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课标准

朝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课标准

 走近心理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效性评价标准

前段时间,因为我选择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参加温州市的第二届教坛新秀评比,因此,临阵磨枪,翻看了一些书籍和资料,连着上了几堂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也特意参加了温州百里路小学的低段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讨活动……  在学习、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过程中,在他评、自评和评他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总在思考心理辅导课的评价问题——怎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才是有效的课,才是好的课?

经过同事董教导对我课堂的听课反馈,和自己的思索和提炼,我姑且按照以下的标准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

一、看辅导目标:符合实际,目标明确具体,与理论相符

二、看主题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三、看辅导过程:

1、暖身活动:营造气氛,与主题、主体相关              

2、活动设计:情境与学生相关,能体现主题,激发学生感悟              

3、教师表现:平等尊重学生,较多采用非指导性反应,对学生评价到位,引导合适,有较高的现场敏感度,角色定位恰当。

4、学生表现:有较高的情感度卷入,专注于感受,活动参与面广。

5、团体气氛:真诚、和谐、有安全感

四、看辅导作业:辅导课后续推进、延伸

另外:我喜欢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小游戏。而选用游戏时得明确游戏的本质追求:为主题服务,不要为了好玩或者热闹才让学生做无关的游戏。要注意引导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在游戏前或者游戏中注意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结束后,应让学生快速地把心静下来,及时引导学生专注于感受,提升自我——心静是一种境界啊。

翻看07年10月18-19两日在嘉兴桐乡举行的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心理辅导课观摩活动时,自己笔记中所简单记录的我省的第一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的精彩的点评。他以实事求是的风格,以很大家又很随和的风采,进行了看法独到,眼光犀利而又深入浅出的评课,尖锐而不失分寸,虽然会有针针见血的“痛”,但是,却能带来豁然开朗的“快”,绝对让人受益匪浅,震撼和思索不断。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几句是:“我的评课原则是:一是不论成败,只讲得失,不强求一致。每个人要放下功利,面对课堂中的得与失;至于课上得如何,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二是评课要讲真话……”

在网络上,一不小心竟然找到了浙师大可爱的刘宣文老师的一个名为《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与评价》的PPT。天那!备感亲切和激动——只是在简单地浏览,就感受到了他对心理辅导课研究的全面和透彻!恨不得请他再多传授一些啊!

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效性评价的标准

1、辅导目标评价

①适应时代需要的原则。

②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原则。

③整体协同发展的原则。

④可操作性原则。(行为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强度、和广度)

2、辅导内容评价: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是最需要的,它就应当成为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要内容。

3、视暖身活动

①辅导员是否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应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寓言故事、名人名言等资源设计相应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与动机。

②暖身活动是否能创设安全、接纳、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活动。

4、看所设计的活动

①必要性。活动应依据目标来展开,所设计的活动与辅导目标无一致性,该活动就无必要。

②适切性。辅导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经验与心理特点。

③参与性。辅导活动设计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

④持续性。辅导要促成学生的持续发展,辅导活动应有次序性、延续性、累加性。

5、辅导过程评价

①辅导过程是否具有良好、积极的团体气氛?

②团体之间是否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辅导关系?

③辅导中是否有广泛、良性的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这是团体动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6、视学生的反应

①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辅导中来?

②活动中学生自我卷入程度是否深?能否自然、投入地扮演所取得的角色?

③辅导中学生是否有自我体验、自我开放与自我探索?

7、视教师的表现

①辅导员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是否能够创设、确立并维持一种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并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引导学生自我探索?

②看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否到位。好朋友、小组成员、心理专家、训导者等角色。

①从集体角度评价

A、全校形成重视心理辅导的氛围;

B、学科教学借鉴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某些做 法,将心理辅导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C、校风有积极的改观;

D、班级团体的凝聚力增强;

E、班级的满意度、荣誉感增强;

②从个体角度评价

A、辅导目标的达成度。

B、学生是否有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

C、学生是否对心理辅导活动课感兴趣。

D、辅导员是否具有进一步钻研相关理论的兴趣与行为。

E、辅导员是否在与学生建立的这种新型人际关系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行为表现上以更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中。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有效性评价应进一步注意的问题

1、在评价的总体思路上坚持目标达成评价与过    程评价相结合

2、评价与管理相结合

 

第二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课程思考■

表现特点、共性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心理困惑等。这个层面的学生研究以学生、教师或家长为对象,可通过观察、访谈或调查等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了解其他学校学生的心理困惑作为辅助资料。上述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具备了对学生一般性发展的分析框架和分析能力,才能更理性地把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现实中,教师对第一层面的学生研究还重视不够,这导致学生研究工具的缺位,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几个题目就认为可以进行访谈或调研了,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研究的简单化、表面化处理,当然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总之,只有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对活动主题和目标的恰当性及其在各个学段和年级的切入方式和切入程度、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适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它的实效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健康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理念和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影响了活动课在真正促进学生的适应和发展方面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效性呢?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等方法和途径,结合对一些课例的分析,指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课”)应注意的几课(以下简称个问题。

一、关注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话题,而学生的这些心理困惑在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中的表现往往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非常有必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惑。笔者曾经在某重点中学听过一堂关于记忆方法的活动课,从课堂中对学生的观察可以判断出,他们对

这堂课并没有积极投入。原因何在呢?无论是同学分享的还是老师提供的记忆方法,例如谐音法、顺口溜法、及时复习、交替学习等,都是一些最基本的促进记忆保持的方法,学并没有把握住学生的记忆策略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真正需要的是结合学科内容来体验和掌握更高水平的记忆原理与策略,例如,如何通过提高组块化能力来增加短时记忆容量,如何通过组织策略形成有序、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放任知识呈零散的“货物堆放”状态,等等,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发展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要求教学生研究涉及两个层面:首先,分析学生在该主题方面的一般性发展,包影响因素等。这个层面的学生研究可主要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其目的是提出有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与困惑的分析框架和判断标准,并开发出适用于其次,把握本校学生在该主题方面的

主题

这里所指的“问题”并非在“心理问题”的意义上来使用,而是泛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发展性问题或心理困惑。

一些活动课的设计不能把主题聚焦为学生在现阶段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某一心理发展任务或问题,并从这些“小题大做”。这些任务或问题切入来

活动课所呈现的主题更像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某个领域,课堂活动散落在这个领域的不同点上,而不是以某个问题为主线有机地展开,因此,课堂活动给人一种相互游离、不能深入主题的活动课设计了如下活动:认识各种情绪、理解他人情绪、寻找的课显然缺少“灵魂”,实际的课堂效果是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症结就在于,情绪调节是一个宽泛的心理发展领域,主题的范围太笼统抽情绪调节问题作为主题,比如学业切性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探索。

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确立活动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齐建芳

教育工作理念的贯彻和落实。然而,生对其已经比较熟悉。实际上,教师

师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学生研究。的感觉。比如,一堂以情绪调节为

括年龄特点、发展任务、结构要素、快乐情绪、调节不良情绪等,这样

进一步访谈或调研的学生研究工具。象了。如果以学生实际面临的某一

2010.7(下半月刊)总第157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7

■课程思考

压力的调节、考试焦虑的调节或人际冲突中不良情绪的调节等,整个活动课的展开围绕该问题的解决来设计,才能切实抓住学生的心。

三、活动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一些活动课的活动目标缺乏可操作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目标分散。例如,有一堂主题为“学会和同伴相处”的活动课,其目标设定为两点,一是学会正确解决同伴之间的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目标设定非常有问题,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可能需要整整一节甚至多节活动缺乏可操作性。例如,有些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活动课,其目标常常表述为“学会利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在此,“正确认识自我”这样的表述比较笼统抽象,并没有把主题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如果改成“正确认识学业自我、社交自我、身体和运动有利于指导进一步的活动设计。

四、教师应系统把握活动主题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

在一堂以友爱为主题的活动课上,教师亲切自然,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围绕活动而展开的师生互动比较热烈,学生之间的分享也很真诚,看起来似乎是一堂成功的活动课。令人疑惑的是,课堂上的核心活动主要围绕着学生对未来的期望、设想和规划而展开,而与这堂课的主题———友爱,并不十分贴切。应该说,那位教师对活动课的形式的把握是比较成熟的,遗憾的是,由于对“友爱”主题及概念的把握不到位,结果出现形式大于内容、活动目标偏离的问题。还有一节关于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活动课,教师设计了四个核心活

—自我概念的认识自我的关键框架——

结构,包括身体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运动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等,却考虑得不够。在与教师的课后研讨中,发现该教师对学生自我概念的理论知识储备是零散不系统的。当前类似这样的课例不在少数,教师往往不能在深入研究主题从而系统把握相关心理学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活动设计,这是活动课实效性较差的

诚然,活动课强调通过活动和体坚决反对传授和灌输心理学知识,这动主题所涉及的心理学概念和原理也可以很好地实施活动课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活动课并不是顾名思义地于如何确定主题和目标、设计什么活如何提升与总结等因素,这些与教师对主题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的把握程“如何树立自信心”作为主题,自信心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的牵涉面非常广,其中的相互作用也相当复杂,它与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归因方式、期待水平、个人目标、学业能力、同伴间的社会比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课堂上如果仅就自信心来讨论自信心,学生的体验甚至不能超过他们的常识水平。如果能从自信心这个点上切入,有机地带起由上述各个因素牵连起来的一个面,围绕着这个面来设计和组织活动,这堂活动课就会比较有内在的张力,从而激起学生们自我认识和自我探索的兴趣。

主张教师应系统地把握主题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实际上是对他们的

较为完整、系统。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结构应该是系统深入、组织良好的。惟有如此,教师才有可能在活动课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但做到预设合理,而且不断发展出灵活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教育机智。换句话说,课堂上的精彩并非仅仅来自教师在那一刻的“灵机一动”,而是由其较深厚的理论功底所奠基的。目前,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行来的,他们面临着构建良好专业知识

五、活动宜精不宜多,深入挖掘,有效形成团体动力

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团体动力。一般来说,互动、活动对于形成团体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教师容易产生一种误区,认为只要进行了活动、至有些教师认为活动越多,就越能保证充足的团体动力。于是,我们看到有些教师在一堂课上设置多达六七个甚至十几个核心活动。例如,在一堂关于寻找快乐的活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一共十三个活动;还有一堂关于思维训练的活动课,一共设置了七个活动;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随着教师的活动不断地转换注意力,根本缺乏深入思考和反思的时间,所谓的小组讨论和分享只不过于形成团体动力。

活动课设置的活动数量不宜太多,关键在于设计精巧,能够使主题深入。比如,有一堂关于“性的价值观”的活动课,核心活动虽然只有一个,即围绕一个暗含“性价值观”的故事情境展开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但这个活动被“用得很足”,对主题内涵挖掘得很深,几乎所有的活动目标都以此为载体得以成功地实现,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而真诚,充分展现了由带来的课堂魅力。

突,二是掌握异性同伴交往的方法,一个主要原因。

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结构的挑战。

课才能达成。第二,目标不够具体、是否意味着教师不必较系统地掌握活

,简单做几个活动,活动课的效果取决价相结合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

动、活动如何组织、如何引导讨论、讨论、互动,就能形成团体动力,甚

自我等”,目标会更为清晰、可操作,度密不可分。比如,不少活动课选择

和认识可能就非常局限,不会深入,是形式。可见,过多的活动反而不利

动:“自己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专业知识结构提出较高的要求。有关,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心理学研究“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这几个活动较好地把握了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但是对于

而专家型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则整合得

表明,新教师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有效的活动设计所激发的团体动力而

1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7(下半月刊)总第157期

课程思考■

六、教师应提升对课堂生成的把握能力

根据团体动力学和团体心理辅导两个原理,一堂好的活动课应该致力于通过活动和人际互动来促成经验与感受的分享、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进而形成团体决策和团体共识,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引导课堂活动、把握课堂生成从而促进团体动力形成的能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不少教师在课堂学生完成活动课的进程,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凌驾于团体的共识和决策之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团体动力的贡献来源。例如,一堂关于“同伴冲突”的课,教师通过课前学生调研整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预期的是,由于问题来自学生的真实生活,会激起学生的讨论热情。这种情形下,教师应该把自己在课上的作用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将讨论深入下去,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提炼和提升,从而有效促成团体动力的形成。遗憾的是,在实际课堂上,这位老师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很短,提出的问题空间也很有限,在象征性地叫起几位学生分享讨论结果之后,该教师只把教案中事先写好的引导语复述了一遍以作为对讨论结果的总结。这些引导语本身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缺少学生在其中的真切体验和感受,师生互动又回到了预定的课堂轨道中,活动课的效果大打折扣。

教师提升对课堂生成的把握能力,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主题研究能力、学生研究能力、课堂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观摩和研讨的机会向他人学习。当然,教师对如何观摩同行的公开课应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每次确实有收获,如果仅仅是抱着看一看、开开眼界的心态,可能收获会有

一些,但不会太大,而且不会是深层次的。

七、情境或案例应有效地引出学生的已有经验

很多活动都要通过设置情境或结合案例来展开。好的情境或案例应该能够引出学生的已有经验,一方面这些已有经验可作为进一步讨论、互动的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团体动力过程给自己的已有经验重新赋予主题参照下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情境设置或案例选用要进行开发研究。不能简单照搬现成的情境或案案例移植过来,因为这些情境或案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够真实,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就会仅仅把它当作故事来听,难以将其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系。这样的活动课可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100120,电邮:chuyunqi@sina.com)

编辑/何妍终校/于洪

上却没有触动学生的体验和心灵,仍然是实效性低的。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情境或案例是否能引出学生的已有经验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它与主题的关联程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理解它所蕴含的意义,是否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情况,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否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由此可见,情境设置或案例使用并不那么简单,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对已有案例或情境进行适当改编,或者自主开发具有适切性的情境与案例。(稿件编号:091211001)

中往往还是按照课前的预设来“引领”例,甚至将成人培训中使用的情境或

理出五个比较典型的同伴交往问题,能会因为故事性强而吸引学生,实际

封面人物档案

袁昌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校长,江苏扬州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教育观测基地观察员、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青少年心理危机与干预研究顾问,扬州市邗江“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邗江区首届劳动区首席高中数学教师,被表彰为模范”。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他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从不同层面思考教育新问题,提出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办学思路。尤其重视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师生生命质态。积极运用人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的管理方略,不理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创新性地提出

断营造宽松、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精心打造教师团队,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规律,通过集体团体辅导、心理沙龙、图片展览、个别咨询等形式,把握尺寸、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促进了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其他各方面素质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能针对寄宿学校学生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小强人品牌特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道德体验、心理游戏、心理疏导信箱等多种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持并参与《中小学生耐挫力培养》《德育与心育相融合的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研究》等多项省级、国家级立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状况新动向》《以德育德,以爱育爱》等四十余篇论文发表在《中小学管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省级以上期刊杂志上。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安全教育读本》主编。在扬州市范围内作《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等公开教学、讲座活动多次,并在市、区获奖。

2010.7(下半月刊)总第157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