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计划》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旅行计划》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旅行计划》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的心情是一半欣喜一半忧。欣喜的是看到学生们在不断的进步,沉重的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已经习惯了父母给他们计划,他们每天只是接受父母交给的任务。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任重而道远。

当初我的出发点是本着让学生通过回忆过去的旅行体验,发掘问题,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调查研究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物,进行判断、选择、实践,并能从自己的行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通过教学,学生还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物品,并还不会旅游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考虑得不周全,甚至一塌糊涂,出乎我的意料,可见学生的独立能力很差。我没有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有些仓促便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计划。

在教学中老师的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这时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在叙述时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应及时给与赞赏,让他们的自信心发挥极致。我重视对于学生的评价,但我在这节课中做得仍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从制定活动计划的指导上, 制定活动计划是开题活动的重点,因为研究方案将对小组的研究活动起到引领和框架的作用。所以在这节课中,制定活动方案都作为了重点。为此我们设计为指导学生如何去制订方案,充分给学生思考、想象、设计、交流的机会。我一步步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学生都能找出来。在学生脑海中已有了自己的初步构想时,这样就可以更加开阔学生的视野,帮他们更好的捋清思路。但是只是少数的同学,我没有照顾到全班,小组交流不够充分,应多给予时间让他们多交流合作。因此,虽然课上得不算成功,但能从失败中寻找到可以改进的因素,从改进中提高教学技能,我觉得也是一种收获,也未必不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第二篇:[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综合任务: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中山市小榄中学 郭凤英

涉及课标: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信息获取”部分,课标要求如下: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

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讲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式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就是教师创造情境,学生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和教师)来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信息来源,并获得信息。

(2)能够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开展合作、正确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

(2)能够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利用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2)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的第四节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完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艺和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内容,本次课是对前面的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综合运用。本次课的设计依赖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又是对教材的提炼和拓展。

教学重点:

1、确定收集资料的策略及存放资料的方法

2、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展示作品。

教学难点:

1、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资料?

2、如何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

3、如何正确地评价活动结果?

学生分析:

认知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大部分学生具备了相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及在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并保存的能力等);通过本学期的继续的学习,学生已进一步巩固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并掌握了一些信息获取的策略与技巧,学会了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同时,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够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探究活动。但时,由于学生的水平有差异,为了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要采用异质分组、合理搭配的进行教学。

心理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处于青年初期,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但稳定性不很高。由于网络世界引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的东西(例如,QQ,游戏等)很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注意为紧密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真正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学时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确定选题、合理分工、搜索资料

第二课时:补搜资料、整合资料、展示评价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指导法、作品评价教学法

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3、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室、多媒体教学控制系统、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网站(呈现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学生作品提交利用ASP技术实现,学生查看作品用FTP的只读功能实现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确定选题、合理分工、搜索资料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第二课时:补搜资料、整合资料、展示评价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教学评价:

学生根据下表,展示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评价,教师也对各小组做出点评。

学习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表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附表:

活动计划表

组别: 第___小组 小组昵称:__________

修改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

本次课是一次综合活动课,分两个课时,活动内容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有关旅行方面的内容。从教学设计来看,这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从教学过程来看,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网络也比较正常,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较活跃。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小组都能提交一定水平的作品,作品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国内的、国外的、大地方的、小地方的景点都成了他们设置的线路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活动课最为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这次活动,我验证了基于网络的高中信息技术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可行性。学生利用这个学习环境中,可以很好地开展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各种活动,为我以后更加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

不足之处:

1、教学评价只停留在对作品的评价上,未能真正体现到小组和组员的学习过程评价上。

2、学生作品的质量不高,加工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互联网吸引力远远比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大,以至于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影响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

4、有些小组的分工不明确,出现只有小组长在做、其他人在玩的现象。 改进措施:

1、在以后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出行之有效的任务分工表和评价量表设计和实现。

2、平时要加强学生的技术素养的训练,提高学生信息加工能力。

3、加强对学生理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习内容选择的方面尽量是学生感兴趣的。

4、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课堂的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4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编者李克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郑永柏 谢幼如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