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锦里印象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组员:张晗 阎红颖 钟艾伶 李凌

一、.作品占用的频道和栏目,播出的时段,节目时长

1、作品占用的频道和栏目:

省级卫视

2、播出的时段:

每周四 晚8点

3、节目时长:

10分钟

二、作品标题名称,副标题以及供选择标题

1、作品标题名称:

漫步锦里

2、副标题:

锦里印象

3、供选择标题

锦官之里

三、拍摄对象和内容的情况简要介绍

1、拍摄目的和预期目标:

拍摄目的:向游客宣传锦里文化从而产生对四川的向往。

情况介绍:从游人的角度走进锦里,展现出锦里平易近人的氛围与闲适安逸的市井气息,反映成都这个“天府之都”的生活风貌。主要以游人视角来介绍锦里,通过画面加解说的方式来展示一个平常人眼中的锦里,质朴的解说与第一视角的画面介绍相搭配,使整个片子的讲述方式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深入人心。

2、拍摄场点、路线、设备、人员、经费以及拍摄制作周:

拍摄场地:锦里

路线:参照景点路线图

设备:单反相机

人员:导演、后期、摄像、文编

3、作品内容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方法:

基本结构:顺序式结构

表现方法:画面加解说。本本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锦里的风俗民情和锦里的商业发展。以线索人物的视角带入,使得观众的思路跟随着线索人物和行程走,在通过画面游历锦里中感受到四川独特的商业文化和文化氛围,解说词包含线索人物的游历的路线和对所见

4、作品创新点和相关背景介绍:

本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用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走进锦里,不再是利用华美空洞的解说加优美画面撑起整个片子,而是以一种观众能感知触摸的方式,“零距离”认识走进锦里,第一人视角贯穿全片,代入感增强,通过感官共享更易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相关背景: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七喜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如今锦里已经成为了体验撒宁国文化和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之一,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展现四川独特的文化魅力

5、作品收视对象和收视率预测:

收视对象:16-45岁人群

收视率预测:2%

6、栏目制片人和主管领导的意见。

20xx年 6 月 3 日

 

第二篇: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

研究生选题报告

学 院 经 济 与 政 法 学 院 专 业 产 业 经 济 学 研 究 生 尹 袆 入学年月 2007 年 9 月 指导教师 景 思 江 研究方向 循 环 经 济 报告题目 基于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转型研究 选题报告时间:2009 年 4 月 10 日

说 明

1、选题报告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文句通顺。

2、选题报告所列名栏内容要详细填写、重点突出。

3、选题报告将另附评分标准,要严格按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4、选题报告不及格的将不进入论文工作,不授予学位。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1、查阅国内外文献情况(阅读刊物名称、文献题目主要内容)

1.1、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 林维柏; 管理观察 20xx年 06期

区域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发展模式,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本文对区域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了简析,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及遵循的原则,并根据区域的特点,分析了几种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区域层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简论

---- 冯之浚;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xx年01期

区域循环经济是在企业、园区和城市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区域内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施的循环经济,是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详细论述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及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要建立的三大新体系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1.3、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对经济转型的作用

---- 李岩 当代经济 20xx年04期

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绿色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区域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分析区域循环经济的存在形态,区域循环经济的内部性、外部性,对区域循环经济体制、跨区域循环经济管理和建立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4、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型

---- 欧阳佳妮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年01期

武汉城市圈获批国家级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许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武汉城市圈此轮改革试验的新意不在于建设一般意义的城市圈,而是在于建设一个生态城市圈;城市圈产业发展不仅要实现一体化,更重在实现生态化转型;城市圈产业生态化转型不仅需发挥市场的作用,更有赖于完善的制度框架安排。

1.5、基于生态区建设的区域产业转型研究

---- 曹芳萍 煤炭经济研究 20xx年12期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结构调整模式的弊端,认为要使经济资产和生态资产同步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创建生态区,并对现代的生态转型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6、建设“两型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

---- 魏欣欣 当代经济 20xx年08期

文章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了武汉城市圈的资源环境特点和产业结构现状。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1.7、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产业集群

---- 李红伟、宋殿清 工业技术经济 20xx年07期

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

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产业集群必将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1.8、按“两型社会”要求推进武汉产业集群发展

---- 曹阳、黄鞭 学习月刊 20xx年16期

随着两型社会在武汉城市圈的确立,要求武汉城市圈建设将要为此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

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产业集群发展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详细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论述了产业集群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及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障碍,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1.9、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

---- 廖长林、秦尊文 湖北社会科学 20xx年01期

20xx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包括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战略、“四区一中心”战略“、以中部带周边”战略、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金三角”战略、“两江三线”战略、“一特五大”战略、县域经济“一主三化”战略、武汉城市圈战略和省域副中心战略等,通过梳理三个大的演化阶段的得失,可以为今后湖北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发展思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1.10、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 曾祥金、陈莹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xx年04期

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始终是一个中心话题,而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

济的发展中,城市化也总是一个论述的中心。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发展并不是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轨迹。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第二产业的提升以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化为依托,并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武汉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并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出发,提出了发展特色武汉城市圈经济的政策性建议。

1.11、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

---- 邵明 世界经济情况 20xx年04期

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的流派:德国的几何学派、社会物理学派、累积

因果理论、区域的外部效应理论和土地租金及土地利用理论。本文试图回顾历史上和区域经济学有关的经济理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初步分析为什么长期以来空间这个重要的维度始终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原因。

1.12、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张丹、李娟文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xx年04期

本文深人剖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武汉城市圈9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

业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层次性.提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战略。

1.13、产业转型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苏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xx年12期

本文认为实现产业的迅速、准确转型是我国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参与世界经济

的迫切需要。通过对几个发达国家及地区二战后产业转型的历史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一等原因,各国产业转型的进程、特点与后续效应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确定我国工业化阶段产业转型的方向、时机及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14、区域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研究

---- 王文斌、马捷 特区经济 20xx年 10期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三个构建要素,

并对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1.15、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综述

---- 曹芳萍、丛艳、秦涛 管理科学文摘 20xx年09期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近年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在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进行总结性评述的基础上,结合京西地区发展实际,在进行产业转型的同时,还提出一条特色的发展道路,即把产业转型同生态城市的建设结合在一起,从而为该区的产业替代和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1.16、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肖华茂、彭剑 科学管理研究 20xx年06期

本文论述了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

基本思路、战略重点以及实施领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1.17、循环经济理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刘卫东、朱艳 北方论丛 20xx年05期

循环经济是基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保护资源和能源为目

的生态经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的关键时期,循环经济理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对我国进行产业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

1.18、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及对策

---- 白艳娟 天中学刊 20xx年04期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防治污染、缓解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实现方式。本文认为制约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在于考核体系、法律法规、激励政策、核心技术和公民参与等方面有待完善。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需要社会各界和全体公 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19、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 余晖、欧建峰 科技广场 20xx年02期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重要问

题。西方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模式。通过对新产业替代模式等三种转型模式及其各自适用性的分析,对我国的资源性城市转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1.20、工业园产业规划循环经济模式分析与研究——武汉化工新城生态工业园产业规划实证研

究之一

---- 陈伟亚、吴璧耀、李世荣、孙家寿、左建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xx年01期 本文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有效实施模式——生态工业园规划的理念和原则;分析了武汉化

工新城产业规划的总体框架、模式进程及产品链结构;列举了产业链结构的组成。研究分析表明:化工新城产业规划具有了生态产业链网的雏形,还需要继续完善化工新城的产业链结构组成,充分考虑重要关联产品的利用,由产业循环经济提升为社会循环经济奠定基础,带动循环型社会的进程。

1.21、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肖华茂 工业技术经济 20xx年01期

探索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前沿课题和首要工作,本文通过对区

域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论研究,根据区域的理论和区域经济的特点,重点探索了设计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路,并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战略。

1.22、区域循环经济理论探讨

----王建设; 李慧民; 侯渡舟; 张化宁; 乡镇经济, 20xx年01期

分析了五个循环经济理论和九个区域经济理论的内容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循环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经济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理论体系,主要观点有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思路是循序渐进,滚动发展;限制条件是环境的可承载容量;途径是从核心地区的核心企业做起;规模要适度;措施是贯彻“4R”原则。

1.23、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研究

---- 贵丽丽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0xx年

本论文分为五章,主要是从产业结构评价的角度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现状和产业

结构的优化,从而为制定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定量评价,揭示了该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

1.2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武汉加快发展的研究

---- 赵琼、齐振宏、冯智能 工业技术经济 20xx年10期

武汉市从“十五”开始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能否认其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

武汉20xx年———20xx年的数据出发,从深层次指出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从对问题的分析中指出,要让武汉市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要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武汉经济的发展,就要全面的、从各个层次推进循环经济的实施。

1.25、中国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 周毅、明君 学术研究 20xx年08期

本文回顾了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沿革,基于此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转型指标

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与产业转型的相关关系,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与就业结构转型的不协调性演变。并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6、20世纪的中国产业转型:经验与理论思考

---- 邓伟根 学术研究 20xx年06期

本文通过对产业转型理论沿革和20世纪我国产业转型进程的回顾,阐明了中国产业转型

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型模式的总结,将当代产业转型主要模式概括为“一转四化”,即“梯度性转移,产业集聚化、产业园区化、产业融合化和产业生态化”, 这既是产业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是产业转型的特征,五者之间彼此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27、武汉城市圈建设中企业生态位的转变

---- 吕占峰、周文利、罗林波 特区经济 20xx年04期

随着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圈内企业生存环境也发生变化,本文从生态位角度对此进行了

分析。文中介绍了企业生态位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别从基础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与分离以及生态位的扩充几方面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建设过程中圈内企业的生态位变化情况,并简要阐明了这一分析的意义。

1.28、区域发展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 程春满、王如松、翟宝辉 城市发展研究 20xx年04期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上为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妥善处理环境与发展的

关系,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区域发展的生态转型是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探索,力图通过政策、产业、管理、技术、文化等层面的变革,培育和建设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从而促进区域发展的转型。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案例的分析,论述了以生态转型推进区域发展的模式与方法。 1.29、基于循环经济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模式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 谷永芬、洪娟、李松吉 工业技术经济 20xx年04期

循环经济下的传统制造业系统模式转型,主要是利用循环经济4R原则修正规范传统制造

业系统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下的制造业系统框架要素:绿色设计系统、循环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绿色评估系统,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模式。

1.30、产业转型的国内研究综述

---- 李国平、黄国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xx年02期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型的概念尚存争议,对产业转型的理论探讨有不同的着重点。有关产业

转型的方法、经验和对策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研究结论。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期望能对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1.30、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讨论综述

---- 杜欢政、张旭军 统计研究 20xx年02期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瓶颈,循环经济逐渐被国人所认

同,而后更是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本文就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和问题及具体措施和建议等方面,对几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

1.32、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与布局问题探讨

----慈福义 特区经济 20xx年04期

该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与布局若干问题。该文认为广义新型工业化应包括新型工业化布局,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将循环经济分成五种主要模式,以三大地带为例,探讨了我国的产业转移模式。最后,文章探讨了生态工业地域结构类型即生态工业点、生态工业区、生态工业枢纽、生态工业地区和生态工业地带。

1.33、转型期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综述

---- 谷永芬、洪娟、张跃 商业研究 20xx年01期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阶段,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地区差

异、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及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等问题上。在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上,研究者更为关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区域经济理论及区域经济问题的探讨等方面。

1.34、基干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

---- 吉小燕 河海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xx年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分析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章将循环经济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相结合,界定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其次,文章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再次,文章分析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第四,文章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是由主导产业的更迭来完成的机制,分析了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最后结合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35、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

---- 陈柳钦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xx年01期

本文对产业发展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内在含义进行了逐一分析和探讨,并对三者间

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产业生态化作为是一种新形态经济或生态型循环经济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要通过改变新的组织形式、调整政策来恢复和保持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生态的调节能力,改变产业流程减少废物排放,使产业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来适应产业,这对把握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6、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误区、整合途径和潜势产业辨析

---- 王如松 应用生态学报 20xx年12期

运用复合生态系统方法剖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各种右的和左的

偏差,分析了认识上的8个误区,提出了观念转型、体制改革和功能重组的循环经济建设大3R原则,探讨了产业转型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功能导向、结构柔化、区域耦合、社会整合、能力组合、增加就业和人性化生产等9类生态整合途径,展望了当前循环经济建设中诸如化肥农药工业向农田生态系统保育业转型等10类复合型潜势生态产业。

1.37、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

---- 刘学敏 理论参考 20xx年 08期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抓手,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存在利益、制度和思想观念等深层

次障碍。只有克服障碍,才能使建立在共生代谢关系基础上的循环经济真正发展起来。

1.38、循环经济与产业政策的调整路径

---- 张磊 江汉论坛 20xx年 07期

本文就循环经济引发产业政策调整的机理加以系统分析,并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三方面入手,提出了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产业发展策略。

1.39、基于生态观的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模型构建

---- 王德鲁、周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xx年05期

基于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的目标和形式的分析,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生态因子

的概念,提出生态的溢出效应的概念,以此为基础构建价值转化模型,使包含生态因素的价值增值转化为判断产业转型成功的标准;结论表明:生态因素是产业转型中价值转化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替代产业的产出以及产出的增长率;在评价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价值转化问题时,不能单纯地只考察显性的价值转化,而要以隐性的和显性的价值为依据。

1.40、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

---- 苏杨和周宏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xx年10期

当前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共识,但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还普遍存在认识偏

颇、不到位的问题。如果不在一些基本方面统一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就容易因为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流于空谈。本文将对循环经济进行概念层面的深入讨论,并就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和优先领域提出政策建议

1.41、论循环型社会目标下的日本地区经济的绿色化

---- 李冬 东北亚论坛 20xx年06期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问题的发展,绿色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日本从本国国情

出发提出的建设循环型社会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而地区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纲领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日本各地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状况的差异,其地区经济的绿色化发展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并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日本地区经济绿色化发展的动力在于市场驱动下的企业经营绿色化、日益成熟的绿色消费者群体和具有日本特色的产、学、官、民合作体制。

1.42、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 刘盛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xx年04期

本文运用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聚集-辐射效应,取得倍增的乘数共赢结果,

即使武汉城市圈内9市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还要带动省内其他地区共建全面小康社会。分理论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选择,在全国的地位,对其认识和建设的策略四个部分,提出一心两翼中轴的空间模式,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域经济综合体,以及政府的作用与地位三大策略,以促使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成功。

1.43、产业生态: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

---- 樊海林、程远 中国工业经济 20xx年 03期

本文基于对产业生态研究视角的澄清以及有关产业生态定义的回顾 ,对产业生态的概念

作了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界定。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 ,对“资源生产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梳理 ,并着重就产业生态观与企业竞争行为的互动可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探析。

1.44、依靠科技创新和体质创新推动产业结果优化升级

---- 周淑莲、王伟光 理论前沿 20xx年11期

朱铸基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

出:“十五”计划时期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并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本文集中谈谈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

1.45、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

---- 刘立群 德国研究 19xx年03期

本文描述了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一、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二产业的比

重逐步下降;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次高新技术及非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三、绿色化趋势,其主要表现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下降,低污染、低耗能产业的比重上升;环保产业的比重上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无烟产业”的比重上升。旨在揭示产业结构变动逐渐呈现绿色化的趋势,并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启示作用。

1.46、从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研究

---- 吴宗杰、桑金琰、周涛 人民出版社 20xx年版次

本书从产业经济的视野,分析了我国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必然性,探讨了我国循

环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介绍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发展、历史上几次重要的产业转型、几种常见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实践循环经济产业转型的必然性与相关政策研究、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及分析、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管理。

1.47、日本的循环型经济与社会

---- 赵立祥 科学出版社 20xx年版次

本书对日本循环经济与社会的由来、发展轨迹和作用要素等内容以及日本政府和学者的认

识变迁等进行了介绍,对日本循环型经济与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中国开展循环经济所对应的重点和突破口给出了建议。

1.48、中国循环经济战略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

---- 李建民、刘务勇、王丽霞 人民出版社 20xx年版次

本书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政治与经济动因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国内经济现状对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政策设计,提出了追赶型工业化、压缩型工业化、外来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叠加作用下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1.49、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

---- 黄贤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次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本书在总结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经验、明确循环经济学科特征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从物质

代谢、价值链、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仿真模型等四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据此对循环型农业、工业、信息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模式、评价指标及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描述。针对高科技污染问题,还揭示了高科技污染产生的微观行为机理,提出了其防治的循环经济政策。最后阐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及制度创新策略。

1.50、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

---- 闫敏 新华出版社 20xx年版次

本书采用了比较研究与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综合分析了循

环经济复杂系统的构成要素、协同性质、功能状态、演化特点。系统比较了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政策、模式;总结归纳了国际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般规律与成功经验;论述阐释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国情背景,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51、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

---- 齐建国、尤完、杨涛 新华出版社 20xx年版次

本书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原理和经济机制、技术经济学特点等进行了深

入的探讨,特别是对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角色和任务进行了比较清晰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循环经济联合体的经济学特征,探讨了循环经济联合体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其它参考文献:

1、郑季良、陈卫萍、傅红.绿色集成制造系统:概念与结构模型——基于生态产业链的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0).

2、马驰,顾杰锋.循环经济背景下浙江产业集群转型思考[J].产业经济,2008(05).

3、冯占民. 湖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 党政干部论坛,2008(01):42—43.

4、秦尊文.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的主旋律[J]. 今日中国论坛,2008(01).

5、殷绛,成艾华. 武汉城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动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08)84—86.

6、卿珏.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下的中国产业发展策略[J].产业经济,2007(07).

7、张俊飚,巩前文. 资源安全与环境安全双重约束下的武汉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60—63.

8、王艳.武汉城市圈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4)50—54.

9、李京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前沿科学,2007(4):62—72.

10、王慧炯,李善同.21世纪全球产业结构演变的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03).

11、谢淑英,罗保洋.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产业优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论,2007(03):114

—116

12、师文明. 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产业政策选择——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2):6—9.

13、姚芳.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武汉城市圈[J]. 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01)

14、刘艳丽.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5、石磊.武汉城市圈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6、运.大力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J].经济师,2006(04).

17、郑亚城.浅析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企业行为[J].能源与环境,2006(01).

18、李仁安,张保军. 武汉发展循环经济核心影响因子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0):

128—131.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19、樊志宏,金荣学.武汉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的战略思路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6(01):

22—26.

20、倪瑛.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发展问题研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01):51—55.

21、姚效兴.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22、陈丽娜. 区域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

23、罗希. 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6.

24、朱涛. 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构建模式与政策探讨[J].节能与环保,2005 (09).

25、蔡靖方等.武汉城市经济圈规划的初步设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06).

26、赵庆海,侯宪来.区域经济学理论综述[J].理论学习,2005(10).

27、吴传清,付佳,李浩,陈翥. 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5(02):37—39

28、凡蓉蓉. 武汉城市圈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2004(20):40—41.

29、简永福,凌含.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J].学习与实践,2004(02).

30、李小建. 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J]. 经济经纬,2004(03):38—41.

31、刘春,朱俊林. 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

32、朱俊成.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战略分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09):79—83.

33、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4(10.)

34、练绪宁、曾家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现状[J].企业经济,2004(10)

35、曲格平.循环经济 节约社会[J]. 人民论坛,20xx年(07).

36、彭朝林.中国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xx年(06).

37、于立.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途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J]. 资源·产业,20xx年(05)

38、于立.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途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39、吴季松.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3(07).

40、王旭. 产业结构转型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个案研究——《美国中西部经济:面向未来的历史

回顾》述评[J]. 史学月刊,2003(07):91—96.

41、梁启东.资源枯竭城市如何实现产业转型[J].中国林业,2001(15).

42、周淑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 2001(05).

43、朱丽霞,李家成. 武汉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创新能力评价[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1999(03):450—454.

44、王诩.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应用[J]. 生态经济,1990(01).

45、Friedman, Judith J,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sources Upon the Distribution of Fast-Growing Small Firms Among Us UrbanisedAreas[J].Urban Studies, 1995, 32(6).

46、Michael Peneder.Indust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nics, 2003, (14).

47、Pankaj Ghemawat、Robert E.kennedy. Competitive shocks and industial structure:the case of Polish manufactu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9(17).

48、Fr1edman、Judith,The Effeets of Industrial Strueture and Resourees UP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ast一Growing Smal Firms Among Us Urbanised Areas〔J〕 .UrbanStudies,1995,32(6)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49、Dara O'Rourke, Lloyr Connelly, Catherme Koshland (1996) "Industrial Ecology a Critical Rew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nronment anD Pollution, Vol 6, Nos 2/3, pp 89-112,1996

50、Environment Canada The‘4R’s—Reduce,Reuse,Recycle and Recovery:Garbage gone butnot forgotten,www.ns.ec.gc.ca

2、国内科研调查情况(调研的时间、单位、目的、要求)

1)调研时间:20xx年9月——20xx年4月

调研单位:武汉大学图书馆、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武汉城市圈门户网.http://www. whcsq. gov, cn/.

武汉市统计信息网.http://www. whtj. gov. 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 stats. gov, cn/.

湖北省统计局网.http://www. stats-hb. gov. cn/.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 //www, cei. gov. cn/.

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ttp:刀www. hbzyw. gov. cn/.

荆楚网.http://www. cnhubei. com/.

调研目的:了解国内外研究状况,关注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实际情况,搜集相关资料,收集数

据,为论文的撰写做好相关的理论积累。

调研要求:

①权威性:所收集的文献均来自我国经济核心刊物,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统

计年鉴

②系统性:所收集的资料及范围广,内容系统

③时效性:所收集的文献都是20xx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紧跟国内

研究前沿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3、报告内容:包括课题来源(下达单位或自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选取题的目的、意义;技术实验方案和主要试验研究手段;予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效果等。

一、课题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循环经济研究中心20xx年资助课题

二、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大量涌现,环境资源短

缺现象日益凸现,资源环境因素越来越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和发展,原有产业也通过高科技等多种途径进行转型。为了适应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各发达国家纷纷利用循环经济对产业进行转型,例如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工业生态园区,以达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目的,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新型工业化阶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决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使中部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为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湖北在“十一”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力争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标。20xx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试验区落户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对于充分发挥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特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武汉城市圈的率先改革发展带动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城市圈的发展模式,许多还是单一的以资源及资源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过重,基本上属于资源消耗型的低层次的工业扩张,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济无限发展与资源有限供给、工业污染日益严重与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不断减弱的矛盾。同时在县域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转变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保护资源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如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与实际相结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转型,增强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促进湖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快地促进湖北在中部的崛起,已成为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现实课题。

以循环经济为背景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的转型,可以借鉴目前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产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城市圈的实际特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组织形式和技术的创新等方面,探讨有利于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和实现循环经济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当前,迫切需要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理论,如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生态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等,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在高度化演进过程中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实现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可承载力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1、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现状

(1)国外学者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较多是从产业结构转型方面进行,形成很多知名的理论,如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它论证了需求总量与结构变动对产业转型的影响,即人均国民收入增减 需求层次变动 产业转型 劳动力产业间转移。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产业结构及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了经济增长后人均产值的增加对结构变动趋势的反作用规律。钱纳里(H·chenery)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标准产业结构模型。该模型对于提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方向具有很大的考察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常用的一种方法。

(2)我国学者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

我国关于产业转型的研究较多。但关于产业转型的概念,理论界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权

威和统一的定义。姚晓艳(2004)认为,产业转型即产业结构重构,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迭为特征的结构上的飞跃式变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高效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方面内容。于立(2004)等认为,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企业通过发展“接替产业”,逐步摆脱对原矿产资源的依赖。潘伟志(2004)认为,产业转型是指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发生决定性转变的过程,是生产要素的替代及其在变化环境下的一种重新组合。左莉(2002)认为,产业转型是着眼于产业演进和发展的供求因素,包括产出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变动、调整和优化。孙雪(2002)认为,广义的产业转型是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组织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变更。梁启东(2001)认为,产业转型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创新和机制再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上述学者将产业转型理解为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转型是产业类型的转变,即企业从原来的产业经营转移到现在的产业经营,进入一个新的业务领域。例如姜琳(2002)认为,产业转型是旧产业退出、新产业替代,或是通过技术升级以完成产业升级。孙雪(2002)认为,狭义的产业转型可定义为由失去竞争优势的成熟产业或衰退产业向新兴产业或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的过程。作者认为产业转型可以定义为在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主要构成中,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发生显著变动的状态或过程。由此可见,产业转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产业在结构、组织及技术等多方面的转型。

2、关于区域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

区域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

论,国内外学者在这两个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

从19xx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循环式经济的概念以来,循环经济理念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角度对该理论给予了论述。

国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大体有如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组成“资源一一生产一一消费一一再生资源”的闭环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循环式经济是一场对线性式经济的革命,采用 “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模式,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第三种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我国学者关于循环经济涵义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派别:狭义的循环经济和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循环经济是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也就是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诸大建(2005)指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广义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例如曲格平(2003)认为,循环经济就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吴季松(2003)也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关于国外循环经济的实践分别通过R3原则在企业层面(小循环)、区域层面(中循环)和社会层面(大循环)这3个层面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从国际上看,目前,在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这些国家在这三个层面上都取得了成功实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循环经济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在实现循环经济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共生形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以及产品消费后的资源再生回收四个层次的形式在我国均已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练绪宁,曾家健,2004)。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呈如下特征:首先,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西部、中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我国典型经济热点地区。社会经济背景多样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其次,重点在国家、省(市)、园区三个层面上展开,集中呈现着循环经济建设的区域系统色彩。最后,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推动,包括制定规划,研究形成组织安排,建立实施机制,乃至进行示范设计,突出反映了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中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

(2)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现状

20世纪20年代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一些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看到了主流经济

学忽视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空间过程,于是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由古典区位论发展到现代区位论,产生了十个流派。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出发点

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的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分工贸易理论是以生产要素不流动作为假定前提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它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的发展。点轴开发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累积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心—外围理论,首先由劳尔·普雷维提出,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关于区域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

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或区域发展基础之上的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是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一个复杂巨系统,主要涉及三大体系:区域产业体系、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体系。在关于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原则方面冯之浚(2009)认为,要坚持区位优势原则、资源条件原则、历史沿革原则、国家导向原则、地域文化原则和避免趋同原则这六个原则。王建设(2007)等认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区域内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区域之间贯彻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4R”原则。陈丽娜(2006)认为域循环经济的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功能互补原则、资源约束原则、集群发展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关于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障碍研究,冯之浚(2009)认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问题和障碍,如:观念方面的误区、体制方面的障碍和利益格局方面的问题等。张燕(2006)认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动力机制、技术支撑、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难点,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动力缺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障碍重重,社会循环领域发展基础薄弱。其发展难点在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机制,缺少产业基础,且面临技术瓶颈。据对区域循环经济特征及发展现转的分析,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解决之道。张燕(2006)认为,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和巩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冯之浚(2009)认为要通过立法推动其发展,其次要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如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提高污染收费。

四、论文结构(初稿)与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背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基于区域循环经济产业转型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产业转型理论综述

2.2 区域循环经济理论综述

3 基于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3.1 传统模式下的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分析

3.2 基于两型社会模式下的武汉城市圈的产业转型

4 基于两型社会的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其原因分析

4.1 产业转型面临的主要障碍

4.2 原因分析

5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5.1 法律措施

5.2 经济措施

5.3 技术措施

5.4 市场措施

5.5 宣传教育措施

6 基于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路径分析

6.1 产业组织集群化和生态化

6.2 产业结构合理化

6.3 产业技术创新化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6.4 产业政策绿色化

7 结束语

致谢词

参考文献

构建一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的趋势,也为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武汉城市圈被确立为两型社会的试点,加快城市圈的产业转型已成为在弦之箭。但城市圈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城市圈特点,重构圈内主导产业,推动城市圈经济开发区向产业生态园区的转型,形成有利于适应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圈产业转型的制度安排,创新城市圈产业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增强武汉城市圈产业竞争力,促进湖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快地实现湖北在中部的崛起。

五、技术实验方案和主要试验研究手段

本论文属于宏观层次上的研究,主要从搜集和分析资料入手,查阅相关的核心期刊,跟踪国际上的理论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针对“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分析城市圈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结合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数据调研与分析,把握城市圈产业转型发展模式。

综合分析方法: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对城市圈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规范分析方法: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的路径。

六、本文的创新点

两型社会的确立,对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考虑到如何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和如何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但目前城市圈的产业大多采用线性的发展模式,所以必须对圈内产业进行转型。为此,本文认为要在区域范围内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指导产业转型,使得经济和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另外,本文认为圈内产业的转型并不应局限于结构的升级,还要考虑到如何是圈内产业组织得以生态化的发展,极力推行可使资源得以循环的新技术,建立能促进圈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绿色政策体系。

七、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及效果等

从理论上讲,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明确两型社会背景下城市圈产业

转型的必然性;通过剖析城市圈产业转型的制约因素,探索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转型的路径和模式。从实践上看,论文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对策建议,可以进一步深化按照两型社会要求实现城市圈产业转型的理论认识,为武汉城市圈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促进城市圈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