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 实施方案(试行)

XX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培训中心校企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xx〕9号)有关要求,结合培训中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企校“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培训中心办学水平和铁路桥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的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中,学徒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

学校在合作企业中选择具有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招生中,学徒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面试择优录取。为了明确学徒制培养中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二)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

学校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协议按程序自主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学徒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等,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其中,学校完成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组织考试,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进行考核。

(三)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是适应学徒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培训的必然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学徒在整个培养期间实行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学分制教学计划是指导和管理学徒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学徒的所有学习内容均由可量化为学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岗位技

能训练项目组成,学徒修满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方可毕业。非全日制的企业职工培训在弹性学制下可按学分数折合成全日制学生计入学校在校生人数,毕业成绩合格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四)提升学徒培养能力

建设校企“双师”的教师团队。学校教师要坚持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技能指导。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徒岗位技能训练中的平台作用,鼓励学生到五特技术服务部和桥星公司进行现场施工技能训练并计入培训学时,提高学徒培养质量,保障学徒安全和权益。

四、具体实施

(一)成立“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学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组成的“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各项工作。

招生办公室负责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工作。各部门(各专业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部门(本专业)现代学徒制落实工作,并配备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工作。

(二)落实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工作

1.招工招生

(1)选择、开发合作企业,依据校企双方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工招生方案,并签订《校企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2)做好招生招工宣传和学徒报到相关工作。

(3)定期去合作企业回访、调研。

(4)研究学杂费的收缴和具体联络人员奖励。

(主责科室:招生办、就业办;协办科室:教务科、学生科)

2.教学管理

(1)制定校企联合的学徒培养方案,包括模块化课程开发、教材编制、学分制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2)与企业共同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配套的标准与制度,包括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学徒技能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师傅标准等。

(3)采取校内学习、送教上门、现场师傅带徒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程序的完整性。

(4)建设校企“双导师”教师团队。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现场锻炼,并以“指导师傅”的身份现场教学并协助学徒管理;负责企业师傅的聘任,建立各企业优秀实训教师库。

(主责科室:教务科、教研室;协办科室:办公室、学生科、招生办)

3.学徒管理

(1)制定《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严格遵守国家学籍管理、免学费、助学金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把录取、注册和国家资助等关口。

(2)配备班主任,一方面负责学徒校内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协助企业师傅做好企业实训管理工作。

(3)建全学生档案资料,按规定发放毕业证书。

(主责科室:学生科;协办科室:教务科、总务科)

4.毕业与就业

学徒经学校与企业考核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主责科室:鉴定科、学生科、就业办)

五、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更是技工教育发展壮大、办强办精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国家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打破传统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把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现代学徒制对课堂教学、学徒管理、与企业协商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守住办学质量的底线,抓好教

学常规,规范学徒管理,经营好校企关系。要夯实招生、教学、管理、鉴定、就业的各个环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收集和保存好各个环节的原始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的相关政策,认真核实,实事求是地做好助学资助管理。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各部门负责人是我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推进过程中要克服困难,顾全大局,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严格按照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试行)》执行,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第二篇: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护理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能力,推动各项护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护理部决定在全院护理队伍中推行“品管圈”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自下而上地开展群众性的品管圈(QCC)活动,调动全院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其聪明才智与经验,不断提高护理团队的士气及执行力,营造护理团队学习成长的环境,促进护理人员的自我发展,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品管圈的内涵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围绕某一个工作主题,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比较灵活的管理活动。

(二)品管圈组织及活动流程

1、组圈

⑴组织圈员。各科室依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原则组成

品管圈小组若干组,每组5至12人。圈员的职责是参加圈会并提供个人创意及构想,配合主题提供改善意见及措施,完成圈长交办事项。

⑵选出圈长。圈长由圈员共同选定,圈长的职责是负责主持及召

开圈会、分配圈员工作,控制并报告活动进度、指导圈内活动记录统计。

⑶决定圈名、圈徽。由全体圈员共同选定,选择决定有一定代表

意义圈名圈徽,并报护理品管圈活动领导小组备案登记。

2、主题选择来源

重点关注护理品质方面的问题。

⑴各科室年度工作计划中有关护理业务项目。

⑵各科室护理工作程序。

⑶患者或其他人员反映的问题事项。

⑷护理创新事项及其他。

3、活动流程

(1)主题选定。通过头脑风暴法列出工作场所的问题,并对问题加以讨论及理解。根据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可行性等由圈员对主题进行评价,按照总分高低排序,确定主题,呈报上级审核。

(2)活动计划拟定。围绕确定的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步骤制定活动的完成计划表,并明确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分工。

(3)现状把握。围绕选定的主题,收集需要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收集问题需要做好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责任人等记录。

(4)目标设定。品管圈活动在主题选定和现状把握后,拟定改善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并有一定难度,定期反馈。目标值应与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量化,不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

(5)解析。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头脑风暴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找出影响的要因和真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

(6)对策制定。根据要因和真因,讨论改善的对策,对策内容应为永久有效对策,而非应急临时对策。对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效

益性进行民主评分,并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考虑对策相互关系,拟定实施顺序并进行工作分配。获得上级核准方可执行。

(7)对策实施与检讨。按负责人(who)、实施时间(when)、实施地点(where)、实施对象(what)、改善内容(how)落实对策。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

(8)效果确认。可分别确认有形效果和无形效果。有形效果包括目标达成率、效益等,可比较改善前后的柏拉图。无形效果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幸福感、品管手法、积极性等,可比较改善前后的雷达图。

(9)标准化。把每一期品管圈的有效对策经护理品管圈领导小组审批后,对流程、制度进行修订,并对护理人员教育培训。

(10)总结与改进。评价整体改善过程,评价标准化落实情况,是否维持预期效果。明确残留的问题或新发生的问题,制定新的改善主题和计划,整理改善成果,汇报或撰写论文。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培训。(20xx年x月)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宣传、学习、培训工作。

(二)组织实施。(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结合科室实际工作和品管圈活动的程序要求,积极开展品管圈的登记、实施活动。

(三)评审提升。(20xx年x月至5月)对各科室品管圈活动成果进行评审,并组织科室之间的工作交流,巩固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

(四)总结表彰。(20xx年x月至6月)。对护理品管圈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设立奖项,颁发证书。

(五)持续推进。护理品管圈活动将在全院护理人员范围内持续开展,并定期组织评审表彰。

五、基本要求

1、护理品管圈由各科室护士自动自发组建或护士长引导组建,并经民主选举产生品管圈圈长,确定品管圈名称。

2、填写品管圈注册登记表,经护士长确认,报护理部登记备案。

3、注册登记后,连续三个月未开展活动,应予以注销;一年没有 成果的小组视为自动解散;已注册的品管圈每年进行一次登记确认。

4、品管圈每次活动都必须认真、如实、及时记录,注重各种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取得成果后应写出成果报告书。

5、品管圈每年至少选定一个课题开展活动,课题难度要适当,一般以半年之内能结束为宜。大课题可分解为若干小专题,力求一年能完成1-2个专题。

6、品管圈每开展一项专题研究、改善活动,都应严格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即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注重数据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处理和数据统计工具等各项科学方法的应用。

六、成果应用

建立护理品管圈活动成果的推广应用机制,通过评审,筛选具有普及应用价值的物质的(有形的)和精神的(无形的)优秀成果,使这些来源于护理人员智慧的结晶,即好的经验、效果、流程和方法,运用于护理常态化管理,充分体现广大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逐步自觉、熟练应用QC工具,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护理部

20xx年x月二十六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