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类信息的写法

调研类信息的写法

[日期:2010-04-2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1.这类信息主要是根据学校或各学院、各单位实施教育改革与管理过程中针对某一热点或难点问题提供的调研素材而改编成的信息。

2.编写这类信息总的要求是:政策性强、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事实清楚、措施落实、结构严谨、语句通畅。

3.这类信息的结构一般为四段式:说明调研的目的——概述调研的具体事实——列出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也采用“目的——事实——建议”三段式。

4.这类信息的标题一般采用直观明了、切中要害的标题。标题应简短、平实、顺畅。

5.说明调研的目的——要基本反映这次调研的时间、组织者、目的、调研的主要对象和主题,作为导语段期数字不宜超过150字。

6.概述调研的具体事实——要尽可能把调研的基本内容用连贯的语句串联起来,并可以用“一是”、“二是”等序数词或“同时”、“也”、“还”等关联词区分其不同层次。论述时要事实明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内容,做到血肉丰满。

7.列举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调研者的真实意图,反映带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重大难点或热点问题,切忌把不是问题

的问题罗列进去。反映问题最好用“一是”、“二是”等序数词分清层次,对重要的问题还可用不同字体并加黑,以引起注意和重视。

8.提出借据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要求编写者转换角色,站在学校的高度而不是调研的高度来审视这些对策和建议,通过筛选和鉴别,把需要学校研究和解决的有关对策和建议反映上去,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第二篇:调研类信息的写法

调研类信息的写法(附范文)

  1.这类信息主要是根据学校或各学院、各单位实施教育改革与管理过程中针对某一热点或难点问题提供的调研素材而改编成的信息。
  2.编写这类信息总的要求是:政策性强、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事实清楚、措施落实、结构严谨、语句通畅。
  3.这类信息的结构一般为四段式:说明调研的目的——概述调研的具体事实——列出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也采用“目的——事实——建议”三段式。
  4.这类信息的标题一般采用直观明了、切中要害的标题。标题应简短、平实、顺畅。
  5.说明调研的目的——要基本反映这次调研的时间、组织者、目的、调研的主要对象和主题,作为导语段期数字不宜超过150字。
  6.概述调研的具体事实——要尽可能把调研的基本内容用连贯的语句串联起来,并可以用“一是”、“二是”等序数词或“同时”、“也”、“还”等关联词区分其不同层次。论述时要事实明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内容,做到血肉丰满。
  7.列举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调研者的真实意图,反映带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重大难点或热点问题,切忌把不是问题的问题罗列进去。反映问题最好用“一是”、“二是”等序数词分清层次,对重要的问题还可用不同字体并加黑,以引起注意和重视。
  8.提出借据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要求编写者转换角色,站在学校的高度而不是调研的高度来审视这些对策和建议,通过筛选和鉴别,把需要学校研究和解决的有关对策和建议反映上去,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范文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求职成本过高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应引起重视”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校20##届毕业本科生共计4013人,其中贫困生数量为1525人,占总人数的38%。
  通过对我校20##届毕业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需的平均成本约为1600元,其中师范生略低于非师范生。毕业生在毕业时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参加应聘而购买服装的费用;简历制作费用;交通费用;通讯费用;招聘会门票费用;餐饮费用;住宿费用;协议书、派遣证费用。以文学院中文系某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为例,参加在校内举行的供需见面会。他的支出详细情况如下:

  如果是外出求职,所产生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费用将大大提高,从而产生更大的支出。以经济学院某非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为例,他的支出详细情况如下:

  以上仅为该同学参加一个外地城市的几个供需见面会的支出。实际上,多数外出求职的毕业生会在多个城市参加多次见面会。其就业成本还将增加。软件学院20##届毕业生李同学(后附:《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李同学求职成本》)不无感慨地说:“说起在外地找工作,其艰辛真是令人心酸。首先个人要有超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是饱满的荷包,再次是强壮的体魄!”贫困学生由于难以承担大额的就业费用,往往只能降格以求,降低就业期望值,在几个城市和众多相关供需见面会中选择最多不超过两个城市和极其有限的几场供需见面会进行求职,因此,其就业质量一般低于平均就业水平。
  我校师范类学生的求职成本低于非师范类学生,这与我校的“师”字品牌效应,师范专业行业性质,以及非师范专业行业特点有关。首先,我校的“师”字品牌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用人单位多为慕名而来。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师范类毕业生依然抢手。其次,师范类毕业生的出口主要是教育行业,市场指向性强,便于我们在开拓市场时集中精力,重点突破,统一规划,整体协调,请到校园里来招聘,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求职成本。相反,我校非师范类毕业生,专业分布广泛,所涉及行业更是无所不在,用人单位很少能够进入校园为为数不多的对口专业毕业生召开专场招聘会,这些用人单位大多会在发达城市公共场馆举办的大型招聘会上露面,这大大提高了非师专业毕业生们的求职成本。

  二、原因分析
  一是学生求职成本过高,主要是由市场因素的供求关系等所决定的。20##年预计新增大学毕业生495万人,比20##年净增85万人,而据人事部资料显示每年城镇新增岗位几年来一直保持在900万左右,每年不能一次就业的大学生有60万至80万。人才供给的大量增加,形成了就业市场的严重买方市场化局面,用人单位不用外出招聘,登门应聘和邮寄简历的比比皆是。用人单位“坐收天下才”的同时,也将供需见面的成本转嫁到应聘者身上,大学毕业生无一例外地要为寻找工作付出更大的代价。
  二是贫困大学生,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处于更加艰难的境地。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要通过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临近毕业的这笔求职支出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窘迫。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往往很差,父母没有社会地位,缺乏社会关系,几乎不能给子女提供任何帮助,这使得原本就处与不利竞争地位的贫困大学生们又缺失了一种竞争力。
  三是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态,也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相应的心理问题。首先,贫困大学生更加恐惧贫困。由于从小生存在贫困状态下,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而对相对稳定的工作更加青睐。其次,贫困大学生缺乏自信。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受资助,又处于较低标准的生活状态,加之进入大学校园后同学之间贫富差异的存在,长此以往,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认为自己不属于影响主流的因素。在求职时常伴有畏难情绪,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

  三、相应对策
  对于求职成本过高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我校已经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第一,我校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把用人单位请近来,举办校园招聘会,为用人单位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求职成本。20##年11月的校内“20##届毕业生精品洽谈月”期间,500多家用人单位从全国各地来到学校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截止到11月底,1000多名打算找工作的师范毕业生没出校门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抢购一空”。
  第二,我校的网络供需信息平台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对接,从过去“行万里路”到现在“足不出户”的网络求职手段的改变,更是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求职成本。20##年11月20日至26日,我校举办的“网上视频洽谈双选周”活动期间,共有全国13个省37个市的117家用人单位与东北高师院校18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视频洽谈。截止到活动结束,已有339名毕业生与洽谈单位达成了初步签约意向。
  第三,早在20##年,我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开展了一对一帮扶的“春风行动”,资助在经济等方面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在过去的3年里,共有300余名毕业生成为“春风行动”的帮扶对象,他们在得到经济援助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后,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