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铁道工程总结第一部分

铁路运量包括货运量和客运量

货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 客运量(客流密度):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

货物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场的货运工作量。

货运密度:货运密度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货流比: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与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零担、摘挂、快运货物和旅客列车

铁路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

限制通过能力的因素:区间、车站、机务设备、给水设备和供电设备。 列车运行速度:

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设计线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

走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按所有中间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技术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单线通过能力:按平行成对运行图考虑,用一对普通货物列车占用站间总时分(运行图周期TZ)来计算。

N?

1440

?TT?

1440

?TT

TZ

tW?tF?tB?tH

(对/d)

TT:日均综合维修天窗时间。tW、tF:站间往、返走行时分。tB:对象列车不同时到达的间隔时分。tH:车站会车间隔时分。

运行图周期:一对普通货物列车占用站间总时分。 双线通过能力:按平行运行图考虑,通过能力应分方向计算。采用半自动闭塞时,同向列车可连发运行;采用自动闭塞时,同向列车可追踪运行。 半自动闭塞:

N?

1440?TT

1440?TT

(列/d)

T?

Z

t?tL

自动闭塞:

N?

1440?TT

1440?TT

(列/d)

T?

Z

I

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

输送能力计算:C?

365NH?GJ

104

?

(Mt/a)

NH:折算的普通货物列车对数(对/d)。GJ:普通货物列车静载。β:货运波动系数

主要技术标准的定义:是指对铁路输送能力、工程造价、运营质量以及选定其他有关技术条件有显著影响的基本标准和设备类型。

主要技术标准的内容: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等。

工程标准: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

技术装备类型: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

机车牵引力:由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即机车轮周牵引力。

列车运行阻力:作用于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该力在列车运行中总是存在的。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

基本阻力由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阻力、车轮与钢轨的滚动摩擦阻力、车轮在钢轨上的滑动摩擦阻力、轨道不平顺与车轮踏面擦伤等引起的冲击和振动阻力以及空气阻力构成。

附加阻力:列车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等。种类随列车

运行的线路平、纵断面情况而定。 起动阻力:列车起动时的阻力。

列车运行状态决定于作用在列车上的合力,合力大小与机车工况及线路平、纵断面条件有关。 三种工况:1.牵引运行:C=F-W

2.惰力运行:C=-W(惯性运行,阻力方向与运行方向一致)

3.制动运行:C=-(W+B)

F牵引力W运行阻力C合力B制动力 运行状态:C>O加速 C=0等速 C<0减速 牵引质量:也称牵引吨数,就是机车所牵引的车列

质量。

确定牵引质量的条件:

1.一般线路:按列车在限制上坡道上,以机车计算速度做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限坡条件)

2..快速线上:按列车在平直道上的最高速度运行,并保有加速度余量为条件来确定牵引质量。(最高速度条件)

起动检算:列车起动时,起动阻力较大,故应检算所求牵引质量是否能在车站上起动。

均衡速度法:假定列车在每一个坡段上运行时,不论坡段长短,也不论进入坡段时的初速高低,都按该坡道的均衡速度做等速运行考虑。

线路中线:铁路中心线在的空间位置,以路基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AB与路肩水平线CD交点O在纵向上的连线。

线路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表示线路水平面上的具体位置。

线路纵断面:沿线路中心线所做的铅垂剖面在纵向展直后线路中心线的立面图。表示线路起伏状况,其高程为路肩高程。

线路的空间位置是由它的平面和纵断面决定的。 线路平面由曲线和与之相切的直线组成,铁路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加设缓和曲线后的曲线上各主点的里程:ZH(直缓)—点里程在平面图上量得;HZ—里程=ZH里程+L(曲线长度);HY(缓圆)—里程=ZH里程+l0;YH里程=HZ里程-l0

未加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与加设缓和曲线后的曲线上个点的讫点(主点)里程的关系:ZY里程=ZH+l0/2;YZ里程=HZ-l0/2

夹直线:夹直线是指相邻两曲线之间的直线段,即前以曲线的终点与后一曲线的起点间的直线,长度不宜少于2-3节客车长度。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1、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2、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有保证他们协调配合,总体布局合理。

曲线要素:偏角,半径,切线长Ty,曲线长Ly,外矢距Ey。

超高: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为抵消一部分横向力,将行车道绕旋转轴旋转,逐渐形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一横向坡度。

曲线超高的作用:抵消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和垂直磨耗均等,满足旅客舒适感,提高线路稳定性和安全性。

未被平衡的超高原因:当V=Vp时,惯性力与超高提高的向心力正好相等,旅客没有不舒适感;当V>Vp,离心力>向心力,超高不足,称为欠超高;当V<Vp,离心力<向心力,超高加大,称为过超高。 欠超高和过超高统称为未被平衡的超高。 未被平衡的欠超高:计算值

2hq?11.8

V

max

;允许值:一般70mm,困

R

?h难90mm。

未被平衡的过超高:计算式—

hV

2max

q?h?11.8

;允许值:我国新建铁路允

R

许值取30-60mm。

缓和曲线:为了使诸如曲线运行的离心力等不致突然产生和消散,以保持列车曲线运行的平稳性。 最小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最小缓和曲线长度l0应取上述诸事计算结果的最大值,即

lhV

max

hqVmax0?max{l01,l02,l03}?max{

hi,0

3.6f

,

3.6b

区间曲线地段线路加宽原因:为了使车辆顺利通过曲线而不被楔住或挤开轨道,见小轮轨间的横向作用力,以减少轮轨磨损,所以轨距要适当加宽。 新建线路的最大坡度:单机牵引地段为限制坡度,多机牵引地段为加力牵引坡度,常见的为双机牵引坡度。

限制坡度:是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运行的坡度; 加力牵引坡度:是两台及以上机车牵引规定牵引定数的普通货物里程,在持续上坡道上,最后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

加力坡度采用原则:应从设计线意义、地形条件以及节省工程和不利运营等方面全面分析,必选确定。

采用加力坡度的注意事项:加力牵引坡度应集中使用,使补机能在较长的路段上行驶,提高其利用率;加力坡度的起讫站,宜有一个为区段站或其他有机务设备的车站,因难时也应该尽量与这类车站接

近,以利用其机务设备;与起讫站邻接的加力牵引区间的往返行车时分,要相应减少,以免限制通过能力;加力牵引是采用重联牵引或补机推送,与牵曲线附加阻力:列车长度Ll,圆曲线长度Ly Ll?Ly wr?600g

引质量及车的强度有关。

坡度差的限制:?i?规定的允许最大坡度差。 保证列车通过变坡点时,产生的纵向力不大于车钩强度,即保证列车不断钩;司机通视距离不小于要求的紧急制动距离,以保证行车。

需要设置竖曲线的条件:《线规》规定:相邻坡段坡度差,当I级。II级铁路大于3‰、III级铁路大于4‰时,相邻坡段应以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 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竖曲线不应与缓和曲线重叠;不应设置在明桥面上;不应与道岔重叠。 最大坡度折减目的:线路纵断面设计时,纵断面上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的地段,当平面上出现曲线或遇到长于400m的隧道时,因为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附加阻力增加,粘着系数降低,需要将最大坡度值减缓,以保证线路上任何一处的加算坡度均不超过线路允许的最大坡度,以保证列车以不低于该地段的计算速度或规定速度运行;此项工作称为最大坡度折减。

需要考虑最大坡度折减的线路地段:曲线地段,长度大于400m的隧道地段。 证明题:

Fn

?

h由△ABC~△EDO’ 则

P

S1

Pv2

S2

J?

1v离心力

gR

h?

则有gR

取S2

1?1500mm,g?9.8m/s,

则h?11.8

V

2

R

(mm)

计算题: 1.阻力

基本阻力:W0?(Pw0'?Gw0")g

wW00?

P?G

坡度阻力:wi?i?g

R

L600yl?Ly wr?

(N/t)

R

?g?

LLl

2.制动力检算

Bd(x)?[(P?G)?ij?Pw0'?Gw0"]?g

 

第二篇: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

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

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

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

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

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

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

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

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 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

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

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

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

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

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

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