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殇读后感

  “纪念原配的世界”王开玲开篇便如此写道。人们不禁会发问何为原配的世界?为什么要纪念?难道这不是原配的世界?

  也许引用狄更斯的双城记便足以回答“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昧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时期,那是黑暗的时期.……”那样的时代似乎更像是现在这个时代,复杂无比。

  时间上溯到5000年前,那时虽然任就是洪荒时代,一切的文明任就处于萌芽。而一切任就是原本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临海而渔,欲林而猎的渔猎文明被农耕文明所取代。人么不必再去为生活东奔西走,只需守着一方土一片天便可安然一生。人与土地依然其乐融融。

  在一季又一季的谷物收割后,一年又一年春夏秋冬的交替后,一代又一代的人生老病死后。渐渐地一生困守在一方土的人们不再满足,开始去探寻世界的奥秘。于是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航海家开始探寻世界、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开始寻找宇宙的奥秘。终于在爱因斯坦,瓦特,法拉第等一系列科学家的发明开始改变世界。工业时代开始取代农业时代。

  终于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原配的世界开始渐渐远离。

  霓虹灯取代了萤火虫,消灭了黑夜;噪音取代了夏夜的唧唧虫鸣,剥夺了耳根清净的权利’高楼林立的城市取代了荒野,遮住了地平线……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对着越走越远逐渐消失的那个原配的世界除了说声再见,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人们不再夜不闭户,也不会路不拾遗。彼此之间不再是相信,而是猜疑。乃至于帮助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成成功的踏脚石。谁还会觉得为松板的晶亮,幽林里的气息,昆虫引人自省的鸣叫而觉得神圣?谁还会看见城市就头痛?谁还会听见春天树叶绽开的声音?谁又会觉得河川是我们的兄弟?谁还会把野兽视为手足?难道这种远离自然的存在方式算是生活?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时代?我觉得凡是好的东西都应该免费或者傻瓜也能活得好好的。

  最后借海明威的话结束这篇不知从何谈起的读后感吧——“这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

(字数823)

 

 

第二篇:《河殇》读后感

《河殇》读后感

在读完《河殇》后,笔者感到了深深地震撼。从《河殇》这一部解说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张力,那种潜藏在底处的激流。《河殇》即是黄河之死的意思,行文的中心思想就是批判近代国人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敢面对现实的落后,同时,也否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把中华文明的进步以及成就归功于在西方文明的滋养下,这在思想上就存在了很大的误区。

《河殇》采用及其偏激的方式来诋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试想如果中华文明已经“像淤积在黄河河糟里的泥沙一样,积淀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那么如今中华文明为何能焕发出新的活力而延续至今呢。黑格尔说了:“存在即是合理”。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历久弥新,不是一味地固步自封 ,而是不断地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不是一味地固守己见,而是不断地吸纳外来的精华。朝代的变迁,民族的融合,这都构成了伟大的包容的中华文化。

《河殇》总是竭力打掉我们的中国认同感。它嘲笑中国人为自己的球队叫好,感叹“变法之艰难,或许就难在我们总是担心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它认为西方的工业文明可以取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要走出去。可在笔者看来,这种方式无异于做别人的附庸,最重要的是要引进来。

当然,我们也不必苛责《河殇》,那是个中国刚刚从大灾难中走出来的年代,过多的挫折、失败使得众多中国知识分子罹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今天我们应当同情多于责难。有的人以身为中国人为傲,也有人因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卑微、失望,笔者觉得中国人是有希望的,因为有这么多人关心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心力,《河殇》所诉说的含有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爱之深、责之切”的责难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