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本国外城市著作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论文和写规划设计说明超有用)

《城市设计新理论》,作者:c.亚历山大 h.纳斯

第一章 城市发展的思路
i.  强调整体性
新的生长是由原有的具体的、特殊的结构属性产生的。
ii.  整体性的特征:
1.  整体性是渐近的:一步一步开始
2.  是不可预测的
3.  是连贯的
4.  是富于感情的。因为和我们密不可分—可能是说,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整体化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在形成他并且被他形成,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iii.  整体性是由过程得来的:
过程必须保证每一种新的建设行为在深层意义上都与过去发生的一切相联系。
第二章  总法则
壹  大杂烩的思想:城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似乎毫不相关各执一端的动机。这种大杂烩仍然是应该进行组织的,而不是完全的放任的伪民主。“总之,没有整体的意识,这种著名的大杂烩只能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貳  “每一个新的建设行为必须有一种基本职责:它必须创建一种连续的自身完整的结构。”
參  认为产生整体性的过程“是通过逐渐产生出一种在空间上被定义为‘中心区域’(the field of centers)的机构而呈增长趋势进行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东南大学的那篇相关论文中所谓的自适应系统的系统的”基核“吧。
其实,作者在后边的补充说明中点出,总法则其实就是要求或者说追求一件事情:“建设的每一个行为,即城市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是朝着创造整体性的方向进行的。”这个事情我总是以为,他似乎还是在以一个欧洲的中世界小城为模版和榜样来认定一个城市,但是大都市还能够那么的机械的要求整体性吗?或者大都市的所谓的“整体性”是一种更加隐含或者说更加民主的东西?大都市中的法则是什么呢?
肆  但是,他提供了将一条法则付诸实施的一种可以借鉴的手段:将一条不容易被实施的法则作为一种基本的上层导则,而根据它制定出一系列的是指具体化、可实施的“过渡法则”,这些法则具体而清楚,能够指导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并且作者强调了法则的重要,这个非常的类似于希望在斋堂付诸实施的东西,就是说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法则来使一个城市产生一种整体性。
从亚历山大的两本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总是希望建立一套模块菜单,他非常擅长的一种优点就是能够将某一些非常理论化的构想通过某种转换使之非常的具备可实施性,当然这种转换是否成功、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伍  总之,这条总法则可以归纳为:追求整体性。
起码,这是亚历山大对于好的城市的定义,尽管他还非常的含糊

城市设计新理论》笔记02
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七条细则
壹  细则1:渐进发展
将大的发展化作不断的小的增长。“发展规模必须相当小,以便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整体化发展。”
3条子法则:
i.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可过大。
ii.  确保合理的大小混合比。
要求大中小型项目的建设总量(投资)要保持同等水平。
iii.  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住宅、商店餐饮、社区服务、办公、工业建筑、停车场等等应该有合理的混合。
貳  细则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渐进发展本身不创造大型整体化,但是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其实中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更合理的、更可实施的大规模整体化。
这个和“渐进发展”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在单项工程和确立更大整体性的非正式过程之间有一个连续的反馈过程,一直到小的建设项目能确切的逐渐创建出更大的整体化。”
其实这个是在强调每一个小型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助于其形成上一个层次的整体性,而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具体解释p33。
7条子法则:
i.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更大的建筑物或者中心在涌现。
这个地方用了“涌现”,反而让我明白了怎么去理解“涌现”这个词本身:就是说某一个层级不应该是直接的针对其自身来创造,而是通过其下一层级的因子、其之间通过某种合理的规则的运动然后生成的,总之,每一个层级都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进行构建的。
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慢慢出现的。也就是说,没有一种建设行为能完全独自产生这些建筑群,每座建筑都是逐步建成的。
iii.  这些较大的中心是自发出现的。不是预设的,是“意想不到”的。
iv.  一条可能因为翻译问题不解其意的规则。具体在p33,我想它可能是说明大型结构其实对于城市、对于城市意象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v.  大型中心形成3部曲:
1.  某个项目为新的大型中心提供某种启示—开端—从下边的例子来看,不仅仅是个“启示”的问题,而且这个东西本身是个开端,是整体的一部分。
2.  一项或者多项其他项目(小的渐进的增长)定位了中心结构的主要轮廓。
3.  一系列后续项目逐步完成这个中心。
亚历山大写的东西有点像日本人,就是说往往非常的实用和浅显,是属于能够将艰深的理论和现实的建设搭起桥梁的著作,非常的适合忙于实践的人阅读。
在下文中他细致分析了一个林荫道(以及形成他的建筑)的实例,我有了很多的感悟的东西:
I.  他所谓的“中心”其实是指街道或者广场空间,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底”空间,城市中的“虚空”部分、非建筑部分,也就是说是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真正的城市空间(因为这些空间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够通过密集的建筑形成、并且往往是一种放弃了隐私的空间)。
II.  城市开放空间—这些“中心”其实是在组织城市建筑、在组织城市空间,是一种城市级别的组织元素。这个大概就是齐康的“留出空间“。
III.  他所谓的“建设项目“就是指城市建筑。
IV.  他用了大量的自己的语言,其实很是似乎没有真正的学者语言的严谨,但是我想这个不妨是我学习的榜样了。毕竟我是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哲学建筑师的。
总之,在他这里,简单说,每一个城市建筑都处于一个非常的紧密的、有着非常多的联系链的网络之中,每一个建筑都会在同时形成多个开放空间,并且在城市的多个、甚至多级别的子系统中起着多样的作用。它可以同时形成一条林荫道的边界,同时启示去建设一个大花园(一个新的花园开放空间系统,一个城市的子系统)。
“环境的整体性就是通过这些为数众多的较大中心纵横交错、相互搭接。以最错综复杂的方式形成的。“
作者举的这个例子很好,不过就不在这里复述了,(p33~43)
总之,将城市的发展比做了一种连锁反应。
參  细则3:构想
其实是说明了对于项目性质、项目所起的作用的一种建筑策划,主要是从城市角度,同时有一定类型学的倾向,比如:“它还必须具有能在人与人之间被交流并能被其他人强烈感受的特征。“
不过他的构想似乎非常强调一种个人的幻想的色彩,反而是一种预设,这个和他前面的一些观点产生矛盾。这一点不合乎我的方向。我想这大概来源于他对于古代某些非常有着个人色彩从而带来一种传奇性的建筑的迷恋吧。
他认为这种构想—这种个人幻想的产物更加富有人性。
肆  细则:正向城市空间: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说是“积极城市空间”,其实就是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亚历山大只不过是强调了要把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而不是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消极空间。
按照芦原信义的说法,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空间应该是有边界的,而不是散漫没有边界的发散的空间,边界非常重要,边界赋予场所以秩序。
这样的城市开放空间就能够形成同样是芦原信义强调的那种杯图中的那种互形成的图底紧密的关系,建筑外墙成为了图底的分界线和“折痕”。
他这个里面又分类为很多实施性的细则,在这里没必要多说了,仅仅把其中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摘录:
1.  “特别的,建筑必须能形成一系列交叉点和街道,交叉点是一些小的露天街道……这些交叉点必须来说大约相隔300英尺,中间由街道和胡同相连。
这个论点非常的支持了我的”建筑形成街道“的观点。
2.  作者主张的城市设计顺序:“首先是人行空间,其次是建筑物,最后才是公路。“
3.  “古老城市的空地正是由形式单一的形状所组成,建筑物则是更不规则且呈松散状,它的主要功能是包围和形成空地。“
这个对比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在”古老城市“中—看来得是欧洲的—室外空间比建筑本身更加重要。
伍  细则5、细则6略去,讲了一些建筑设计基本知识。
陸  中心的形成
本书相当一部分语句看得出来都是作者作为一个实干者在努力用自己有限的理性知识描述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很多语句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追求准确的不准确性。因此写这个书的笔记还是不如用自己的语句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好一些。
1.  “每个整体都必须自成中心,还必须在它四周产生出一个中心体系。”
2.  中心的定义:作者的意思,中心不是其词义上所暗示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实体、一个系统。仅仅是其相对于其上一层级系统来说相当于一个点。
3.  对称性:
作者非常强调这一点,认为“中心”的形成、发展、变化和进化的过程中总是呈现或者追求一种“基本的对称性”,大概他认为对称性是最稳定的,而稳定者容易形成中心,而且这个应该主要是其经验之谈。
他所说的“对称”倒是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含义,而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均衡或者对称。
或者说,作者看来的一个稳定态的系统,拥有一种对称性。
这个我看,这一点不必拘泥。
4.  中心、和系统,拥有层级性。
这个本身就是城市的一种非常鲜明的特点,齐康也有提到。

《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

壹  非常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

貳  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

參  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肆  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伍  但是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这个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

1.  经过民主协商之后,建立一个专家组成的仲裁机构,相当于国会。

2.  制定一些可实施性的具体法则,这些法则由共同协商通过建立,具有强指导性,建立了具体的硬性筛选标准,相当于法律。

3.  当个人创造性想法提出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仍然通过一种共同的讨论决定实施与否,这个就将法律不易规定死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机制来决定,这个大概相当于道德。

这一套东西非常重要,才是他的最独特的地方。

陸  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

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

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后汽车时代的城市》读书笔记01

第九章 地区旅行

  作者将城市类型的“梦想“基本分作两类: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集中式梦想主要是欧亚等人口密度大、有着悠久发展史的国家。而分散式城市主要是北美的梦想。

  作者认为欧洲所主张的那种集中式、高强度的、以公交为主的城市梦想是缺乏现实意义的,而主张“一种多样化的、而且与扩散的区域有着强大而持久联系的集中才能创造一种丰富的、可通行的、多样的、共同的、景观化的城市“,主张这两种不同的极端类型的共存,认为“没有任何一种减少或禁止个人流动性的提案在西方工业化世界,或假以时日在发展中国家 的城市中,有成功的机会。”

  萨夫迪在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城市洛杉矶之后认为汽车城市的发展其实陷入了一种互动性循环:“在汽车塑造了城市的同时,城市本身现在被塑造成离不开汽车了。”“由于每个要素之间的开阔距离,沿任何通道或在任何独特的地区都难以找到足够的密度来合理规划固定的公共交通线路。”

  其实作者是在对当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去高调提倡某一种解决方式的同时全面的否定其他的方式的这种做法不满,认为现在的在寻求解决之道的路上的错误在于“似乎不同的旅行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而重金投资其中一种将完全阻止同时对其他项目的投资。”而作者始终坚持应该实行一种可选择的多样化。

第十章 通用车

  作者提倡了或者说预测了两种解决私人汽车问题的、不同于欧洲的取消或者限制私人汽车运动的解决方式。

1.  类似于阿姆斯特丹的共用自行车计划,作者设想了一种共用的汽车计划,仍然是小汽车,但是汽车不是私有地,而是由某个公共机构提供。

2.  电子控制的高速公路。这样的话,每一辆汽车在相当程度上都由公共机构通过电子控制进行同意控制,使交通的运作更加井井有条,“沿着引导轨道,在整个旅行过程中组成一条‘列车’”。

作者倡导了两者的结合使用,这个似乎有点像科幻片《》中的系统。这样的一个系统和欧洲不同的是:它仍然将速度放在第一位,同时这个体系相应的就牺牲了一定的个人的自由。这个大概就是欧美的思想的差别。欧洲的“步行—自行车—公交体系”则将速度放在了第二位。

其实作者同时倡导了一种包容的、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所以其实不要将两者对立了来考虑。

而对于作者倡导的体系,相应的我认为私人汽车应该倡导一种小型化趋势,以节省城市空间。新加坡等国家的搭车制度其实是认为了不满乘的私人汽车对于空间的浪费,而作者的体系倡导的体系尊重个人交通的目的地的不同,但是相应的应该在汽车设计中进行一定的结合。

不予评价,另一种思路。

但是同样的一点是:选择了城市,其实就选择了一种共同生活,就必须收敛个人欲望的无限制膨胀转而尊重一种共同的平等的价值观。

但是,萨夫迪的汽车将不再个性化,而是一种“标准化汽车”(p120)。这个同时将引发整个汽车文化的彻底变化。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感

结构

1.  编年体,基本上15~20年为一代。

2.  分代:

1.  二战后早期(1945~1960)

2.  1960年代

3.  1970~1990年代

4.  总结:最新的、后现代的思想等等。

导言

1.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这个应该是当今的城市设计思想的共同点:就是不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甚至建筑设计。但是这种机能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机能主义,可以说是一种生态主义,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加的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城市,将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2.  是积极的城市主义者,认为城市本身是积极的,所有的城市问题来源于不正确的对待和设计城市。

第一篇 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

第一章  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

1.  认为第一个主要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城镇规划和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看作单纯的空间形态的设计。将视觉美学奉为中心。

2.  第二个主要误区就是试图设计城市的终极形态。

3.  城市设计不应该是一种空间美学的设计,也不应该试图去设计一个城市的最终形态。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设计。

4.  不应该是以美学为中心的。

第2章 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

1.  作者总是在嘲弄一种“乌托邦“的城市理想,乌托邦是反人性的。

没有乌托邦,或者说,“乌托邦”其实最不“乌托邦”,人类生活在不完美之中,人类社会应该是多样化和充满了不可测的,而所有的“乌托邦”理想试图将人类社会静止化和纯粹化,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

2.  田园梦想,是英国的一种传统—霍华德。

3.  可不可以认为:私人汽车其实应该是一种乡村式生活的必要,而不是一种高密度的大都市生活的方式。就像拖拉机应该适合田野一样。

4.  分散性低密度城市=适合机动交通

紧缩高密度城市=步行城市,因为了交通距离的缩短。

5.  树形结构—“城市的各部分(邻里)与市中心相连,但同时又相互独立。在亚历山大看来,这种组织方式是20世纪前半叶几乎所有规划都具有的特征。”

6.  作者在这里想总结的是整个的价值取向,就这一点来说的话,我想当时的英国的规划思想的价值取向就是“反城市”,认为田园小镇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可以称之为“城中村”的理想城市模型—一种小型乡村的集合,这个时候的城市成为了许多乡村的一种量的加和。“城中村”都趋向低密度,整个城市成为了一种松散结构。

第3章 关于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的批判

壹  引言

可以看出来,战后的英国(或者整个西方世界)趋向于一种保守,政府加强了管制,试图建立一个“较强”的政府。

貳  关于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和设计话倾向的批判

i.  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新开发建设质量的质疑

2.  对于物质空间规划重点的争议

主要针对的矛头还是后者。

ii.  对于后者的批判主要是对于社会学等方面的漠视,表现为要么是唯空间论,要么是空间决定论,总之将建筑设计的方法等同于城市设计的方法,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扩大化的或者说集群化的建筑设计。

莫里斯.布罗迪指出:“认为决定社会生活素质的根本因素是社会性的,而非物质环境的。”

參  关于蓝图式规划的批判

i.  所谓的蓝图式规划方法,其实是说将规划作为一种对于最终完美形态的追求设计,将其看作一个静态的结果,而非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对的、没有最终“乌托邦”形态的东西来看待。

ii.  莫里斯.布朗:“规划必须拥有承受这些变化的能力,而只是相应的做出一个微调。”—作者赞成的是微调,认为一个失败的规划、一个没有相当的容纳力的规划必然导致无节制无控制的调整,使整个城市发展失去控制。

iii.  布朗几乎是主张摒弃总体规划,但却无力给出一个新的方法。不过他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我们可以以象棋的思路来研究规划。将其分成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的行动都受限和取决于其所处的阶段,但每一步都力争为下一阶段的战略胜利预留最大的可能。”—“城镇规划应该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就是说主张一种环环相扣的紧密的历时性规划。

iv.      “规划应当作为一种弹性的策略。”—是一种“策略”,不是一种生硬的明确的图纸。策略,其英文原文不得而知,但是应该是说是一组规则。

《1945...》之第三章总结

伍  该章节读后印象性总结:

i.   这是一个“破”的时代,而没有具体的“立”,不破不立,对于旧有思想的批判是其主要贡献。

ii.  其批判主要集中针对旧有规划思想和方法的以下几点:

1.  反城市化的—应该说是反都市化。旧有思想从来不认为大都市是或者说会成为人类的理想居住地。完全的漠视大都市的积极性,以一种农业时代的田园梦想来作为其乌托邦之梦的雏形。

2.  简单化的—无视都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个其实是和上一点相关的:将都市当作一个简单化的乡村来对待。而批评者认为,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都市的优点。

3.  静态化—对于一种终极的“乌托邦”形态的追求,无视城市是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一种“蓝图式”的图示型规划方法。

反对者认为应该主要是一种导则性,要脱离开对于具体空间形态“美”的迷执,制定一种更富有弹性的规划。

4.  片面化—将城市设计混同与建筑设计,认为城市设计仅仅是或者主要是空间形态的设计,或者认为好的空间能够影响和决定一切—空间决定论,而忽视了社会学方面。

在批评者看来,城市问题不仅仅是建筑问题,甚至可以说,建筑、空间问题仅仅是城市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

5.  表面化—忽视人之为“人”,忽视具体的居民,将所有居民简单化为一种概念上的人,认为其可以简单化的一体化对待,而漠视人和人的不同。

没有采取一种认真的社会调研和与居民合作的方式,而是一种专制的想当然的专家***的模式。

不真正的了解城市“生活”,不真正了解自己规划的社区生活。

脱离现实。

不是民主的,而是***的。

6.  对于都市根本结构的认知的错误:

批评者认为,城市不是简单化的树形结构—“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独立,这些组成部分和结构主体相关,但是彼此互不交叉重叠或者相关。”这个就是一种***统治的模式,所有的命令都唯中心是从,个体之间没有组织。这个在任何大型系统中是行不通的。

城市应该是网状结构,或者是亚历山大的“半网格结构”—“组成部分不但和结构主体相关,而且彼此之间也交叉重叠和关联。”这个是一种复杂结构,这个结构中的个体拥有了相当的自制性和自组织性,并且其中心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涌现”,从而是一种弹性结构。

10月31日
第4章 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引言:城镇规划思想的根本变化
壹  我就是一个书中所谓的“数学半文盲”状态的建筑设计人员。
貳  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说,表面上或者说浅层次上来说的话,这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开始了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但是其实这个时期的思想(甚至应该说包括当代的所以的积极性思想者们)、现代主义者们的思想,都有着共同的渊源—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形成的乐观主义浪潮。
对什么乐观呢?对于人类的理性的能力—因为在这之前,“人们的生活被人类似乎无法控制的力量所支配,他们不可捉摸。无法抵御。”那是一个宗教和神灵的时代,而在启蒙运动时代,人类终于“科学知识的增长使人类获得对自然力量的更大控制权”,所以这个时候才真正的建立起一种人文主义,是一种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
所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人生信念的怀疑,这一切都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深度发展,一种对于理性和技术力量的高度自信。
我想,这个时候的人类开始发现,自己能够或者说有希望能够完全的把握住、模仿、仿造一个有机生命、一个有机的东西,自己似乎开始无所不能了。
简单的说,这种信念告诉大家:不论怎么说,城市需要规划!
參  这个时代是一个系统科学、决策科学开始对建筑、规划产生影响的时代,所以相应的就产生了两种主要的规划理论:
i.  系统规划理论—直接将系统论“嫁接”入规划之中。将城市看作了一个系统,开始认识到了城市的复杂性。
他们承认了城市规划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复杂的、互相联系的东西。
但是因为系统理论及其术语的艰涩,这个理论起码在当时,和实践非常的脱节,因为大部分的规划人员是“数学半文盲”。
ii.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这个是注重对于规划过程、决策过程的影响。
这个往往是关于一种方法的理论,倾向于综合的全面的收集信息、罗列可能的应对之道、然后做出可能的结果的评估的一种过程。
其论述的方法很重要,可以借鉴其过程:


图中,过程可以分为5步。
重要的是“反馈”环,这样的话,一个过程就没有终结状态,而是一个不断的动态过程。
“我们的目标很少得到全面实现,即使得偿所愿,又会出现其他目标(或者问题)。”
肆  以上的发展都是和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伍  查尔斯.林德布罗姆的质疑
i.  针对的是理想过程论。
ii.  认为往往因为时间的不足或者收集信息能力的不足,不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
iii.  因此认为现实规划是“渐近的、阶段性的、机会性的、实用性的”,是“非连贯的、渐进的”。
iv.  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对于少数的往往是“最好的”—往往是凭借经验、常识或者直觉来判断—的选项进行考察就可以了。
陸  总的说,这一章开始了一些建立可实施的方法的尝试,不过理想的方法恐怕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的尝试往往更是不成熟不完整的。
理想,人类的理性依然给予了人类极大的信心。人类仅仅是开始了其用理性超越理性的征途。人们没有否定理性,而是希望理性更加的“理性”,而不是任凭浅薄的理性变为非理性。

第5章 规划是一个政治过程

现代主义和城市抗议活动

该章主要是对于上一章节的理性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但是我想可能应该更着重“修订”,因为理性主义总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够完全的漠视人的感情,居住本来就是充满了感情的事情。

同时,上章节的系统理论等已经在着手建立一个能够容纳方方面面的因素的更加开放的构架了。只是它才刚刚开始,还不全面还不完善。

1.  “价值判断”问题:认为系统论者和理性过程论者都忽视了“价值判断”的重要性。

认为价值判断“是一些强烈的、有时充满情感色彩的意愿和异议,换句话说,对城镇规划的判断更多的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技术性的或者科学性的。”

科学、价值和理性:伪技术主义

2.  总之,这个章节—或者说战后建筑、规划的发展的趋势主流就是将人性、将感性的东西重新引入过分依仗理性力量的设计理论之中,有些东西无法根据绝对理性予以界定。

3.  技术主义者总是认为技术和专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居民和民主制度。

但是究竟应该如何去运作?这个现在在看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我尚不能够下结论。

主要是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调研和民主公投的一些东西,让居民自己的意见能够通过某种合理机制对于规划方案进行干预。

但是是否最后的决定权就要在乎民众来公投?专家是否只能起到一种咨询师的被动地位?我看如果是这样涣散的民主恐怕也是不能够的。想起来毛泽东打仗的事情,完全的民主是只能导致毫无效率的无政府主义,应该是民主集中制。

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样?也许这些过程本来就是一种动态的、有很多因素或者细节过程不能也不应该完全死板的确定。

规划评估

4.  这个时代甚至包括当代,似乎人们突然认识到了世界的复杂性但是却一时找不出非常合适的方法应对。出现了非常多的解决问题的尝试但是往往都不能够全面的解决问题。往往是顾前不顾后的一些东西。似乎只能是一种动态的、不断的进行的针对部分的修正、去渐渐的尽可能的逼向完美,但是完美是不可达的。

5.  一个社会整体的思潮发展的轨迹,往往会和一个人的思想的发展有着某种契合:这一章表现出来的那种非常的困惑、多种思潮的不能够被明确评判的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似乎又都有问题的状态,其实很像我现在的状态。

6.  总之,这一章是反对将规划这种社会性极强的东西来作为一个纯学术的东西来对待,说明它脱离不了政治,但是这里的“政治”这个字眼似乎有一定的不同于我们日常使用的东西,或者说这个“政治”更“学术”,似乎是指一种不那么纯净的、包含了更广泛的甚至是全体的牵扯者的意见的一种东西,就是说在“规划”之中不应该排除掉任何的东西、任何的因素、任何的人,而应该全面的考虑。

全面的一个能调众口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几乎,只能是无限逼近,如何的方式、如何的取舍才是最好的?比如你让穷人多满意些还是让富人多满意些?这里面立刻就有了个立场问题,就有了个政治问题。而且这本身还牵扯到了对于民主政体的讨论,各个国家自然不同。

就是说,做规划,就必然牵扯到立场和价值观,这个就是个政治问题。

7.  总之,这一章里面把政治、政策因素又考虑了进来,政权作为一个积极的不能忽视的因素进来了。

8.  “任何规划活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最好之类的问题,这些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9.  诺顿.朗:“规划就是政策,在一个民主国家,无论如何,政策就构成了政治。问题不是规划是否会反应政治,而是它将反应谁的政治。”

民主国家的政治,就是说不是某个人的随机性的一言堂,而是政策。

公众参与

10.  “有人说,自柏拉图的《共和制》发表以来,‘多少程度‘的民主(或参与)是可行的或理想的这个问题一直是民主理论探讨的核心(任何普通政治哲学的讨论中心)。因此,关于公众参与规划的讨论是关于民主这个一般哲学思辨的组成部分。”

“关于民主的理想程度,也就是参与的理想程度,看法上一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如同赫尔德所说,存在着不同的民主模式。”

11.  “达维多夫……指出,规划人员应该更积极的投入到政治过程中去,他们应该在公众中充当各色市民团体的‘支持着’,特别是要支持那些弱势群体或者少数民族,因为他们的利益在规划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12.  这一章节很多不同的理论,这个大约就是一种变动和混乱期的特点。不过总的趋势是将更多的、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考虑进来,不允许一种一个人的规划、或者强势群体的规划,这个就是政治!

1945...》之第6

第6章 有关规划效果的理论
从这一章开始进入了第三篇“1970 年代到1990 年代的规划理论”。
这本书应该被定义为“非常好的泛读书”,因为它能够让你迅速的知道规划是什么,但是很多东西的讨论现在是不容易理解的。它能够帮你建立一种基本的认识和态度。
战后整个时期世界思想都在和世界上的一切一样飞速的同时混合化的发展着。于是呈现出一种不容易把握和解析的混杂态,其整个理论界有着非常多样的潜规则“网”在作用,即使是思想界也已经不再是单线化发展。世界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变得不容易把握和似乎不可琢磨。
这个时代是个思想的战国时代,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每一个理论都难调众口,没有一个理论得到一种大面积的广泛的认可,不过每个时代总还是会有一种更加“大约”的、更加方向化的一种大概的调子。比如当今的可持续性是个主题,那么如何才算可持续?这个就会有很多方向。
这是一个互相讨伐和批判的时代,似乎每一个学派都在对另外的东西的批判中建立起自己。混乱。所以你只能是寻找出或者进行自我的建构一种信仰体系。你可以信仰的是自我构建的“共产—资产”体系。
在这一章里面,政治和规划更加的不分彼此起来。这里面的“政治”,我想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社会结构持什么样的立场?比如你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你更加关心什么人的利益?等等。总之,是说是你对于这个社会结构的一种总的立场,它直接影响了你在规划中的判断—立场决定了决策,而规划就是决策过程,一系列的决策过程。
壹  批判—对于理性过程论的批判
1.  质疑理性过程和实践的脱节,认为是空洞和空虚的。
2.  作者不认同这种批判,同时当时就存在着对这种批判的批判:因为认为理性过程论本身就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纲领的东西,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体系。“譬如,这有点像批评美国约翰.罗尔斯的著名的公平理论,说它不是基于对公平在美国的实际状况的经验调查。”
3.  不过这种批评者的提倡的有些东西我想还是有意思的:非常的注重经验主义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因此非常的注重“脚踏实地”的调研。
“要求规划理论根植于对于现实世界的经验调查”。
貳  对于战后(英国)规划政策的评估--《英格兰城市控制》—彼得.霍尔
1.  检查规划体系的目标、运作和效果。
2.  认为到1970年代,战后规划体系的三大效果:
a)  城市控制—是3结果中的最根本因素
b)  郊区化—认为是城市控制的结果—更长的上下班距离
c)  土地和物产价格的上涨
3.  “霍尔观察到,这些效果中只有第一个效果是实施规划体系的设计师的意图,防止城市蔓延是战后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说大部分结果都是出乎意料或者和期望相反的。
我有个疑问哦:是不是一定要防止城市蔓延?如果认为城市是个好东西,为什么要防止城市蔓延?
4.  霍尔考察了战后规划的“分配”效果,认为“规划的效果一直是从穷人那里剥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财产,同时给于那些腰缠万贯的富人。”
霍尔认为规划应该对这种不公平抱有主要责任,但是作者(尼格尔.泰勒)不认为这样。
參  规划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关系
1.  普遍的有观点认为市场干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力量其实远远大于规划体系,尤其是皮克万斯的分析,认为“规划‘所产生的用地形态与没有规划情境下会发生的用地形态不会有差异’”,这个几乎是一种“规划不作为论”。
2.  我想上述观点起码表述了:城市现象其实是另一个更大系统(政治经济体系)的一种作用后的表象而已。
3.  马克思主义观:政府和规划是整个自由***的组成部分,不能彼此孤立。
或者简单说: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规划体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了规划体系。
“规划是这个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镇规划在实践中往往发挥着支持市场并维护市场的作用”。
肆  建设性的观点—这一章中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1.  玻珀:规划需要一种“渐进式”而不是“乌托邦综合”的方法。
2.  所谓的“乌托邦”方法,翻译的不是很清楚,我的理解就是是一种习惯于“一揽子”作风的“革命”方式,就是说一下子就要完全的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乌托邦的那种作风。
3.  而“渐进式”,里德:“这里的问题是:‘如果你试图同时改变太多的政策……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一项观察到的效果应该归因于哪一项政策的变化。’”就是说不能够理性评估了,变得盲目了。
4.  所以玻珀主张:“公共政策应该按照他讲的‘渐进式’社会工程的方式来推进。政策的改变是谨慎的、渐进式的,因此个别政策的效果能随时得到监视。”
这个很有意思的是,人类总是在寻找将复杂问题解析为简单然后加以逐个击破的方法,这个应该是基于人类的智能的有限性的一种自然的追求,这个也是。

1945...》结语

第四篇 总结
第9章 范式变换,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规划理论和范式变化n

壹  所谓的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的东西,是指一种世界观式的根本的一种科学观,其形成之后必然有一个稳定期,而一旦改变必然性成一种整个科学界甚至包括了普通民众的观念的革命。
作者在这里是一种“借用”,就是将这个词用来定义某个领域内作为基础的、根本性的、框架性的价值观的一种认识。
貳  1945年之后的两次范式变化
1.  1960年代,城镇规划由艺术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
2.  1970~1980年代,规划师作为技术专家变为作为“协调者”。

  两个范式的变化:n

壹  1945年前,城镇规划是艺术,是“建筑的延伸”。
貳  1960年代,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理论,由艺术变为科学。转变可以归纳为4方面
1.  城镇是个物质空间结构~城镇是个不断变化的互相联系的功能系统
2.  空间地理学和形态学(美学观念)~空间社会学(社会、经济)
3.  终结状态、蓝图式规划~过程
4.  规划技术手段变为了科学分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空间设计的手法也并没有完全被取代,1960年代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而其重要的是区分了两个规划层侧:
1.  策略性、长期性规划层次——是系统和理性过程里面的主要应用的层次
2.  地方性、感知性规划层次——注意了一定的美学观
參  从专家到沟通者
1.  早期的规划论认为规划师是技术专家,但是当时人们认识到“城镇规划最根本的是价值判断(有别于纯粹的技术判断),一种渴望去创造或者维护的环境类型的价值判断”,城镇规划充满了价值判断和政治色彩,因此质疑规划师是否在这方面具有更强的“专家”才能。
作为两种意见的一种综合和修正,开始认为规划师应该是“识别和调停涉及到土地开发的不同利益集团需求”。
2.  保罗.达维多夫:“而是让顾客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并且发挥这个优势来取得个体的发展。”
重点强调了沟通和突出重点(发现本质)的能力。

  可以看作另一次范式变化——后现代主义思潮n

“现代主义者把人类理性思维和科学技术当作能带给人类光明未来的关键,如今这个信心基本崩溃了。”

壹  挑战科学和理性
i.  在我的理解,主要挑战的是一种一言堂的、其实往往无法验证的权威主义,“任何依靠单独说明来支撑的权威性是靠不住的,并且应该被抵制。本质上,后现代主义断言一种元叙事优于另外一种元叙事是始终不能判定的。”
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者主张一种更多元化的、更民主的、更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
后现代主义是反乌托邦的,就是说是反对一种理性的理想的终极的唯一的图景的。
ii.  往往于是就有了一种相对主义的倾向。
iii.  作者不是非常的支持后现代主义,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这些思潮应该都是一种去粗取精的态度比较好。
可以看出每一个理论都其实对于整体理论的进步能够提供一些积极的东西,能够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后现代主义的最珍贵的地方是对于过分的理性的修正,毕竟人类对于自身能力的过分自信最终将会导致人类自己的灭亡。
iv.  战后的主要思潮其实都和政治体系的日益民主化有关,越来越广泛的族群认识到了自身的尊严和价值。不再苟安于别人的压迫和权威。
v.  作者顺便批评了亚历山大:“像亚历山大表现的,让一些城市自然生长的主张是误导,因为大部分人类活动都有某种程度的规划。”
看书信一半。
貳  作为生活质量替代标准的后现代主义
i.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理想环境类型,环境质量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者通常为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而欢呼。
ii.  由于大城市生活多样化和多元化,以及由此提供的选择自由,赞美大城市生活成了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iii.  “后现代主义者容易走向极端,任何不同的事物都可接受或被允许”——作者认为“也许还要有城镇规划的包罗万象的‘共同’理想”。
就是说,虽然是支持多元化,但是仍然会有一个度,好的和坏的并不是绝对没有差别的,后现代主义的积极一面应该理解为主要是“扩大了”可接受的范围,但是绝对不是“取消了”。
iv.  就是说,我认为的、和作者认为的是,正确的东西和美丽的东西,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像现代主义者们所追求的终极真理一样),而是有多种,但是却也绝对不是所有或者没有。
v.  那么,那个度是什么呢?

參  结语

城镇规划到底是什么?它应该做什么?
i.  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或者社会实践……因为是实践,它需要评论和判断甚于其他——判断做什么,如何做最好……关于实践思考与判断的理论对于城镇规划而言绝对是焦点。”
ii.  诚征规划做什么?
“在城镇规划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环境质量的严谨分析和系列推理:……”(p159)

《空间公共性研究》之部分阅读    于雷

中国人写书,大多是文献综述,所以信息量往往很大,但是思路往往不够系统和清晰,所以当作一个文献资料匆匆看看。
壹  齐康(p6):公共性的最重要特征是交往,这种交往引发的经营、就业、管理、创造和活动的总和是生存和再生。
貳  (p1绪论中)
1.  于雷谈论的中国式内院和西方式广场的差别我想也是整个东西方社会架构的差别:东方是一种压制冲突、认为任何的冲突都是不好的社会意识和结构。西方则是“纵容小的冲突发生,通过不断的消化小的冲突来避免大的不可控制的冲突”。
2.  “在现代社会中,基于西方古典公共观念之上的现代公共空间观念成为现代民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參  (p5)哈贝马斯:“可以说在传统社会中城市公共空间曾经是最重要的公共生活载体。”
肆  公共性概念:
i.  一般化理解:
1.  (p9)“进一步讲,公共空间又和私密空间不同,它还应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与其他人类成员相处并存在的意义。”
ii.  建筑学专业的理解
1.  “不专属”—赫兹伯格
赫兹伯格认为的公共性:“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间均可进入的场所,而对它的维持由集体负责;私密则表明该空间是由一小群体或一个人决定可否进入的场所,并由其负责对它的维持。”
权属、用途、义务。
于雷认为专业人士的认识有片面性。
2.  作者认为,理解“公共空间”必须从理解其定于“公共”入手。因为“公共”不是建筑学专业名词。
iii.  东方溯源:
在东西方文化早期,公和私往往是成对出现。
就是说意识到私密的时候才相应有了公共的划分。
1.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公”对于百姓来说仅仅意味着共同耕作。“私”才意味着归属性。
2.  “公,谓显然为之也”。
iv.  西方溯源:
1.  古希腊城邦:“公共”既是“政治”。
2.  是当代公共概念的真正起源
3.  公共空间:广场、剧院、法院、竞技场等等
4.  公共政治生活:
a)  言语:讨论、辩论、诉讼等
b)  行动:竞技、战争
5.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公共生活从道德上高于私人生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v.  汉娜.阿伦特解释的公共性概念
认为包含了3方面含义
1.  公开性:
被每个人看见,被每个人听见
2.  实在性:
和上一点紧密相联。
客观的、实在的存在感。“与个体通过反思感受存在的体验不同。在公共空间里,一个人的经验、感觉可以被其他人的经验、感觉所证实,这就是公共生活的意义。”
“(家庭生活对于个人经验的延伸)永远无法取代从一个物体呈现在众多的观看者面前的各个方面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那一现实。”
强调“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是指数量,那么我想应该是指不同于个人意志的意志。不要大一统。
3.  共同的:
指与公共性中的“他者”联系和分离的物体世界。
阿伦特的比喻:处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的人们就好像坐在一张桌子周围的人们,公共性就像桌子一样即把人们联系起来,又将他们隔开。
4.  私人生活具有一种“被剥夺”的品质,因为他人的缺席。
vi.  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研究:
1.  认为公共性最重要的是“评判功能”。
2.  这种评判功能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其能够提供“多视角”,反而是因为私人性得到了尊重,各个成员的独立的理性的共存。
vii.  夏铸久
1.  “公共性在象征展现方面意味着不同的人聚居在相同的地方,感觉到彼此的差异,为了求生存而互动交往,进而使城镇居民不得不发现使用‘我们’这个字眼的方法。
2.  “公共性界定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永恒的品质,而在于其政治的特质……因此公共性其实就是政治。
3.  笔者认为都有局限,而相对来说阿伦特的比较具有普遍性。
伍  作者的总结—公共性的定义:(p14)
i.  公开化的环境—公共性的物质基础
ii.  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公共过程:
1.  是个体见的差异和共识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认为公共活动是一种“复数性“活动,具有“差异”和“平等”两种性质。
“以古希腊人的公共生活为例,城邦和家庭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不同的家庭和部落、不同经济利益的竞争者、本邦人和外邦人吸引到一起,个体之间身份的差异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色。”
这样说来,我想,城市就是一个“不同”之间进行聚集—交流—融合—形成共识的地方。
其次,平等性是指一种“共识”,同时就是意味着一种对于差异的容忍力。
简单说,所谓的城市,所谓的公共,就是异质共存共荣。这里面,“共荣”是褒义,意味着交流、共识、互相取长补短等等。
2.  “不可逆性”和“不可预见性”
注意,这个恰恰是有机复杂系统的特征。
3.  公共性引发的共同体理想
(p15)
陸  空间公共性:
i.  空间的公共性是为了人的社会生活的公共性。
ii.  空间本身必须和公共性社会生活进行耦合时候才有公共性—苏州园林的变化。
iii.  公共空间首先是作用于个体的人,然后间接影响社会生活。
iv.  公共生活的载体的日益多样化:空间、报纸、影视、网络等等。
柒  我的关于该章节的一些总结:
i.  公共空间中交流的重要性:其实公共空间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提供了人和人之间的低门槛交流的可能性,通过这种交流人才能够通过多视点来关注自身。
ii.  差异化,公共空间要强调的是一种异质之间的共存和交流,同质化聚合不存在公共性。
iii.  注意其和“私密”的一种紧密的“互形成”关系:没有私密、抹杀个体差异则同时其实就消灭了公共性。
iv.  所以说,公共空间等于城市生活。

《伊托邦》之一
第十章精练和绿色

虚拟性和物质性的一种争执。

人类熟悉的城市模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作者的理想的未来城市:绿色的、精练的(lean,green cities)
未来智能城市的五要点:
(注意:“智能化”在这里被著、译者用“死板”作为反义词)

i. 非物质化

ii. 减少机动(非机动)

iii. 大规模定制生产

iv. 智能操作

v. 柔性转换(soft transformation)

壹 非物质化

i. 作者认为“非物质化”能够带来真正的绿色城市,因为通过非物质化能够产使很多环节无污染、无废料、节省能源等等

貳 非机动化

i. 提倡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达到的“生活——工作一体化”。

ii. “一个比较有前途的战略是大力发展由紧凑的、多功能的、小规模的社区组成的多中心城市,其间由便捷高效的交通和通信线路连接一起。”

參 大规模定制生产

i. 将密斯和福特做了类比,我想这个是非常有力的的:为什么现在密斯还被奉为圣贤呢?在一个福特早已经失败了的时代?
福特:“可以为它喷上任何颜色——只要这种颜色是黑色的。”崇尚标准化、重复性的非智能的机器逻辑。

ii. 盖里的东西:体现了一种更为细致、高级的理性,而不是随意的、非理性的。

iii. 所谓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和diy的制造、菜单化制造或者建造有着很深的联系,这个时候使用者直接参与了制造过程本身而不再是仅仅一种对于制成品的委曲求全的被动选择。而这种模式得以市场化终归于电脑技术的发展。这个将引起整个生产程序的重构。

iv. 定制化的生产或者说工作程序,也是基于一种对于更加合理化的追求,基于更加的集约化、更加的有效利用能源的追求。是一种高度理性。

肆 智能操作

i. 小便器上面的感应冲水设备——最常见的智能设施

ii. 主要还是针对节省能源

伍 柔性转变

i. 其定义的一种现状城市的需求很重要,可能也是一个突破点:“在大多数发达地区,虽然基本的任务是使现有的建筑、公共场所以及交通设施适应并满足与最初设计制造时已大相径庭的要求,……”
也就是说,传统建筑设计方法所产生的过分对于功能有着强针对性的建筑已经不很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信息时代了。

ii. 信息时代的城市结构的转变因为信息技术的特点从而“并非一次巨变,我们可以沿着这条精心设计的、逐步实现并且不具破坏性的转变之路往前走。”

陸 我们明天的城市

i. 较少以来物资的积累,更多的以来信息的流动

ii. 较少依赖地理上的集中,更多的依赖电子互联

iii. 较少依赖扩大稀缺资源的消费,更多依赖智能管理

iv. 柔性转变——更多的依赖替换软件,而不是拆除和改造实体建筑

柒 但是场所的效力依然存在,真实的地点和虚拟的场所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一种互补。

之二
序幕
壹  他所期望的新城市图景是一种“灵巧化(smart)”城市。
在阅读期终结章节对于未来城市的描述之后,觉得在他的城市里面,家庭非常的重要,家庭如果可以认为是城市级别的最私密的空间的话,那么在未来城市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其实发生了相当大的空间的重叠:物理空间——家庭,既可以私密也可以基于其产生公共空间——借助于网络技术,这种时候的这种重叠是否也能够成为一个切入点?——一个基于家庭、住宅构筑的城市。
貳  那么在未来城市中住宅真正成为了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最大量的构成单元。但是作者又强调了公共物理性空间也不是没有必要的,是一种互补,我想只要人本身还是物理概念的话,这种物理性空间只能是一种无限的极限性压缩的状态而不能够取消的。那么那个“极点”是什么呢?

第四章 适宜居住的计算机

壹  “更小巧、更轻便、更智能化的数字设备”将取代笨重的非智能的东西。
貳  织入衣服的电路——人机一体化的畅想。
參  “工业革命使家和工作场所分离,而数字革命正将他们合二为一。”
肆  作者其实是一种“反科幻”的非乌托邦态度的,就是他认为虚拟世界最终是不可能完全的“替代”真实的物理世界、物理空间,而是一种补充,一种共存共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反而是加强了我们和物理真实世界、和实际的人的面对面的密切关系。
伍  他的这一章,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武装到了牙齿的居住空间,所以说,整个空间其实成为了一个计算机。而且人通过信息技术和整个空间互动、联动起来,成为了一体化的一种东西,整个空间内的所有东西包括人都能够产生交流和感应和联动和互动,这样的人其实和房屋一体化了,这样的话,房屋成为了人的延伸和加强。人成为了超人。其实非常的像《独立日》里面的外星人和其那个动物性外壳的关系一样——通过神经的紧密互联达到了一体化。
陸  根据这种房屋的畅想,他也将这种畅想扩大到了城市,“21世纪的城市将是互相连接互相作用、到处都是硅和软件的智能化、到灵敏度、响应及时的系统、”就是说整个城市都能够和其中的居民产生紧密的联动,城市的“神经系统“能够和居民的心智连接起来,从而能够联动。
柒  规划和分区的再思考——其实就是主张基于生活和工作一体化的一种混合的城市。同时,在住宅内部却反而根据功能进行了重新的明确的划分。
住宅城市起来,而城市则混沌起来。
捌  基于居住\办公一体化而使家庭重新紧密起来并重新成为了人生活的重点,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结构的重构。(p77)
玖  作者对于未来城市的主要预见在终结章节里面已经总结,主要的我看有两点:
i.  居住和办公一体化、减少机动化和多中心化使得雅各布斯所期望的那种具有社区活力的步行24小时社区会重新出现
ii.  同时,网络在加强交流的同时其实通过诸如能够提供很强的交流的选择性的方法,从而其实屏蔽了相当部分的交流,反而是阻隔了交流、阻隔了不同社会团体、不同阶层时间的交流,人们更加的倾向于仅仅和自己想交流的(而不是有必要交流的)、同类的人来交流,这样社会分化加剧,造成了割裂的城市。
这个时候其实取消了公共生活,消解了城市。
壹拾  “城市公共生活极有可能依赖于跨越社会文化界限偶尔形成的次要社会关系的机会而存在。如果你没有这种机会,你就是生活在一个有趣的群体或组织内,而并非成活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里。”
“在次要社会关系里,我们主要与他们(对象)所充当的某一特定角色相关联,而不是经常与整个人交流。”
这个非常重要,这就是强调了次要社会关系其实是城市的本质社会关系,这个关系在乡村里面可以说是不怎么重要的。就是一种“陌生人呢”的聚合。没有了这个就不是城市。而网络因为增加了交往的选择性,反而正在消解这个。
壹拾壹  其实网络也在鼓励一些次要社会关系,这个作者也提到了:认为网络时代的次要社会关系会比以往的向更大和更小两个方向发展。
i.  随着当地生活(社区内,步行距离内)更具活力,在社区内的此药社会生活得到加强
ii.  通过电子互联与偶尔的实际会面的结合,在远方能够发展其他此药社会关系。

这样的话,就是说其实网络鼓励了一定的次要社会关系。但是关键是正确的处理好网络的选择性,使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团体之间能够得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因为具有了很强的选择性,从而其实弱化了这一点。

之三
第六章 相聚

壹  作者对于网络时代的“相聚”的看法可以归纳为
i.  匿名带来的优势和问题,必须建立新的信用体系
ii.  规模的指数级别的扩大、物理距离的不受限制
iii.  注意力稀缺——信息过滤机制——对交流对象的选择性——带来的新的对于某些圈子界限的强化,导致了族群沟通的鸿沟。
iv.  作者因此主张的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应该是互相补充的一体化的一个共生关系。
貳  作者认为的公共空间的跨越时代的、必须的品质——“应该允许自由访问和言论自由”。
參  以上应该就是作者对于网络时代的公共空间——“相聚”的场所的分析了——网络时代形成的族群本身扩大化了,甚至数量根本已经和前网络时代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但是因为具有了相当的对于交流对象和信息的选择能力、能够进行目的性非常强的交流、不再支持过多的计划外偶遇,因此导致了族群间交流的弱化。
所以作者一直的主张就是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一种互补共生。

《me++》之2
第六章 数字复制
1.  “通过无数的在时空中转换的、具有内在不明确性的。可以重组的片段,城市以电子方式复制着自己。”

第七章 电子记忆术

1.  传统的情景:“情境”会能够辅助主信息给你明确的一个信息的背景资料而使信息明确。
2.  “和远古游牧民族的世界不同,无线电子人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具有可追踪的位置和轨道。”
3.  这将使城市、居民、还有数字信息以一种重要的、全新的方式交织在一起。
4.  “某些信息将不再是城市固定设施的一部分,比如当你到达十字路口的时候,根据当前的交通状况,停车标志可能会自动出现在你的汽车仪表板上。”——感应产生的随机信息,这个是一个突破点!
5.  精确定位追踪技术→GPS系统→室内精确定位
6.  射频标签
6.1.  “我们正在迅速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任何事物都会立即响应无线查询,并反应其身份、当前位置和其他一些属性。”
6.2.  “你不需要把东西插进门去才可以开门......”

7.  城市信息覆盖
7.1.  铭刻→光线铭刻→间接信息覆盖
7.2.  间接信息覆盖的最大优点就是:它们(的来源)不是唯一的,因此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8.  地理编码的比特
8.1.  就是能够使地点和你(的行为)之间首先精确定位,然后不断的进行互动,提供和地点和行为有关的信息。
8.2.  “它们代表着信息与居住空间之间重要新关系的开端”。

9.  反思访问权
9.1.  “数字领域和物理领域的交互式链接让我们反思城市的传统供能——减少城市居民必须花在定位、接近资源和其他人上的时间和精力。”
就是说,城市本身就是通过集约化来达到这一点的,那么现在,数字技术应该能够提供另外的一种集约化。
9.2.  通过这种物理领域和数字领域的互相连接,感应装置能够提供非常的多的导向服务。

10.  空间注册
10.1.  信息点播的想法——是否是一个突破点?在你想要显示的地方点播所需信息,并共享。并且根据你选择的“显示屏”的物理位置关系而能够呈现出不同的信息公开程度——同时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提供这类可以作为不同公开度的“显示屏”。
10.2.  透明显示器——“标注”
10.3.  信息“注册”如果是“registion ”的话,我怀疑应该译作“信息提示“,既是一种物力和信息信息和空间合一的一种技术,通过透明屏幕将感应出现的和实际世界相关的信息和真实世界影像叠加在一起,从而对行动进行指导和提示的技术。
10.4.  这是一种混合结构,在其中,“数字信息为物理场景附加了一层意义,而且物理场景也协助确立了数字信息的意义。“物理场景为数字信息添加了"文脉“。

11.  比特回归
11.1.  超越肉体——一个古老的梦想。
11.2.  补充化——被比特武装起来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具有了电脑空间的许多特征。
物理空间和电脑空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相互改造的关系”。
比特从电脑空间中“出来”,在现实空间中变得无处不在。
11.3.  这一章不那么乌托邦,不那么科幻了,是一种立足于物理空间的“改造”方案。一种交织和互补的关系,这样的立场中,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不是一种对立关系。

在对无政府主义有一个很粗浅的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无政府主义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东西,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

我想我们很难说这东西是不是无原则,是不是很不积极...这个东西,是好,或者是坏...因为这东西之中,可能有一些好的东西,也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可能有一些在某些人看来是好的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是不好的东西...

当然,我们也很难在多元化和无政府之间,建立起一元线性的逻辑联系.

我想,这里的关键可能是要避免一元线性式的思维???

那这个事情就说回来,就简单化的说:因为经常有年轻的刚毕业的学生以一种我称之为“毫无原则”的态度来为自己的设计辩护,就是认为美甚至“正确“都完全是个人化的东西,是不能够判断的。这个,我没有那么深的理论基础来说服他们,但是觉得有时候是不对的。
我接受多元化,但是不认为可以没有美丑的多元化,我觉得里面有个度。
就像是说,严刑酷法不对,或者说两口子看看黄片被抓是反人权,甚至我都接受荷兰的***合法化,我认为很好(当然自己是惜命的人,不敢乱搞,呵呵),但是这个里面有个度,比如恐怕任何社会道德都不能够接受偷窃或者乱杀无辜。而且其实,比如上面提到的荷兰等先进国家,对于一些反人权的东西反而更严厉,比如屠杀俘虏在很多或许反对同性恋的后进文化中却是正常的,但是可能在西方当代文化中却不能够接受。
就是说,可能是对于美学或者价值观的扩展或者“重构”,不能够说完全推翻。
什么是标准?这个恐怕是现在中国还希望思考、但是因为知识不足而半瓶子醋的人普遍的一个疑惑,希望高人指点。

《me++》之一
结语
壹  互惠网络
i.  关于互惠网络的原始模式描述:古来的游牧民族——“对这些游牧民族来说,最基本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原则必须是互惠互利的原则:承担群体内其他人的福利,因为你也指望别人这样对待你,这对于社会凝聚力至关重要。集体主义和相互尽责调和了利己主义。”
ii.  亨利.西季维克认为,一个人对于他人的道德责任会随着距离的增长而迅速消失。这一点在殖民时代是正确的。
iii.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道德原则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相互连接和联网的科技——会造成重大的后果。”
貳  社区规模化
i.  小型聚落:一种相互尽责的道德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反对陌生人的聚落。
ii.  费迪南德.腾尼斯:认为互惠原则是随着定居的发展程度而开始以不同方式起作用。社区和社会的两级定义:
1.  社区:“亲密的、私密的、单独的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亲朋好友村庄和邻近地区。
2.  社会:“包括人类整体的人为构造”——庞大的非人的城市。
城市不仅仅比村庄大,而且它们在材料、社会和道德方面都不同。
iii.  他对于大城市的态度:“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彼此。因此,他们依赖与陌生人之间的足够的交流、合作和信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城市就停止运转了。
城市能够使彼此不认识的多数人和睦相处。”
总之,他认为的城市是一种通过共享空间、基础设施等等,形成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具有极度的、无法避免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地区。”
就是说一个聚落,乡村、部落或者城市,其中的人们必然形成一种紧密的互相依赖的关系。
iv.  城市就是一个能够建设性的处理敌对、差异和冲突,并且从中真正的产生创造性能力的地方。
城市也是一个“按照罗德尼.金原则设计的以道德为指导的互动系统——从而使彼此不相识的多数人和睦相处。”
參  电子化扩展的圈子
i.  多规模的移动性和互连性搅乱了亨利.西季维克所描述的系统的单位和等级。
ii.  联网的地球也不是“地球村“、不是一个扩大的民族国家或者虚拟城市,从物理上、道德上和空间上它完全是一个新事物。
iii.  某种宿命:“最终,人类从来都没有拒绝过可以满足其物质需求的更有效方法……这些手段让我们脱离他会称之为(如果他——马克思能够活到看到这一天的话)白痴般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受限于地点、时间、记忆和处理能力的有诸多约束的生存状态。
iv.  在互联时代,“我们确实再也没有理由来声称互惠的原则会随着距离的增长而消失。”——认为物质上还有道德上都发生了互联,而起这种互联“其实是我们普遍人性的再现。”
这样的话,作者的意思是,在互联的情况下,世界又成为了一种道德上的共同体,道德在聚合聚落方面仍然开始起到强劲的作用。
普遍的全球性的人权开始起作用了,信息距离的缩短带来了必然的价值观的同化。
肆  全球化城邦一瞥
i.  电子化协调——20##年的全球反战大游行。
伍  道德互连性
i.  作者认为新技术并没有产生“距离的死亡“。
作者认为的可能的全新社会模式:以互惠原则扩展的社会集合体。“是由应用于新的空间模式的、古老的互惠原则来维系的,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让大量的零星分散的陌生人彼此和平相处的道德互联网络。
ii.  这种新的公民组成形式将植根于独特的物理结构之中——它们是由无穷无尽的电磁振动的轰轰声来定义的。

"多元"其实是"后现代主义者"的"世界观",即他们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就好象一个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那种"多元的"的自然环境一样的.

显然,这种世界观,不仅仅是"立场"和"主张",而是一种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历史性的发展.

以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观为基础,在城市规划和社会领域,后现代主义者的所支持的"主张",就有所不同.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张之一,就是"宽容",那就是你不一定喜欢或者是同意某一个现象,某一个主张,但是,你可能应该给这个现象或者是主张以存在的空间.

在社会领域,多元化所导致的对"宽容"的重视,最重要的发展,就是社会自由主义,人权和民主,对人群中"少数"的尊重,被认为是普遍的价值.于是,人,不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抽象的,统一的,没有区别的人,而是有血有肉,有不同的感情和需求的人,不同的人.

甚至在空间设计审美的领域,这种"多元化"所导致的主张,也会和现代主义的那种通常是要求系统上"和谐统一"的主张和不相同...于是城市空间不再被认为"应该"是某个大师的大手笔--大广场,大轴线,统一的风格,和谐的秩序---而是相反,可能是片段的,突变的,等等...

中国现在要建设"和谐"社会,也许从这种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中可以学到的一点是:真正的"和谐",是那种在"多元"的架构基础上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主张,不同的意见,不同的阶层,相互之间能够足够"宽容"的"和谐.因为多元和宽容,本来就是自然界的"和谐"法则,人类社会可能也不例外.

数字产品——对于数字时代的数字产品来说,耐久性还是一种好品质嘛?
  同宿舍的同学400多买了一个爱国者的mp4,而且是1G容量。而我的ipod去年花近千元买的,功能单一。
  这个时候真的非常的想买新的,可是自己又不是以前有充足收入的时候了,觉得这些东西便成了鸡肋——不够好,但是又没有说服自己的“充足的”理由扔掉。
正好在读关于信息时代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不禁想:对于数字时代的数字产品来说,耐久性还是一种好品质嘛?
  假如:
1.  ipod制作规定寿命1年,从而在设计制造上能够俭省成本,卖价500左右。这样应该更合理。1年后应该该类产品早应该更新换代,而价格的便宜和正常的损耗使其也应该正常更新。
2.  因此明白了美国的纸质手机的优点。
3.  所以从设计上,就应该发明新型材料:更廉价,同时折少其耐久性。
4.  整个设计中就应该朝着更廉价而不必耐久的方向发展。
5.  耐久不再是好品质也许,在合理的年限内损坏会受到欢迎。
6.  声明:新产品应该在设计寿命期限内保证其质量,质量的新标准仅仅是减少其耐久性设计。

无政府主义(或安那其)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源于希腊语单词“αναρχ?α”,意思是没有统治者。所以被翻译成中文时,根据这一最基本的特征译成“无政府主义”。也有文献音译为“安那其主义”。無政府主義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统治关系。對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而言,「無政府」一詞並不代表混亂、虛無、或道德淪喪的狀態,而是一種由自由的個體們自願結合,互助、自治、反獨裁主義的和諧社會。像其他政治哲学思想一样,无政府主义包含不同的分支和流派,雖然無政府主義者有著反對國家的共同特色,但他們卻在其他許多議題上有著不同的立場,包括了是否進行武裝鬥爭、或以和平非暴力建立社會的問題上產生分歧,尤其在經濟的觀點上有著主要差異,從主張財產徹底公有化的集體主義流派,至主張私人財產和自由市場的個人主義流派,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
关于无政府主义,可以参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0%E6%94%BF%E5%BA%9C%E4%B8%BB%E4%B9%89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读书笔记

第五章 城市街区的用途01
其一贯的“反动”观点:
1.  要反掉传统的、以公共设施服务距离为基准的街区设置方法(7000人街区).
2.  反对传统的内向的、“温馨的”、封闭的街区观念――城市的最大优越性之一就是“流动”!
3.  反对在设计中以乡村或者小城镇为模板来设计大城市。大城市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性,和小型聚落(乡村和小城镇)是完全不同并且应该是不同的因为这样才能够互补)。
“广泛的选择和丰富的机会不正式城市所要提供的吗?”
中心问题:街区是干什么的?
街区是日常的自治机构――自治本地化――街区的必要性――街区的本质
街区是必要的,但是反对伪街区。

作者认为的三种必须的、有用的街区(我想其英文应该是zoning,是说明的一种分区制):
1.  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
2.  街道为主的街区
3.  大城市中的地区(约为100,000的“城中之城”)
其中:
1.“城市”级别:
应该能够形成一些特殊利益集团
“20~30个性情相投(同一个圈子)的朋友”、“他希望他的朋友们知道他在说什么。”
“一个城市的整体性表现在能够将有着共同兴趣的人集拢在一起”,这个是城市的最大的可用资源之一。
2.“街区”――街道为主的街区
能够形成公共监视网――街道自治功能的最重要体现
另一功能:在不可能自我解决的问题上寻求外界帮助
街区的大小――“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意义”。
街区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依赖于各个街区之间的互相交错和重合――街区组――产生多样性、带来变化(视觉上、经济上)。
3.地区
其主要功能是“协调”作用,协调城市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作为了一种“中介”。

街区,必须“反”隔绝

向生命科学学习!

雅各布斯认为的理解城市的思维角度:

1)  对过程的考虑。

2)  从归纳推导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点到面,从具体到整体,而不是相反。(从局部到整体,从小到大。)

3)  寻找一些“非平均”的线索,这些线索会包括一些非常小的变数,正式这些小的变数会展现大的和更加“平均”的变数活动方式。

“对过程的考虑”不如说是“从整个的或者说尽可能大的网络的角度来考虑你所面对的问题,将之看作是立体网络中的一个点。”就是一个语境的问题。

将之看作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东西来看待。住宅和住宅是不同的,不能够仅仅理解为“提供住宅”。

由点到面,其实也是在倡导一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借助教条的一种“一般推论”,最近发现老张的东西都在这几本经典之中。从现实之中找出方法和结论,而不是从教条之中。我知道怎么做是因为我调查研究了。

而且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很多书中的经典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相对来说,真正比较可靠的还是现实。书籍的学习主要是提供分析现实的工具,这个绝对不能够替代现实!

实际生活中的城市行为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用一种具体模式来描述:非常具体化、不可能抽先的应用某种方式来看待这个过程。

“也许正是因为(规划专家)这种这种有问题的思维训练,才使得规划者常常不如普通市民更能够理解具体的事情,才使得规划者常常不如普通市民更能够理解具体的事情,更有分析具体问题的眼光,因为后者尽管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但与街区有一种切身的关系,因此也就更熟悉那儿的用途;换言之,更不会从一般推论或抽象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有序复杂系统之中,统计数字不能够说明问题。

“要发现城市中的‘非平均’的因素,需要有‘平均’的大变数的存在”,就是说要以之为基础,这个里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互相借鉴的东西在里面。因为知道了平均,所以才知道非平均之所以为非平均。但是仅仅大的变数是不够的。

“非平均”变数和大的变数相互关联。

规划者们养成了对最重要的东西(“非平均”变数)置之不理的习惯。

有一个中心的东西,就是说雅各布斯是一个城市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反城市主义者。她肯定和赞美大城市而不是否定大城市。

“即使是最困难的问题也不会难倒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

“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或者是那些单纯的、自然状态尚未消失的地方寻找解救城市的良药或许会让人悠然生气一种浪漫情怀,但那只是浪费时间。”

雅各布斯将城市视作是一个通过聚合、密集、综合和高度多样性来拥有了乡村所不具备的强大能力的自然地进化的产物。城市是进化的自然,而不是反自然。城市的问题只能够依靠向前的进化来解决,而不能够依靠幻想退回到前城市时代来解决。

或者可以称之为积极的城市主义者。她眼中的大城市的力量是“庞大的财富,巨大的生产能力,支持和使用这些东西的人才的有序的聚集。”

城市本身是自然地“不可缺少的、合法的一部分”。(p499)

对于思想发展的精简的概括:

三个阶段:

1.  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

2.  处理无序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3.  处理有序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台球的比喻

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似乎可以称之为面对简单问题的简单处理。即是研究那种包括两个直接联系的、联动的因素的问题。大概就是说一个变量是另外一个变量的函数,即有某种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我们为了追求一个变量,只需要测量和掌握另外一个变量就可以推导出来。其函数关系可以说相当于当代的计算机的位置,就是说人总是追求出一种机制来可以通过输入一个能够简单得到或者说控制的东西来得到想控制的东西。仍然是一种“输入输出”的机制。永远不要再有“说到底还不就是……”的想法。

在这个层次,人能够相对来说得到(纸面上)更为精确的结果,似乎对结果的控制能力更强,但是这种过分的简单化其实又离现实太远,是实验室科学。

一个台球的运动能够被精确计算,但是一个台球失去了台球存在的本来意义,因为它可以构成一个实验,却不能够构成一个游戏。

无序复杂化

处理几百万个台球的同时运动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在这个运动的问题中,台球彼此可以抽象为彼此完全相同,因此其彼此之间的没有紧密的互相“关联”性。其彼此仅仅是一个抽象数量关系,是一种平行关系,而不是一种紧密的互相关联,不是有机的契合。

可能做设计,就是要做到“有机契合”。互相紧密关联而不是可有可无。

而100个台球和99个台球直接除了复杂性的降低之外,仍然是同样的规律,同质化的系统,不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关系。于是这个就是松散。

有序复杂化

主要是上世纪30年代之后的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是个有机的整体,是个“一个都不能少”的东西,在这里一个台球的缺失意味着整个系统的否定,规则和机制将完全不同。

“远比变数的数量更加关键的是,这些变数都是互相关联的。”

注意“关联”这个词翻译的比较好,强调了那种关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

同时,最新的进展说明这类问题“是可以分析的――也就是说,人们应该明白这些问题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不是‘非理性的、不可理解和预测的’”。

城市的复杂性就像一个生命体,而不是非有机体。

因为“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不同的变数互不相同,但同时又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互相联系在一起。”

整个其实就是我们追求的有生机的复杂性的精髓,就是不同却互补,而不是相同却平行。

再有就是,“城市这种有序复杂问题不会单独表现出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被理解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就像生命科学一样,可以通过分析将其分化为许多个互相关联的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互相关联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就是说这里面和无序复杂化不同的是,不仅仅是增加了多个变量,而且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也许多起来而不仅仅是彼此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相同的,而这些函数关系之间又互相紧密关联。

“网”,一个立体的东西,一个联动的东西,三维网,应该是最好的追求比喻。

“如果只是单独来看某一个问题,则这个问题就会像泥鳅一样滑溜,永远抓不住实质。因为从它和其它问题的关系来说,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形。”

城市问题不能够“变得比有序复杂更为‘简单’”。

不应该是物理的方法,而是生命科学的方法。

其下接开头

索性这个读书笔记以后不能够再成为一种摘抄,而应该是等着咀嚼和消化完了之后的自己的排泄。

在雅各布斯的书中,城市是人类社会、自然界演化中的积极的产物、高级形态,其自身形成了一种新的有机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生命形式,而此时人类之于城市就像是那种能够通过自身的集聚而生成另外一种新的高级生命形态的生物。人成为了细胞。

多样性成为了城市在本书中最经常被提起的一种特质。这似乎带来了混乱但是其实这种遭到了虚伪的感情的”厌恶”的特质却恰恰是城市相对于乡村和小城镇的优势所在。

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城市能够成为了新的因素的孵化器,成为了一种能够产生新的东西的地方,成为了机会所在。

城市的本质性属性,也就是”多样性”和”高密度”吧。这些正是其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的聚落形式的地方。

关于城市的关键词:多样性、混合、高密度。

而这种多样性必须充分的混合。对于多样性的通过借助正确地高密度形式达到正确地混合的努力,才应该是城市设计的正确地努力方向。

陌生人和原住民

而维系一个城市的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于能够发展出一个通过一定比例的(足够比例的)常住人口来形成的对于街区有着主人公感情的监视网络。

而一个真正健康的社区则同时必须有着足够比例的”陌生人”,他们给街区带了来新鲜、带来了新的机会、带来了发展的可能,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陌生人和原住民成为了一种互补,一种缺一不可的东西,是一种”基础”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要功能和辅助功能

同时,街区的构成还可以从产业角度考虑,则其可以分为”首要功能”和”辅助功能”,而这两种功能都应该充分合理的具有着混合的多样性。这两种功能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东西需要重新看待的大都会
完成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阅读。
我觉得可以散漫的谈出一些东西。
1.  大都市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小城市、乡村、建筑的东西,必须以完全不同的方法、视点去看待、分析和解决其问题。
首先肯定大城市是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崭新的更高级的形式,是一个积极的东西。并且在相当的意义上,大城市由于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和自适应、自调节能力,从而应该被看作一个有着自身生命的有机体。必须用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对待大城市问题。
2.  书中始终强调的是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多样性”,必须支持多样性,不论在哪一个层面上。
也恰恰是因为了多样性大城市才真正的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生命性来源于其各个多样的因素之间的网状的联系,使其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3.  互动性,也就是书中同时反复强调的“交叉使用”,是大城市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个不是其性质,而是其一种健康的重要的行为模式。
4.  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和无机体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其“内力”,大城市更新、发展、健康的源泉都应该主要的来源于经过了良好的合理的制度组织从而生发的内部力量,而不应该是另外的外部力量成为其动因。健康的内部结构对于大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内部活力是大城市最重要的生长源泉。
5.  街道的安全和活力等等都应该源于其内部建立了良好的“监视网”,其实是一种由具有主人公精神的常驻居民作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合理组织的并且依靠了个体自身能力的公共关系网。
6.  大城市相当于民主社会,应该是充分激发个体的能力,充分的尊重实际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是一种健康的自下而上的构成形式,而不是集权主义的自上而下。
7.  大城市的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于小型聚落,而是发生了质变,成为了有机体,成为了自适应、自调节的有机组织,必须用生物学的、新式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大城市问题。
8.  鼓励“多样性”的重要手法就是“混合”,功能的混合、形式的混合……单调、单一是大城市的最大的敌人,在每一层面上都需要考虑通过恰当的混合来达到能够生发活力的多样性!
9.  活力和健康的来源不是“相同”,而恰恰是“不同”,关注营造出有组织的不同的复杂性,来产生健康的多样性,从而激发自身活力。就像内脏系统和任何有机系统,正是因为不同元素之间的协作和“交叉使用”从而真正的达到了内在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10.  杜绝悲观的怀旧主义和对于小农经济的向往,那个是原始的非有机的系统,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11.  大城市的另外的重要特性就是应该收到隔离鼓励的“高密度”,因为只有基本元素(人口)足够高的密度才能够激发、支持多样性活力。
12.  对于交通问题,关键是彻底的转变看问题方法,不是以汽车为中心而是以人行为中心。
具有活力的人行道是真正的城市生活的发动机!好的街道(人行)最重要!并且具有多样化的功能而不是一个“人行”功能!安全、活力等等都依赖于一个健康的街道来生发。
13.  街区的“原住民“成为了一个健康的街区网络的基本,然后“陌生人”为街区带了了多样性、交流!他们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雅奶奶描绘的城市街区在中国大城市很难找到!中国大城市中都是单位大院和大型住宅区。路网格局的不同是一个根本原因。十八世纪开始的美国城市都是采用密方格网(估计大约120*40—60的样子),基本上就是两排独立或联体住宅的宽度。
如果说从多样性和混合、密度上讲,也就在某些大城市中心区附近有可能有类似街区,但是想象一下你会去那里住吗?治安、卫生、以及高房租,不同年代建筑的混杂插建。我想只有高收入单身或者商业中心就业的人会租住在这里!
学习奶奶精神,主要就是一种社会学,或者说记者的视角看待社区。具体做法没有办法学习!
另外她的著作,真象是个美国老奶奶讲述老美国的故事,絮絮叨叨,约翰家长、汤姆家短,杰瑞家还太乱,晕……离严谨的理论著作相差较远!
同时雅奶奶还是一个社区活动家,异议主义者,领导了多起反抗政府规划的活动。这方面她是开了学者的先河,记得好像是英国的前建筑师协会的主席,也是这样一个人物,成功领导了他居住社区的反抗动迁,自建活动而声明鹊起,成为社区建筑运动的领袖。看看差距吧……,搞这个在中国早进去了!

尤其是对你在国内所学的知识结构之欠缺部分的敏感,才是我们大家所想看到的呀!请继续之。

ps回答:

中国大城市的大单位院落,也构成一种社区,只是它是封闭的、按照乡村规模建设的,它不能和其他社区“交叉使用”,无法成为城市的多样化。因此,所有的大单位构成的都市,其实不是真正的都市,而是大单位的简单加总。也就是“简单对象”,而非“有序或无序的复杂对象”。

Jacob奶奶在这些表象之后,找到了一些有用、有利的理论来支持,就算不是博士论文,也并非在糊弄读者,所以她才能影响历史。而且她本人就用著述做出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案例,我们现在在abbs上讨论的方式,不就是和她一样的方式吗?

中国城市的问题,伸展出去,还可以引发讨论为何中国有过最大的城市,却没有“城市文化和传统”?Jacob所引理论,在建筑和规划角度上,为分析中国历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千年胡杨

我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我们每个人都已濒临绝望,我们正在旋涡中下沉。托起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浮出水面的,是希望,对生活的价值和我们的努力的不可解释的信念。是心灵深处源自我们力量之发挥的潜意识。”

今年很早我就买了这本书,匆匆的看了一遍,随意在书的空白处,记下了批注。时过多日,早就忘了大概的意思。最近,苦于思考之中,看到了末匠的贴子。触发灵感,决定再看一遍。以下是我的小小读书心得。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是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彻底推翻。看完《导言》,我傻了:雅奶奶从规划的鼻祖——霍华德开始批判,接着是格迪斯、柯布西耶、城市美化运动,最后是“现在的城市改造法律的修改”(美国60年代)!这样,我们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根基就受到了激励的冲击,我们开始怀疑自己也是被蒙蔽的那一个。接下来,就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新建设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的失败!导言就是洗脑的过程!也是“破”的部分,接下来,就是“立”。通本书强调的是“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和“尊重”。

第一部分的五章是论点提出的基础——论据;讲述了“城市的特性”。

主要是通过大量事实的调研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真实生活状态。从中充分得暴露出了传统规划原则对城市的摧毁——由生到死的转变!在这个部分中,作者强调人行道的三大作用: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并提出了促成这良性循环的条件。这里她提出了著名的“街道眼”概念。

其实,在读这部分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浮想小时候住在大院时的情景。夜不闭户!大院里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来客人都晓得,大院门外的街上就是市场,每天放学回家,都可以看到门口买菜的老奶奶,没几天就熟了!偶尔她塞我根黄瓜,就象对待自己的孙孙一样。

第二部分的六章是论点的中心部分,阐述城市多样性的必然性以及形成必然性的四个条件:主要用途混合、小街段、老建筑、密度。

这部分开始批判的是规划者不分“大城市”和“小城镇”,忽略了“大城市”的多样性!规划不仅要尊重城市的多样性还要充分利用!随后,分别阐述了形成多样性的四个条件。“主要用途混合”——让我想到了前几年提的很多的“混合功能”的概念,就是指在规划中反对地区的功能单一和纯粹性。利用多种功能活跃规划范围内的人气,提高利用率!作者是从经济效用上分析的“下曼哈顿”的实例。“小街段”主要提倡短的街段(两个路口之间的距离)提出了200英尺的最佳街段创造丰富的城市生活!“老建筑”——她提出了“崭新以及光彩四射的状态是一种表面现象,也是消失最快的商品”的确,拆迁可以给政府和开发商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可是,在斩断原住居民的内在的地缘和人际关系之后,给他们留下了什么?老建筑的消失,又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无奈的叹息和思想的空白!此时,我想到的是那位可敬的法国人为了保护北京胡同历经千难万苦!因为那些是人类的财富!“密度”——作者区别了“高密度与过于拥挤”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的关系,希望创造“高密度的人口可以住在密度足够高的住宅区内”。

第三部分的四章主要是阐述城市“衰退与更新的势力”。

第四部分的六章主要围绕着“住宅、交通、城市设计、分析方法”等主题,犀利地批判了“城市规划理论”的缺陷。最后她提出了理解城市的思维角度:对过程的考虑;从归纳推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关注“非平均”的线索!

我并没有仔细的看看后面这两个部分。但是我最喜欢“十八 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这章!她用不同我们的眼光去分析城市景观。“艺术与生活的混淆”导致“城市设计令人感到失望”。规划师将城市搞成了“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生活,而是标本”的作品。 提出规划师应该“阐明、体现和解释城市的秩序”。反对“重复”,提倡“充满活力、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用途”。之后,用“街景”来证明“城市使用功能的秩序法则需要用途的强化和多样性”。并分析了“街道视觉隔断”和 “地标”的设计!

总起来看,翻译过来的书读起来还是有些沮涩,而且其中的一些言辞有些过激。看完后,并没有对城市规划产生怀疑,反而更充满了希望,因为我看到了问题!

cccg

搬家,碰到此书,又拿出翻看。末匠,你的功劳很大。
也贴一点读书笔记。

1,此书应当借鉴了亚力山大的模式语言学派的论证,而且很可能是大量借鉴。
2,城市之作为复杂有序的整体,也就是有机体,是因为人本身如此,由人所组成的社会也继承了这个特点。(受一个朋友的课题启发,他要做的是将车流和水流对比,前者最大的特点是人有主观选择的能力)

3,保持城市多样性之首要法则:功能混合,某个区域最好是大于两个功能。在《模式语言》里面也有多个类似的模式,并给出论证和设计方法。

观之广深地区的城中村,即具备这样的特色,廉价的租金提供了整整一个年龄段的生存所在,而上海的房租之高,让人住得很远忍受长途挤车、或者忍受高房租。

然而,广深地区的规划者看到的城中村,却是“城市的毒瘤”。
我在广州和深圳的城中村都住过,并未如此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反而是强烈感到相关部门没有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尤其是下水管道、公共卫生。《功夫》里面的猪笼寨,具备了一个解决方案的雏形:一个房东承担了物业管理的职责。想必让一个城中村得到一个物业管理的制度不难设计出来。
然而,他们的解决方案,唯一的几乎就是拆除而后快。

末匠

其他的都赞同,这个第二点不赞同。这个和人的关系不是这种因果关系我认为。
而是说,一个系统、一个事物,一旦复杂到了一定程度,如果再要保持健康,就必然得成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即类生命系统,有机体。
同样由人组成,一个小型的乡村或者小城镇,则完全可以用牛顿力学级别的思维方式解决的很好。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迷恋小城镇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人包括规划大师都还在用牛顿力学来设计原子弹,结果大家是这么看问题的:哦,那个家伙(牛顿力学者)设计的机关枪很成功,原子弹很糟糕,所以看来还是机关枪好用、厉害、美丽、成功,原子弹不应该存在(抛开道义来说)。
其实我觉得,还是原子弹厉害,是那个家伙的整个思路落后了。
这本书的后篇讲思维方法的发展,应该是这个意思。

cccg

继续贴笔记。

P262,十一 有关多样性的神话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性蓬勃发展的城市地区会冒出一些奇特的和不可预测的用途,和别样的景致。但这不少多样性的不足,反而是它的一部分。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城市的使命是不谋而合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宽容的人,在生活之中体悟到的真理;而非一个教条的人,在教科书中学习到的理论。规划的教科书,就像放血疗法一样的譬喻真是绝妙!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无论走的多远,都会理直气壮的认同教条,这是一种多么司空见惯的事情!

罗素在哲学史中提炼的定理在这里起作用了:思想体系,能自圆其说者,必不可信;经验主义者洛克牺牲了首尾一贯,达到了可信,可惜其他大部分哲学家都没有这样做。首尾一贯,必有重大基础性缺陷,三次数学上的逻辑悖论,就是明证。

本书用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和记者身份的明察秋毫,提出了规划理论史上的逻辑悖论。并且在众多可信的思想支持下,解构了爱德华-柯布西埃的自圆其说的体系。P243 十 密度之需要

“一种思想体系,不管怎样试图做到客观,其背后总会有感情色彩和价值观念的支持。”

Jacobs在这个角度上为罗素提供了论证。首尾一贯的体系,其基础性的重大缺陷,经常是思想家所困扰的,但是为了整个体系,只好牺牲掉这些悖论了。

举个我们最熟悉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例子。马克思不满意城邦时代的希腊存在奴隶制一样,在构造整个历史哲学体系上。略去了一个致命的悖论,其结果就是:几十年后特洛伊等一系列古城的发掘,发现了希腊城邦时代之前还有一个帝王将相的希腊社会!这就推翻了原始社会-原始民主制-奴隶社会的社会演变的体系。后来顾准在考古学信史的基础上,而非为了构造某个体系的前提下,才完成了希腊城邦史的阐述。

尤其城市规划这样接近人文学科的领域,在没有严格论证的情况下,一个理想,带着感情的思想体系,就这样诞生了。尝试一组对照分析

霍华德体系 vs 雅各布斯体系

决定论 vs 经验主义,非完全决定论
计划经济 vs 市场经济
指令 vs 生活
整齐划一 vs 看上去乱糟糟、多样化
定量计算 vs 感情体悟

优秀的规划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vs 让普通城里人来构建他们的城市

减少脏乱差 vs 减少控制
物理学、机械论 vs 生物学、系统论

静态设计、一次性完成 vs 动态平衡过程、演变

末匠

民主体制 vs专制体制
精英模式的自上而下vs草根模式的自下而上
试图用简单通过理想化的简化控制复杂vs真正的用复杂系统的方法控制复杂
拒绝变化的完美主义vs欣赏不同、欣赏多样性的价值观

其实有点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个设计问题,而且是个整个社会的意识和价值观的问题,习惯了只有一个正确地东西的、习惯了纯净化的东西之后,再看看美国两党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再看看美国的这个政党那个同性恋游行,这样的人们只会由衷的像本山大树一样发出“放眼世界,风景这边独好”的欢呼。
愚昧的自满,似乎不等于自信。

能否一起想一想一个定义:什么是城市住宅?
古代中外其实都是住宅在形成城市,而现在的小区模式则成为了分割城市。小区利用城市设施但是不向城市贡献(小区内部向城市封闭,但是城市向小区开敞)。
城市住宅和农村住宅区别在哪里?
古代城市住宅和当代中国城市住宅模式区别在哪里?

妹岛的研究:
认为现在的集合住宅的设计不是基于“都市metropolitan”的,比如对于住宅的定义仅仅定义其室内空间数目,没有关注“都市”,没有考虑外部的空间,因此这个是当时的日本集合住宅研究的盲点,因此妹岛从这个盲点出发,以盲点为视点,尝试在住宅和城市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希望研究的结果能够带来一种新的城市住宅模式(或者多种)。
首先她认真的研究了日本的住宅现状,从中以比较合理比较普遍的3DK户型(即四个房间,有一个房间为DK合设,其余房间由于日本行为的通用性比较强,所以都能够多用途)、70平米、每公顷120户的人口密度来作为自己的设计的基本规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模式。
她希望通过尝试能够得出新的模式。
她研究得出了城市的基本的3种密度模式:
左边既是低层高密度,她认为这个是没有城市性的,同时因为密度高,因此没有开放空间(公共性),所有的外部空间私有化了。
中间的是一种混杂状态,有低层\多层\高层,这个往往是现状。这个大概是雅各布斯喜欢的东西。这个时候由于有了高层,所以同样的户密度开始出现了开放空间。
右边的是高层建筑为主的大都市设计,是新的设计的普遍方向,开始有大量的开放空间。
看来对于妹岛来说,她认为的城市性大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高层的东西,或者说能够有着大量的充沛的开放空间(公共性),大概她会认为有着大量的可以共享和聚会的场所才能够有城市性?
城市型是否是应该追求一种更加合理的高密度?难道城市性真的主要是外部开放空间?或者是如何组织高密度的陌生人的聚居?
城市性是什么?妹岛的答案对吗?

新的大都市居住模式
基于上述两条规则的基础上,发展了3个基本规划密度类型:低层类型\多层类型\高层类型。低层意味着高密度而相应的高层则意味着更多的开放空间、能够实现居住在公园之中的梦想。但是同时妹岛又提出了低层方案能够更紧密的和人际、和土地接触。所以其实是各有优劣,而多层方案或者是多层和高层混合的方案,则大概能够兼具两者优点。

因此,在同时考虑了规划和建筑自身的因素之后,妹岛做出了5种实验方案:



低层+私有花园案:
地下层停车+地上2层。
基地满铺。开放空间被切割分布到各家各户(完全私有?)。每家拥有一个地面上的花园和一个屋顶花园。
其中每家的空间构成为:
开放花园;餐厨合一的厨房(厨房+餐厅);utility space(应该指设备空间\卫生间等),卧室。
有一个15米的道路作为作为整个基地的联系。
共有6种基本户型。

这种住宅导师认为是非常有城市性的,因为他认为城市住宅首先应该是能够和街道发生恰当的关系。
城市住宅到底应该是什么?或者说城市和建筑的关系应该是什么?建筑如何直接的、自下而上的形成城市?如何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城市的相比较农村来说的高度的组织性?
城市是个复杂的具有生命的组织,如何恰当的构建?紧密?每一个建筑都应该和场地、和城市结构产生最紧密的联系?不应该产生罗嗦的、不能够直接和城市空间产生关系的介于建筑和城市空间之间的空间?就是说应该由建筑直接来形成城市的空间?边界应该直接由建筑形成?不应该由规划的线或者其他弱化的元素形成?即使是平面化的场地内的开放空间比如绿地等等,也因为不是3维强化因素而不应该有之形成街道等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最基本构成因素就是街道?还有别的没有?

当我们评价理论时,很难说“...体系”,因为,什么叫“体系”?

在中文里,“体系”是一个很formal的词,当我们说"...体系“的时候,有一种意思基本就是“这个...已经成为准则了”。像我们说的城市规划体系,是在规划法法定的非常formal的东西。

而“理论”,或者说“学说”,是不具备法律那种相对长久的稳定性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旧的理论一旦被新的理论推翻,也就没有了太多指导意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相同时代经常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论,比如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ABBS竟然把这个词屏蔽了)。因此,“理论”和“体系”范畴可能不同。

霍华德和jane各自的理论,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点没错,但如果将他们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可能会牵强。

霍华德和jane的理论目的也不同。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是为了说明“未来城市应该怎么样”。jane的这本书主要还在说明“当前的问题在哪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产生出的两种理论,在理论分类(或者叫理论体系)上是不同的。霍华德的理论可以被认为是normative theory,而jane的理论是critical theory,在体系(理论体系)上,本质不同。如果按照JOHN FRIEDMANN对理论的分类(why do planning theory? planning theory 2003:1),一个属于theory 1(theory in planning), 一个属于theory 3(theory about planning),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把他们规为决定论和经验论,可能不是很合适。

霍华德不是要“决定什么”,而是提出一个norm,倡导未来生活“应该”怎样。至于这个norm的实施由谁来决定,那是政治过程,跟霍华德的理论就没关系了。

jane发现“当前问题”,去critisize。目的不是介绍她“个人经验'。因为一个老太太的”个人经验“没多少意义,意义在于她对”规划现状“的”批判“提醒了人们”现状“的”问题“,重点在于critical。

说霍华德是计划经济,这个论断也有武断之嫌。的确,在他的花园城市里,要求土地是共有的,但这不代表经济形态是计划经济。更进一步说,什么是”计划经济“?

霍华德不是要提倡整齐划一,他提倡的是unti-城市化,他带有一种乡村田园的理想,认为理想的居住模式是”乡村“化的”小田园”。

jane也不是提倡乱糟糟,多样化。她提出城市内部多样化是为了批评当时的”单调“的城市改造运动破坏了城市生活多样化。但这决不等于她提倡乱糟糟。

也不能把霍华德的理论简单理解为减少脏乱差,因为他的主要norm在于”乡村化“。的确,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城市中心区脏乱差,但减少脏乱差不是他唯一的目的,他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理想“。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决现实问题“和”指导未来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减少”脏乱差“只是”解决现实问题“。而霍华德主要还在于”指导未来发展“。在后一点上,jane就没有霍华德做的多,因此,他们两个的理论,在理论体系上,是不同范畴的,一个叫normotive theory,一个叫critical theory。

jane也不是提倡减少控制,她提出”谁来控制',这跟“减少”含义不同。

最后把jane归于系统论,实在没办法评述,能不能把原著中话拿出来,一起来分析一下背后的含义?

看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禁不住心里痒痒啊。
不过最近在忙着开题和一个竞赛。
想把自己的竞赛设计发上来,不过可能因为尚未评选、不太方便。就选了两个局部透视,就是想做出一个真正的空中街道。
很多人包括我认为步行街道非常重要,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城市空间,但是我们不应该阻止更符合效率规则的大都市的发展,因此必须有全新的街道形式。
这种街道应该同时具备小城镇步行街的人文精神同时又能够容纳大都市的集约化高密度(人口密度不是建筑密度)居住,同时这种街道应该有合理的商业和公共活动。
同时街块之间应该是互相连接的。
同时…..总之很多。
而且这个设计本身是自下而上的一个生成过程,就像我认为的城市应该的过程。
现在发这个,这个根本看不出全貌的局部透视,希望不违规范。



接上:
户型为3层跃层,由于仅仅入口层临“街”,保证了生活的足够私密性。
入口层设置较为开放的客房(可出租)或者厨房餐厅。
对于私密性,我一直的观点:最佳的私密性期望就是“偷窥”:你希望通过一种可攻可守的、你有足够主动选择性的方式达到和别人交流。回归街道,回归城市

apollo11

你设计的这个空中街道也就是一个只有少数人会到达的开敞的单面空中走廊。

末匠
  谈论住宅如果还是去谈论户型的话的确是没什么兴趣了,几房几厅、基本结构、各种分区什么的,因为其和具体生活的过分紧密而充满了无限可能、堆积了无限的欲望同时也因此而短时间内没有了变化的可能,(我觉得现在最具颠覆性的户型应该就是裸体露天居住)。这就像是一个“目标颤抖”的东西。
  而且一个人是不能够仅仅拥有户内生活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还需要和很多不那么亲密或者基本不亲密甚至完全陌生的人接触,不断的通过不可预知的“偶发”方式产生的新的“遇见”从而“孵化”新的社会关系链条和新的对于个人、他人、社会的机遇,这个才是城市。
  而最基本的、原初的、和迄今为止最行之有效的城市空间,就是街道。
  一户人家的时候只有内部交通不需要有多户公用交通,而当有了多户聚居时候就产生了户与户之间的连接性交通空间,街道随着聚居而产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而为什么要聚居?就是为了“公用”,使我们能够组织起来,你用我的我用你的除了老婆除外其实原始社会可能这个也是能够的。人多力量大,人多并且能够使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充分利用……等等吧。
  街道是“公用”的必然,而且也一直是最佳的公用场所。
不仅仅公用,而且是“多用”。
街道可以举行节日联欢和游行(或者联欢的场所必须借助和城市街道的紧密连接才能够成立),街道能够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的露宿场所,街道成为你和刚刚认识不久的生涩恋人谈情说爱“压马路”的地方……当然,街道还可以走路。
  有一种电影类型叫做“城市电影”,一直不知道其学院派定义(又是学院派,靠!)是什么,不过我总是以为杜琪峰的电影就是城市电影:他的情节都是非大都市地区(香港)不可能发生的,那里面充满了通过各种偶遇而产生的故事,暴力、爱情或者色情、或者平平淡淡,等等。是偶遇的陌生人之间的事情,这个就是城市。而在其电影中大量充斥的就是街道场景,有疯狂的shopping,有郁闷时候一个人在陋街的踯躅(反正没人认识你),有不断的不断的不断的追逐追逐追逐—因为各种原因,《柔道龙虎榜》上还将街道变成了比武摔跤场所当然希望这个街道足够柔软。
  于是这个街道的性别也是可变的,可以是阳刚的男性也可以是生发诸多浪漫的女性街道,或者是不男不女,仅仅是走走路。
  而街道本身又有着多种的宽窄、多种的速率,有热闹的或者不热闹的,有肮脏的或者干净的,肮脏的地方起码你内急的时候可以去大模大样的小便。等等吧,所以我喜欢街道,这个“千变街道”。
  设想如果没有街道,还有没有城市生活?很多故事尤其是那些纯粹基于偶遇发生的故事将会无从发生,而城市于是不再城市,因为它丧失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所以要谈论城市住宅,我想最应该探讨的首先就是:城市住宅类型首先应该能够最有效的形成城市街道。
  所谓的所有的诸位小资或者伪小资或者超小资们迷恋的欧洲的或者中国的或者火星的小城故事,如果细想想的话,其实最本质的就是一个:它们的住宅非常好的形成了街道!
  什么胡同啊、四合院啊、里弄啊等等等等,都是通过非常好的和街道的契合来直接紧密的和城市发生关系、非常有机的合为一体。这里面没有任何的可脱离性,一个没有胡同和四合院的老北京就没有了北京,因为正是四合院这种建筑类型直接构成了北京这座城市,上海的里弄也是一样,住宅的外墙直接平行于街道走向形成接到界面而不藉著其他,任何的让你觉得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城市其实都拥有这种关系。
  所以我得出了我的结论,我认为的最好的居住或者最好的城市就是:住宅构建的城市。
  我不知道怎么去界定我是在谈论住宅还是在谈论建筑类型还是在谈论城市,因为任何的将这几个概念的剥离的努力都会让我觉得反而没有了谈论的可能。就是住宅、而且应该是住宅形成城市,它们不能够、不应该被分别谈论!住宅是城市的最基本建筑类型,住宅和城市就像是美女的玉手,脱离美女的“美女的”玉手不如猪蹄。
  当然今天的城市存在着同样的大量性建筑的办公建筑,但是将办公和住宅分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导向,就像大便前的一泡尿一样的不可分离。所以我宁可简单化叙述:住宅构建城市!
  住宅如何构建城市?
  住宅通过构建优良的街道来构建城市!原因如前所述。街道是城市中最多义、最丰富、最具备城市性、最鼓励多样性并且能够孵化最多的城市故事之地。
  现行的小区模式正恰恰是反对了这一点。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到google earth上面对比一下较好的保持了传统城市形态的欧洲城市和当代中国城市的鸟瞰照片,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说欧洲的城市好,因为那种住宅和城市肌理的***关系,不不不,应该说,它们的城市肌理就是由住宅形成。而中国的城市道路是道路,“住宅区”是住宅区,每一个住宅区都脱离了城市街道扭成各色各样的艳俗的像脱衣舞娘一样的各种各样的麻花或者油条或者芙蓉姐姐类型的各种大小”s”形状,这里的城市街道往往主要依靠临街的商业、办公建筑形成。人们的作息和城市脱离了关系,你已经不能够再从阳台上眺望到节日的游行队伍了,眺望到的是小区中央的人造荒原。
  而小区同时扮演了一个自私自利的掠夺者角色:它利用着城市设施、城市街道,同时将自己的资源禁锢起来、对城市封闭起来,这是典型的由于暴发户心理而主导的“一个都不能少”的贪婪心态:城市、郊区、农村、安全、热闹、方便、安静……等等等等,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一切的代价只能转嫁到各色的“非‘资’”人群头上。这个就是我们的和谐社会图景了。
  而任何一个基于单方面索取和掠夺的社会模式都终将崩溃!
  记得龙应台有篇谈论和谐社会的文章之中有这样的话,大意是:在这个社会里面,如果你想让别人容忍你,你同时得学会容忍别人。
  如果你想让城市能够更加的优质的、久远的为你服务,你同时应该学会服务于、贡献于城市。
  如果你选择了城市居住,请收起你的过份膨胀的荷包,收起你的“一个都不能少的”郊区梦幻。给更多的人、不同的人提供基本均等的机会和质量。
  如果你有钱可以生活的好一点,但是不要追求旁若无人的“最好”。

  我的基本主张:小块卖地,开放社区,取消小区路(城市路就是小区路),住宅外墙直接贴红线形成街道(当然在相应的交通规划上必须同时进行优化调整)。

charmman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和《城市发展史》两本针锋相对但又都得到美国国家著作奖(the national book award)的非小说类作品提名,《大规划》一书中,作者对对这项本书进行和比较和评价:

“1961年的第二部巨著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部书对‘不规则的私人效应就没有那么大的敌意。.........
芒福德贬斥《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是‘直觉和敏感性,成熟的判断和女学生式的吵闹的混合物’”
----------引自《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与荒诞》

jianghe112

理论不错,不过现实中确难以实现,希望先生能上这成为一种现实。

我能否将之彻底实现我自己并不奢望。
重要的是:
从广泛角度说,我希望自己是能够为一条虽然长期但是正确的思路上能够正确的贡献一份阶段性的小小的微薄之力。我也仅仅就是无数把大刀砍向小日本鬼子的八路或者国军之中的一员。不过我起码知道了自己的立场,我没有站到汉奸一边。
从自己角度说,认为这种研究和讨论能够为自己借以谋生的职业开多一个另外的认识论的窗口,是自己的心中的菜单丰富起来,是自己的创作能够有更多的更丰富的视角。

Cccg

在《经济学原理》里面学到了一点:表述有两种类型
1,实证表述。重点在于说明“是什么”,表述的内容可以通过证据来证实。
2,规范表述。表达的是“应该是什么”,背后是复杂的价值观体系。

Jane的表述大部分是实证表述,也有少部分是规范表述。(待续)

daweicao

这几句话说了好几件事,第一,什么是“理论”,第二,什么是“规划理论”第三,jane的理论是“规划理论”中的哪一类。

如果可以谈谈你对规划理论的化分,或许可以把jane的理论和“什么是理论”连接上(前提是认为jane的理论是规划理论)。

第一,按照你的引文,《经济学原理》把“理论”分为两类,实证和规范。

但是,对“什么是理论”这个问题,不同学者就有不同架构。像你所举的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就是对理论的一种分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实证表述是empirical theory, 规范表述是normative theory)。我同样也听过对理论更加复杂的分类,比如Judge, Stoker and Wolman就把“理论”分成6类,分别是:normative theory, prescriptive theory, empirical theory, models, prespective theory and theoriing. (qtd. in Allmendinger 2002, pp8-9)。我个人认为,这个6分法要优于两分法,因为它更加有助于理论细分。

第二,什么是规划理论,这是个老问题。如果按照《经济学原理》的分类(引自cccg),那么规划理论只能有empirical 和normative两种。要么是1,要么是2。这样,当你把这种分类方法应用到现有规划理论时,会发生含糊不清。比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算什么?(我上面把它列到normative theory中,我犯了个错误,实际normative planning theory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ory OF planning (ibid, p8),就是“规划的理论”)所以霍华德的理论不是normative的,同样也不是经验的,这就产生了错误。如果用6分法,就可以把它归为prescriptive。这就是为什么“规划理论”含糊不清,因为本身对“什么是理论”就用不同分类标准。

而JOHN FRIEDMANN把规划理论分为1,2,3 (详见其文章why do planning theory? planning theory 2003:3);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把他的3分法映射到6分法中去,就会发现他把normative和critical都列为一种,其余4类归为了一种,再在这一种下面分几种。所以是成立的。

第三,谈到jane,个人觉得她的理论即是empirical的,又是critical(按照JF的分类)的,但主要偏重critical,因为emperical中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试验采样,而不是一个人的个人经验,这是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因此jane的理论是critical的。但不是normative的(我上面帖子出现了错误),因为里面并没有真正涉及“规划过程到底应该怎样”这种反映“背后价值观”的理论。

而霍华德的就是prescriptive的。

另外我对John Friedmann的theory 1,2,3引用也记错了,不好意思,提供了错误信息。

今天上午查了一下原文,
theory 1, 是in
theory 2 是of
theory 3 是critical

末匠

两位对于这些东西看来是非常的有研究。我觉得很有意思。
不过任何人都不能够完全的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去把所有的领域都深入的研究,大家应该在知识上充分互补起来。
所以希望,两位可否在争论之后,形成一个对于我这样的对于理论的方法和分类缺乏研究的人的一个更为具体的、经过两位的咀嚼之后的指导性的东西出来?
比如你们认为jane的理论应该如何归类?她的局限是什么?
比如你们认为研究城市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比如......

一直和同学想拍一部关于城市的电影,本来不是一个急得事情。昨天同学提供了一个我觉得不错的思路,就是根据网上现在流行的“六度空间和六度隔离”的理论来做一个。
其实城市最首要的,就是说是一个陌生人的集合,是一个新东西的孵化器。
所以就是催生陌生人之间的信的关系链的东西。

我们的电影的解析
  六度空间理论。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城市电影=城市的电影。
  解析为:
1.  什么是城市?
2.  城市的本质、城市的特质是什么?
3.  城市中的建筑应该有什么样的特质?怎么样的建筑才能够算作真正的城市建筑?建筑如何才是真正紧密的和城市的结合?
4.  最具有城市性的城市空间是什么?
5.  城市住宅的本质?

总之,先解析出城市是什么,然后才能够谈论一个电影应该怎么样的去反应城市。知道了城市的本质是什么,才知道去抓什么。

1.  这个电影应该是反应最具有城市特点的东西。
2.  城市或者乡村,一切的人造物,都是为人而存在,脱离了人是没有意义的。
3.  城市人作为高密度集合中成长和生活的个体,和乡村人有什么不同。
4.  城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乡村人际关系有何不同。
5.  3、4两点作为表现的重点。构思一个故事去表现这个。

末匠

在看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他应该说是个城市分散主义者。反对将人类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小汽车里,反对大概在西方非常风行的对于技术的过分的盲目的崇拜。他认为的合理的交通网络应该是对应于人类本身的行为的多样性的。人类本身的行为速度总是逃脱不出肉体本身的限制,以步行为最基础。

霍华德:霍华德所追求的城市图景,说到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多中心的城市
2.更多的、更严密的层级结构的城市
3.功能进行了混合的城市,城市和乡村更好的组成统一体
4.互补的小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来具有大城市功能,一种联盟城市
而我对于霍华德的理论最为反感的地方就是:他有着太多的严密的预设,他的思想方法仍然是一种旧时代的专制思想去告诉别人你应该怎么做那样才是幸福。它的城市--其实几乎所有的芒福德所提倡的城市理论中的城市--都会有一个外层的绿化圈层,将一个城市的发展范围做出了预设,而且倡导了一种普适性的模式。
而任何一个城市都其实是不同的,情况可以非常的复杂。
我想象的城市是一种更加自由发展的城市,你是去制定一个两性的规则而不是去制定一种终极的形态,你会给出一个原点,给出一个规则体系,然后这个城市就能够自己进行良性的运作,自己能够在运作中纠正运作中产生的错误甚至必要时候能够修订规则,就像任何的民主国家那样。
我不喜欢有着一种过份具体的完美的预设。告诉你说:到此为止吧。

Daweicao

芒福德或多或少受到了霍华德的影响,这可能是他的“外层绿化圈”的原因。作为一个现代主义城市研究者,他这本城市发展史还是对规划界带来深远的影响的,记得读书的时候,老师让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太厚,后来没读)。

末匠看来深具后现代主义规划气息,可不可以具体解释一下你的两性规则?

末匠

不是两性规则,那个是错字,是“良性”规则。
另外我的研究方向仅仅是城市设计,我关心城市,最终其实我想还是回归到:最城市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良性规则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想我得再研究研究把。不过我想的它应该是一种局部规则而不是全局规则,就像复杂系统论中举例子的雁群理论:一个大雁群的形状的形成,不是依靠头雁或者某种共识说明要形成“人”字型状或者什么形状,而是每只大雁依据一系列局部规则,比如:我要和我旁边的那只大雁方向一致,并且保持安全距离......等等,然后形成了一种整体形状。
我对复杂问题很感兴趣。

isummer

末匠能不能把《城市发展史》的精要也大致讲一讲?
多谢了

至于复杂系统,我知道的还有叶子的呼吸也是

末匠

尽量读书每天,精要可不是我能够谈的,随便聊而已。
对啊,不自上而下,就是不要那种一笔画出一个壮观的大轴线的愚蠢东西。
我想张永和的这段话非常的对我胃口:“如果一座城市中的每一幢建筑,无论大小,都与城市发生一种积极的关系;每一个建筑空间都是城市空间的延续;(那么)这座城市一定是一座非常城市的城市。”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061005

《城市发展史》应该归结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史书,的确如其名字一样。
我想它是非常的优秀的史书,不过因为是一部大部头,现在我只能够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大都跳过了。
  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
  其实首先,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了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大”的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现在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城市”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城市的话,那么“大城市”其实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我们应该用一个全新的字眼,就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市”的,大家都喜欢并且欣赏小城市而且一般都认可小城市是成功的当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城市的建设,不过不论如何,大家其实可以根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作两派:认可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
  我是前者。
  
  芒福德对于城市起源和历史的发展的东西比较的有意思。
  比如他认为: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础,同时开始强调具备攻击性、具备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征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攻击性和发展能力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分保守,“村庄只包含有限的功能,只包含一些严格的母性的、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之,城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

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
  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同样认为了城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芒福德认为城市不是村庄的简单加和,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是性质上的彻底改变。
  城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城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保证了城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城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因为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城市的落后)。
  而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芒福德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
  而在最初的城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总之:
壹  城市的出现首先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级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本身(食和性)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单需求的一种东西。
城市从来就是为了复杂。
貳  其次,城市的真正出现和繁荣是一种应运而生:当新生的因素要求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当新生因素本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
城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
參  再次,城市生下来就是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城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城市从来就不是保守的。城市是男性的,城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

从乡村到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质的跃变。
而从城市到大都市,我认为也是一种质的跃变,“大城市”这个词本身就不恰当。

芒福德的大都市理想
  芒福德认识到了乡村到城市的质变,但是我怀疑他是否正确的认识到了从“城市”到“大都市”的跃变。
  我认为大都市是完全的另外的一种东西,它完全不应该遵从城市的组织规则而应该建立全新的组织方法,就像一座城市不可能再运用乡村式的长老制或者血缘族长制来组织一样。
  大都市也是应运而生,同样。新因素因为了技术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告诉出现的“雨后春笋”时期,所以应该再次的跃变出一种全新的对之整合的方式。
  那么,现在的“大都市”形式尤其是中国的大都市形式,的确是“大城市”,因为他完全的没有进行新的整合方式的探索。这个时候一种从封建王权演变来的中央集权制的控制方法仍然被沿用,但是已经显然不适合了!
  因此才有了大都市的城市病。
  而芒福德是显然不喜欢“大”而是喜欢“小”的,其思想中有着明显的回归原始的期望。他将大部分的城市病态都归为“大”所造成,而认为疗治的良方就是回归“小”,而我认为,这个不是个大小的问题,而是应该有着完全的不同的组织原则。“大”不是罪过,而甚至是一种必然。
  芒福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迷恋于大城市,来源于一种对于速度、数量、扩张的迷恋。并且来源于***所希望的垄断经济。
  同时,官僚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工商企业内的官僚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正是对于大城市产生了需要。
  芒福德认为的支配大城市的三种力量:金融业、保险业、广告业。(548)
  “垄断组织、信贷金融、金钱威望—这些都是大都市这个金字塔的三大因素……贪财、贪欲和骄傲自大是大都市制度的主要激发剂。”p551
  显然在芒福德的眼睛里面,大都市制度是一切罪恶之源,是贪婪的***的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利益协作完成的一种没有某一个具体主谋者的通判阴谋,大城市将所有的资源吸纳其中而榨干了所有的其余地域的机会,将所有的其余地域归为凋零。
  我们谈论城市其实主要关注的就是大都市,因为小型城镇和乡村几乎没有足够的复杂程度来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能力或者创造能力,他们是一种自生自灭的不富有侵略性因此也似乎没有太多必要和外界发生关系的经济体,是一种草食动物。而大都市是肉食性的,是富有侵略性的,当然这种侵略性使其具备了非常积极性的活力因此它能够对于更大的体系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如果这个世界只有植物或者低等的草食动物,那么这个世界是低等但是也许是平静的(who knows?)。
  但是这个世界终究会产生复杂的肉食动物链,这个世界不能够回归简单,复杂是它的一贯的轨迹!一头豹子!他的奔腾的速度!他一定是破坏者?
  
  在芒福德看来,大城市是一种强势的生命体,他拥有了竞争优势所以他掠夺了弱小的村镇的生存权。我想这里面有个可疑的地方:大城市这种东西一定会和小的村镇产生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吗?如果现在是,那么是因为大城市的生下来的那种每个毛孔都渗透血液的可怕本性使然?还是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正确的对待他?我们将他仅仅看作是一个扩大化的小型城镇了,他是吗?他也许是产生了一种彻底的变异的新型的物种,就像一头豹子对于一只山羊,他们不是一码事情了。他不是一头巨大的足够吃光整个草场的草的大山羊,也许他是另外一个东西了。
  有一头豹子,对于山羊不是坏事情,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取消限制
  芒福德不喜欢“乱哄哄“的东西,他仍然对于一种能够从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的东西感到安心和欣慰,因此他不喜欢几乎无法进行控制的大城市。他不喜欢过分的超过了人体尺度、或者说从最原初的人体尺度级别上无法理解了的速度和尺度,因此他不喜欢大城市。他认为这个都是不能够理喻的,是不能够、或者说是不应该实现的。
  机器和身体在他看来是对立的,而且他看待这种对立的态度显然和《劾客帝国》又有不同,他的理想仍然在小城镇,虽然因为其晚年所处的时代他必然做出了一些折衷,但是他基本是个反时代的人了。
  他仍然属于我所谓的那种以“退回未出现以前”来应对新生矛盾的人,不属于“以前进来解决新生矛盾”的人,我对这种人不感兴趣。

无形的城市
  尽管对于芒福德对于大都市的一昧的批评的态度不以为然,但是他所提出的他的终极城市化的理想模式倒是有点意思,起码在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来看是有着很多的可汲取的地方。
“灵巧化”,这个是芒福德的大都市理想的概括。这个字眼的英文是什么我没有能够在书中查到,不过其实这个字眼本身就非常的含糊,你必须通过阅读和理解去从新定义那么一个意思。
我的理解就是他追求的不再是一种集聚的成为一种巨无霸的块状的东西,他希望的是一种形成网状结构的“小”的集合体,他以这个来替代“大”。
  他希望追求一种两全的东西,他知道大都市有着其通过一种集约化而达到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小型聚落所不能够具备的,但是他又非常的痛恨于大都市的缺点,他希望“在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寻找出一种互惠关系”,能够形成一种优势互补。
  其实这将类似一种分权制的民主体系了。因为在芒福德眼中大都市是一种恶性集权的东西,就像他在书中一再提到的“苏联”(那个时代还存在这么个东西)。他希望的这种分散能够“促使小城镇有更多的自主的活动,并建立起互惠的交流和指导的双向系统。”
  还是收录他所居的一个比喻来比较容易理解他的城市理想:
  “它将形成一个电力网,实际上是一个发电站网,这些发电站有大有小,有的是水力发电,有的是靠煤发电,他们分布在一个很大的地区之内,常常有几千平方英里。这些发电站中,有些电站发的电,只能够供它本地使用,有的电站除了供应本地使用之外,还能够供应别处。
  在这个电力网中,每个发电站都有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和自我管理权,正如在正常的情况下那样。但是一旦参加并网发电后,每个发电站就组成了一个整体电网,其中每个发电站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一旦需要时,就可以把多余的电补偿给某一特殊缺电的地区。……一个中央电站,不论它多么巨大,不能有整体电网那样的效率、灵活性和安全,而且除非它也走并网发电的路子,否则它也无法再扩大了。“
  在这里,技术将主要用于加强“物流”,加强要素和要素之间的链接,使之更为快捷可靠。就像爱默生说的“正在把地球减缩为一个头脑。请看电报和蒸汽如何使地球人类化。”
  什么叫做“使地球人类化”?哪位能够讲讲您的理解?

一些随想
  这是本非常好的历史书,我奇怪我们干嘛还要从新编一本我看来很不如这本的城市历史教科书给本科生读?仅仅因为他这个不够那么马克思?
  不过反而我没有对其历史部分细致研读,他大量的从经济、社会学等角度论述了城市的发展。我想有时间我会从新细读。
  我想不论是城市集中主义者还是城市分散主义者,其实没有人真正的否定城市。只是当城市发展到“大都市(metropolis)”阶段时候开始产生了“城市的下一个形态应该是怎么样”的分歧。芒福德显然认为只是去发展更多的小城市并且利用现代技术使小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的迅捷紧密从而能够达到一种类似大都市通过元素的空间的高密集度所达到的优势效应。但是大家其实都认可了一种通过元素之间的叠合、密集(起码是联系上)所产生的对于发展、新生事物的孵化效应。只是在如何密集上面有着分歧。
  如何密集那?这是个大问题。我想。
  就是说,这个新生事物,这个新的跃变体(metropolis),它的正确的形态应该是怎么样?它显然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量的加和和集聚。但是它应该如何组织?
  而且,有一点,芒福德也是提到了,就是:所有的人类的集聚形态的进化,其实有那么一个总体的趋势:就是使所有的空间越发的秩序化,对空间和资源的更加趋向高效的整合。人类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个,这个肯定是一种理性的过程,人类无论是走到哪一步其实都在追求一种秩序化,当然现在看来更高档的秩序—复杂化隐秩序—可能会貌似无序。
  先聊这么多,得为了在这个欲望都市中吃饭而干活了。

末匠

《隐秩序》笔记01

真正惭愧的是,我整天在谈论复杂系统的东西而其实自己并没有完全完整的把手头的关于复杂系统的书籍看完,科学书籍总是更加的枯燥一些的。但是显然仍然是必须去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扎实的补充。
中文版序言部分
  在序言部分之中,作者恭维了中国文明,同时借以概括了其研究:就是努力在西方传统的逻辑-数学思维体系基础上结合入隐喻类比的思维方法,以此来试图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
  在这里,词语“隐喻”“类比”似乎就有了比较之前将之用作修辞方法更为深邃的某种含义,可惜中译本没有提供相应英文,不能够确知其含义。大概我的理解,就是一种非线性思维方法,在这里你的输入已经不能够确保得到同样的输出了,因为你不能够再将其过程简化为某种固定的函数。这就是“复杂”,所谓的“复杂”首先就表明了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同时指明了其结果不可预测的原因—因为了过程的复杂。而自然界就是复杂的。
  序言部分
  该书的重点:
壹  复杂性(complexity).
貳  围绕“适应性(adaptation)”的复杂性—复杂性的一个侧面,这个是本书的真正重点。
就是说其实本书只是涉及了整个复杂系统理论之中的一个侧面。
该领域被称为“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

该书基本结构
  该书分作5章:基本元素、适应性主体、回升导致的涌现、回升模型的计算机模拟、通向理论。
  显然“基本元素”应该是介绍了cas系统通常设计的基本元素,就是构成该系统的一些必要组成部分。而后面的则应该是介绍系统的运作机制和系统的功效。
  基本元素
  本书就是希望能够找出解读cas系统的途径。Cas系统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杠杆效应,就是说一个小的输入会产生巨大的、可预期的直接变化—放大器效应。例如疫苗。

主体、介主体和适应
  首先将cas系统分析为大量性的具有主动性的元素(active element),在这里强调了这些元素是具有主动性的,这样才能够产生适应行为,具有主动性说明这些元素本身又是下一个层次的自适应系统。
  “这些元素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性能上都各不相同。”
  作者借用了经济学中的名词,将其命名为主体(agent),我查阅朗道词典后,似乎也可以用“动原”来解释。
  而为了理解agent的运作规律,作者引入了“规则”,就是说“将主体的行为看成是由一组规则决定的”。而“刺激--反应”(stimulus-response rules)规则则是最典型的规则。
  这种规则用来描述主体,则将主体看作了一个黑箱(?),有输入(刺激),则会产生相应的输出。
  引入“规则”,既是为了能够进行建模,从而达到对于系统的研究和控制。
  总之其实他在这里的研究方法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说“制定了可能发生的刺激的范围,以及估计到可能做出的反应的集合,我们就已经确定了主体可以具有的规则的种类。”
  这样,“总而言之,我们将cas看成是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这些主体“靠不断的变换其规则来适应”。
  由于cas 系统是由大量的“各不相同的”主体组成的系统,因此谈论“适应”(适应,就是对于其环境的适应,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其实是在适应别的agent,“这种特征是cas生成的复杂动态模式的主要根源”。
  这样,我的理解就是:所谓的系统的一种适应性的进化表现,当具体到每一个构成系统的agent的时候,其实不是表现为每一个agent直接对于系统外环境进行交流和适应,而是表现为每个agent对于其系统内环境、即其他agent对之构成的一种关系来进行适应。大概就是从小学的马克思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那种理论吧。
  这样其实具体在起作用的就是agent之间的局部规则,agent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紧密的联动,一种具备足够弹性的、良性的联动,这样的话才能够形成一个优良的cas。
  之语agent之间的“各不相同”,作者举例说“设想一下纽约市鳞次栉比的公司和免疫系统中完美运作的抗体”,这个就是说明了agent之间的良性联动更加的依靠一种互补。是“不同”带来了“紧密”,异性相吸,而不是“相同”。
  这一节就说明了cas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对其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其之间的规则,通过研究其输入和输出),然后说明了其系统的“适应性”的基本运作规则。

隐秩序》02

7个基本点

这7个基本点是所有cas都通用的4个特性和3个机制,看来是作者认为的最基本的基本点,因为作者认为“其他的候选项均可通过这4个基本点的适当组合‘派生’出来”。

壹 。聚集(aggregationg)(特性)

A. 聚集有着两种含义:

I. 首先是一种归纳的解析方法,就是忽略一些和当下问题”无关”的东西,然后将集合归类。

II. 聚集的第二个含义则是说明了cas的一种特性:及“较为简单的agent的聚集相互作用,必然会涌现出复杂的大尺度行为”。

这个就是所有系统的一种属性了,就是系统终于跃变出单体agent所不具备的新的系统属性。“他非常像相对不聪明的部件组成的聪明的生物体”,比如“大城市的协调性和持存性”。

这里说明了在复杂系统之中,新的“涌现”--强大的系统功能首先必须有大量的agent的聚集才能够产生,这个是一个必要条件。

就是说必须有“密度”。

B. 层级结构

最基本的agent构成了其上一级的一种agent,这个被作者成为“介主体”(或者译作“间主体”)(meta-agent)

(meta-

[化] 间; 间位; 介; 偏(无机酸用)

[医] 变, 转, 偏, 后, 旁, 次, 间[位](有机物名用), 偏[位](无机酸名用)

然后间主体在通过同样的聚集作用构成间间主体……

而第二个层次的聚集,即通过聚集产生突现,是个重点。

貳 。标识(机制)(tagging)

就是扯杆大旗聚集一帮人的意思。扯了旗子之后聚集的,自然是有着共同理想的人。作者正好举的首个例子就是互联网论坛中的消息的标题引发的聚集,就像咱们这个帖子,这个帖子的题目就能够将关注城市问题的、关注理论问题的这部分人吸引过来,就像每一位来看了这个帖子的人。完全对这个没有兴趣的人是自然压根不会打开这个帖子。“帖子”形成了一种根据某种特性进行了筛选的机制,这个就是标识。

“标识是为了聚集和边界生成而普遍存在的一种机制。”

“标识能够促进选择性相互作用”,这个就是说标识提供了筛选。

标识是层级组织机构(上节提到)的基础机制。就是说有了标识才会带来一种层次,具体的聚集都是发生在某个层面之上的聚集。聚集不是盲目的。聚集肯定是因为了某种特性的匹配。

參 。非线性(特性)

这个东西可是个建筑界的大热门。但是我一直不认为建筑值得去非线性,建筑在我看来仅仅是一个牛顿力学问题,不应该去矫情的用相对论来解答。

他在说明非线性问题的时候运用了两个数学例子,这个令我非常的头疼。我想也许还是有空的时候去请教一个数学方面读到博士的哥们吧,不想在这上面谋杀脑细胞了。

我们不如去理解什么是“线性”,那么“非”线性的东西自然就是“非线性”。

“线性的含义是:将各部分的值相加能得到整体的值”。

“再详细点说,一个函数是线性的,如果对其变量赋予任何值,函数的值都只是这些值的加权求和”。

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首先强调的是一种“相加”的运算,线性的的聚集是一种最简单的量的加和,不存在乘除等会使两个东西的相互作用产生某种倍增效应的东西。

其次,注意一个“能”字,就是说线性的情况下结果是可以预测、是能够预知的并且有着某种肯定的结果。

肆 。流(特性)

流的特性的存在需要一种基本的结构:节点、链接者、资源,这种三合一的组合。

节点则往往是主体agent,是处理器。而链接者表明了可能的相互作用。

其结构表现为一种动态,就是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流会随着主体经验的积累而比那话,表现出变异适应性。

这种流的效应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总之就是说明通过流动和交换能够增加输出,能够带来新的因素,这个比较的费解,但是总之先知道有那么个东西吧,就是说主题之间能够通过某种结构形成一种互动式交流,信息或者能量在这个网络中的流动、即主题之间的交流,能够带来新生事物。

伍 。多样性(特性)

这一节很重要,也非常的有意思。

任何的cas都必须拥有多样性。其实多样性乃是cas的一种必要性的特性。缺乏多样性的系统就不能够构成有机性、不能够形成为具有主动性的cas,cas系统其实就是说明这个系统具有了某种较强的能动性、构成了某种生命体,而其前提就是足够的多样性。

这里引入了一个一个新的概念:生态位---niche(可以解释为:合适的位置)。

强调了cas是由主题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网状结构,这样的一种结构使每一个具体的主体都存在于由其他主体构成的一种环境之中。这样某一个主体的性质其实不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其所处的位置、即由其他主体所构成的环境所决定。这个就是一种生态位的概念。

占据某个生态位的主体重要的是能够为其他主体提供所需要的连接,这样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趋同(convergence)。

“当主题的蔓延开辟了新生态位,产生了可以被其他主体通过调整加以利用的新的相互作用的机会时,多样性也就产生了。”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多样性的成因的第一次解释:当某种生态位被某一个主体开辟之后,就能够通过趋同现象创造一种非常庞大的倍增效应,从而创造出大量的新的连接。这个属于点一笔就能够生发千千万万的一种机制。这个大概就是富于多样性的良性机制了。

这个对于城市应该是有一种同样的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因为了系统的***性。城市中的每一个良性的新生事物都会引发一种蔓延,这个是在乡村所不具有的。虽然环境的不同,但是由于某种趋同现象和无所不在的连接,使每一种新的生态位都会要求产生相应的连接。

这个东西作者用生物学上的“拟态”来说明,这样的话,某种新的东西的出现—就是某种新的输入—就会引发一个系列的连锁效应:新生的某种有着明显的优点的主体会催生新的模仿,而模仿其的主体的出现本身又会带来新的生态位,又会引发新的连接……

又有一个概念:再循环。

作者对于多样性的成因的解释:(自然选择)它是一个通过增加再循环,导致增加多样性的过程。

一个概念需要向别人请教:分布式系统。

《隐秩序》之积木

基于人类思考的一种分析能力:把一个复杂事物分成若干部分的能力。

这种积木模式是一种组织和思维的方法,正是我们现在正在用的。同时也是cas系统的一种基本的构成模式:即这个系统只能够通过大量的“主体”来构成,这个构成里面是主体之间通过某种规则来建立彼此之间的连接从而形成一种紧密的、有机的、互动性的、具备足够弹性的、具有进化和适应的能动性的一体化系统,形成了一种涌现。

这个里面分解之后的“积木”,强调积木是通过了实践检验的某种可靠性的主体,而后其能够通过多种的组合方式来形成一种具备适应不同的外部情况的系统—“修车”的比喻(p37)。

这样的话,一般来说,积木的数量越多,其能够形成的新的cas系统的数量也就越大。所以我们的城市中的每一个局部系统,比如当你将一个街区看作是一个层次的cas的时候,那么如果这个街区的构成主体太过贫乏,那么显然这个街区的能动性不高,就往往会在某种情况下无法通过调整自己内部构成来应对从而引发了衰落。所以说混合街区是有生命力的保证!在一定的度的前提下,混合度越高,其系统就越有机、越具备进化和适应的能力。

而本节还提到一点:“较高层次的规律是从低层次的积木的规律推到出来的。”这样的话其实可以理解为,城市的每一个层次的规律之间都是有着联系的。而一种推到关系的话,可以理解为人的尺度是最根本的。

因此,积木,首先是一种思考方法。

其次,我们的城市必须有着足够数量的积木来构成。

为什么要有积木的构成方法?因为“我不可能为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准备一系列的规则”,这个其实是web2.0的方法,你不能够靠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中心)去控制一个复杂系统,而且如果你试图那样的话,那么你就被迫要不恰当的简化,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够真正的应付复杂系统的。因此,其实是设计了一种机制,能够将大的问题化解为小的问题,给其提供了一系列的构成部分。这个就是很有意思的了。我们的这个模块才能够产生普遍适应性。“一辆行驶的红色saa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漏了气”,唤醒的是有关“高速路”、“汽车”、“轮胎”等相应模块进行组合解决。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是去具体的设计“一辆行驶的红色saab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漏了气”这个层次的许多的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而是去正确的设计那些模块。这个才是城市设计应该做的事情。

“使用积木生成内部模型,是cas的一个普遍特征。” 《隐秩序》第一章的总结
作者总结的cas系统的几个特征:

I. 在(cas系统的适应性的)变化的背后,通过有条件的动作和预知,它们呈现出协调性。

II. 并且,它们这么做并没有中央指挥。

III. 与此同时,cas还有杠杆支点,在支点处,一个微小的输入便会产生巨大的受指挥的变化。--其探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杠杆支点”。

总之,这些所有的特点,我想都来源于其的正确的组织结构。其紧密性。只有有了紧密的联系才能够呈现出协调性。来源于其是由一个由模块构成的系统来执行系统功能,而不是由一个具体的东西来执行同样的功能。也许“一个东西”来做这个功能能够提供同样的甚至更有效律的功能,但是它不能够应对任何的变化、不能够自身可调节,是个死的东西。不是有机的。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1008

街道的构成

i. 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作者认为一种文化的街道和城市建设,是和这种文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

对于街道的热衷,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人—英国人,最后才是日本人。因为意大利人是真的就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这时要是不遇上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

所以意大利人建设了大量广场。

而英国人显然更喜欢田园生活。所以他们

而这两种人不论怎么样,都是有着公众生活空间的习惯的,就是说都把公众生活作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日本人则基本上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基本上没有公共空间可言。

而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就是:这3个国家的性格的分别,也是意大利人最外向,而日本人最内向。这个看来和建筑空间有一种互动的关系。

而作者谈论街道,便首先谈论了城市建筑的不同。

作者谈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郊区住宅的前院,“其前院与其说是为了住宅的主人,不如说是为了路上的行人更为合适。”而这种院落空间的开放性反而是基于了住宅本身的封闭性看来,相对而言东亚住宅(作者谈论的是日本住宅,而我在所有的和中国住宅有着共同性质的地方,干脆不如替换为东亚住宅好一些)本身比较开放,所以必须首先用院落空间将其围合起来。

也就是说,同样是院落,东亚的院落是住宅内部秩序的一部分,而美洲的院落则往往是外部城市秩序的一部分,这里面可以说有着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反而是因为东亚住宅本身私密性不强,所以必须通过院落来完成其私密性。而美洲则正因为住宅本身私密性好,所以才能够以此为前提将院落贡献给城市。

是良好的私密性成就了良好的公共性。有好的私密性才能够有好的公共性,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对矛盾。

作者提了一点希望日本人能够从观念上革命的一点很重要:“没有建住宅的地面,纵使归个人所有,也应作为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来考虑,这种观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而欧洲的住宅,希腊和意大利,则没有前院,“石结构建筑之外的剩余地面全部铺装作为街道使用”,但是因为是住宅外墙直接形成街道,所以却和东亚由院墙形成的街道不同,有着生活性的门窗开口,住宅内外沟通,街道具有非常强烈的生活气息。

另外还有伊斯兰文化(包括西班牙)的内院式街道,这种街道的外墙仍然形成了街道,不过因为有了内部的室外生活空间因此没有了意大利街道的那么多的生活气息。

所以,芦原信义在这里其实将街道和住宅的关系分作了3种基本类型:

I. 开放前院式: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式样,田园风格,是“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前院向城市公共空间做出了贡献。但是这种空间是一种“田园城市风格”的街道空间,即使殖民地也仅仅是郊区住宅,因此我想不能够算作城市空间做法。这时候建筑不能够直接形成街道。

II. 欧洲式:无前院,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同时通过外墙上面的门窗开口,城市生活和私密生活互相渗透,并且能够对街道空间形成最好的监视。这时候的居住生活往往渗透入街道生活,比如交谈、缝纫等等(这在中国乡村也很常见)。这个是“内部秩序渗透入外部秩序之中”。

伊斯兰和西班牙式样,也基本可以归结到这个里。

III. 东亚式:和建筑脱离的院墙形成街道。这个也是城市建筑,建筑仍然在形成城市空间,形成街道,但是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则脱节,被围墙隔断。这个是缺乏公共生活的城市建筑,是一种非城市生活的城市居住形式。缺乏了监视作用,在中国,这种居住的形成期是集权制的封建王朝,这个时候的城市秩序依靠强大和严格的中央管理(比如宵禁)来形成,而不是依靠一种民间的、自发的、紧密的监视来形成和维护。不是一种局部秩序,可以说是不能够良性扩张的,因为一种中央核心的辐射范围必定是有限的。

其中,2和3都是一种高密度居住方式。而我想2才是能够允许最高的密度的居住方式,这个时候往往压根就没有内院,将一部分内部秩序必然的推向了城市。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通过很好的私密性住宅为前提得到了非常紧密的契合,并且能够最节约空间、最高效率的利用城市用地!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100802
2.街道的构成
  B.鲁道夫斯基关于意大利街道的评价:“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才成其为街道。摩天楼加空地不可能是城市。”(《人的街道》)
  作者非常的强调了“街道和广场一直铺装到建筑的外墙根,与建筑之间没有什么含糊的空间。……这就表明意大利建筑的内部空间与街道这样的外部空间,在质量上是相近的。”他显然不赞同东亚模式的“接到与建筑之间还有用途不明的剩余空间”。
  关于著名的“杯图”,作者强调了“杯子和侧影不可能同时被看到……黑色和白色的交接线只有一边起作用,或成为杯的轮廓线,或成为侧影的轮廓线,而不会同时成为两者的轮廓线,如果一方成为‘图形’,另一方则成为北京的非图形空间”。这样的一种图底关系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紧密的,没有任何的无意义的多余存在。因此这个图对于说明街道的形成关系非常的重要:街道和建筑是一种紧密的“互形成”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这个时候的沿街立面线则是非常的高效。
  作者然后谈了意大利建筑和外部空间即街道和广场的相似性:同样的,“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大多连一棵树都不植,地面常施以美丽纹样的铺装。就像室内地毯一样各个角落都铺满,完全是人工的城市空间。”而且其建筑内部也没有日式的抬高地板的做法,墙壁的内外墙也大体一样,这样,“内外空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屋顶了。”
  “意大利的街道和广场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是生活的场所,由于一视同仁的使用住宅的内部和外部,其生活才成立。”
  只有在这样的互否互成的紧密的关系的基础上,一个紧密的集约化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才能够建立吧。因为城市之所以存在其实就是为了一种高密度,为了一种紧密。
3.高与宽之比
  这个还是他曾经强调过的d/h=1的那个理论。
  不过注意其另外的两个比值:
I.  D1/H1=2以上时候,才能够看到建筑整体。
II.  D2/H2=3以上时候,才能够看到建筑群整体。
这样的话,就同时说明了意大利广场的存在的必要性:多往往设置在重要的建筑的主立面前,即:广场同时是主建筑的观赏点。
4.广场的美学
  这里面作者重点谈论的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作为艺术作品的广场,而不是中世纪的“只是街道的扩展”的广场。
  作者总结了其认为的作为广场的四个条件:
I.  广场的边界线清楚,能够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的遮挡视线的围墙;
II.  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
III.  铺装面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
IV.  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讲了其边界线、其形状(阴角构成的内向性图形),其表面的完整统一性。
作者首先明确了广场应该是个“收敛空间”,这个就是和房间有着某种同样的构成了,其实所以说这种空间才真正是没有顶面的房间,是一种和房间同样的内敛空间,是和发散的外部空间是不同的。
  这个是否能够说是城市中的外部空间的某种特性?就是说城市中的外部空间其实也都是一种有着边界的内向空间,就是说所有的城市空间,不论是室内的还是室外的,都是存在着明确的边界的、有着明确的划分的空间,这样也才能够构成上一节提到的那种紧密的图底构成。
  对于城市空间,“边界线不明确收敛性则差”,因此作者才希望边界的明确性。
  这个时候的城市建筑,其建筑外墙既是广场或者街道—即城市外部空间—的内墙,这个时候的建筑外墙具有了完美的图底分割—反转线的性质。
  同时这个边界应该使开有门窗的建筑墙面,这样城市的在墙两边的内外空间才能够互溶互渗互借,才能够一体化,否则就是“监狱内院式的空间了”,就是说,城市的开放空间—街道和广场—“是居民的生活场所,是热闹的有生气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封闭空间”。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02
4.广场的美学(续)
  实例:锡耶纳的坎波广场:
I.  周围建筑群的墙面材质的一致性形成的边界。
II.  赛马场—无顶的室内运动场。
5.阴角空间
  在谈论东亚城市外部空间缺乏阴角的同时,谈论了一贯的一点:意大利的城市是将街道和广场等外部空间当作“图”来设计的,城市中的建筑反而成为了“底”,这个时候的城市空间被空前强化出来,从而真正的把人们“引诱”到了城市!这个时候的城市住宅真的就仅仅包括了人们的私密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从而也可以在住宅设计中非常的强化这种私密性。
  因为将公共生活真正的赋予了公共空间,从而产生了真正的城市。
  因为将公共生活真正的赋予了公共空间,从而也真正的强化了私密生活。
  我也可以这么想:一个不能够充分的鼓励和强化公共生活的城市是一种“伪城市”。
  那么首先就要分析:在一种文化里面,那些生活内容是已经公共的(但是未能够充分的将其推向公共空间的),那些生活内容是应该公共的(因为了习俗的力量而未公共化),那些生活内容是应该、必须强化私密性的……有了这些明确的调研和分析,才能够来谈论设计城市。
  在这里,文化之间的特异性自然应该考虑,但是也不可小视了人类的同性:很多文化之间的一些特异性真的是因为其落后、其文化本身未能够充分的发展城市化生活方式!这个就是个“应该”的问题了,不是个“已经”的问题了。
  比如中国文化,很多特点就是因为它压根是种农业文化。有些虽然是农业文化的特点在这个时代也值得保留,但是有一些,就不应该仅仅因为它是“特点”而发扬光大了。
  “紧密”是评价一个城市的最重要标准。“紧密”也是评价一个建筑、一项设计的最佳标准!因为紧密而逻辑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废话,因为紧密而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为紧密而在设计内的同时设计了外、在考虑外的同时考虑了内。
  作者认为欧洲的广场、欧洲的城市空间多阴角空间,质量非常好。而转角豁缺的城市空间则质量差。所以在棋盘式格局的路网中依靠拿掉某个街区的建筑形成的城市空间往往因为其四边都有城市街道而质量很差。这种广场在美国的殖民地城市中非常常见。这个原因作者引述了麦茨加的《视觉的法则》之中的“包围法则”:由轮廓线包围或包含于内侧,那么作为图形来说就更容易看到。
6.下沉式庭院技法和密接原理
  下沉式广场如洛克菲勒广场,能够提供和上节所述的阴角广场同样质量的空间。因为:
I.  下沉创造了阴角空间。
II.  广场边缘上侧的监视提供了相当于意大利的广场周边开窗的墙壁一样的城市生活的结合和交融。
III.  如洛克菲勒广场上融入了咖啡馆等生活经营活动,因此同样强化了城市生活。
而对于市区内的公园的设计,作者的观点认为其虽然提供了僻静之处,但是却造成了和城市脱离的结果。
我以为,结合简的分析,就是说空间(开放空间)能够有着边界固然重要,同时这种边界不应该是一个无法形成交流的死的边界,而必须通过某种设计能够使边界两侧的人通过边界进行交流,比如是开有门窗的墙面,或者是能够倚栏观望的下沉广场的边界。
总结作者分析的实例,我总结下来,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城市外部空间的设计可以归结为:
I.  明确的但是“透明性”(指能够提供充分的可交流性)的边界。这个边界往往是开有生活用的门窗的外墙—交流和监视,或者是根本的一种开放式的边界。--能够观望。
II.  一体化的当作室内设计的界面—铺地。地面应该强调这个空间的完整性和其形状发生紧密关联,同时能够提示和室内的关系。--室外空间的室内化。
III.  能够和城市生活紧密结合1:广场(尤其是小型广场)往往强调其可通过性,广场同时能够成为交通性的。当然这种交通性应该进行处理:其应该对极速的、纯交通性的交通行为进行阻挡—不应该成为一种捷径,同时主要应该鼓励休闲性的交通,能够鼓励“闲情逸致”。--方便进入和通过。
IV.  能够和城市生活紧密结合2:应该有商业设施,商业是非常公共化的一种必要性活动,城市的最初成因不是居住(这个可以参看《城市发展史》,而是仪典和商业,就是说是一些必须通过人的集聚才能够进行的活动)。--能够有必要理由的驻留。
然后作者又分析了美国出现的袖珍化城市广场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不同于欧洲传统广场的。作者将这种手法命名为“密接”和“袖珍”。
其实密接强调了和城市道路的密接,强调了和道路的一体化,或者干脆说就是道路的一部分。这个其实和上述原则不矛盾。
总之城市广场生活、城市开放性休闲性非必要性的公共生活应该紧密的和城市中的必要性活动紧密的结合:居住、交通、商业等等,使之成为这些活动的一种补充,是以之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添加”,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才是最有活力的。
任何的时候,设计都不应该出现或者追求“脱离”,追求清晰的界定和清晰的边界反而不是为了“脱离”,而是为了紧密的结合。这个的理由我也想不清楚,但是自己是这么一个感觉:清晰的逻辑有助于紧密而不是有助于脱离!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03
7.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
  首先就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因为我觉得这个是作者在谈论城市构成的时候迄今为止一直都在强调的:“重复一下,划分建筑外部和内部的边界线极为重要。由于他的不同,建筑的外观以致街道的构成迥然不同。”
  城市建筑的外墙在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它的确拥有了《杯图》中的明暗的分界线的性质!具有了完美的双重性格,并且具有了性质上的透明性—可交流性!
  “这里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也就是建筑外墙啊),把建筑外墙的突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这个主要就是指东亚城市之中的那些商业性招牌、电线杆等等杂乱的东西了)。”
  而作者认为第二次轮廓线是不能够形成清晰的街道空间的。这个时候我想,那么就是说,街道的商业招牌的设计是应该好好的革命一下了,最好是紧贴式的那种建筑化的商业招牌才好。
  但是作者随后谈到了可以将突出物组合到第一次轮廓线之中的方法。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不要凌乱的无组织的东西,突出物比如招牌或者路灯等等,当他们能够有了明确的显而易见的秩序的时候,便能够成为了第一次轮廓线。
  这里作者又提到和再次提到了两个原理:密接性原理和正面性原理。
1  密接性原理:
(immediacy):就是意味着视觉上连通、靠近、可及。这个对于城市空间来讲非常的重要。
必须剥离很多遮盖了街道立面或者城市开放空间的东西。必须剥离或者整理无秩序的东西。
2  正面性原理(frontality):
因为前面作者谈论的大多是建筑的立面作为了街道的一种“侧墙”来运用,这里作者则重点谈论了当(重点的)建筑的正立面全貌被作为街道的一个端景来运用的时候的对于形成“密接的”、紧密的城市街道时候的重要作用。我想其实这个就是增强了街道的可意向性。街道能够有了自己的一张名片—名片效应。
同时,由于端景有着从远而近的一种观赏距离的变化,因此给街道带来了一种持续性的、连续的、渐进式的变化,使街道有了趣味焦点。
在作者看来,东亚城市缺乏这种正面性,因为往往来说没有一个可供观赏全景的地方的设计。往往只能够从缝隙里面看到某个建筑正面的只言片语,这个大概是不能够构成一种名片式的特征鲜明的意向吧。
8.俯视景观
  作者认为城市的俯视景观非常重要,能够迅速的抓住一个城市的全貌。我想这个东西往往是以一个休闲者或者旅游者的角度来说,能够形成对于城市的一种卫星照片式的总体意向。
  不如说,城市应该在每一个角度都是美的。
  这里提到,有台阶、坡道的街道,还有城市的山丘,都是非常重要的。
9.室外雕塑的意义
  其实室外雕塑的意义不用多说了—好。
  但是在这一章里面作者看来是赞同了一种更多的退让用地的建设方法,这个有待商榷。这个反而可能对街道是有害的,这个成了一种巨型的前文提到的美国郊区式样的“前院”的做法,这个东西不能够紧密,不是城市空间而是郊区空间,不容易形成具有连贯性美感的城市街道,偶一为之则成为焦点,但是如果整条街道受到鼓励都这么做,那么这个街道的界面将会失去完整性,从而产生了一种离散。这样的时候,界面就不再是那么的紧密和透明了。
  我始终坚持:紧密是城市建筑的良好品质。

街道的美学》读书笔记03
世界街道的分析
  作者一直认为东亚的城市,“缺乏固定形象”,这个固定形象,不知道具体指什么东西?是凯文林奇的可意向性?但是我其实也不太明白究竟什么才是城市的可意向性?
结束语
  在结束语之中,能够看出作者提出的几项建议都是为了使建筑能够在建设自己的同时对城市有所贡献,这种贡献而且非常物质,往往是希望通过法规来规定拿出一小部分的建筑私人用地来做一些贡献于城市的建筑化措施(主要是绿化)。
  而作者的建议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甚至是贯穿所有的概念的概念,那就是:“开敞式”,作者是主张不论是住宅、公共建筑、公园等等,都不要把边界封闭起来而是敞开向城市,真正的从行为上成为城市建筑!
  而作者对于街道功能的考虑,则和我一直的思考有些相应:“对市中心的公共空间或道路,除交通功能外还应赋予其他功能,以丰富城市内容,同时希望把它们敞向街道。”这个就是一种功能充分混合的希望了。多种功能充分的交叉,从而产生互动效应,能够互相补益。
  上篇完。

读后感

这么个玩意吧,其实啊,他的街道,其实不如说是他的城市,他在谈论街道的同时就在谈论城市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更加的明确街道同时就意味着城市了。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广场但是不能够没有街道,街道是城市的必然。

由于作者比较的赞同欧洲的方式,结合下篇中作者认为的欧洲的建筑传统是一种“墙的建筑”的转同,因此比较的强调了街道的壁面。这个壁面必须是完整的、能够统一给以城中人以一种意向的,就是说这个街道壁面是有组织的、有秩序的,而不是凌乱的没有秩序的东西。当然沿街的建筑外墙仅仅构成了侧壁面,而作者又强调了街道的底景—在欧洲往往会呈现出一个焦点建筑的正立面,同时街道因为垂直于该建筑,因此提供了能够观看这个建筑的完整的正立面的视距。然后论述了外部空间的底面的统一性的重要。这样的话,根据他的描写这里其实就是一个缺乏屋顶的房间,除了顶面之外的面全都有了,而且强调了这些面的清晰性。

  一个具有完整的意象的墙壁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墙壁,相反,他应该是一个充分“透明”的墙壁:能够允许足够多的、顺畅的、随机的交流的发生,而且正是这种“透明”才成就了其意象的深刻,这个似乎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在建筑中这种关系很多。这个墙壁,我的观点,还是最好减少户与户之间的生硬过大的凹凸关系、他应该是一个具有足够连续关系的面,不是一些散乱的缺乏联系的点的集合。

  其实具体的做法不一定,但是有一定是一定的:如果你希望能够形成一种意象,你必须将之整合出一种秩序—在建筑中这往往意味着一种视觉秩序,至于其秩序的强弱或者说显隐,则关乎需要,但无论如何不能够是秩序的缺失。

  城市的秩序应该是个什么东西?城市是一种比乡村更加高度秩序化的东西,这个秩序应该更加的强而不是更弱、更加的紧密以至于能够形成诸多的联动—其之间的联系要素要强调便捷性、顺畅性和多样性而不应该造成阻隔。人类的聚居形态:从乡村到城镇到城市到大都市,其间的发展就是一种秩序更加的紧密和强化和合理化的过程,在这里“强化”主要是指整个秩序的效果来说,不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强化。

  所以“紧密”是城市的最大优点。

  多样化是城市的最大优点。

  混合是城市的最大优点。

  因为紧密、因为多样化(异性)、因为混合,才能够保证了城市是一种欲望的城市,是一种催生和生产的温床,城市是爱情,是性,是生产,不是疏离、不是禁欲、不是清教徒,城市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催生的催化剂。

  此为我的城市立场。

  城市是一种强逻辑。设计城市是在理顺一种逻辑,不是在做图案。

  而文中谈论的一些具体手法的东西,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街道也应该是紧密的,说着甚至说应该是最紧密的城市空间,同时因此它也既是最城市的城市空间。当人们“进入”某个具体的建筑的时候,往往便开始了某种或者顶多是某几种具体的功能活动,建筑为明确的目的而建设。建筑的成立首先来源于“围闭”,而围闭恰恰就是为了杜绝很多“不相干”的功能的发生—建筑是一种强调纯净的东西。

  而街道在所有的城市空间之中是最多义的、最混合的!因此它的有限空间之上叠合了如此众多的活动,因此它是最紧密的最城市的。

  所以可以说,街道意味着城市,街道等同于城市。

  所以可以说,城市建筑只有在恰当的和城市街道发生了关系之后才能够成为城市建筑。孤立的建筑不存在城市性或者乡村性,只有在和城市空间—街道发生了恰当关系之后,这种性质才产生。

  街道和建筑是异性的,街道是雄性,建筑师雌性,街道“进入”建筑,建筑因为了街道的进入从而孕育了新生的城市因素,才推动了城市的延续和发展。建筑随“夫”姓,随街道姓,建筑因为街道而产生了差别。缺乏和街道交流的建筑如同守节的尼姑,不成其为女人。

 

  而文中提到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就是广场和街道,而所谓的封闭式公园,包括该书在内的诸多著作均不以为然,当然这种和城市脱离的场所在城市中也许仍然是需要的,但是也仅仅是为了人性的补充吧,因为人肯定是一种复杂的东西,他不能够只有城市生活,而或多或少的需要一些时间脱离城市。因此封闭性公园—城市中的乡村—给予了这种便利。但是不能够据此来说明这种场所具有城市性。它反而恰恰因为其反城市的性质因此才具有了在城市中存在的价值—又是一种相反相成。

  即使是广场,成功的广场仅仅应该就是扩大的街道,他必须有和城市生活的紧密连接,“密接性”就是强调了这一点。“脱离”或者“孤单”不应该是一种城市属性。城市是商人和推销员的天下。

  于是“交通”,或者说“行走”相应成为了最具有城市象征意义的行为。因为行走是街道的本初目的,行走意味着交流、意味着沟通、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协作的可能,于是催生了发展、强化了紧密。而同时行走最能够催生随机行为,并且行走本身具有多样性特征。

  行走在城市街道上,就是城市生活的最根本。正是这种行为才能够充分的将所有的行为连动起来!这个时候行走成为了***。

《街道的美学》下篇读后感
下篇
一.  关于空间领域的考察
2.内眺景观和外眺景观:
二.景观的构成
I.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中的应用:
A.  “当建筑由一栋变为两栋以致数栋,而最终形成街道时,建筑与建筑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与其看作建筑外部单纯的‘背景’空间,不如作为由建筑和建筑围成的内部‘图形’来考虑。”
这个时候的意大利建筑,的确是《存在。空间。建筑》书中所说:“建筑物不是作为量块,而是作为面表现出来,这对空间特性来说是决定性的。”就是说,这个时候建筑对于城市来说是作为一种立面来存在,这种里面形成了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
B.  总之,作者认为“意大利的街道空间是图形式的,而日本的街道空间是背景式的。”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是一种“互形成”的紧密的关系。
其实一直到看到这里我才真正的理解了所谓的图底关系,其实应该追求的图底关系的确就应该像《杯图》一样,就是说截然分开的两部分其实各自都能够形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图案,但是它们是一种“互形成”关系,而且是一种不能够同时存在的图形关系:一者为图时候,另一者必然为底,反之亦然。
这种“互形成”的紧密关系才真正是设计中应该去追求的。这种关系是一种互否关系,同时是一种动态关系,就是说不应该某一方是永远的图或者永远的底。他们都是图而同时都是底。
C.  同时我想我可以这么理解:意大利的外部空间同时其实是内敛的,是一种内聚的空间,这个内聚的“聚”很重要。也就是说是属于芦原信义曾经定义过的“积极空间”(P),而迥异与无边际的大自然的“消极空间”(N)。
而这个时候作者根据自己的体验注意到,“ 意大利广场,P空间和N空间是可以相互翻转的”,这个就是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图底关系,一种互形成的关系。
D.  在“京都龙安寺石庭”例中(p153),作者认为其庭墙形成的边界对于图底关系的形成非常关键。即是说,其实在《杯图》之中,四周的相当于画框的边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不能够指望在漫无边际的图形中形成这种图底反转互否的紧密关系。
E.  然后作者发展了老子的那个什么有啊无啊的东西,将之扩展为一个能够层级化递进的东西:老子仅仅谈论了一个罐子的问题,作者谈论了数个罐子(数栋建筑)的问题,这个层级上罐子相当于了上一个层级中的罐壁。
II.  水边的美学
A.  作者进一步综合了前述的理论,将水和陆的关系也纳入了图底关系的考虑方法之中。这个时候其实我想可以看出,所谓的图底关系的思考方法,就是类似于一种更加的辨证、更加的整体的思维方法,就是说希望能够时不时的跳到对立的一面、转换一个角度来更加的全面的考虑 问题的方法。
所谓的图底关系,其实是希望更全面的将曾经被忽视的东西也当作图来考虑的一种思维,是一种“图图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之中又同时强调了清晰的界定而不是混沌一片。
B.  “弯曲景”概念
弯曲景—内侧法则—围合法则,是个一系列互相联系的东西。
在水面来说,内弯的水案在行进方向来看,能够同时看到水景和路景,而作者通过一些分析后得出:“城市中水边的美,以自然和人工组合成的景观最为重要,而不只是单纯的自然美。”他是有着这个前提的。
这个恐怕也是内测法则之类的共同的一点,就是人在沿着边界运动的时候,内测的、阴角的东西,更能够让人直接感知道运动,感知到前方的、全面的景观,更能够掌握。这个也是和“偷窥原理”(我的)相通的吧?就是说人总是首先希望掌握外界同时隐匿自身,程度越强越念能够满足。
C.  在水面上设置焦点景物,是一种人工提高“内弯性”的方法。
III.  街道的指标—D/H和W/D
A.  这里作者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考量外部空间的尺度比例概念:W/D—W是指临街商店的面宽,其实作者更泛指了街道上能够形成韵律的东西比如柱廊等等吧。
作者认为的,为了形成亚洲的热闹的商业街气氛,D/H和W/D 均小于1比较合适。
B.  作者举例,当D/H一定时,通过调节W/D能够调节空间氛围。
IV.  城市的色彩
建筑的色彩的处理的原则(p176)
三.对住宅和城市环境的建议和探索
I.  社区性和私密性:
A.  大城市是“可以在充满匿名性和速度感的城市中喧嚣的愉快的与人相会,同时也可以在静谧夜晚的书斋中,沉浸在孤独和诗意。”|
“不论是什么情况,如果没有能与人相会的愉快环境,或是没有能保持独自安静的适当环境,城市生活都会变得毫无趣味。”
B.  他上文中,应该就是强调了一种城市生活本身提供给人的多样性,人是有着非常复杂的需求的和强烈的好奇心的东西,所以会有着似乎经常截然相反的需要,而好的城市应该能够同时的提供一个丰富的场所菜单供人根据随机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在这里不是像乡村那样的人服从于集体秩序,而是希望更加的个人化,希望好的城市能够是服务于人。
C.  城市必须是丰富的,甚至它应该提供非常丰富的价值观菜单供人选择。我今天可以***过几年可以信仰***,我可以佛可以道可以基督……城市是个鼓励自由、提供自由、并且依靠提供自由来获取自身的发展和运作的东西,自由是城市的特色并且是城市的发动机。
因此平壤不城市。
D.  其实作者一直在提倡的就是外部空间内部化,或者说是内外一体化处理。在这里沿街建筑的外墙具有了两面性。
外部空间内部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铺地,同时注重界面的处理。
作者有时候本身也很含糊,我想他的外部空间内部化还含有就是似有空间积极向城市空间作出贡献的观点。比如强调了宅前绿化,其实是为了贡献给街道。比如希望能够仅可能的取消或者减弱围墙,让建筑开放向城市。
E.  “充实街道的最基本手段,首先是充实人行道。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把人行道作为住宅外廊那样的内部秩序空间来处理。”
总之,还是时时刻刻想着“紧密”两个字。

其余的是一些具体手法的东西了,我想没有必要在这里摘抄了。而且因为此书成书早,有个别手法的适合性值得怀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