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殇》读后感

《大国之殇:第二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端木赐香教授的《大国之殇:第二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端木赐香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批评研究多年,自称平生要务:拆历史的墙角,探文化的陷阱,还原历史,奉献常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说其“叙事精辟,论断深刻,文字亦庄亦谐;糊涂人治史不糊涂!”

这本书在总体上让我更加的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及经过,书中的语言幽默、直白,使我更容易地去了解历史。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在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所得利益不及预期,中国并没有更好的开放。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有许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其中的过程也还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结果是四个条约的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条约中有着许多内容,包括开放港口、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等。其实列强的主要目的还是通商,但他们似乎高兴得太早了。首先是政府的做法,大清朝认为条约是被迫签订的,那么就可以不遵守。事实上,《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大多官员根本不知其内容,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这样便导致条约执行困难。再者,在民间,人们也不服战争结果。在通商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英国的商业,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没有什么销路,反而中国的茶叶在英国有很大的需求,因而造成了英国对华贸易的逆差。这样使得英国在中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马克思甚至认为,英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都是中国的这种需求不足导致的。总而言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了基础。

亚罗号事件、马赖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前者使得英国怒了,发兵就攻打广州。而马赖事件——法国传教士马赖在内地传教时死了,这使得拿破仑三世感到不安了。于是乎,英法开始联合起来,而美俄也跟着来凑热闹了。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亚罗号事件、马赖事件只是给了英法一个借口,其实他们也觉得大清朝不打不行了。

广州反入城斗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广州人排外情绪十分严重,还曾经用钱鼓励人民杀洋人。正因如此,英国才一开始对广州进行攻打。很显然,

清朝打不过,官方的打不过,就鼓励民间进行团练,让乡绅去对付洋人。这使得英法很不爽,于是他们开始北上了。英法美俄要求修约,而清朝似乎不太同意。虽然第一次鸦片战争败了,但清朝皇帝依然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罔顾国际惯例,这也使得英法联手,不过我认为这只是其中的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在中国捞到的好处太少了,不得不使用武力逼迫中国开放。不论如何,英法是要定要打中国了,而美俄在旁观战顺便拿点好处。

三次大沽口之战,似乎让咸丰帝感到怕了。开始的广州失利,咸丰依然没有感到害怕,对于四国修约的要求都不予理会。因此,四国公使北上天津了。之后依旧谈不拢,英法联军开始攻打大沽口炮台,很显然炮台很快就失陷了。清朝只好派人来谈判,虽然勉强谈好,但后来双方对于换约一事又有矛盾了。没办法,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开始了。这次,清方做好了准备,竟然赢得了这一战的胜利。确实中国人在谋略和肉体力量上十分强大,但对于欧洲的枪炮,这其中的差距那是十分大的啊。尽管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朝赢了,但英法联军绝不会就此罢休的。不久,英法联军再次派兵,这其中还有2500名“中国志愿兵”。书中也提到了这样情况的原因:中国古代政府与国民并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百姓日子不好过,就会反过来对付自己。面对强大的敌人,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朝很快就败下阵来。不仅如此,联军还攻陷北塘天津,直逼北京。这时,咸丰想先跑了。

大国之殇读后感

联军没有打算打到北京的,但因为清朝竟然抓了英国大使巴夏礼一行人,联军就只好攻到北京了。巴夏礼一行人在北京受到了严刑,39人中只有19人活着回来,有些人尸体被大卸八块,有的人尸体甚至找不到了。因为这样,英方愤怒了。这些人是在圆明园受到的酷刑的,因此英方决定火烧圆明园。英国随军牧师孟纪干脆认为,一个圆明园甚至不抵一个英国士兵的生命。中国人认为生命是有价的,而外国人却非常看重个体的生命。倘若清方能很好对待巴夏礼一行人,那么火烧圆明园一事便不会发生了,但是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抢掠是难以阻止的,至少圆明园不会毁于一旦。

战争结束了,四国都签订了新的条约,其中获得利益最多的竟是俄国,使得俄国获得了中国很大一部分领土。俄国并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却狡猾地利用英法联军的力量去夺取这次战争最丰硕的果实,同时还履行了对中国友好的义务并痛

斥了它的竞争者。虽然战争结束了,但这样的历史依旧继续重演,因为清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依旧搞不懂世界,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输,这样只能导致清朝继续挨打。在19xx年,慈禧甚至向11国列强宣战。唉!在这样的统治者的领导下,大清朝就只能一直挨打。两次的鸦片战争,清朝没有长任何记性,但邻国日本却因此睁眼看世界了,这便导致了以后中日之间的差距。自己挨打,却让别人长记性,不得不说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关于火烧圆明园,雨果对此作出对政府的批评,这似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因为他们国家的人也在骂自己的政府。但是即使没有火烧圆明园,雨果照样能找出骂政府的话。更有意思的是,19xx年4月,中国一位教授到雨果故居拜访,竟然发现他的收藏品居然来自圆明园。总之,这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皇帝似乎没有什么打击,依旧不懂世界。

看了这本《大国之殇:第二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我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了更深的了解。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史为鉴,不能认为自己就是最强的,要多向他人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古典之殇读后感

  “纪念原配的世界”王开玲开篇便如此写道。人们不禁会发问何为原配的世界?为什么要纪念?难道这不是原配的世界?

  也许引用狄更斯的双城记便足以回答“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昧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时期,那是黑暗的时期.……”那样的时代似乎更像是现在这个时代,复杂无比。

  时间上溯到5000年前,那时虽然任就是洪荒时代,一切的文明任就处于萌芽。而一切任就是原本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临海而渔,欲林而猎的渔猎文明被农耕文明所取代。人么不必再去为生活东奔西走,只需守着一方土一片天便可安然一生。人与土地依然其乐融融。

  在一季又一季的谷物收割后,一年又一年春夏秋冬的交替后,一代又一代的人生老病死后。渐渐地一生困守在一方土的人们不再满足,开始去探寻世界的奥秘。于是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航海家开始探寻世界、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开始寻找宇宙的奥秘。终于在爱因斯坦,瓦特,法拉第等一系列科学家的发明开始改变世界。工业时代开始取代农业时代。

  终于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原配的世界开始渐渐远离。

  霓虹灯取代了萤火虫,消灭了黑夜;噪音取代了夏夜的唧唧虫鸣,剥夺了耳根清净的权利’高楼林立的城市取代了荒野,遮住了地平线……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对着越走越远逐渐消失的那个原配的世界除了说声再见,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人们不再夜不闭户,也不会路不拾遗。彼此之间不再是相信,而是猜疑。乃至于帮助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成成功的踏脚石。谁还会觉得为松板的晶亮,幽林里的气息,昆虫引人自省的鸣叫而觉得神圣?谁还会看见城市就头痛?谁还会听见春天树叶绽开的声音?谁又会觉得河川是我们的兄弟?谁还会把野兽视为手足?难道这种远离自然的存在方式算是生活?

  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时代?我觉得凡是好的东西都应该免费或者傻瓜也能活得好好的。

  最后借海明威的话结束这篇不知从何谈起的读后感吧——“这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

(字数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