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娜的马原论文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摘要:或许有很多人认为,经济危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任何国家和地 区都要经历的,我们暂且不管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但有一点无可否认,经济危机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关键词: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是永远不会被消除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 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 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很容易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 所占有,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人 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 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

一、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 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 关系中, 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 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 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

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致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二、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何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 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 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 1825 年英国第一次 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 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们有 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而不是与劳动人们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 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 宣布破产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 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每当经济危机到来时,大量商品滞销,过剩商品卖不出去, 甚至被人为销毁,利率上升、银根紧缩,生产停滞,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大量失业, 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深的一次危机,它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 生产下降 44%,国际贸易额减少了 2/3,大批的工厂、银行倒闭。英国工业公司的利润 降低了 28.6%;1932 年,美国钢铁、机器制造、汽车、建材和采矿的 202 家公司共亏 损 2.7 亿美元。美国破产的企业超过 14 万家,德国约 6 万家,法国 5.7 万家,英国达 3.2 万家。随着生产的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 业人数曾高达 3000 万人

以上,加上半失业者共计 4000 万-4500 万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产 过剩,并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哪怕发展到今天,发达国家生产力已是高度发达,但 也还没有高到绝对地超过社会所有成员全部的消费需求(需要)总和的程度。这种过 剩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过剩。因此,在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 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不是产品过多,财富过多,而是商品 找不到货币,找不到购买者,生产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同人 民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比而言是过剩了,“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数级数扩大”。当市场对生产显得过于狭窄时,危机就爆发。凯恩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经常出现经济危机,是由于在通常的情况下,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与经济危机。虽然凯恩斯没有强调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本质,没有说明社会成员的需要与受购买力限制的需求之间的区别,但不管是相对过 剩,还是绝对过剩,都是过剩。这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共识之处。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只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但这仅仅是基本矛盾的一 种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象和特征,而不是危机深层次的 根源。

三、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 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 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 盾。 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

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 的矛盾。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 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 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总结: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级性决定的。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被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所以说资本主义存在的一天,其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就存在经济危机的隐患。 参考文献:

1.

年版。

2.

3.

恩格斯:《家庭、私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制和国家的起源》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人民出版社2001

 

第二篇:马原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自被提出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经过近百年年,中国的实践者们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不断进行探索,对其之理解与实践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又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一举动进一步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中国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体现,它的提出有着深远的理性思考,从理论品质、哲学基础及具体层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在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升华,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在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过程中确立的。其基本观点包括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的本质是为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政权,政治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等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点。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经济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结成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并同一定发展阶段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正是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要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社会生产方式对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在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下寻找政治问题的答案。而持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人看不到政治对经济的依赖关系,他们把政治和经济割裂开来,甚至把政治思想看成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彻底的革命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产 党宣言》一书中明确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充分指明了

政治的本质就是为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斗争。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或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当然,这里所讲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还包括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政治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以及为巩固自身既得的政治利益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所从事的建设性工作。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和显著的发展性。不同的时代对政治有不同的内容解释。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政治的主要内容和含义就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关系,中心任务是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政治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对经济落后、工业化发展不足的国家尤为重要。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根本核心,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到人的发展时,首先指的是“个人的发展”,指个人精神、智力、体力等各方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解放的基本内容是人类获得自由,是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一结果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追求的终级目标。马克思主义政治十分强调人和社会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相协调的途径。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人民群众为政治主体,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的归宿。认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一切;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历史。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而且也充分说明“以人为本”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对于科学发展观当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20xx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然,这里讲的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展目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是相一致

的。首先,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主体,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最后,它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体,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蕴涵着丰富的人本关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充分揭示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可见,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代中国的具体体现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期中国科学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政治观,它不仅强调政治和经济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更多的表现在对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把握中。这些规律虽都有人的活动和主观能动性在里面,但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只有尊重客观规律、遵循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使整个社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在新时期中国科学的运用和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指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对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政策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

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从不同层次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 是新形势下发展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参考文献:[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56  [2]许庆朴.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4][5]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R]. 人民网,科学发展观读本(连载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