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定边中学高2014届历史备课组 2013届高考已落下帷幕,2014届高考的战鼓已经敲响,为赢得明年高考,历史学科取得好的成绩,经历史学科老师共同讨论,特制订20xx年高三备考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届我校高三文科9个班,600多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能力。

二、高三 历史 复习 目标

基本 目标

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等; 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等多种学科能力;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辩证地看待问题等历史学科基本素养。

能力 目标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强调解读题中信息;

2、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强调链接课本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强调阐释历史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强调解决新情景问题的能力。

三、历史 复习 总体 规划

第一轮 复习

主要是系统复习,本轮复习从20xx年7月初到20xx年2月底结束,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

第二轮 复习

主要是专题复习,本轮复习从20xx年3月初到20xx年5月初结束,主要目的是提高能力。

第三轮 复习

主要是查漏补缺重点训练,本轮复习到20xx年5月中旬结束,主要目的是进行重点训练。

第四轮 复习

主要是综合演练、信息讲析,本轮复习到20xx年6月初结束,主要目的是拔高能力。

四、 备课 组对 历史 复习 的建 议

第一轮 复习

本轮系统复习至关重要,可以说直接关系高考的成败,因此必须长时间大力度进行。

基本思路:

从纵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建立一个符合教材及课标要求的知识系统。同时,尽量利用历史细节进行课堂教学,做到用“小细节”注

解“大历史”。另外,尽可能的学会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探究历史问题。扎实有效的夯实基础。

具体做法:

依据六步一循环(提前预习、课堂讲述、跟踪训练、针对讲解、单元小结、阶段评估)模式进行课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益;优化训练过程及讲评模式,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加强规范化训练,做好考试技能的引导,保证不因规范化问题而无谓失分。

第二轮 复习

专题复习是培养学科能力的关键阶段。

基本思路:

从横向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网络化知识体系。同时,强化通史类知识的纵横复习,做好基础知识储备和基本历史概念的落实。重视用文明史观、现代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等梳理分析问题。注重学科能力的提高。

具体做法:

从宏观入手,高起点,打破教材原有体系,体现思维的梯度,逐渐向高、新、深方向发展;做专题时,师生互动,关注学术前沿,构建新观念专题;选题宜精不宜细,不要面面俱到;关注社会现实,构建热点专题;选择各地高考试题和统考试题,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第三轮 复习

这一阶段是前两轮复习的巩固阶段。

基本思路:

查缺补漏,重点训练,进行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注重学科间综合能力的提升。

具体做法:为防止“回生”现象出现,教师带领学生回归教材,认真将教材所有内容熟悉一遍,提高应试信心,同时做好两个工作,一是模拟试题的演练,二是回归教材,教材的重难点知识、核心知识点要认真过。同时,关注热点(现实、社会、课改),并把他们融入历史学习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四轮 复习

信息讲析是本轮复习的重点,这也是高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基本思路:通过讲评各地信息卷,以拔高学生应试能力。

具体做法:征集全国各地含金量高的信息卷,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应试能力的训练,同时利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进入高考。

四、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具体安排

20xx年7月初至九月初,完成必修1的一轮复习。

20xx年九月初至11月初,完成必修2的一轮复习。

20xx年11月初至20xx年1月初,完成必修3的一轮复习。

20xx年1月初至20xx年2月底,完成选修三册的一轮复习。

20xx年3月初至20xx年5月初,完成选修必修六册的二轮复习。

20xx年5月初至20xx年6月初,完成选修必修六册的三、四轮复习。 制定时间:20xx年7月

 

第二篇:20xx年高三历史下学期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备课组20##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麦敏芳

本学期从开学到广州一模完成一轮的复习,也就是大概这两周的时间把必修三的剩下内容复习完成。二轮复习从20##年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关键阶段。  

 一、指导思想

1、突出三条主线: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抓住两个重点:农业文明时代(古代的中华文明)、工业文明时代(近现代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文明)。突破一个难点:三个领域的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2、强化三个意识:“通史意识”、“世界意识”、“现代意识”。“通史意识”要求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世界意识”要求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考察,立体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现代意识”要求以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切入。

3、从“四情”(“四情”是指考情、学情、材情、轮情,是设计复习内容的主要依据。)实际出发,明确复习内容设计的要求,提高复习内容的针对性。依据“考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内容范围,习题、试题的题型、类型;依据“学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内容的重点、难易;依据“轮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内容的起点、多少、快慢等;依据“材情”,主要确定二轮复习内容中的基础知识。

二、备考基本策略与措施

(一)内容设计策略

内容设计要解决好复习专题内容的范围、结构、层次、重点、数量以及呈现形式、课时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明确基础知识的范围,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为此,要依托江西省《考试说明》与教材,逐步细化高考考试知识的范围,即依据《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范围”确定复习知识的“点”,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复习知识的“线”,依据教材中“目”的内容确定复习知识的“面”,做到分解有据、有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基础。  

在处理复习知识“面”的具体内容时,应主要依据人民版教材来进行,对岳麓版、人教版教材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但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要由厚变薄,去粗取精,做到要点系统准确、概括简练。  

2.要保障复习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训练题目、方法技巧三方面。二轮复习的知识结构,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依存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但另外还应包括一些延伸性的、隐性的知识。

3.要适度拓展复习内容。适度拓展复习内容,主要是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历史学科的时空范围,建立起与社会现实、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第一,要找准热点,范围适当,要与政治、地理学科结合,联系当前社会和世界上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来选取。  

第二,要找准切入口,特别是要有历史知识的依托,否则就等同于政治学科的时政热点,就会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第三,热点专题的知识结构要全面,要有相关背景材料,要有相关历史知识,要有相关训练习题。  

要防止四种导考“不到位”现象:盲目拔高现象、简单重复现象、贪多求全现象、放任自流现象。  

4、对复习内容要分解、取舍适度。为便于课堂实施操作,要将以上各方面的相关内容加以整合分解,确定一系列以课时为单位的课题。根据二轮复习时间短的特点,确定适合学情、班情、校情的课题的数量。取舍课题要突出重点,重点一是指基础知识中的重点问题,二是指学生知识中的薄弱环节。二轮复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要重点突出如模块间的联系、阶段特征、规律性认识等内容的学习。  

(二)过程实施策略

(三)能力训练策略

要抓住关键,规范训练,精心讲评,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即应考能力与技巧。  

1.训练是提高学生应考能力的主要途径。

训练题目的设计包括巩固性训练、拓展性训练、模拟性考试三部分。题目的设计应体现高考命题思路与要求,尽量模仿或超越高考样题、样卷,从内容到形式保持基本的相似性。题目设计的途径一靠自主创新,二靠改造利用,三靠拿来主义。其中,改造利用应是主要的方式,要严把审题关,要特别注意各地市统考试题的搜集、利用。今年要注意研究性学习类题目、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类题目的设计与训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明确、准确、精练的答案或文本资料。 

在保证训练题目科学性的前提下,二轮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训练的规范性:一是各种训练要适度,要“精练”,应提高训练题的质量,控制训练题的数量,不要搞题海战术,巩固性训练、拓展性训练、模拟性训练都要少而精;二是训练方式要灵活,各种训练要求有所区别,巩固性训练可当堂处理,可采取口头提问、笔答、板演等形式,拓展性训练包括专题训练可量力而行,由学生自主决定;三是模拟考试要到位,要定时定量,从内容到形式都应体现高考的特点与要求,特别要重视指导学生规范使用答题纸的问题。各种训练都应重在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方法技巧、卷面安排以及书写规范等内容。  

2.精心讲评。要做到肯定成绩与指出不足相结合,点评、自评、互评相结合,面向全体与个别帮扶相结合,讲评与补偿相结合;要做到方法技巧指导、点拨到位,能够举一反三。要克服机械讲评、简单对答案的现象。  

        二轮复习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不能简单地归纳讲解各种题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要在影响学生解题的内容词、条件限制词的含义及其基本内涵上归类、比较。问答题题目中所含有的概念大致有两类:一是历史学科中常用的社会科学概念;一是历史学科试题中常用的限定解答内容和方式的概念。对这些概念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审题的质量和答题的效果。对以上概念,应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和掌握,并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和运用,要运用以往的高考题作例证,加强实用性指导与训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科成绩,力争在优秀率和有效分上有所突破。另外还应将解题方法指导与帮扶结合起来,因为许多帮扶对象是因为解题技巧不灵活而影响成绩的。

以上计划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作微调。

                                               

 20##年2月25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