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论文

《国富论》之我见

5112119025 王一飞

第一次接触《国富论》是在去年的新生研讨课上,当时觉得经济学是很新鲜的学科,于是我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这本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并且获益良多。

《国富论》全名是《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后来简称为《国富论》。其作者是亚当·斯密,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的思想家。这本书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都是根据他的经济学基础展开研究的。在《国富论》中,斯密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后来马克思从中总结出了自由经济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并且提出了计划经济。

国富论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籍,它的精装本有700多页,想要全部分析的话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这里只谈谈我对其中一部分的理解。

亚当·斯密发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对于财富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劳动分工能使生产力加倍提高,同时分工的专业化使人们对劳动产品的交换变得更加急迫,于是货币就产生了。之后,产品最终的分配结果分为三项: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于是在整个国家内劳动分工及分配就奇妙的完成了,并且加速着国民财富的获得。

斯密认为,人们在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劳动判断力上的不断提高,都是劳动生产力得以提高的表现,这些改进又都是由劳动分工带来的。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日益熟练。行业的分工将劳动者固定在一种单纯的炒作上,使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日益得到提高;其次,分工使未分工时工种转换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得以节省。因为分工之前,劳动者负责所有工作,往往需要从一个工种换到另一个工种,他们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过渡和适应,以便重新进入工作状态。最后,分工的精确加速了有利于简化和缩减劳动的一些机械的发明,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合适的机械能简化和节省劳动,更进一步说,这些机械也是因分工而产生的。因此,可以说在劳动分工的时代,一切产品都是无数的人参与和协作的结晶,没有这无数人的劳动,即使维持最简单的生活用品也是一个难题。

分工能产生更多的产品,能使社会各个阶层实现全面富裕,能让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这一伟大的现象出现,是通过人类在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贸易这种需求倾向中缓慢而逐渐产生的。这是因为人类生性需要相互帮助,而大部分帮助又是通过契约,将换和买卖来取得的,维系交换和买卖有需要充足的产量作保障,而充足的产量又势必要求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分工就萌芽了。

既然分工是因交换倾向而产生,那么分工的程度势必受到这种交换能力大小的制约。即分工的程度受限于市场的大小。市场太小,人们自身消费不了的剩余生产无无法交换出去,自己需要的物品无法获得,也就无法继续专

一生产原先的物品,从而开始转向生产自己需要的物品;同理,市场多大,人们的剩余生产物都能方便的从别人哪里换取自己需要的物品,那么他们就不必担心自己生产的物品没人要,从而继续安心的专门生产原先的物品。因此分工就这样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分工确立之后,劳动者就安心的产出尽可能多的劳动生产物,但这些物品只能满足自己小部分的欲望,其他大部分欲望需要用自己消费不了的生育劳动生产物与他人的进行交换,这样,社会就变成了商业社会。这种各取所需式的交换是极为理想化的,现实情况很难实现,因此人们为了避免这种无法实现,蛇鞭随时带着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往往为大家所共同认可,拿他同任何人的生产物交换,都会被他人欣然接受。金属是首先充当这种媒介的东西,但由于其重量称量和质量辨别比较困难,官币制度就逐渐发展起来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货币。

既然货币产生了,就不得不提到商品的价值了。商品的价值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特定物品的效用,即使用价值,而是指由于占有某种货品而取得的对其他货品的购买力,即交换价值。衡量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通常并不以其所能换的的劳动量或其他商品为标准,而多以货币量为标准。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货币本身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本身价值绝不变动的劳动才是商品的真实价格,即取得这种物品所付出的多有劳动代价,而自身价值变动的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商品真实价格相同时,价值往往相同,而名义价格相同时,其价值会因货币价值的变动而产生极大的差异。商品的名义价格常被人们用作评判买卖交易是否合理的标准,因此人们更加重视名义价格,而渐渐忽略真实价格。

一般来说,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劳动者工资,一部分为雇主利润,而在土地私有的国家,地主们对土地也要收取地租。从这三方面可以看出,一个商品的商品价格是由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和地租共同组成的,任何商品都能分解为这三个部分。一切商品价格中,出去土地地组合劳动工资所占份额外,剩下的全部归属与利润。

一种商品的价格,是按照生产,制造和运送这种商品话费的地租,工资和利润制定的,则是自然价格。如果商品的价格包含再贩卖这种商品的利润,就是他的出卖的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相比,商品市场价格优势略高,有时略低,有时则与它完全相同。任何商品的市场价格都与他的实际供应量即愿以自然价格购得的人的需求量息息相关。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上升,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下降,当供等于求时,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大致相同。可以看出,自然价格是一种中心价格,市场价格围绕其上下波动。而商品的自然价格,会引起自身组成部分即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平均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到了这里,有关国家的劳动分工及分配问题已经大致讲述清楚了。通过漫长的发展,国家逐渐形成了这种系统化的分工模式,和利用供求关系实现分配的方式,并通过不断地生产和消费获取利润,从而达到最终目标,增加国民的财富。这是多么奇妙又严谨的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啊!

 

第二篇:马哲论文

20xx42070104 会计1001班 刘晓俊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是围绕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的。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以实际问题,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因此,我们学习

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一理

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文化的特殊性,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通过总结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独创性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要注意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遵循。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决不意味着要置身于世界进步潮流之外,相反必须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回答,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

们概括提炼,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阔空间。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观为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始终着眼于整体与全局,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要坚持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和谐社会系统观还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促进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还要下大力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些都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是正确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工作地知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