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计划 71个协同创新中心

附:71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名单

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

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

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

18、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21、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

22、“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23、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24、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10家单位协同参与。该中心旨在汇聚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一流学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设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基地。

62、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的“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携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3家龙头企业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主要研发领域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绿色新工艺开发及化工工艺优化集成等。

63、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及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优势,南开大学在生命科学、药学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CMM)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64、湖南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牵头的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近日成立。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4个国家级

 

第二篇:14个协同创新中心

14个协同创新中心

14个协同创新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