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变更申请报告

CB23                              变更申请报告

(承包[ 东庄 20## ]变更  01 号)

合同名称:新化县重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一标)     合同编号:13-LD-CXK-XH-01

承包人:湖南新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说明:本表一式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设计单位、发包人3方审签后,发包人、承包人、设计单位及监理机构各1份。

 

第二篇:乡镇供水申请报告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单位概况:××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注册资金××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为城镇自来水供应。公司位于××县××乡。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系由杨占林、席建龙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于20##年11月5日取得××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怀安)登记内名预核字[2009]第0116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正在办理设立登记。公司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20万元人民币,截至20##年11月6日实收资本20万元人民币。详见××市鑫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验资报告》(×鑫验字[2009]A047号)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县××乡集中供水工程。

1.2.2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2.2.1建设规模确定

供水规模:新建日供水能力为2000m3/d。

主要工程内容:新建水源井2眼,配套取水泵房及变频控制系统,清水池、配水设备及变频控制系统,溶解池和加药间,配套供水管网,水厂办公用房及其他公用工程。

⑴供水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乡现状无自来水厂,目前供水为各村自备水井集中供水,各村分别建有供水井1眼,设储水柜一座向村民供水。供水管道布置混乱,且年久失修,漏水现象严重,断水、跑水、洇塌房屋现象时有发生。储水柜与供水地面最大高差不足10米,且供水管道管径偏小,导致供水压力不能满足需要。

供水量与供水压力的不足,导致夏季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缺水或断水,冬季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缺水或断水。

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实际情况,这些自备井大多开采浅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70---80m左右,取水含氟高,水质差,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采水结构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地形发生变化。

××乡××村和××村现状村民户数1639户,总人口6188人,现状供水不能满足村民生活及生产用水需求。

从××乡供水设施现状看,现有供水设施与现状建设和发展仍很难适应,同时亦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其主要表现为:

①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镇区人口的日益增长及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相应的生产、生活、公用事业等用水量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供水管网大部分地带水压不足,尤其夏季用水高峰期,水压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夜来水”的现象有增无减;所有供水井均无消毒设施,供水水质无法保证;供水范围小、供水能力低、水压不足、水质差的供水状况,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镇区供水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供水形势已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

②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自备井盲目开采,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质无保证。

由于集中供水严重不足,且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打自备水源井,以解决供水问题,形成各企事业单位重复搞“小而全”的自备水源,不能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给本已紧缺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

自备水源供水不能保证生活用水的水质、水量和水压。各村自打水井,盲目开采,用水无计划,供水无保障,得不到统一管理,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所有水源均么有消毒设施,生活水质得不到保证;水源井数量较多,布置分散,其卫生防护得不到保障,且部分水源井及其设备老化,水量、水质和水压均不能满足生活用水的要求。

③分散供水井造成电力能源、设备资金、运行管理费用的浪费。

现状供水井中,多数成井质量差,出水量稍大就会出现涌砂现象,供水设备老化、不合理,设施不配套,能量浪费严重,且经常出现故障,大量的自备井导致运行、管理、维修费用非常高。

④管网建设滞后,供水可靠性低,管网漏失越来越严重。

由于供水管网建设初期缺少规划指导,没有超前性,管网缺乏设计,没有系统性,同时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管网布局不合理、管径偏小、材质差、供水压力不足的现状。再者,供水管网多数为钢管,建设起点较低,加上年久老化,管网的漏失率高,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综上所述,对××乡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已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⑵供水需求分析

项目区需水量预测分为生活需水量和公共事业用水预测两部分,而生活用水量预测基于人口预测。

供水范围为××乡政府(包括公共事业单位和企业)和两个行政村。据××县公安局出具的统计资料,20##年供水范围内人口为6188人。

以人口综合增长率法预测20##年人口数量。参考历史人口变化情况及以后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根据××县发展规划,结合××乡小城镇建设, 20##年三个村常住人口达到7116人,到20##年三个村常住人口达到8184人,因而确定规划年人口为0.8万人。

①居民生活需水量

根据预测,20##年××乡××村和××村两个自然村人口为0.8万人,由于人口居住集中,可全部实现自来水集中供水。

依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及河北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85~140 L/人·d,并结合××乡居民生活水平及节水器具的普及情况,确定××乡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10L/人·d,预测××乡居民20##年生活用水量为55.6万m3

②公共事业需水量

城镇的公共事业用水量包括机关、学校、医院、餐饮等各类公共事业和服务行业的用水,本次公共事业需水量以预测城区公共事业用水定额确定。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标准》的规定,小城市公共事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31.8%~50%,预测××乡居民20##年生活用水量标准为95L/人·d,则公共事业用水量应在30.2~47.5 L/人·d之间。根据现状城镇公共事业用水水平以及××县发展规划,确定20##年城区公共事业用水量确定为30.2L/人·d。经计算,年需水量为16.5万m3。该建设项目运行后将关闭两个行政村的自备井,实行集中供水。

③工矿企业及养殖业需水量

根据项目科研报告,××乡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内工矿企业及养殖业用水量21.9万m3(600m3/d)。各项需水量预测情况见表1—1。

综上所述,项目区20##年居民生活、公共事业和工矿企业及养殖业总需水量为90.4万m3(2477m3/d)。

本着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和为今后留下一定发展空间的原则,本工程规模确定为2674 m3/d,能够满足20##年城区用水要求。

表1—1  ××20##年居民生活、公共事业需水量表

⑶工程规模确定

根据上诉用水量预测中,确定××乡集中供水工程20##年规模为2000 m3/d。

根据总体规划及国家有关政策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设计对现状自备井逐步关闭,质量好的供水井作为集中供水的备用井。因此本次设计工程规模确定为:2000 m3/d,配水管网管径适当考虑远期发展需要。

1.2.2.2工程内容

⑴水源地建设工程

①水源选择

××县水资源贫乏,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和由降水产生的自产地表径流以及客水。境内主要河流有东××河、西××河、南××河、洪溏河、十里河等,均为××河支流。××河及其支流南××河、西××河、东××河为常年性河流,洪溏河为季节性河流,其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无论水质还是水量,都不具备作为集中供水水源的条件。

全县的地下水均为浅层淡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川区还接受山区地下水径流的侧向补给。地下水的补给范围和流向与地表水流域边界基本一致,由河谷两侧向河谷流动。地下水由于受地形、植被等影响,降水入渗很少,大部分地区水量贫乏。

为解决××乡供水问题,通过对××乡周边地下水进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选用地下水作为××乡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拟选水源地位于确定在第六乡政府所在地××乡村西南。

井群位置位于××乡西南侧1500处,详见附图。单井井深120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单井出水量为50-80m3/h。机井出水量及地层柱状图见附件。本项目供水工程新建水源井3眼,配套建设取水泵房,安装深井水泵及配套变频控制装置。

②水源条件

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对该建设项目涉及区域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对该项目水源地的水源类别、取水层位、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水质、影响范围、退水情况、用水合理性以及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和对周边永和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论证结论,选定水源地位置,做为项目申报的依据。

A.水源地位置

××乡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考虑目标含水层的分布,地下水的补、径、排和边界条件等因素,确定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乡村西南沙河,该处位于地下水流向的上游,距××乡村约1.5km。

B.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

a.目标含水层及特征

水源地取水目标含水层为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设计凿井深度120m。水源地及附近地下水含水组划分如下:

第一含水组:为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由冲积物形成,主要成分是细沙、砂砾石、沙粘土。厚度在5~35m,含水量较小,含水类型为潜水。

第二含水组: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地层,厚度达20~120m/d,单井涌水量可达100 m3/h,个别能超过150 m3/h,是开采利用的主要层段。

第三含水组: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1-2地层,此层基本分布在100m以下,岩性主要为细沙、粘土、沙粘土,个别地点含小砾石,此层含水量不大,基本没有开采的必要。

本工程拟开采第二含水组,井深120m,单井出水量50-80 m3/h。

b.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抓哟是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洪溏河上游一带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以及河水的垂直渗漏补给。大气降水入渗以及河水的渗漏是通过包气带直接补给地下潜水。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其径流方向与地表径流方向一致,由南向北流动,最终汇入××河冲积带。地下水主要是通过人工开采进行排泄。

c.地下水动态

ⅰ地下水年内变化特征

根据多年地下水水位动态检测结果可知,2月底至5月,冰雪消融合降水,使地下水得到补给,5月出现全年最大值。6月份开始,随着降雨的增多,地下水得到教充分的补给,但6-9月份随着农业用水的开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9月后农业用水减少,但降雨量也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弱,到年初由于气候寒冷、大地封冻,地下水得不到垂直补给,但排泄仍在进行,潜水水位仍呈逐渐下降势态,一直持续到来年3月。

ⅰ地下水年际变化特征

1996年~20##年地下水年际变化总体趋势是缓慢下降,下降幅度为2.27m,年平均下井速率0.17m,年平均地下水埋深具有与年降水量变化较相一致的特征,1996~20##年为连续丰水年,年平均降水量为382.2mm,接近多年平均降水量(385.7mm),地下水位变化平稳。

C.水源地水质

水源地水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根据水质检测结果,监测项目均符合饮用水要求,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源地水质可以满足建设项目的水质要求。水质分析报告附后。

D.取水可行性分析

经抽水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单井出水量50 m3/h,水位降深5.0m,地下水深虽然下降,但幅度不大,因此新打水源井单井出水量50 m3/h,是有保证的。

E.项目取水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规模小,取水量小,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甚微。论证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开采潜力,不会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

水源地运行后,单井影响面积约为0.056km2,影响半径268m,预测地下水位降深5m左右,对地下水流没有大的影响,对地表水汇流亦不会产生影响。项目取水不会对区域水资源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乡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的选择符合××乡镇规划要求,该处位于镇区上游,避免了污染,便于卫生防护,且交通便利,方便运行管理。水源地水量充沛,既能满足需水要求,又能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水源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是一处理想的集中供水水源地。

⑵给水工程

①给水系统工艺流程

水源地水质符合《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给水系统建设方案一般有两种,一是在水源井取水、提升至水厂清水池,在此进行消毒处理后由提升泵房变频供水至配水管网,再由配水管网将水配给用户。二是在水源井取水、提升至水厂清水池,在此进行消毒处理后由提升泵提升至水塔,由水塔通过配水管网依靠重力流供水至用户。

考虑至××乡处于农村电网,以及变频供水成本较高等因素,本项目供水方案确定为:水源地井泵取水,井联络管汇集后,由输水管道送至配水厂,经加氯消毒后,由提升泵提升至水塔,由水塔通过配水管网依靠重力流供水至用户的供水方案。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②水源地取水条件及取水方式

水源地位于××乡西南约1.5km处,面积0.5 km2范围内。取水方式采用管井取水。开采第二含水组,井深120m,单井出水量50 m3/h。

③配水厂位置选择及输水管道定线

A.配水厂位置选择

考虑到水源地和镇区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乡镇区的地形及地势条件,综合考虑镇区供水布局,将配水厂位置选在镇区南部1500m处,详见附图-2.,该处具有以下条件:

a.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选址已通过当地规划部门审批,符合当地土地规划,可通过用地预审许可。

b.该处位于规划区边缘,属于退耕地,没有耕种作物和地面建筑,地势较高且平坦,有利于厂区建设及管道铺设,具有足够建筑材料、器具存放场地和临建设施建筑场地。

c.水厂西侧紧邻乡村道路,交通便利

d.厂址南、西、北三面均为空地,周边无污染企业,空气清新,无噪音、粉尘、有害气体、有害水源存在,环境适宜建水厂。

e.该厂址地形平坦,地面标高约804m左右,是整个供水区域的最高点,有利于配水,节约电耗。

B.输水管道定线

水源地附近均为农田,地势开阔且平坦。在选定水源地和水厂位置的基础上,选定方案为输水管线从水源地联络管接出后,沿现状乡级公路或田间路向东北至配水厂。所经区域为农田或荒地,障碍物少,方便施工及运行维护,经济合理。

配套输水管网600m,将新建水源输送到水厂。输水管网采用球墨铸铁管,DN300。管网埋设在当地最大冻土深度以下,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本项目管网埋深3m。

④水厂建设工程

配套建设办公用房96m2,平房,砖混结构。

变电室16m2,砖混结构。

加药间40m2,砖混结构。

提升泵房24m2,砖混结构。

水塔360m3,钢砼结构,防渗防腐蚀处理。

清水池600m3,钢砼结构,防渗防腐蚀处理。

⑤配水管网工程

配套供水管网19660m,其中配水主干管5860m,村配水管网13800m。管网埋设在当地最大冻土深度以下,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本项目管网埋深2m。

1.2.3工程设计内容

1.2.3.1概述

⑴工程规模

工程设计规模2700m3/d。

⑵工程内容

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水源地取水工程、联络管道和输水管道、配水厂、配水管网,以及相应的供配电、自动化监控、土建工程。

⑶工艺设计参数

该工程为全年连续供水,参照我省类似城市用水情况和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日变化系数取1.4,时变化系数取1.6,最大加氯量(以有效氯计)取1mg/L。取水泵机组、联络管道、输水管道按最高日平均时设计,提升泵房按适应用水量变化要求设计,配水管网按远期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两次计,一次灭火用水量25L/s。

1.2.3.2取水工程

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采用管井取水。井群生产井井数按最高日供水量和井群开采状态下单井处水量确定;为保证安全供水,按设计规范要求,取生产井数的10%~20%作为备用井。

水源地供水规模2700m3/d,单井出水量50m3/h,生产井3眼,其中备用井1眼。

在水源地垂直地下水流向布井,井间距300m(井群布置见附图),井深120m。平均动水位埋深,参考××县××乡的供水水源地资料暂以70m计。

取水工程按高日均时设计,取水设备选用节能效果较好的井用潜水泵,根据动水位标高、配水厂清水池最高水位和管道损失计算潜水泵扬程,平均扬程以99m计,每井配一泵,型号为:200QJ80-99/7,共4台。水泵性能:Q=80 m3/h,H=99m,N=37kw。

水源地井群系统联络管道根据供水安全要求布置,并按管道布置进行了井群联络管道水力计算。

为加强水源井的卫生与安全防护,每井均建半地下式深井泵房一座,共4座,平面尺寸为5.0×4.0m,分上下两层,底层安装工艺管道及设备,上层放置控制设备,泵房屋顶留设备安装孔。变配电室和泵房、值班室、休息生活用房合建,泵房各设一小院,平面尺寸14.0×18.3m。

为保证潜水泵正常运行、实现自动控制和维护管理,每台潜水泵的出水管上均设有必要数量的阀门和仪表。

水源地潜水井泵房总建筑面积60m2(单井20m2),总占地0.1162ha(1.75亩)。

联络管管径DN150,总长度1200m选用球墨铸铁管。详见取水工程主要设备材料表。

1.2.3.3输水工程

输水管道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设计,Q=150 m3/h,选用两条DN250球墨铸铁管,V=0.82m/s,1000i=3.64。一条管事故断水时,单管能供70%的流量。为满足事故时输水要求,两条输水管道间设连通管铁管,胶圈接口。凸起点设自动排气阀,凹点设泄水阀。

1.2.3.4配水厂工程

配水厂按本期规模设计,预留远期用地。厂址位于××乡南部1500m处。占地面积0.145ha(2.17亩)。厂区地势平坦,自然地面标高804m左右,设计厂区地面标高804.5m。设计规模2700m3/d。配水厂出水供应管网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配水厂内主要建、构筑物有:清水池、加氯间、提升泵房、水塔、变配电室、办公用房等。

⑴清水池

清水池为调节管网用水量变化的构筑物,由调节容量、消防储量和安全储量组成。厂区设1座600 m3半地下式矩形钢筋混凝土清水池,池内分两格,以便清洗。

清水池内壁平面尺寸为9.5×19m,有效水深3.50m,消防储量和安全储量之和满足30min加氯消毒接触时间的要求。

池内设导流墙,池顶设检修孔和排气管。池内还设有水位传示仪,随时检测清水池水位,控制加压泵和水源井泵的运行。水池清洗排空采用临时安装备用潜水泵排除。

⑵水塔

设置水塔以调节供水压力。根据用水习惯,20小时内用水主要集中在中午、晚上,考虑到设有清水池作为调节手段之一,水塔调节容积可适当减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设计,则水塔有效容积为2700×10%=270m3。水塔水柜内的设计水深按3.5m考虑。水塔水柜底至地面的高度按照下式计算为4.27m。

式中:水塔水柜底至地面高度m;

控制点要求最小服务水头,按10m计;

按最高时用水量计算的从水塔到点的管网水头损失18.27m;

设置水塔处的地面标高,为804m;

控制点地面标高780m(第九屯村西南角)。

水塔钢筋混凝土、保温水塔,主要由围箱、水箱、进水管、出水管和溢流管几部分组成。围箱与水箱两箱壁间的距离应大于0.5m,进水管顶端应伸至水箱的2/3高度处,出水管置于距水箱底部以上10-15cm处。并在管口处安装有滤网;进水管管径DN150,出水管管径ND200,溢流管管径ND200,顶端漏斗。按照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塔国家标准图设计施工。

为防止因人工控制不当或突然停水而造成水塔水満四溢的情况,设置水塔自动控制系统,有有效防止水泵空转。实现水塔缺水自动上水、水井缺水延迟自停、检测线路断线延迟自停的功能,同时也可按钮手动控制。主要包括超声液位仪和监控装置。监控设备上可对液位以传输来的信号进行上限、报警、下限等限值的设定。其报警水位应高出最高水位50mm,低于溢出水管喇叭口溢流边缘50mm。

RL-T2000一体式防腐超声波液位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误差:最大测量值的0.25%   负载阻抗:500Ω

分辨率:1.2mm                    电源:200VAC

测量范围:0~20m                  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

测量盲区:不大于0.5m         带一体化显示装置和带遮阳罩

散射角:全角不大于5.5°   具有固定目标抑制功能

输出信号:4-20Ma            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

⑶提升泵房和变配电室

提升泵房向管网供水,泵房内设备按供水要求设置,最高时供水量150 m3/h,设计扬程23m,选用2台ISG100-150型水泵,其中一台备用,水泵性能:Q=60.6-86.6-112.2 m3/h,H=27—24—18m,N=11kw。

泵房设计为半地下式,地上部分为砖混结构,尺寸A×B×H=6.0m×4m×5.5m。

泵房一侧设变配电室及控制室,配电室为砖混结构,尺寸A×B×H=4.0m×4.0m×3.0m。控制室与泵房间采取隔音措施,改善工作环境。

⑷加氯间

为保证出厂水余氯和配水管网末梢余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0.3mg/L和0.05mg/L的要求,水源地来水进入配水厂清水池前采用加二氧化氯消毒的方法,去除水中病原菌,并保证出厂水余氯,最大加氯量1mg/1,加氯点设在清水池进水管上。

设计选用2台CPF-30C型二氧化氯发生器,额定产气量(以有效氯计)100g/h(1用1备),采用流量配比的方法分别向两条进清水池管道加氯。可满足加氯要求。

加氯间由设备间、盐酸间、氯酸钠间和值班室组成,建筑面积40 m2

⑸配水厂附属建筑

综合办公室,内设办公用房、化验室、值班室等。尺寸A×B×H=24.0m×4.0m×3.0m,1层,共计96m2,砖混结构。

⑹配水厂总平面布置

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管理和生活、安全可靠,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功能分区,厂区分为生产区和办公区。生产区位于厂区南侧,综合考虑进、出水方向,水塔布置在厂区北侧,进、出水水力条件好。加氯间布置在水塔西侧,靠近加氯点。办公室在厂区北部。靠近厂区入口处,有利于生产管理和对外联系。在两个分区间利用绿地适当隔离,使各个分区既分区明确又紧密联系。详见附图。

1.2.3.5配水管网工程

配水管网设计规模2700m3/d。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力求以最短的距离铺设管网,满足供水要求,镇区内工业用水无特殊要求,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由管网统一供应。为提高供水安全性,管网布置形式采用环枝结合。

镇区地形较平坦,西南高东北低。以城区道路规划为依据,规划区范围为配水区域,针对××乡地形及供水特点在主干道布设采用枝状布置,各村布置主干管,四周配以连通管,形成环状管网。为节约资金,边缘区域辅以枝管。使用年限较长、管径小的现状管道,作为接户支管使用(由各村自配)。配水管网布置详见附图(××乡集中供水工程输水配水主干管平面布置图、××乡村配水干管图、第三屯村配水干管图、第九屯村配水干管图和三合屯村配水干管图)。

配水管网管径DN100---DN400,总长19660m,详见配水管网工程量表。

考虑到××县位于七度地震烈度区,配水管网管材选用球墨铸铁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与阀门等设施接处采用法兰链接,管道阀门选用蝶阀。为维护管理方便,管道上设置必要的检修阀门、泄水装置、排气阀,依据《室外给水规范》要求,设置地下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

从整个镇区管网布置来看,各村中心区管网成坏,四周辅以枝状管道。此种布置方式,可使管网投资最省,用有限的资金解决近期镇区用水问题,体现经济实用的原则。待城镇发展了,再于管网四周增设新的管道,与原有管道联接,提高整个管网供水能力,实现安全供水、远近结合、分期实施、节约资金的目标。

1.2.3.6供配电工程

⑴供电负荷

该工程主要负荷有11KW离心泵2台(其中1台备用)及37KW潜水泵3台(其中1台备用)。其它负荷有加氯间、综合办公用房等建筑物用电,配水厂设计安装容量132KW,总设计安装容量180KW。

⑵供电电源

该工程供水能力为2700m3/d,属三级负荷,电源由××乡现状10KV变电站引至厂内箱式变压器,厂外水源井深井泵就近引入电源。

⑶供配电系统及变电所的设置

在配水厂内设10KV总变配电所, 配置250KVA变压器1台。

10KV系统采用交流操作,操作电源为交流220V,电压互感器作为操作电源,采取去分流跳闸方式保护。短路器的操作机构为CT18弹簧操作机构。

水源井共3眼,根据工艺布置,3眼井成排分布,井间距300m,每井设一台变压器,由配水厂引出一条10KV线路,采用树干式供电方式。变压器采用户外高亚跌开式熔断器作为控制保护设备,每台变压器及高、低压设备组成一个小变电所,各变电所的变压器容量为50KVA1台。

配水厂变电所内设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等。

⑷无功功率补偿

该工程自然平均自然平均功率因数为0.79,采用低压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补偿后整个工程的功率因数达0.95。

⑸继电保护

本工程的继电保护采用常规的保护方法:

10KV电源进线设有过流和速断保护;

10KV馈出线设有过流和速断保护;

配水厂变压器出线设有过流和速断保护。

⑹电能计量

本工程采用低压柜内计量方式。

⑺设备选型

①设备选型立足于先进、实用及节能的原则。

②电力变压器选用S9型低损耗变压器。

③高压开关柜选用KYN1---12Z型金属桤装式开关柜,内装ZN12型真空短路器,配弹簧操作机构。低压开关柜选用GCS20型抽屉式开关柜。

④起动柜选用JJ1B型自藕降压起动柜和FMC型变频调速器

⑤高压电缆选用YJV及YJV22系列电力电缆,低压电缆选用VV及VV22系列电缆,控制电缆选用KVV及KVV22系列电缆。

⑻防雷接地

本项目建有20m高水塔,塔顶设独立避雷针1个,针高2.0m。

整个工程接地采用TN-C-S系统。变电所接地与工作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在距接地装置大于50米的低压电源进线处均设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⑼技术经济指标

①用电设备安装:180KW

②变压器安装容量/台数: 200KVA/1台。

③功率因数:补偿前:0.79,补偿后0.95

④年电能消耗量:35.8万度

⑤吨水电耗:0.43度/吨

⑥年电费:18.97万元

⑦吨水电费:0.29元

1.2.3.7自控与仪表

根据水厂的用电设备的类别和环境特点,对小于15kw低压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

为了控制检修方便,同时实现自动监控功能,工艺设备电机采用就地机旁控制、MCC控制及PLC远程控制,即三点控制。

控制系统采用集散型控制系统。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提高设备利用率

通过安装的现场仪表,连续监视各种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协调各工艺之间的关系,保证设备的充分利用。

⑵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

实行三级控制系统,设备运行非常安全可靠。

①第一级,中央管理控制计算机。当该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时,务现场PLC可单独负责本区域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

②第二级,现场PLC。当现场PLC故障时,各设备就地控制箱可单独负责各个设备的运行控制。

③第三级,设备就地控制箱。

⑶合理调度实现优化控制,节省运行费用,降低制水成本。

⑷节省人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根据水工艺要求设置相应的仪表,各仪表输出的4-20mA标准信号送到各现场PLC,由数传电台传送到中控室。

1.2.3.8通讯

与外界的通讯采取电话联网的形式,为便于生产管理和调度,设置必要的无线对讲通讯系统。

配水厂综合楼及各建筑物值班室内设电话,作为配水厂内行政管理及对外联系之用。

1.2.3.9采暖通风设计

⑴采暖设计

该地区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为-12℃,室内计算温度按规定采用。

配水厂采暖建筑物有:综合办公室、提升泵房、和加氯间。总采暖建筑面积约为136m2左右。设电暖气采暖,远期建采暖锅炉。采暖负荷为23kw。

⑵通风设计

加氯间、化验室设局部机械通风装置,以排除有毒气体,提升泵房采用自然通风。

1.2.3.10建筑结构设计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乡供水厂抗震设计烈度为7度。水源地及水厂位置土质类型为次生黄土质砂质粘土或粘质沙土组成,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10-150Kpa,适宜建各种建筑物。

水源地深井泵房根据地下水情况,选取半地下式,地下部分墙体为砼墙壁结构形式。水厂内水塔采用钢砼结构,办公室及加氯间为砖混结构。水源地及水厂各建筑构筑物一览表见下表。

表1-2       建筑构筑物一览表

1.2.3.11主要设备材料

⑴设备选型原则

①各设备的选型力求经济合理、高效节能,满足工艺的功能要求,符合土建构筑物形式的要求。

②设备的工作能力满足设计规模的要求,设备设置台数及运行方式,满足运行管理方便、灵活调配的要求,备有一定的余量。

③机械设备均按成套装置考虑,包括就地控制箱,连接电缆等有效运行所必需的附件。

④控制方式采用就地及控制室集控两种方式。

⑤考虑设备材料长期与水接触,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

⑵主要设备及材料

主要设备及材料见下表。

表1-3       设备材料表

1.2.4项目实施计划

本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本着一要抓紧,二要可能的原则,根据建设资金筹措计划,本阶段只列出项目实施初步计划安排,供有关单位参考,最终实施计划由项目执行单位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确定。

本项目计划在20##年2月底前完成项目设计和前期准备,20##年3月正式动工兴建,20##年10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施工并进入试运行,20##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建设期为一年。

1.2.5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⑴投资估算

①有关其它建设费用的确定

a.征地拆迁费

本项目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采用划拔,不计入土地费用,项目建设区为荒地,不涉及拆迁。

b.建设单位管理费

根据河北省财政厅财建[2003]724号河北省财政厅冀财建[2003]3号规定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0.8-1%计取。

c.工程监理费

根据冀价经费字[1992]243号文件标准,按工程总投资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计算;

d.临时设施费

   根据20##年其他费用定额标准,按工程总投资第一部分费用的0.5~1.0%计算;取1.0%。

e.勘察设计费

勘察费:根据建设部价字[2002]10号标准,按15元/㎡计算;

设计费:根据建设部价字[2002]10号标准计取;

预算编制费:根据20##年其他费用定额标准,按设计费用的10%计算;

设计前期工作费:按工程总投资的0.25%计列。

f. 工程招标费

根据国家计委计价字[2002]1980号,按第一部分工程投资的3.5‰计算;

g. 环境评价费

环境影响评价费按2万元计列;

h. 预备费用

综合考虑基本预备费及涨价预备费,以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费用之和为基数,按8%计算列入。

②投资估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277.41万元。其中水源地建设投资170.49万元,详见附表-1基1;水厂建设工程投资163.37万元,详见附表-1基2;配套管网工程投资726.98万元,详见附表-1基3;其他费用216.6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其他费用117.48万元,预备费94.2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85万元。详见附表-1投资估算表。固定资产及其他资产形成见附表-4基4。

⑵资金来源

地方财政自筹1277.41万元。

详见附表-3投资使用与资金筹措计划表。

1.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77.41万元。在项目总投资中建设工程投资1272.5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83.89万元,安装工程390.61万元,设备投资86.30万元。其他费用216.60万元。项目建设形成固定资产1272.56万元。项目建设期为1年,投入运行后年运行总成本为110.56万元,总收益为230.04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32.13万元,实现总利润87.35万元,上缴所得税21.84万元,实现净利润65.52万元。经测算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为8.79,财务净现值78.05万元,投资回收期10.90年。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4。

表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1 发展规划分析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推进城镇化进程。实施城镇化战略。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协调推进,以农村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聚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加速城镇化进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增强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⑴××乡城镇性质及人口发展规划

根据××县规划,××乡城镇性质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展以食品加工、煤炭物流及第三产业为主。

规划区域内现状人口为11500人,根据××乡城镇发展规划, 20##年三个村常住人口达到13000人,到20##年三个村常住人口达到15000人。

⑵供水规划

规划镇区范围内实行统一供水,在镇区西南设水厂一座。根据镇区日最高用水量估算水厂建设规模。

镇区给水厂选址时,要选择在交通便利、供电安全可靠、废水处置方便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地块选择要有利于水厂的生产建筑构筑物紧凑布置,利于设置防护林带。

⑶管网布置规划

镇区三村配水布置街道布置,管网工程可分期实施,规划供水管网采用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供水干管管径采用DN200mm-DN400mm,支管管径采用DN100mm。管线在城区道路中的埋设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工程设计规模和设计方案,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2 产业政策分析

国家鼓励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城际快速、城市轨道交通(经国家批准)系统开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和淘汰类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2.3 行业准入分析

国家鼓励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和房地产项目建设。除对不同级别的建筑企业限制其建筑层高和建筑总面积外,无特殊的行业准入要求。

××乡集中供水工程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是以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主要目标,项目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满足行业准入条件。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1 资源开发方案

3.1.1水资源状况

××县水资源贫乏,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和由降水产生的自产地表径流以及客水。境内主要河流有东××河、西××河、南××河,均为××河支流。属常年性河流。××乡位于××河南岸,水资源总量640万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34万m3。水资源相对较丰富。

3.1.2水资源开采

为防止地下水环境恶化,实现采补平衡,应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切实做好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工作,严格控制镇区及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量,充分发挥新水源的供水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乡现状水源均为地下水源,分散自备井开采,本项目建成后,结合城镇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应逐步关停原有污染源井,或将符合标准的水源井作为备用水源使用。

对生产用水大力节水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工业,确定适当的用水定额,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工业开采量。

尽快实施污水工程及再生水回用工程,减少水源供水量,减轻污水排放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3.1.3水资源保护

3.1.3.1水资源保护措施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水资源危机一直困扰着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因此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及水源具体情况,提出以下水源保护建议:

⑴在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趋势下,水源地必须注意做好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特别注意对水源地区域下降漏斗范围进行严格监测,控制区域下降漏斗范围进行严格监测,控制区域下降漏斗的发展。

⑵水源地开采范围内,禁止新建工业开采井。

⑶开源与节流并重,利用地表水和区内的自产径流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增加地下水补给量,以增大地下水开采量。

⑷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制度,并与地下动态长期观测网结合,对生产井及邻近地区建立水位、水质、水量监测网,定期观测水位、取样、分析水质、核算水资源。

3.1.3.2水质保护措施

⑴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确保水源地正常使用,不爱污染

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分技术规范》,由供水主管部门会同政府、环保、水文地质和当地卫生等部门共同研究确定水源卫生防护带,并在水源卫生防护地带设置固定告示牌。

①在水源地周围建立两个卫生防护带。水源井周围30m建立一级防护带,一级防护带内禁止污水灌溉,严禁使用农药、化肥;水源井周围1230m建立二级防护带,二级防护带内科学控制污水灌溉,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在防护带内施工各种建筑物须得到卫生防疫部门和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同意才可进行。防止采用渗坑、渗井等向地下水排污。清除无用的、损坏的及不合理的开采井,防止地下水垂直污染。

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严禁开凿新污水源井,严禁堆放有毒有害垃圾废渣等物,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或污水渠道,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进行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③水厂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镇区水源井周围30m范围内卫生防护措施同水源地供水井的防护措施。

④为防止上游地下水污染后污染水源地地下水,对水源地上游建立一般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内不准建立排污工厂,不得有污水渗坑或铺设没有水泥衬砌的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土层的活动。

⑵水质监测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沿主要污染源方向布置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研究并预报其滇池动态和发展趋势,并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地下水源不被污染了。

对水源卫生防护地带以外的周围地区,环境保护、卫生部门以及供水单位,应经常观察,定期检验地下水质,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部门,采用必要防护措施,确保地下水水质。

3.2 资源利用方案

合理开发并利用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必然会逐年增加,在建设新水源工程的同时,更要重视节水工作和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供节水方针,“多渠道开源”除合理适度的开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外,还应包括雨洪利用和污水再生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利用地下水源2000m3/d,利用目的为解决××乡生活和生产用水,符合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3.3 资源节约措施

3.3.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但在城乡建设中,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城市规模,规划布局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地上建设,轻地下建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市的重要举措。

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大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指挥,对不同专业公司的组织调度,不同工序的先后安排,建材的采购、储存、运输、使用,机械设备的保管、使用,小到一钉、一铆的管理,一度电、一滴水的使用,都与资源与能源的节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地就像一个吸水的海绵,把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汇聚在一起,这些资源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能节约。但是,如果有一个程序安排不合理、一个细节考虑不仔细、一个地方管理不到位,就会使一些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工地上。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工地节能的强制性措施,建立相应的鼓励与刺激奖惩制度,使得施工的参与者认识对工地节能的重要性,单位和人员都充分重视工地的节能,堵住工地节能管理上的漏洞,不要让有限的资源从工地上流失。

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将会大大减少废物产生量。对已经产生的废弃物,能利用的将进行回收利用,如废弃砂石料用于路面建筑、废弃建筑钢材全部由金属回收部门进行回收等。

对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的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往市区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3.3.2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措施

⑴节约用水

经发展经济和节约用水为目的,发展一些科技含量高且节水的产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改造旧设备及推广使用节水型生产工艺。

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建设节水灌溉工程。

加强城镇生活用水管理,推广使用多孔渗水卫生器具。加强镇区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减少城市供水管网漏损。

⑵水利工程措施

加强 霁风河渠等沿线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恢复降水条件。

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充分开采浅层地下水,发挥易采易补的优势,减少地下水蒸发量,增加降水和地表水补给量。

⑷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施,例如利用干沟调蓄、闸涵调蓄、坑塘调蓄,提高地表水的蓄水能力和利用率,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缓解地下水供需紧张矛盾。

⑸将污水资源化问题提到重要议程,应尽快实施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和中水处理站建设。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⑶《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⑷《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⑸《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⑹《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⑻国家其他与节能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4.2 能耗状况和耗能指标分析

4.2.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但在城乡建设中,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盲目扩大城市规模,规划布局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地上建设,轻地下建设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市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资源和能源消耗为土地资源、建筑材料、建筑机械电能及燃料消耗、建筑耗水等。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过程。大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指挥,对不同专业公司的组织调度,不同工序的先后安排,建材的采购、储存、运输、使用,机械设备的保管、使用,小到一钉、一铆的管理,一度电、一滴水的使用,都与能源的节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地就像一个吸水的海绵,把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汇聚在一起,这些资源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能节约。但是,如果有一个程序安排不合理、一个细节考虑不仔细、一个地方管理不到位,就会使一些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在工地上。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中工地节能的强制性措施,建立相应的鼓励与刺激奖惩制度,使得施工的参与者认识对工地节能的重要性,单位和人员都充分重视工地的节能,堵住工地节能管理上的漏洞,不要让有限的资源从工地上流失。

4.2.2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

项目投入运行后的主要能源消耗为输水供水耗能、员工生活用电用水和采暖用热。但是,生活用电、用水、用煤量不仅仅与员工个人有关,也与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水厂的日常管理有关。

⑴项目用水消耗量

本项目规划项目员工总数为20人,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试行)》的通知,办公用水80L/人 .d,绿化用水2L/m2,变化系数取1.1,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0m3,年水量为3000m3/a。

⑵项目用电消耗量

本项目主要耗电为取水泵用电,根据工程设计单机功率为37kw,正常运行设备台数为2台,年运行时间按360天计算,由于本项目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减少了设备在用水低谷期的负荷,平均设备负荷率按0.56计算,加上生活用电量,年用电总量为35.8×104kwh。

⑶项目生活用采暖耗热

项目建筑总面积为136m2,设计采暖热指标,取50w/m2。年耗热88.13×106kJ。折合原煤4.22吨。

项目总能耗指标汇总见表4-1。

表4-1     项目总能耗指标汇总

4.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乡位于××市区北部。处于华北电网供电范围,××市区内有大唐发电厂下花园发电厂、张家口发电总厂,电力供应充足。

项目所在地处华北北部,距煤海大同较近,××乡位于煤炭通道辅道,原煤供应不成问题。

4.4能耗指标

⑴最终产品计算

本项目建成后供水能力为2700m3/d,年供水能力97.2万m3

⑵项目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

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确定本项目工业总产值为230.04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营业税)]119.48万元。

⑶项目能耗指标计算

本项目总有效供水量为97.2万m3,工业生产总值为230.04万元,工业增加值119.48万元。项目总能耗为47.01tce。项目能耗指标计算见表4-2。

表4-2      项目能耗指标比较表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2043tce/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3934tce/万元。低于国家《十一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 到20##年每万元GDP下降到2.25吨标准煤,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也提出“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降到1.56吨标准煤的指标要求。提前实现了《××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年的2.53吨标准煤下降到2.02吨标准煤,降低20%左右的要求。

4.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5.1 工艺技术节能措施

⑴在满足工艺作业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短有工艺路线写成较多的工艺作业功能。

⑵在满足产量的前提下,选用性能稳定可靠、操作和维护保养简便、耗能低的先进设备,设备的装机容量配备合理。

⑶在操作维修管理中,要求操作人员在各个生产环节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设备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防止空载。

⑷设备的开启和关闭采用集中控制与人工控制相结合,避免设备空转。

4.5.2 电气节能措施

⑴所有电机采用节能电机。

⑵变压器采用电容补偿,减少线路损失和变压器损耗。

4.5.3 建筑节能

⑴概述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条例》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国家1996年起实施的新的节能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的规定,应在住宅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建筑物节能率指标降低35%,供热系统的节能率降低23.6%,但节能投资不超过土建工程造价的10%,节能回收期不超过10年。

⑵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项目,本工程节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筑布局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朝向、体型上充分吸收阳光,地形兼顾周围环境,做到布局合理,可有益于居民身体健康,又可节省电能。

②体型系数

综合办公用房为主要能耗建筑物,因此设计时应注意体型系数不宜过大,控制在0.3以下。

③门窗节能

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屋顶及外墙壁都应采用符合节能标准的保温新型材料,以利节能。门窗是耗能的薄弱环节,使用双层玻璃、塑钢窗户和保温门是最有效的方法。

⑶机电设备节能

住宅项目区域建设所用的全部设备选用节能设备,包括水泵、电机、灯具等。以达到节能目的。

⑷供热系统节能

本项目供热系统节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采暖设备

按规范选用热效率高的供热设备或换热效率高的换热设备。

②供热管道

全部供热管道采用高效节能的新型保温材料进行管道保温施工。提高能源利用率。

⑸节水措施

本项目节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选用耗水量小的卫生洁具。

②选用具有良好性能的节水阀门,减少用水过程的跑冒滴漏。

③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中水回用。

4.5.4 节能效果分析

本项目总有效供水量为97.2万m3,工业生产总值为230.04万元,工业增加值119.48万元。项目总能耗为47.01tce。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2043tce/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3934tce/万元。低于国家《十一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 到20##年每万元GDP下降到2.25吨标准煤,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也提出“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降到1.56吨标准煤的指标要求。提前实现了《××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年的2.53吨标准煤下降到2.02吨标准煤,降低20%左右的要求。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5.1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县××乡集中供水工程位于××乡东北侧。项目总占地面积1359.6m2(2.03亩)。区域周边为荒地。无任何工业污染企业,项目选址合理。

5.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⑴土地性质

××县××乡集中供水工程占地土地性质为国有土地。规划性质为城市市政用地。现状为荒地。

⑵用地相关手续

××乡规划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同意项目选址。项目建设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用地手续正在办理中。

⑶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本项目用地为市政建设用地,项目用地为划拔,不涉及征地,由于项目用地现状为荒地,不涉及拆迁补偿问题。

⑷用地合理性分析

××县××乡集中供水工程总占地面积1359.6m2(2.03亩)。规划性质为市政建设用地。建设指标规划指标符合城市规划相相关要求,项目建设用地是合理的。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1项目环境现状

××县××乡集中供水工程用地现状为荒地,周边无任何污染型工业企业,环境现状良好。

6.2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6.2.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筑路材料运输及拌和过程可能产生大量颗粒物,造成环境空气污染;

施工机械噪声将影响附近声环境质量;

施工车辆还会打破原来道路的交通秩序,使交通不便。

另外施工期将产生少量施工废渣,如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施工期活动是短暂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自动消失。

6.2.2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为城镇供水项目,运营期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地取水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厂运行中漏氯、噪声、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⑴水源地影响

随着水源地的投产,地下水开采,区域内地下水位将有所下降,并出现一定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

水源井潜水泵设备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⑵水厂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加氯间漏氯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造成操作人员人身伤害。

水厂运行中主要由水泵电机产生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6.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6.3.1施工期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⑴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施工粉尘。

粉尘主要来源于施工时灰土拌合过程,另外施工车辆,施工机械等运行时也产生颗粒物。为了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项目施工灰土拌合采用站拌方式。同时加强对施工车辆和机械的管理,采取在施工区内车辆限速行驶措施,以减少车辆行驶扬尘,并及时在施工区域洒水降尘。

⑵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建设施工噪声主要产生于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震捣器等。为了减轻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时采用低噪声设备,同时在居民休息期间(夜间和午休时间)停止施工。

⑶施工废渣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渣主要为废弃土石料。施工中,对土石方用量严密计划,减少废弃土石料产生量,产生的可利用土石方料在道路施工的其他路段进行利用,努力将土石方废料降低到最低。对施工最后产生的废料运送到城市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由于道路施工废弃土石料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品,且市区设有专门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3.2运营期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⑴水源地污染影响防治措施

随着水源地的投产,地下水开采,区域内地下水位将有所下降,并出现一定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由于与农业用水分层开采,隔水层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对地面生长植物及农作物影响很小。只要坚持地下水统一开发管理,并合理开采地下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水源井潜水泵安装于井内,地面噪声很小,设备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⑵水厂运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治措施

①防止漏氯

为防止漏氯造成人身伤害及环境污染,本工程采取了防护措施:

一是加氯间设置漏氯探测仪、报警装置和轴流风机,当发生少量漏氯,加氯间空气中氯气浓度超过允许值时,轴流风机自动启动,报警装置报警。若大量氯气泄漏时,氯吸收装置将自动启动运行,吸收泄漏氯气,消除漏氯危害。

二是在加氯间值班室内设置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供操作人员使用。防止造成操作人员人身伤害。

②噪声污染防治

水厂运行中主要由水泵电机产生噪声,本项目水泵安装在深井取水泵房,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进行控制,取水泵噪声不会对环境影响。加药间及溶解池主要设备运行功率小,由于相应措施,可使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主要措施为:

溶解池和加药间采用隔声及减振措施,隔窗设计为双层。

设备造型时优先选用低噪、高效的机电设备。

在周围充分绿化,以减弱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4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在可改变××乡供水现状,为管理区发展提供供水保障。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本项目施工量较大,施工期间机械噪声和扬尘,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影响,但只要建筑施工单位加强对环境管理,施工影响将可控制在最低水平。施工期是短暂的,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将随施之消失。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施工结束后道路绿化总面积将比改造前增加,生态环境将比改造前有所改善。

坚持地下水统一开发管理,并合理开采地下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水源井潜水泵安装于井内,地面噪声很小,设备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为防止漏氯造成人身伤害及环境污染,本工程采取了设置漏氯探测仪、报警装置和轴流风机,并为加氯间值班室内设置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防止造成操作人员人身伤害。

水厂运行中主要由水泵电机产生噪声,深井取水泵房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进行控制,取水泵噪声不会对环境影响。溶解池和加药间采用隔声及减振措施,隔窗设计为双层。选用优先低噪、高效的机电设备。在周围充分绿化,以减弱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5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项目周边地区地质稳定,项目建设不会诱发地质灾害发生。

6.6 特殊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周边地区无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其他自然景观。项目建设不会造成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7.1 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7.1.1财务费用效果分析

⑴编制依据及基础数据确定

①编制依据

本项目经济评价依据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建设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行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

②项目基础数据

a.建设规模及产量

本项目建成后供水能力为2700m3/d,年供水能力为97.2万吨。

b.项目计算期

本项目建设期1年,根据行业特点和有关规定,本项目运营期按20年计算,项目计算期确定为21年(包括1年建设期)。

⑵费用估算

①投资估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277.4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83.89万元,安装工程390.61万元,设备投资86.30万元,其他费用216.60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4.85万元。

在总投资中固定资产投资1272.5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85万元。

详见附表1投资估算表。

②流动资金估算

经测算,在计算期平均年流动资金为16.18万元。其中投产期第一年流动资金为16.18万元。详见附表2。

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原值形成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固资产1272.56万元。

详见附表3基4。

④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根据项目经营特点,本项目的成本估算采用生产要素法。

经测算,计算期内平均总成本为110.56万元。可变成本30.83万元,固定成本79.73万元,经营成本68.18万元,详见附表4。其中原料费用11.57万元,详见附表4基1;燃料动力费用19.26万元,详见附表4基2;工资福利24.21万元,详见附表4基3;折旧42.38万元,其他费用摊销0万元,详见附表4基4。

⑶经营收入和税金估算

项目投入运行后按供水能力第一年达到80%,第二年达100%计算,有效供水量按97.20万m3计算。根据××乡发展规划本项目建成后供水主要以为工业生产供水提供保障。供水量按生活用水:非生活用水比例为2:1计算,正常年份供水量分别为:648000、324000m3/a,供水收费价格参考××市供水现行价格(见表7-1)确定,项目收费只计算水价和水资源费。××乡供水价格收费按表7-2计算。

表7-1      ××市现行供水价格

                

 表7-2      ××乡供水价格

经测算,年平均经营收入为230.04万元,年平均上缴税金及附加32.13万元。详见附表5。

⑷财务分析

①财务盈亏能力分析

根据本项目经营特点,在计算期内不需维持经营的投资。所以在现金流量表中未包涵该内容。

a.项目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根据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投资内部收效率8.79%,大于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其盈利能力能够满足最低要求,当取定收益率为基准收益率8%时,得财务净现值78.05万元,净现值大于0,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10.90年,小于行业标准15年。

项目财务评价是可行的。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见附表6;

b.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分析

项目应缴纳的销售税金有营业税、城镇建设维护费及教育费附加。产品营业税(或增值税)税率按6%,城镇建设维护费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均以流转税为基数,税率分别为7%和4%。

项目所得税率为25%。盈余公积金按可供分配利润的10%计算,公益金按5%计算。

根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计算,计算期内年均利润为87.35万元,年均上缴所得税21.84万元,年均净利润65.52万元。

总投资收效率为:

总投资收益率(ROI)=EBIT/TI×100%=6.84%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见附表7。

②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本项目不发生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从略。

③生存能力分析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反映计算期内各年资金盈余情况,本项目计算期内累计盈余资金总额1255.73万元,正常年份盈余资金62.79万元。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生存能力。

财务计划现金流表见附表8。资产负债详见附表9。

⑷财务分析结论

从上述财务评价看,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各项财务指标均能满足行业要求,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较强财务生存能力。项目从财务上讲是可行的。

7.1.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不具有垄断特征,不涉及国家安全。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与当地政府有关政策不相互冲突。项目建设主要产品为城市基础设施,不属于国家控制的战略性开发项目,不属于运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较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不属于主要产出物和投入物的市场价格不能反应其真实价格的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1169号有关规定,经济费用效果分析从略。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属非盈利性项目。按照《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中非盈利性市政建设项目财务评价要求,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从简。

7.1.2.1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的选取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采用的社会折现率确定为8%。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本项目属竞争性项目,投入物和产出物价格取决于市场,一般不会受国家调控,因此原则上本项目多数投入物和产出物的影子价格等同于财务评价的价格。

7.1.2.2效益费用范围调整

本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采用在财务评价基础上调整计算的方法,包括费用与效益范围的调整和数值的调整。

⑴转移支付的处理

企业向国家和地方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各种税金及支付的借款利息是企业的实际支出,但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虑不计为费用。本项目在调整过程中从财务支出中剔除了转移支付的部分。

⑵效益费用数值调整

①建设投资估算调整

将建筑工程费中税金剔除。

设备购置费及安装费不做调整。

征地费中应剔除征地管理费、耕地占用税、土地开发费等各种税费。本项目不发生征地费用。

建设投资调整为1252.41万元。

②流动资金调整估算

剔除流动资金中并不实际消耗资源的部分,即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现金。流动资金调整为6.82万元。

③项目效益评价总投资估算

项目效益评价投入总资金调整为1259.23万元。

详见附表10

④经营费用调整估算

外购原辅材料、外购燃料动力按市场价格作为影子价格的计算依据。技术性工作的劳动力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值为1,非技术性工作的劳动力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值为0.8。本项目按0.85综合取定。其他成本费用不做调整。

达产年的经营费用调整估算为61.04万元。 详见附表11

7.1.2.3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指标

由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2.05%,经济净现值为370.906万元。

详见附表12

7.1.2.4经济费用效益评价结论

从以上经济评价指标可以看出: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2.05%,大于基准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370.90万元。故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7.2 行业影响分析

供水行业属特殊行业。多年来,自来水行业属于政府定价的公用事业,自来水价格由政府制定,这是由供水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但是水价的制定必须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反映水资源价格和供求关系,并与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水价改革要初步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科学的水价计价方式,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随着水价改革的深入,水价水平会适当提高,两部制水价、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季节性水价等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水资源费标准不断提高。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有利于企业经营及投资者得到稳定的投资回报,对促进供水企业的发展和吸引投资有重要意义。

供水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供水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由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企业之间展开直接竞争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加入WTO后,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充分运用竞争机制的特许授权制度将在供水行业得到广泛运用。政府通过租赁或特许权创造一种竞争环境,企业为了获得向整个市场提供服务的权利而开展竞争。允许水供应者竞争服务于市场的特许权,授予提供最佳价格-质量组合的企业特许权的系统是一个通过市场竞争决定价格-质量组合的体系。政府对供水设施产权、开发权、经营权出让和投资市场开放的范围和尺度做出统一规定;明确规定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就城市供水设施开发、运营和管理,向具备资质的供水企业授权。

7.3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经济费用主要为土地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建筑安装费用及其他费用。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利用自燃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损失以及提高就业率增加城市及周边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该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将促进城镇的招商引资进程,扩大周边居民的就业范围,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当地房地产产业发展,对推进区域内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城镇市政服务能力,改善城镇形象,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所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刺激社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商机,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对于××市的招商引资及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深远影响。

7.4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属于投资规模巨大、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战略性资源开发等项目。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从略。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8.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该建设项目建设所用的大部分建筑材料将由本地区供应,这将给建筑业带来发展机遇。土地开发完成后的地面建筑物的建设也将主要采用本地材料和设备,项目投入使用后,每年将发生大量的工资、燃料费、水电费和维修管理费,同时为管理区现有及未来进入管理区的工商企业及居民提供优质供水,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城市形象,对于××乡的招商引资及拉动经济增长具有深远影响,可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还可以促进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刺激社区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商机,吸引更多的投资商。

该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改善,促进区域经济和社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详见表8-1。

表8-1     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

8.2 社会适应性分析

该项目是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项目周边的不同利益群体对该项目给予极大的关注,积极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希望加快扩建步伐。

该项目得到了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项目建设已办理了相关的土地和规划选址等审批手续。

本区市政建筑施工队伍在市区多处街区进行了市政建筑工程施工,地区现有技术和文化条件可适应项目的建设需求。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见表8-2。

表8-2  社会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

8.3 社会风险及政策风险

项目建设将使项目所在区域的居住条件发生有益的变化。项目所在区域无宗教和民族敏感人群,该项目的建设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民族政策,充分考虑了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项目建设用地区域拆迁工作已按照国家和市有关政策制定了部分补偿,不会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公众得利益造成影响。项目建设不存在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


第九章 招投标方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河北省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应招标的项目。

9.1.招标内容

本项目的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监理全部实施招投标。

9.2.招标方式

本项目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招标。应当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指定的报刊、电子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9.3.招标机构

本项目建设单位有权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委托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本项目建设单位指定招标代理机构。

9.4.招标文件的编制

本项目建设单位要根据项目的要求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标明特定的生产供应者或含有倾向或排斥潜在招标人的其它内容。招标文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⑴投标须知 ;

⑵招标项目的范围、性质、规模、数量和主要技术要求;

⑶招标报价清单;

⑷招标文件的编制要求;

⑸评标标准、方法和评标过程中考虑的相关因素;

⑹交货、竣工及提供服务的时间;

⑺要求招标人提供的有关资格和资信证明文件;

⑻递交招标文件的方式、地点和截止时间,以及正副本的份数;

⑼开标的时间、地点;

⑽投标有效期;

⑾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

⑿受理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

⒀要求投标申请人提供的其他材料。

招标情况详见表9-1。

表9-1     招标情况汇总表


目              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

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

1.2 项目概况... 1

1.2.1 项目基本情况... 1

1.2.2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1

1.2.3工程设计内容... 11

1.2.4项目实施计划... 24

1.2.5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25

1.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8

2.1 发展规划分析... 28

2.2 产业政策分析... 29

2.3 行业准入分析... 29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0

3.1 资源开发方案... 30

3.2 资源利用方案... 32

3.3 资源节约措施... 33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36

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6

4.2 能耗状况和耗能指标分析... 36

4.2.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6

4.2.2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 37

4.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38

4.4能耗指标... 39

4.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0

4.5.1 工艺技术节能措施... 40

4.5.2 电气节能措施... 40

4.5.3 建筑节能... 40

4.5.4 节能效果分析... 42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43

5.1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43

5.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43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44

6.1项目环境现状... 44

6.2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44

6.2.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44

6.2.2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44

6.3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45

6.3.1施工期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45

6.3.2运营期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46

6.4环境影响评价... 47

6.5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48

6.6 特殊环境影响... 48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49

7.1 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49

7.1.1财务费用效果分析... 49

7.1.2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53

7.2 行业影响分析... 55

7.3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56

7.4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57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58

8.1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58

8.2 社会适应性分析... 59

8.3 社会风险及政策风险... 59

第九章 招投标方案... 60

9.1.招标内容... 60

9.2.招标方式... 60

9.3.招标机构... 60

9.4.招标文件的编制... 60

      

   主要附件:       附表、附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