的效果、点燃花棚上的烟花、鞭炮,又不能伤及自身和他人。还要身心合一、配合默契、坚决果断、胆大心细。每棒铁汁必须垂直向花棚击打,绝对不能向前后左右偏斜,避免伤及同行或观众。最后还要做到出入有序,按事先设定的路线和间歇出入花棚,以防与同行及龙穿花碰撞。总之,所有人员要服从指挥、团结协作、随机应变,在维护团队精神的前提下发挥个人的高超绝艺。山西阳城人张晋曾写过一首《铁花赋》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确山铁花确山铁花的抢救发掘的神奇、壮观、绚丽和震撼的景象:烘炉入夜熔并铁,飞焰照山光明来。忽然倾洞不可收,万壑千岩洒红雪。

世间怪事真如此,百炼柔钢齐绕指。请看入眼动缤纷,笑他剪彩堆红紫。

3.5.3龙穿花

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使具有宗教色彩和五金行业特点的打铁花变成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也逐渐丰富。每逢打铁花时,都有道教的铜器队和丝竹管弦伴奏。龙灯队在铁花飞溅、鞭炮齐鸣的花棚下往来穿梭,叫龙穿花。龙穿花是显示每个龙灯队的阵容、技巧、意志、协作的最佳场合,穿花穿得好的会受到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和敬慕,从而提高自身

的知名度。龙穿花大大丰富了确山铁花的文化内容。

4确山铁花的特性和价值

与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不同,无形文化遗产一直是以其鲜活的面貌呈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一定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之处。确山铁花的传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中继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得以持续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是相对的,活态是绝对的。这就使得确山铁花的形式与内容,没有绝对意义的一成不变,有的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原汁原味与现实生活的创新发展的和谐统一。

4.1确山铁花的特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山铁花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遗产,具有自己的特点。要想做好确山铁花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就必须对其特点和价值有一个全面深

入的认识。

4.1.1鲜明的大众民俗色彩

确山铁花产生于民间,主要在民间流布,与官方及文化精英创造的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是有显著区别的。确山铁花是属于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看出,它是指官方以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中下层群体,但直接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社会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是该社会

群体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其中不包括官方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当然也不包括上层社会中特有的生活习俗

4.1.2浓郁的乡土气息

“十里不同俗”,就是对民俗区域性特点的生动概括。从保存的角度来看,确山铁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成品,经过时代的过滤,渐成精品,积淀了时代的精华,保留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不同,确山铁花带有深厚的民族性和特定的地域性,其民族性的产生是受该民族居住地自然条件、

社会生活以及语言、心理、信仰等文化传统制约的结果,而地域性则更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审美观紧密联系。

4.1.3高度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是由集体创作,并通过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变异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作活性文化。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副教授是目前所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撰文提出“活态文化”的专家学者,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其著作《活态文化——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为我们首次提出了“活态文化”概念,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孤立、简单、表面的艺术形式,而体现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熔化铁汁的原料配比科学、合理、安全、规范,铁汁中加入少许木炭就呈鲜红色,加入少许黄铜就呈绿色,可以产生特有的效果。但是确山铁花的核心内涵却始终未变,这很好地说明了确山铁花在传承过程中的“变”与“不变”的“活”的特性。确山铁花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是一定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社会产物,

并且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流传,所以对确山铁花的保护不能仅限于专家学者对其调查、登录、挖掘、整理、建档等理论性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还要维护和恢复其适宜生存的民间化社会环境,使确山铁花有安身之所,才能保持其活态,

发挥出应有价值。

4.1.4创作主体的结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同为人类文化遗产,但各有独特的生存方式。物质文化是固定的,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可以脱离活态文化传统而静态存在,是一种物化的时间记忆和空间再现。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流动的、发展的,不能脱离其活态环境而独立存在,是特定群体生活的缩影。确山铁花花棚的制作,最初仅仅借助于树木,后来又发展到用木杆搭制一层简易花棚,把鞭炮与其结合,再到现代由确山铁花第六代传承人杨建军将其发展到用钢管代替木杆,由一层变为两层,花棚的形状由过去的单一的四边形变为三角形、圆形、多边形、半月形等近十余种,将现代的烟花爆竹充分与其结合,还把舞

龙、舞狮、社火等传统表演吸纳进来,形成“龙穿花"表演艺术。

4.1.5共同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

确山铁花就是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的,与开创者、传承者、更新者密不可分,所以完全呈现出个性化特征。确山铁花在其传承过程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扎根于乡土中群体的自行传衍,目的性不强,有一定的自发性;另一种是在父子、师徒间口传心授,参悟

体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较强,就是为了传承保护。目前确山铁花的传承主要是第二种情况——“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特性就是“活”态传承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传承过程中一直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相应的,

其文化内涵也就越来越丰富,所以其总体价值也就呈现出不断变大的趋势,以此达到更符合当时人们的文化需要,当然,反过来,这一变化也是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真实写照。

4.2确山铁花的价值内涵

目前,对地域文化,社会各界普遍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而对其所蕴涵的深层智慧、情感价值的发掘不够,情感与智慧内涵在确山铁花中是水乳交融的。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文化生活贫乏的村镇,打铁花活动给乡民们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振奋了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2.1情感价值内涵

道教是植根和繁盛于中国土壤的古老宗教。其贵生思想体现了对人生乐观进取以及同自然抗争的精神,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能够

接纳民间淳朴的道德规范于自身,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教具有民教、俗教的特点,

在它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使它同民间习俗、民间文化产生和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诸神多源于民间,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民众日常生活内容的真实体现和象征。这就是道教能在民间长期

保存和流传的原因,确山铁花的产生与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确山铁花表演活动的功用首先它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关系,也即是人与超自然的、超人的、神秘的天神与鬼怪之间的关系;同时能调节和加强现实的人际关系,使之趋于和谐;另外就是满足了人们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民族情感的表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确山铁花的产生、发展本身就源于情感表达的需求,源于人们对亲人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

尊崇、对鬼神的敬畏,喧嚣中蕴含和谐有序,竞争中彰显团结协作。确山铁花无论是起源发展、制作工艺还是表演艺术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内敛含蓄而又热情奔放的民族情结、睿智理性而又拼搏进取的精神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

基因。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所固有的,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身的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和谐思想,它对自身的

关切是独特而现实的。以和谐为思想基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奉行

和谐内涵的确山铁花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奉行团结合作、稳定有序、拼搏进取、乐观奔放的社会准则与人生哲理。它本身体现了和谐精神,大力崇尚、倡导社会和谐。

确山铁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当代社会也必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基础。

4.2.2智慧价值内涵

确山铁花的智慧元素可分为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社会群体综合性智慧等几方面:

自然科学价值是在长期从事自然研究、学习、应用中所形成的智慧。确山铁花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如冶炼技术、制作工艺、天文气象等。早在汉代先民们就掌握了在冶炼生铁时加入碱性辅料的技术,以保证炉渣和铁

水很好地分离并顺利地流出炉外,对古代冶铁来说是关键。在配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石灰石作为碱性熔剂,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脱硫,二是为了助熔。石灰石不加极易发生坐炉事故,多加不利,多了就要多费燃料和减产口1。这在冶铁

史上是巨大进步,是汉代冶铁技术和冶铸技术提高的表现,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也曾发现石灰石。在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安阳的东冶遗址、申村遗址、铧炉遗址、后堂坡遗址等唐宋冶铁遗址哺1的炉渣中氧化镁的含量与现代高炉渣基本一致,为有意加入,作用同石灰石。由此可以看出古老

中原大地孕育的确山铁花中蕴含了高超的冶铁技术,确山铁花的产生发展、薪火不断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广大中原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劳动人民掌握有高度发达的冶铁技术分不开的。现代生铁冶炼的工艺流程虽因方法、设备的不同而不同,但冶炼的原理仍与确山铁花熔化生铁是相同的,尤其表现在温度的控制、熔剂等辅料的配比和添加、杂质的清除等方面。对熔炉“所喷溅的铁花进行分析是了解冲天炉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铁花的产生是由于小颗粒高温铁液在空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闪现出似烟火状的火花,并由于铁液的化学成分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

太。文学艺术价值是一种以艺术想象与创造为基础的智慧。确山铁花起源传说、表演艺术的讲述就充分体现了其文学艺术价值。通过确山铁花的起源传说的娓娓道来犹如把我们带回到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世界、悲壮感人的历史记忆;对

表演现场的精彩描绘使我们看到了确山铁花对人的感染和震撼,领略了古老民间艺术的魅力,犹如身临其境。社会群体综合性智慧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运用而传承下来的集体智慧及综合智慧。确山铁花中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习俗即为所指,这些社会群体智慧对人的行为方式、生活习俗、思维模式的定型固化、发展转变 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极强烈的地域性。综合性智慧指确山铁花中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组织技能。大到活动的组织策划、协调配合;小到工具制作、花棚搭建、生铁熔化、祭祀礼仪等细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聪明才智。面对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信息化,确

山铁花中的智慧价值并非过时,对确山铁花中智慧元素的深入挖掘,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