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好的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免费下载】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学习了速度以后才学习的内容,也是接下来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因此《光的直线传播》在这里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可见学习好本节内容非常重要。

2.教学难点重点

②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极其应用。

3.教学目标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精神。

二.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由于刚接

触物理,对物理还不熟悉,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才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说学法

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

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做演示实验,归纳结论。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

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我们说物理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现象的自然科学,前面我们学习了声,了解了声的神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现象,看看光是多么的绚丽多彩,我们先来看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光源

首先让学生观看一系列漂亮的图片归纳什么是光源,再通过举例说明什么是光源,并能够让学生对光源进行分类,而且能够举例说明。

①难点: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以及小孔成像等等。 ①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源,光源的分类,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的传播速度等。

二、光的传播规律: 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图片及生活常识进行猜想。光是如何传播的,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光的传播路径。 演示实验一:光在液体中的传播路径 演示实验二:光在固体中的传播路径, 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的了解光的传播路径。

注意要向学生解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三、光线

首先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光线,并介绍光线的画法。注意向学生解释这是理想模型法,光线本身并不存在。接着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光的速度

雷雨天,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的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

这是因为光比声音传播的快,所以总是先看到闪电。向学生介绍光速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3×108 m/s

第三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

课堂练习

第四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

3、 光的速度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光的表示法——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称为光线。

四、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 108m/s。

七.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光的直线传播》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初中物理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欧姆定律》优秀说课稿范例 时间:2012-2-18 15:44:10 点击: 229 【大 中 小】

初中物理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

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

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

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 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

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 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课从试电笔的使用引入新课,试电笔是家庭常备工具,

同学大多有使用过,用这个例子引入,目的要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现 提出问题:

师: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通过它的电流呢?

2、猜想或假设

允许同桌进行讨论。请学生发言,老师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筛选,如: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乘等于第三个?也许是其中的两个相除等于第三个。

3、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桌上摆着的器材:定值电阻若干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头、导线若干。让学生根据以下电路图进行实验: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流I,研究电流I与电阻R和

电压U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4、进行实验

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2

3

4

5

6

换接另一个电阻,再次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5、分析和论证

结论: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6、评估与交流

展 例题分析:我们已经,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

是多少?

教师启发指导:

要求学生读题;

让学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