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

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第二篇: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工作计划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工作计划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也是中考各门科目中较难的一门学科。因此,搞好总复习,提高物理复习质量十分重要。

物理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复习具有巩固、深化、拓宽、综合、应用的作用。通过物理复习能使学生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有实验操作能力、设计制作能力、解释现象能力、解题计量能力)。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对提高单科及格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的物理复习策略是:

全面复习形成网络化:专题复习突出难点。紧扣教材内容,努力掌握方法和思路,以较高的观点把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纵向和横向联系,形成网络化,使之对知识能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加强综合,学以致用: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科学,所以应该唤起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能力。注意近年的物理试题已显示了,物理与社会、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及人文科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一、复习要点:

1、抓住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8∶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要学生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复习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家里的照明电路等"。复习时应在近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要学生多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复习要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近年中考卷中都会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问题,因缘于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复习要加大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探究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3)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考查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考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变量控制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认真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还有,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变量控制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定理等等,物理规律的得到,都采用"变量控制法"来进行探究的。另外,也使用了"等效替代法",如: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的作用来替代;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等。

5、复习要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活中信息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信息,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等出了一些信息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信息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学生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信息的能力,阅读相关的物理学史。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前,许多学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埋头苦做习题,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阅读教材、信息窗等等,在中考中造成不该有的失分而后悔莫及。

二、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通过收集和挖掘近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如磁悬浮列车、神州飞船、卫星上天)

(2)关注时事新闻。(如美国航天局的勇气者号登陆火星)

(3)关注估测能力。就是估计、估算,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动态、故障的分析能力。(如考核学生对电路故障原因的分析等)

(5)关注科学方法。(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

(6)关注情景信息的问题。(如试卷上幅图片等大量的情景信息,让你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和内容,提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等。)

(7)关注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探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上学期末试卷上的煮汤圆题,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就有不少答案,可达4-5个之多)

(8)新的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在上升,而从试题内容上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实验探究设计型。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训练。在实验探究中,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研究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的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三、题型结构

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开放性的简答题和探究实验题等。简答题学生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蒸发、液化问题、浮沉问题、杠杆问题、安全用电问题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方式。

(2)横向分类。根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A、直接叙述题;B、用公式方式等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C、需用图表帮助解答的问题题。

对于此类题目,要学生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另外,还要设置习题训练:

在复习课教学中,要通过巧设类型练习题来抓训练的。在落实复习课中的练习,通过解题这一途径来完成,这就需要精选习题,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比如:采用纵向型练习题.这类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可设计为填空题,亦可作为选择题、计算题.通过这种练习题的训练,不仅能较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且能适应多种题型。

四、物理总复习提供几点建议

明确方向抓基础: 复习教学应立足基础,面向全体,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首先应领会<新课标>、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分量、教学目的与要求,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这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防止抛开教科书,随心所欲淹入题海的自由倾向,二是防止把教科书看成是"圣经",照本宣读炒剩饭式的形式倾向。)

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扎实,要用足够的时间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等问题。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即由知识点到知识线到知识面到知识网络,

在复习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中考成绩至关重要。基础题上丢分很可惜,基础较差的同学丢分情况更明显。这说明了更要把巩固基础知识放在首要位置。

另外,很多灵活题来源于基础题。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动手动脑掌握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中考试卷中比重相当大。物理中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迁移"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立足于平时的实验教学,实验复习时,要学生认真体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在此前提下,思考除了课本上的方法外,还能否用所学过的其它仪器来完成同一实验,能否用其它方法来完成同一实验。因此,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仍然是实验复习的重要环节。

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实验考查是中考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学生在学习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实验的内容,有的实验一定要再做一做。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考物理试题突出的特点之一,物理命题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有所加强。这类试题大多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通过叙述物理情景并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数学关系式进行求解。这方面的素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跟我们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比如体育方面的、生活问题的、家用电器问题等;另一类是比较新的科学前沿和科学事件,如神舟飞船等。总体来说,强调试题与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处理这类问题先要找好切入点,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合理的物理模型和书本上所学过的物理问题,最后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及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再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求解。一般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并不难,关键是物理模型的正确转换。

3.普遍复习与专题复习相结合

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复习时,要大胆放弃一些旧、偏、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上选取那些有价值、有时代气息、利于落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新题,达到提高处理信息能力的目的。

努力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我们的时间安排是:

总复习分三轮四个阶段进行:每轮都有一次月考。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将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知识线连成面;(4周)

第二阶段:分类复习,按照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信息材料和实验、作图、计算等知识板块,将物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3周)

第三阶段:中考新题型(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题型)专题复习;(2周)

第四阶段:摸拟训练,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2周)

第一轮时间从3月下旬到4月下旬,历时5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

第一阶段是全面复习,要求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总揽全局,心中要有一盘棋计划,覆盖全部知识点,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回归课本,知识点要再现一次,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以课本及《考试说明》为基本的复习材料,切记避免偏题、难题、怪题等题海战术,重视课文的重要叙述、例题的分析、各探究实验的基本作法、各图示的说明及练习题的解法等。要逐句逐题的让学生明白,这才是抓住了根本,复习效率才能更高。

初中物理大致分为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和磁学,以及信息材料等内容,怎样抓好基础训练呢?我想,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和基本公式的运用,这三大环节.

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叉进行。第二个原则是先主再次,先抓重点再进行一般。(根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知识,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这10个重点知识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可以先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再复习其余次要单元。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后。因为学生在复习之初,都会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劳。这时再复习其次的6个单元。这6个单元不仅要求不高,而且相应地难度也较低,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度过这一段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第三个原则是初二、初三的内容交叉进行,也是给学生一个调节,加强新鲜感。当然,也可按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和磁学及信息材料等内容,归类来复习,这样,也不为是一种系统的复习。

第一阶段一般用4周左右时间,第五周进入第二阶段复习

第二阶段是重点复习、专题讲解阶段,教师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对照<新课标>、分析<中考说明>,总结出各部分知识点出题的形式,强化部分重点题型。如力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平衡是解决压强、浮力、机械功、机械能的关键,也是中考选择题将联系到的问题,

可以做一个专题练习重点突破。电学中分析电路的变化是解决很多电学问题的第一步,而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路问题,也要熟知电路的联接关系及电路的变化,可从几套模拟试题中多提炼一些电路变化问题,让学生反复熟悉,达到举一反三。

第二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下旬,即市模拟测试之前,为时4周。这4周以为单元专题进行复习,并穿插些历年的模拟试题和中考新题型等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各单元都进行过一遍,但由于第一轮的历时较长,有些知识容易遗忘,或者说:还没有把知识连成网。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便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适应摸底测试题。因为摸底测试题难易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第二、第三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第二轮。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下旬到6月12号左右,即中考之前,历时3周。这一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适应性模拟训练上,和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上。

另外,专题复习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问题专题,如:"故障分析"、"归纳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电学实验压轴题"、"固体压强推导题"、"液体压强中的模型应用"等。第四类是弱点问题专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是初二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

这四类专题复习可以交叉进行,视学生情况而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取舍。(比如作图和计算专题,这些题目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太简单了可以不用,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尤其是基础很差的学生,这部分题目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及格,是否能毕业。所以要花大力气,保证这类专题的复习。对于这部分学生还有一个复习重点是历年的毕业考试卷的强化训练。专题复习和历年的毕业考试卷交叉进行。教学时,前半节课讲解,后半节课学生独立练习,课后批改以后,对每个人进行个别辅导,独立订正,直到全部通过合格为止。然后让他们再来做一份。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毕业考后要分流入学,采用分层教学。课后作业把10个重点知识再过一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