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计划书

新市民儿童家长教育

一、实施依据

近些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进城,由于缺乏稳定的成长环境,便形成了所谓“流动儿童”群体。流动儿童在城市环境下有其特殊的生存状况,心理健康问题不断被凸显。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来说,家庭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却常常被忽略。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儿童的基本教养方式是存在问题的,而一旦家长做出改变,往往孩子的状况会改善很多。而流动儿童的家庭往往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有限,对于孩子更缺乏有效的教育和支持。而目前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关注非常少,家长的需求也很迫切。利用我们心理学的专业优势,深入社区,着眼家庭,开展针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家庭教育讲座、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系列活动,着重提高家长养育孩子的能力,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提供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以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中的第一阶段,对于儿童的发展极为重要。流动儿童的家庭的流动性使得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社会定位和他们的发展都受着家庭的影响又受着其特殊而尴尬的社会地位的影响。

第一,流动人口越来越趋于家庭化:

集体性流动的标志就是流动家庭的逐日增多,越来越多的流动的孩子来到城市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稳定的家庭对于流动儿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二,儿童是发展是世界的未来:

儿童是未来和希望,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引起各界专家的关注。

第三,平等、公平的教育权:

流动儿童需要享有平等公平的教育权与教育资源是近年来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共同提出和关注的问题。

第四,服务缺乏:

针对流动儿童的服务或许未必缺乏,但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家长教育十分缺乏:

(1)大多服务集中于流动儿童学校教育,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缺乏一个多部门合作,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努力的,为流动儿童提供整合性服务的机制;

二、宗旨与目标

1、家庭教育

(1)家长教育重要性的强调: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主动积极的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2)家庭教育理念的培养:面对家长对家庭教育理念的缺失,应当联合社区、学校对家庭教育中的施教者——家长进行培训,根据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专门做出一个对家长的培训学校或者培训活动,对通过问卷或访谈发现的需要培训的对象进行集中统一的培训。这是促使家长重视起健康、认知以及审美教育这些家长可能忽视掉了的教育的良好方式。

(3)给予流动儿童足够的关注和空间:针对孩子缺乏自己的活动空间的问题,应当争取在社区或学校为孩子开辟出这样一个活动空间,并要求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玩乐开展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不仅解决了流动儿童活动空间缺乏的问题并且可以增加孩子与家长的亲子互动。

2、多方面立体合作的建设

形成一个多部分共同合作,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努力的,为流动儿童提供整合性服务的机制,充分运用和发挥多方面资源。

3、制度化

倡导民政将流动儿童“家长教育”工作模式纳入其日常工作中,并将其制度化。

三、服务对象

新市民儿童家庭,社区,学校

四、服务内容

1、社区

(1)调研

(2)家长教育

(3)培育家庭、学校、社区整合机制

(4)培育家长及教师骨干

(5)编制培训者培训手册,建立资源库

(6)服务模式创建

(7)倡导和主流化

2、家长团体辅导方案初步设计(六次)

每次辅导活动都用不同的方式引出主题,然后采用价值澄清、游戏、分组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行为演练、实践作业等方式,在接纳、支持、开放的团体氛围中,调动成员的参与性和团体的互动性,发挥指导者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辅导效果。

每次活动的具体环节的初步拟定如下,具体的方案设计将依据调研结果加以适当调整。

(1)主题:“相识相聚”;

目的:建立团体,共同制定团体契约;营造支持、开放、接纳的氛围;

(2)主题:“亲子四季之窗”;

目的:加深对家庭亲密度的认识,澄清不合理信念;

(3)主题:“如何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目的:学会与孩子融洽相处的有效方式,改善亲子关系;

(4)主题“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目的:澄清安全感概念,帮助父母为孩子建立起安全感,改善家庭氛围;

(5)主题:“交流技巧百宝箱”;

目的:学会亲子交流技巧,尝试新的行为体验;

3、亲子活动方案初步设计

亲子活动的两次主题分别为“爸爸妈妈,请听我说”和“今天我当家”。具体包括一下形式:

(1)角色扮演:指按照亲子关系不良的主要问题设计一些亲子交往的日常情境,要求亲子双方交换身份将对方平常在该情境下的情绪表达方式和行为处理方式以心理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2)讨论分享:泛指亲子之间的一切经验分享,包括对某个事件或人物的看法、自己内心中不为对方所知的感受和体验等。该方式主要是利用焦点团体访谈的形式,在一种或轻松或温馨的团体氛围中,使亲子双能够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案例分析:向参与者呈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亲子关系不良事件,然后让所有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该方式也是利用了焦点团体访谈的形式,由参与者各抒己见。

(4)亲子游戏:指由亲子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式团体康乐活动,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使亲子共同体验相互配合。

(5)激情演讲:指导师将亲子交往的正确观念与方法用充满激情的演讲表达出来,给家长和孩子强烈的震撼与感染,激发他们行动的欲望与动机。

(6)知识讲授:指直接传达或在以上各种方式进行的过程当中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参与者讲授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五、经费预算

社区

1、宣传费

2、调研费

3、培训费

4、中期评估费用

5、社区活动费

6、教材开发费

7、项目成果及推广费

六、工作流程

七、评估方法

达成指标:

1.流动儿童家长关注家庭教育,获得家庭教育的理念和资源,配合学校、社区对流动儿童进行正确的关注和家庭教育;

2.流动儿童获得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关注,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与父母一同成长进步;

3.“家长教育”模式形成,社区或者学校形成固定教材和模式,运用于今后的家长教育

4.“家长教育”的知识与资源编辑成册,形成培训者培训手册,培养家长及教师骨干。

5.政策改革

 

第二篇:社区志愿服务计划

社区志愿服务计划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倡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杨岔路社区将在全社区集中开展20XX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特制定活动计划:

一、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使志愿者队伍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的动力和亮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社区志愿者行动的氛围。

二、志愿者活动采取

利用传统节假日时间,如学雷锋纪念日、环保日、重阳节、春节等特殊的日子集中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区的文明创建开展服务活动,宏扬中华民族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三、活动内容

1.每月定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每位志愿者走访两到三户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开展精神慰藉、家政服务、陪同就医、保健指导、娱乐活动。

2.每周清理野广告。志愿者每周对辖区内的野广告、白色垃圾、野草、卫生死角进行整治清理,并在辖区内宣传大家都来保护小区环境,不要在墙面上乱涂乱画,乱扔垃圾。

3.节假日送祝福。志愿者对辖区内的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关爱对象进行节日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感觉节日的气氛,社区时刻都在挂念他们。

4、在社区内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组织社区党员对他们进行关心、教育、心理辅导,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状况,让他们健康成长。

5、志愿者义务巡逻。每周二分成两组,一组四人对辖区内的小区进行义务巡逻,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加强防范,对居民发放安全提示看,提醒居民关好门窗、锁好门。

6、志愿者文明劝导。志愿者文明创建时期在重要十字路口劝导交通文明,在车站提示大家文明排队上车,在公交车上维护秩序,文明乘车。

7、结对帮扶。志愿者一对一对困难家庭实行走访慰问,和他们聊天、谈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8、志愿者植树活动。在当今社会,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作为新世纪的社区志愿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在植树节时组织开展植树活动,为改善温室效应做一些贡献,倡导大家保护环境。

9、关爱残疾人活动。在助残日,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请他们看电影、帮助他们来到社区图书室看书,理解、关心、尊重残疾人,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和日常生活照料,让他们感觉社区的关心,对生活充满信心。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