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谈电视解说词的写作特色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浅谈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下面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浅析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

每当我们看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常常希望能读一读它的解说词,

解说词是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中的精彩之句,常使人印象难忘。然而当你拿到解说词 时,你会发现解说词是无法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的,这就是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独特性,它在写作上更是区别与其它文体,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电视记录片的构成基本是由视觉和听觉两大基本要素组成,而解说词是听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内容。例如在第一集中,“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通过“精灵”二字,观众已经对这种神秘的食材心驰神往,在配以卓玛在深山中寻找“精灵”的画面,让观众更加热切的想知道这种食材的“如山真面目”。

电视解说词,是相对于电视画面而言的解释说明的文字,但解说词绝不是画面的附庸,它与画面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进行具体的叙述描写以及通过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从而使人们通过对其所表达的意思意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起到进一步加深认知和感受的作用。从对《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思考中,感受到,好的专题片往往是优秀的解说词与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画面的完美结合。在第二集中,“今天他要和老友搭档,做杭州菜,西湖醋鱼,这是一道对火候要求非常高的菜。他们将一条鱼剖开两半,一半氽水,一半过油。两种做法都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将鱼下锅和出锅,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西湖鲲鱼特殊的鲜嫩口感。出锅后,两种做法的鱼在同一个盘子中合璧,浇上炒好的糖醋,美味看上去就已经呼之欲出。”这样一段细致的描述,再搭配上烹饪美食的画面,任何喜爱美食的观众一定都会对这道菜“垂涎欲滴”。作为美食纪录片,通过解说词感染观众显得尤为重要。

解说词中,对一些被观众忽略的细节解说,也是成功的重点所在。在第一集中,“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这样一段细节的解说,也是亮点之一。在美食片中,很少人会留意到到挖藕是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的,而越冷对于挖藕人来说越好,这又更少人知道了。这段解说从细节上说出了画面所不能表达的东西,让人们在了解美食的同时明白了人们对美食的付出,对生活的付出是多麽了不易。

解说词与电视画面是互为作用相互补充和印证的关系。虽然专题片的解说 词基本功能是对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但它与电视画面是不可着不可分离的。任何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离开了画面都是支离破碎的,任何一部缺少解说的专题 片也往往是理解不够深刻的画面组合,形成不了主线明确思想内涵深刻主题统一的艺术整体。尽管有些风光专题片没有画面解说词,但它一定要有一个有主题内涵的 音乐,换一个角度说,音乐也是解说词的一种形式,起到了解说词深化主题解释画面的功用。它们的关系也是互为依存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背景音乐清新优美,给人以舒适感,在整个记录片中,音乐的恰当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一部好的纪录片的创作离不开前期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和深入体验。很难想象如果《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团队没有对中国美食有一个系统而详细的了解,没有在拍摄之前亲自去到美食之乡,没有对百姓生活有深刻认识,他们还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先期的深入挖掘,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与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一些特殊的片子中,还要注意对双方不同观点分别进行了解,切不可偏听偏信或是主观臆断去判断事情。同时还要注意对事物表层之下的挖掘,寻找出事物表明背后的原因或理由,从而正确把握事物,写出符合实际的有内涵的解说词。虽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但是它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赞美了辛勤工作的劳动人民。之所以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不错的记录片,是因为它跳出了以往记录美食或者是风光记录片的框架,不再是单纯展示美食,而是依托美食来展示中国文化和劳动人民勤劳的传统美德。而这些毫无疑问的归功于创作者对采访对象、记录对象的深刻了解。

在解说词的写作布局时,一定要围绕主线展开。为了扣紧主题,要把内容表现的有条不紊。一般要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选择一条 能最适当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主要线索即主线。这条主线应能够统领全片,使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作品内在或外在的核心。《舌尖上的中国》分为七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第四集《时间的味道》、第五集《厨房的秘密》、第六集 《五味的调和》、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从食物的自然采摘、原始烹饪一步步介绍了人们烹调食物,在手法和形式上的改变,以及各地美食的各种形态,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则又把重点回归自然,前面呼应,把主线很好的串联起来了。

第一集的开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第七集的结束:“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这两段解说词,虽然在表达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其中的内涵却是的一致,显示出了整个片子的内在主题:自然赋予了人们美味是食物,勤劳的人们则赋予了美食以生命。

解说词作为电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有概括性。解说词并不是电视专题片的全部,所以应在语言安排上也要服从画面的内容的需要。具体来讲,解说词在写作上语言要精炼、节约,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在一部片子中不宜安排太满,凡是画面表达意义比较完整时,就不要安排解说,只要一句解说词能表达的内容就不宜用两句解说词来表达。例如在第四集中,“林仁灼,1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种植紫菜,如今已经49岁,今天,他要为自家的农田再架设几枝毛竹。”这一句极为简单的介绍了采访对象,画面中的林仁灼正在砍伐毛竹,如果这样解说“林仁灼正拿着刀,在竹林里砍伐毛竹。”那么就会显得很多余,因为这是观众能通过画面看到的,而解说词的作用就在于,要表达画面所不能给予的信息。

解说词要处理好与听觉的关系,要使语言符合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很多人喜欢《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的原因在于其中清新自然,简单易懂的语言。“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中国人相信,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这一点就仿佛水对豆腐的塑造。两者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这些或清新优美,或者明白爽直的语言,成为了片子的优胜之处。所以一部好的纪录片,要有好的语言,解说词要为主题服务,从风格上一致,也要做到简洁明了,使人一听就懂。

究竟如何创作一部好的电视纪录片呢?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个成功案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这部片子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解说词的创作,不仅是对语言的把握,更要从画面,音乐,同期声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把握好视觉与听觉之间的关系,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第二篇:舌尖上的烤串

舌尖上的烤串

作为一个吃货,这一周的夜生活过得极为规律,每天赶在十点半之前回家,打开尘封已久的电视机,把频道调到CCTV1,看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每一帧画面都精致,每一个情节都感人,每一种食物都叫人肚子重新回到饥饿状态。在这个时间段看美食记录片有点憋屈,静静看完一集之后,有人选择在淘宝下单买零食,我看着外面的夜色,总觉得要是不吃点夜宵什么的,都对不起这个记录片的总编导陈晓卿。

在这个初夏的夜晚,我茫然四顾,何以解忧,唯有烤串。

烤串算是北京一景,一个离开北京的朋友,每次回到北京第一站总是去烤串店,吃几串羊脆骨,来两个肥腰子,露天喝两瓶普京啤酒,才得以确认,真的是回到了北京。在我的凌晨烤串地图上,第一站是木屋烧烤,我走路穿过一条马路就是,营业到凌晨三点,10点半之后还有的烤串打折。这里自然风格的小木屋精致,更主要的是食材放心,我喜欢这里的烤羔羊肉,也喜欢这里的烤生蚝。这家起源于深圳的烧烤店还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创始人之一叫奥巴马,真的是他,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

要是稍微远一点,我愿意去老李烤串,这根本就不是个餐馆,就是保利大厦后门的一个摊贩,每天晚上九点出摊,一直烟熏火燎到凌晨。这里算是北京一景,不长的碳烤炉子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几百串羊肉串,同时烧烤,小伙子使劲用蒲扇扇火,冒起浓烟。周围坐满了人,甚至有点人声鼎沸的意思,这里是许多小明星的聚点,经常可见类似郭美美打扮的姑娘开着豪车前来。

也愿意去各种串串香,成都的串串香在北京不多,其中代表作是国美第一城的玉林串串香。串串香总是以迷你为前提,一串上只有一块肉。这里的牛肉经过腌渍,却不过分的嫩,而是有嚼劲。太嫩的牛肉令人疑虑。许多人来这里总是点100串麻辣牛肉,放在红汤里慢慢煨煮,串串香重在一个“煨”,而不是“涮”,煨更有一种过小日子的幸福感。

在成都谱系的串串香中,有不少是北方没有的涮品,比如兔肚头,比如鸡冠,就连这排骨都不常见。一小块排骨,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那种细细咀嚼,在肉里挑骨头,在骨头里挑

肉的快感。

我也喜欢这里的鸡翅尖,相比较鸡翅中,它带着一点轻巧与玩笑,如果翅中是家里的二姐,翅尖就是处处拔尖的三妹。这里的老板说,有个姑娘每次来总是点200个翅尖,什么都不要,吃完了之后,桌子上堆积满小山一样的鸡骨头。我顿时有想见见这个姑娘的冲动,在我看来懂得吃鸡翅尖的人,与懂得吃猪尾巴、猪耳朵、鸡爪子等边边角角的人是一样会吃的人。在所有的肉类中,最有意思的都是边边角角,是边缘与末梢。

如果我心情好,也可能会穿城跑到北蜂窝路的一个摊摊上吃烧烤,这里有10张小桌子,都摆在户外,一家三口开了15年,白天不营业,只有晚上才出现,直接到凌晨,一块钱一串,五块肉,便宜的令人可以大方的说:老板,来100串!

吃烧烤的幸福在于看到一串羊肉串上,羊肉中间夹杂着一两块羊油,在辣椒面与孜然的密集包围中,坚守本色,坚贞不拔,我也暗暗心生敬意,迅速趁热吃下。羊肉串里的羊油犹如一块万绿从中一点红,提神,咬在嘴里有一种喷射感,如果在这里能加入一个象声词,那么就是“滋滋”。

羊油的分布也需要顺序的讲究,如果一串羊肉串有五块肉,那么最佳是“倒二肥油”,不能放在开场白,第一口吃下没有了念想,最后一口吃下又等不及,大牌登场总是压轴,但不能是末尾,以前每年的春晚,赵本山的小品总是夜里11点左右登场,如果等到12点,只能是《欢乐今宵》了。所以你要是把羊油比作赵本山,我也没有意见。如果是烤板筋,最好是一块板筋,一块肥油,渐次排列,这犹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吃一口有下一口的念想。 可惜这里没有烤羊油,这也是我的大爱之物,羊油烤的有点酥脆,表面微烫,佐以各种调料,摆放在各式烤串之间,烤羊油分明就是一群爷们中间混进来的尤物,懂风情的熟女,与牙齿亲密接触的时候,有一种轻微的陶醉,吃完一串烤羊油,我知道该干掉面前的大杯啤酒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