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

1. 就业概念与形成?

答: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2. 我国的就业制度?

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校学生的培养和分配均以计划为导向,政府是整个招生就业过程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和分配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学生和用个人单位是就业过程的主体和核心,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降低‘市场失灵’的影响,对高等教育招生,培养,就业等实行宏观调控。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编个大体可以划分为:1.‘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阶段 2.‘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过度阶段 3.从计划分陪到社会选择就业制度的探索阶段4.‘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的逐步确立阶段5.‘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的完善阶段

3.就业政策与主要形式?(P5;P32-35)

答: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政策:认清形势、深化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完善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整顿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程序;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领导;转变用人机制,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发挥市场作用,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的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主要形式:一、即时就业。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1.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就业。2.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被录用就业。二、延时就业。三、自主创业。四、升学深造。五、出国留学与就业。根据经费来源不同,有以下4种类型:

1.公费留学2.自费公派3.自费留学4.勤工俭学。六、国家项目就业。七、灵活就业。

4.人际关系与社会性对就业的影响?(P164-165;P100;)PS:这道题真不知道怎么做,瞎写

答:人际关系方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与利益。

社会性:适应社会原则。

5.大学学习以及社会对就业的影响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修养要按

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即德育课)。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

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列宁曾经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我国儒家倡导的“内省”、“自讼”、“吾日三省吾身”之类,虽可借鉴,但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收效甚微,正如明朝的黄馆所说:“历数十年犹未足以纯德明道”。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许多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改革、开放前进道路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在平时,大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中,都包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象、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的比赛等。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品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品德的修养。马克思曾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注)说明人象照镜子那样,要从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特别是一个健康的集体,对于培养一个人优良思想品德影响更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点,才能架起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丰富思想,坚定信念,陶冶品德。

6.根据职业规划理论计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 1.理性决策理论——源于经济学的决策论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应用,认为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增进个体的决策能力或问题解决能力。

? 2.职业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的观点来探究职业选择的过程,研究个体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和职业成熟的职业指导理论。

3.心理发展理论——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研究职业选择过程,认为职业选择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理论主张职业 指导应着重“自我功能”的增强,因为如果个人的心理问题获得解决,那么包括职业选择在内的生活问题就会顺利完成而不需另行指导。

4.人-职匹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个性特质与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相关联。人人都有选择与其特质相适应的职业的机会,而人的特性是可以用客观手段加以测量的。职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个人寻找与其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

7.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职业决策的基本原则?

答:因素:主要有6个,分别是身心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性别,社会环境,机遇。

基本原则: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

8.毕业生如何面对就业形势?(第五章 P100-110)

答:大学生就业准备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深刻领会国家制定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外,同时还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内容。

①适应社会的原则,立足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的职业;

②客观评价自己的原则,随着人才竞争的激烈,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只是架构,不断完善自己,为自己创造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 ③主动出击的原则,一方面掌握择业其契机,多方面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大胆推荐自己;

④发展性原则,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和单位。

心理上: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紧张的情绪,从容面对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只有未雨绸缪才能临阵不乱。

9.毕业生求职渠道有哪些?

答:一、即时就业。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1.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就业。

2.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被录用就业。

二、延时就业。

三、自主创业。

四、升学深造。

五、出国留学与就业。根据经费来源不同,有以下4种类型:1.公费留学2.自费公派3.自费留学4.勤工俭学。

六、国家项目就业。

七、灵活就业。

10、大学生如何成功创业?

答:(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树立创业意识,把握创业方向,制定合理的创业策略

2)注意积累一点一滴的财富,为创业做好准备

3)为创业储备一定的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4)培养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

5)合理运用国家和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11、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答:(具体参见课本第十章第一节)

1)风险意识与创业精神

2)吃苦精神

3)良好的商业品德

4)战略眼光

5)脚踏实地、雷厉风行

6)勤奋与工作狂

7)自信

8)机敏

9)关心政治

12、在笔试、面试时需要主要注意哪些问题?

P122-129面试注意的细节:

面试前的准备:1、深入了解用人单位;2、充分准备材料(个人简历、自荐信、成绩单以及有关证书等材料);3、面试训练准备(面试技巧训练);4、面试状态的调整:(1)调整心情;(2)准备好面试服装和物品;(3)独自前往;(4)遵守约定的时间;

面试的难点与应对方法:(1)精神紧张及克服的方法:(2)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及解决办法;(3)讲错了话及改正的方法;(4)几位主试人同时提问怎么答

面试礼仪:

面试仪表:1、服装服饰;2、化妆与发型

面试举止:1、敲门进入面试室;2、主动与主考官打招呼;3、回答问题时精神集中;4、微笑待人;5、面试姿势;6、认真地倾听并注意目光的交流;7、微笑告辞;8、面试后续礼仪

P130-134笔试注意的细节:

笔试的准备:

1、身心准备:(1)平时认真学习扩大知识面;(2)笔试前进行必要的复习;(3)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2、知识准备:(1)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2)提纲挈领,系统掌握;(3)多读多练,提高阅读能力;(4)敏锐思考,提高快速答题能力

笔试的方法和技巧(参加笔试的时注意点):1、增强自信心;2、做好针对性准备;3、要掌握科学的答卷方法。

13、劳动合同与协议书的异同?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文件,两者紧密相联,分别签订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 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就业协议的依据是19xx年3月2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19xx年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而劳动合同则依据于19xx年实施的《劳动法》。前者属于部颁规章,后者属于国家基本法律,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低于国家劳动基本法律;

(2) 签订内容不同:就业协议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初次工作协议,其主要意义在于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互相选择的关系确定下来,一般并没有规定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而劳动合同则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确定工作关系之后签订的关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具体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劳动合同期限,劳动保护和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主要10项)。

因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不能等同于签订了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就业协议之后,还必需签订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通常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双方才签订劳动合同。

(3) 签订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先,劳动合同签订在后(一般是学生到单位报到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书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4) 签订目的不同:就业协议书是对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的认定,是确定学生工作意向,用人单位愿意接收,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负责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 签订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书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即具有法律效力,学校签证后列入就业方案;劳动合同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鉴证方;

(6) 时效性不同: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学生到工作岗位报到之时。就业协议的作用仅限于对学生就业过程的约定,一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就业协议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不是确定劳动关系的凭证。

(7) 两者发生问题处理的部门不同:在毕业生就业协议发生问题需要处理时,由省毕业办予以调整;而劳动合同发生问题,则需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仲裁机构报送,请求处理。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处理劳动纠纷

相同点:

1、协议书具有合同的属性(合同的性质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这类劳动者,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劳动者,在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从确立劳动关系这一点来说,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一致的

2、订立原则相同:两者都应遵循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合法原则(内容合法、程序合法)

3、主体的意思表达一致:签订就业协议的双方在表达主观愿望,意思表示真实、无强制胁迫方面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而双方的主观意思表达所处的状态完全一致。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138-P150。

14、到基层工作的态度?

大学毕,业生踌躇满志,志谋大业,但工作之初,一般不会被委以重任,而是先从基层干起、从底层干起,从小事做起,这符合人才增长的基本规律。因此,不管工作的轻重,分工的高低,大学生都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对待,在平凡的工作中累积和锻炼丰富的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大学毕业生不要片面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对一些工作不愿意干,甚至开始闹情绪。其实,这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216。

15、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定义: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的产物,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也是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在不同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内容丰富,有多重要素构成,对从业人员来说,它主要体现在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

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228。

职业道德的特征:

作为职业行为准则之一,职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业,并具有鲜明的特征:行业性、适用范围有限性、表现形式多样性、一定的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利益关联性。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229。

职业道德的意义作用:

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良心等来引导企业和从业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职业道德的意义作用表现如下:

①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场立足的基础。

② 职业道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保证。

③ 职业道德是实现人的全面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231。

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

① 爱岗敬业

② 诚实守信

③ 办事公道

④ 服务群众

⑤ 奉献社会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232。

16.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要点?

原则:

① 个性化原则

② 遵循诚信原则

③ 专业化原则

④ 发展创新原则

⑤ 可行性原则

⑥ 全面评价原则

要点:

① 职业规划的目的

② 职业规划的基本步骤

③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④ 职业生涯规划的条件

⑤ 要不断的审视个人资本和不足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107和P110。

17.就业时知识、心理、技能以及材料等的准备?

就业准备,是指未就业者为了能从某种职业获得某种职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就业准备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基础。大学生只有进行了必要的就业准备,才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求职、择业行为;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才有助于大学生选择

一个理想的合适的职业,实现就业目标。另一方面,就业准备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社会职业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只有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就业时的准备内容:

① 就业时的思想及心理准备

② 就业的知识与能力准备

③ 就业的信息准备

④ 就业的自荐准备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126。

18、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

一、创业计划摘要

二、产品(服务)介绍

三、市场预测及分析

四、营销策略

五、生产制造计划

六、财务规划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200-P202。

19、求职礼仪包括哪些?

一、面试仪表

1、服装服饰

2、化妆与发型

二、面试举止

1、敲门进入面试室

2、主动与主考官打招呼

3、回答问题时精神集中

4、微笑待人

5、面试时的姿态

6、认真地倾听并注意目光的交流

7、微笑告辞

8、面试的后续礼仪

9、准确体会面试官的意图

注:详细内容参见书P127-P130。

20、职业锚的内容?

一、职业锚理论的概念:

职业锚理论产生于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斯隆管理学院的44名MBA毕业生,自愿形成一个小组接受施恩教授长达12年的职业生涯研究,包括面谈、跟踪调查、公司调查、人才测评、问卷等多种方式,最终分析总结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

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职业锚问卷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能够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了解职业锚的概念,要注意几个方面

(1)职业锚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职业锚发生与早期职业阶段,新员工已经工作若干年,习得工作经验后,方能够选定自己稳定的长期贡献区。个人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工作生活情境之前,不可能真切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可行的职业选择。因此,新员工的工作经验产生、演变和发展了职业锚。换句话说。职业锚在某种程度上有员工实际工作所决定,而不只是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

(2)职业锚不是员工根据各种测试出来的能力、才干或者作业动机、价值观,而是在工作实践中,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现实地选择和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3)职业锚是员工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

(4)员工个人及其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职业锚,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个人将停止变化和发展。员工以职业锚为其稳定源,可以获得该职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个人生物社会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的成长、变化。此外,职业锚本身也可能变化,员工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可能会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选定自己的职业锚。 二、职业锚的发展及内容:

职业锚以员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产生于早期职业生涯。员工的工作经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职业锚。19xx年,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包括五种类型:自主型职业锚、创业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技术职能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

逐渐发现职业锚的研究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在90年代,又发现了三种类型的职业锚如下:安全稳定型,生活型,服务型职业锚。施恩先生将职业锚增加到八种类型,并推出了职业锚测试量表。

? 技术∕职能型(TechnicalFunctional competence):技术/职能型的人,追求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这种技术/职能的机会。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来自他们的专业水平,他们喜欢面对来自专业领域的挑战。他们一般不喜欢从事一般的管理工作,因为这将意味着他们放弃在技术/职能领域的成就。

? 管理型(General Managerial Competence):管理型的人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倾心于全面管理,独自负责一个部分,可以跨部门整合其它人的努力成果,他们想去承担整个部分的责任,并将公司的成功与否看成自己的工

作。具体的技术/功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

? 自主∕独立型(AutonomyIndependence):自主/独立型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制约。他们意愿放弃提升或工作扩展机会,也不愿意放弃自由与独立。

? 安全∕稳定型(SecurityStability):安全/稳定型的人追求工作中的安全与稳定感。他们可以预测将来的成功从而感到放松。他们关心财务安全,例如:退休金和退休计划。稳定感包括诚言、忠诚、以及完成老板交待的工作。尽管有时他们可以达到一个高的职位,但他们并不关心具体的职位和具体的工作内容。

? 创造型(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创业型的人希望使用自己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克服面临的障碍。他们想向世界证明公司是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建的。他们可能正在别人的公司工作,但同时他们在学习并评估将来的机会。一旦他们感觉时机到了,他们便会自己走出去创建自己的事业。

? 服务型(ServiceDedication to a Cause):服务型的人指那些一直追求他们认可的核心价值,例如:帮助他人,改善人们的安全,通过新的产品消除疾病。他们一直追寻这种机会,即使这意味着即使变换公司,他们也不会接受不允许他们实现这种价值的工作变换或工作提升。

? 挑战型(Pure Challenge):挑战型的人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克服无法克服的困难障碍等。对他们而言,参加工作或职业的原因是工作允许他们去战胜各种不可能。新奇、变化和困难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事情非常容易,它马上变得非常令人厌烦。

? 生活型(Lifestyle):生活型的人是喜欢允许他们平衡并结合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将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整合为一个整体。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足够的弹性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环境。甚至可以牺牲他们职业的一些方面,如:提升带来的职业转换,他们将成功定义得比职业成功更广泛。他们认为自己在如何去生活,在那里居住,以及如何处理家庭事情,及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是与众不同的。

三、职业锚的应用意义: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锚已成为许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必选工具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

个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时,可以运用职业锚思考自己的具有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工作相匹配。只有个人的定位和要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进行工作轮换,对自己的资质、能力、偏好进行客观的评价,是使个人的职业锚具体化的有效途径。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雇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轮换,了解雇员的职业兴趣爱好、技能和价值观,将他们放到最合适的职业轨道上去,可以实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