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面的大作文和小作文

完成下面的大作文和小作文:

1、 下面是白杨树的小资料,改成150字左右的生动说明

文。

白杨树,落叶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是一种很普通的树。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用途多样,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房屋栋梁,制作农具。它共有四个亚种。

解读

此题写生动的说明文,预示在考试说明上出现三年的小作文(小说明文、小议论文、小应用文以及作文修改)将登台亮相;28题预示河北中考作文将呈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含文字材料、图片漫画材料)、续写作文和情景作文六种题型。

新题型大胆预测

依据河北省命题规律,20xx年中考可能还会出现以下新题型:

1.按姓氏笔画给人名排序,按作者出生年代给作品排序,指出字的起笔。

2.文学常识的判断题、连线题。

3.句子的仿写、续写。

4.语句的衔接。

5.综合性学习中对文字材料的分析探究、拟写活动方案、活动栏目。

6.古诗词阅读中描绘画面、分析典故的作用。

7.课外文言文的断句、实词判断。

8.说明文阅读中体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9.记叙文阅读中线索。

10.小作文和作文修改。

11.情景作文。

解读:音序检字法是学生熟知的字,部首检字法是未知的字。 错别字可分同音字和形似字,要注意结合词语句子进行鉴别。

应对策略:把查字典变成一种习惯。

预测:与查字典相关联的还有:笔顺、笔画、按笔画排序。

 

第二篇:大作家和小作文

大作家和小作文

我所指的“小作文”有别于单元作文。我认为它属于“小练笔”的范围,这也是我们现行语文教学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写好“小作文”,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习作经验,因此,经常进行“小练笔”,有助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掌握习作方法。

这几年教材变化很快,我查阅了一下,发现五——七年级的课文,只有少数课熟悉的课文,其他的课文都是陌生的。最近,我查阅了一下其他年级的课文,发现很多名家“大作”已经删除了,或者进入了课外阅读的行列。许多生疏的文章和作家进入了课本。我想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现行课文里我们可以看见一些大作家的作品,比如:

1、老舍——《草原》;2、魏巍——《再见了,亲人》;3、袁鹰——《白杨》;

4、林海音——《冬阳 童年 骆驼队》;5、巴金——《鸟的天堂》;6、朱自清——《春》;7、许地生——《落花生》;8、萧红——《祖父的园子》;9、何其芳——《一夜的工作》;10、张之路——《羚羊木雕》(七年级)。

以上是我从现行课文中摘录下来的几篇课文篇目,它们的作者都是现代有名的大作家,文章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景,还是借物喻人等等,都有较高的习作参考价值。下面谈点我对“小作文”练习的几点看法:

一、小作文要见缝插针的训练

以下是《草原》第一自然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上段的写法,看得出来这一段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开门见山;2、抓住景物特点;3、写感想或适时抒情;4、善于用修辞;5、顺序明了;6、动静结合……

综上所述,看得出来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景如画。难怪老舍先生初次见到草原想高歌一曲,看罢草原,陶醉在草原无限的风光里。

讲完这段,我忽然想起课后的小练笔,于是,我见缝插针设计了两道小作文:一是《我爱美丽的校园》;二是《我们的教室》。这两道小作文,均可参照《草原》

第一段的写法去写。首先写走进校园或教室的整体感受,然后分东南西北或前后左右来写。其间主要抓住景物或所见东西的特点,再适当渗透一些自己的感想或所见东西的作用,末了抒发自己感情。只要是中等的学生,就能写出500左右字的文章来。

二、小作文训练要写仿结合

下面我们来看魏巍先生的大作《再见了,亲人》。下面是《再见了,亲人》第一自然段: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许多同志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可以看得出来,它分为三个部分:请求——回忆(叙事)——反问(抒情)

上完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我想起前面的口语交际一课上得有点冷堂,学生发

言不够积极。恰好这一课时提醒借此机会巩固一下第二单元“感悟语言的巧妙”。 于是,我设计了如下结构的习作模式:请求——劝说(叙事)——希望(要求) 然后,再要求学生整理笔记,编写出提纲。下面是学生小组编写的习作提纲:

1、我劝xxx戒烟:A 、放下您手中的香烟吧;B、劝不要吸烟的理由;

a、吸烟有害身体;b 、吸烟污染环境,家人被动吸烟;c 、吸烟烧了衣物,引发家庭矛盾;d、吸烟花钱,积攒钱财作他用;e、 ……C、希望(要求)

2、劝xxx不乱扔垃圾:A、请把垃圾扔进垃圾箱;B、劝不要乱扔垃圾的理由a、乱扔垃圾是不卫生;b、垃圾多半来源零食,乱花钱;c、垃圾可以回收,变废为宝;d 、养成讲卫生习惯;e、 ……C、希望不乱垃圾

3、劝xxx不去网吧上网:A 、停住你的脚步,回来吧;B 、劝不要外出上网的理由:a、上网占挤了学习时间,影响学习;b、上网外出存在安全隐患;c、分散精力,伤了家长的心;d、一旦成瘾,恶习难改,终生遗憾;e、花了钱财,容易走上歧途;f、 ……C、希望不外出上网

看得出来,学生根据提纲,要写出一篇小作文问题不是很大。而且文章写出来应该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说服力强。同时,让人读了感觉真实。

3、小作文训练要悟写结合

借物喻人的文章,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悟出文字当中的道理。然后,学生根据生活实践联系身边的事例挖掘写作的素材。比如:《落花生》一文的结尾就很有特色。

以下是《落花生》末尾三段:

“父亲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年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推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点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父亲点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心上。

不难看出父亲的话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正如父亲所言: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什么是有用,什么是体面?恐怕这个问题值得推敲一下,这个“推敲”就是

“悟”。通常我们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只要加以引导和归纳就行。等到学生懂得了文章所含道理,很自然的就可以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做那些事情就是对社会对人民对集体有用,那些就是体面与不体面。这样学生就能在习作中联系实际生活,完成习作任务。”

四、小作文训练要写评结合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习作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互批互改作文批改法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互批互改,不仅可以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五、小作文训练要常写不懈

小练笔要与单元习作加以区分,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应该安排学生进行小练笔。另外,练笔还可以与学校活动、班级活动、自己的一次好表现、自己一次认真的作业、自己的一次教训等等相联系。总之,我觉得,只要老师抓住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抓住一些可利用的细节,再加上老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乐写、愿写、想写,写真话、写实话、写自己想说的话,那么就不愁学生写不出好作文,经常这样的训练、积累,小练笔慢慢就能成就出大手笔。

教材只是我们上课的一个例子,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运用。小节可以决定成败,中小语文老师决不可以轻视小练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从小练笔写起,我想,只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这些看似普通的做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相信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所的那种回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