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浅谈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认真执行,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制定既关系到学校的长期发展,也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关系到国家发展利益。因此加强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研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执行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方案,希望对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计划制定与执行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计划; 教师; 学生;高校;

大学之事,应以教学为重。而在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就是人才培养的计划制定。也可以说,它是学生们上课的依据,也同时是教师教学之根本,也是学校体现办学特色的象征。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计划制定:

一、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1、专业发展需要

在高校里的教学分别是以不同的专业来划分的,因此人才的培养计划的制定也是分别以不同人的专业为基础的,那如何在仅仅只有三年的时间里,传给学生们必要而又全面的专业知识,那就成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根本出发点。任何一所高校的所设专业一旦被确立,就可以说是基本稳定下来了,那么在短时间内可以说是变化不大的,而这个专业他所含的课程却得时不时的进行更新,那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站在社会前沿。大学里的所有专业每隔一段时间都得考察一下社会的需要,研究知识传承的倾向,重新修订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但一般来说,往往以三年为限,那是一个可接受的且比较理性的时间段。同时不宜太过频繁,如果那样的话,其结果是很难以形成自己教学特色,更不可墨守陈规,这样的结果是让学生们学不到应该学习相关的知识。

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之前,首先必须要冷静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出应该如何布置这个科目才能够完成这个专业常规的教学。那些高校的目的就是要把刚毕业

的高中生培养成那种专业建设人才,并且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工作做人才上面的储备。在高中生中固然有理科生、文科生、体育特长生和艺术等,但是他们并没有专业的基础,在真正的专业划分是从大学的时候才开始的。因此,高校人才的培养计划应该具有全局思维,尽量能涵盖专业上的方方面面,但每个科目他们相互之间又不能有太多的交叉性,否则,那样就会造成教师们上课的冲突与重复。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应该贯彻教育的宗旨。每门的专业课程不应太细,概论性的课程也不妨多一些。那么“细”应该“细”在教学大纲也就是所教这的内容上,而且不应该在拟定的课程名称上下功夫。高校教师们应该在大学生们的脑海中建立起专业知识的框架,如果课程名称听起来太深,那么就会给教师们授课和学生们学习都带来很大的误导。除此之外,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该还要有“专业外的考虑”(原则上可以通过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方式来完成),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学习影视艺术方面的课程,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否应该学习计算机图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等,因为这些知识他也是一位当代的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2、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在制定着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同时要面对着从大一到大三的学 生,不应该把越重要的课程就越往前面排,这是非常错误的选择,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们自身的身心发展的轨迹,要让大学三年的课程完全与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轨迹相吻合。

从大一到大三,大学生一开始会从稚嫩的高中毕业生转变成为成熟的社会职业人或者是理论研究者,这样对任何个人而言,都是何等的巨变。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者应该对给这个巨变有充分的认识,如果有这样的可能,那就要深人学生,同时发现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来完成这个巨变的。如果刚人学的大一新生从开学的第一天就有了一个成熟大学生的思维,能够接受较深的学术理论,那么在第一学期他的课程就可以设得细一点、专一点、多一点。但这样的可能能性似乎并不大,在实际上,从高中生到大学生是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的,可能这个过程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的学生他可能得需要一两个月,有的学生可能得需要至少半年时间。在这种的情况下,在大一上学期就实在应该多开设专业概论性的课程,那样可以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所选专业的学习氛围当中。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大学生们的成长亦是这样。不妨可以这样看待大学生的三年学习生活:先是适应,再是提高,接着是集中培养,最后厚积薄发。人才的培养计划制定,就是应该配合学生们完成这样的一个转变,如果要是把第三阶段的课程放置在第一阶段来学习,就有失妥当。比如:新闻学专业学生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传播学,这就不恰当了,因为大一新生刚从高中毕业,还没有具备学术的思维,而传播学恰恰正好是西方学术理论界的贡献,思辨性比较强,虽然这门课是很重要,但是学生们接受起来将会很不适应。那样的话可以再等段时间,等到学生们的学术能力强了,再来教授他们传播学,那样就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了。

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执行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考虑不全面

有些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对专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们现有的知识构成考虑的比较多,但是对教师们自身的特点考虑的却是很少。如果想出什么新的或是好的课程,他们就马上急于开设,然后就在本校内找出一个适合的教师来教,如果本校内没有这个老师,然后就开始哀叹自身师资力量不够,接着就开始向外界招聘,其实这实际上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举动。所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的特点,如果在短时间一门课程哪怕它的意义重大,但是找不到相应的一位合适的教师去教,那样宁可不开设,也不要去找不合适的教师去教授。

2、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方法不科学

现在不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来,第一步做的往往都只是借鉴,看一下同类专业办得比较好的高校他是如何设置课程的,然后就开始照搬过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会造成两个问题:(1)本校没有相应的师资,徒设课程也只会给教师们带来烦恼;(2)一味的模仿别人的课程,就永远没有自己办学的特色。因此,不少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缺乏原创性的原因就是在这里。我们要借鉴一下别人不假,但同时也要融入下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本校的情况来制定。要想让自己的办学模式有吸引人的特色,靠的不是空谈妄想,而是教师自己的教研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参考教师自身特点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那是十分必要的了。

三、解决的相关建议

1、 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陈旧教学观念 在金融危机下,大学毕业生们遭遇了比以往更严峻的就业难题,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总理在几天前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学生不仅要懂知识,还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生存。”

高等的教育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发展科技,第三是为社会服务,这三个功能一般是通过高等学校来实现的,以高校来说,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功能那就是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社会政治、日益发展、科技、经济、文化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形势下,如果还不适时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调整或优化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那就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适应社会的需求, 是高校着眼大局发展和谐大学的最基本思路。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只有在全局中才能定位,才能发挥优势,拓展思路。和谐大学建设的目标是“和而不同”,也就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和”指的就是要符合国家教育的方针,顺应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同”指的就是学校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新的世纪新的阶段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的思想。作为高等学校的管理者而言,要认真的研究一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在更高的起点上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在20xx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xx年增长了近5%,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校就业率已经超过了本科就业率。

这就说明在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培养的方案适合了当代的企业对毕业生的实用职业才能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当中求得发展和生存,用人单位就得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实用性和多样性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的企业对求职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是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并且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具体的要求,将自己的知识科学地组合以形成合理的结构。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见贤思齐”。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参考别人的工作是在所难免的,但可不一定非得让自己每一科目的具体名称都得和别人的一模一样,应该在本校教师自身的特点指引下,开列出新颖的与自己本校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大学生的实用职业才能的

培养。也更多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课程,给大学生们提供相应地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从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也应该重视读无字之书,加强实践的锻炼。在不断地接触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大学生还会发现自己的所学有所不足,从而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社会大课堂的锻炼,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08)

[2]王伟廉.对高校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

164

[3]杜立文,杨中强,宋士清.高校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路海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7,(5).

[5]蒋菲.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2006,(5).

[6]陈文.合理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12).

[7]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4).

[8]路小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7,(5).

[9]蒋勤菲.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与研究[J].教书育人,2006,(5).

[10]王小苹.各院校人才培养的制定与执行[J].理论界,2007,(5).

[11]刘小梅.普通高校人才制定的计划[J].教书育人,2006,(5).

 

第二篇:谈“创新”及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谈“创新”及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教育观念有待转变、缺乏创新认知的培养、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认知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 创新 创新人才 高等学校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一、对创新的理解

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由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方面要素构成。创新人格,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主动性,好奇性,挑战性,坚韧性等;创新思维,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等;创新技能,包括具备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和一般创造技法等。培养这三方面创新素质,以创新人格的培育最为重要。

创新离不开科学,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在掌握了科学基础知识并了解科学前沿的前提下进行的。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创新人才就缺乏发展的潜能和后劲,所谓创新,也就不过是空想。教育学的“创新”,应当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是一种新的教学观,而不仅仅是基于某一门课程实施的创新教育。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传统教育的思想是以灌输知识为手段,以教师为主体并力图以统一的标准测试不同个体的思想,坚持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与学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个性,过分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重视不足,其后果是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

2.缺乏创新认知的培养

唯有树立起创新意识才可能有创新的实践,没有创新认知的培养,就可能会缺乏创新观念和掌握必要的创新知识。应该使学生及教师明确“什么是创新”、“创新什么”、“为什么创新”等问题。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把创新

人才培养的阶段仅仅看成高等教育的阶段,这种超越教育阶段性的认识会导致创新人才培养的简单化;把创新人才看作为一种新型人才,认为我国教育从未培养过这种人才,需要中国的教育全面进行革命;把创新教育看作为忽略知识传授、强调能力培养的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不需要系统讲授知识等。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弱化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灌注式是现实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压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由于反复强化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使得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未能开发训练而萎缩。

4.缺乏创新实践活动

现代领域竞争要求学生要具有相当的研究技能,实验课是学生获得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长期以来,高校实验课的教学处于辅助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结果只能是为了完成实验课课时而上实验课,验证性实验明显缺乏综合性、探索性、创新性,实验成了照葫芦画瓢,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

5.现有的考试制度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现有的考试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考试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强调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它要求被教育者十分重视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记忆。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作用。知识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这是一个完整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过程。现有的考试制度主要停留在对知识素质的考核上,远远没有深入到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的实质构成要素。

三、培养创新人才的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人才“三项基础”(基本技能、思维技能和个性品质) 、五种能力(即运用或处理资源、人际关系、信息、系统、技术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出发点,也是转变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工作。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模式。

2.加强创新认知培养

新生入学即要普及创新思想教育,树立创新观念和掌握必要的创新知识,将新生的思想尽快地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变人们对创新教育认识上的误区: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在于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创造条

件,开拓道路。大学创新教育应当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即将创新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受到熏陶、训练,为他们长远的、持续的发展和创新打好基础。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培养能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创新性学习方法,要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实验教学内容要创新,要按照科技前沿动态、根据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与市场需求,认真修改实验教学大纲,加强实验教材的建设。一般可将实验教学的内容分为基础层次实验、综合层次实验和科研层次实验三部分。高校可建立若干个实验中心和创新基地,全天候地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

改变以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包括:命题的指导思想应是考能力而不是考书本知识;考试方法要多种多样,应根据不同性质课程、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评分时,不能全按“标准答案”评分,不仅注重答题结果,也应注重考核学生解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过程。

参考文献:

[1]叶国灿.浅议高校创新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xx,(2):54-56.

[2]徐少亚,陈海宁.观念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xx,(6):41-44.

[3]赵进.考试制度与高校的创新教育[J].江苏高教,20xx,(3):42-43.

[4]潘加军,罗俊生.论邓小平人才思想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xx,(2):13-14.

[5]刘克利,谢再根.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

教,20xx,(1):1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