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锻炼的七大基本原则

科学锻炼的七大基本原则1.自觉愉悦、积极锻炼 .自觉愉悦、首先应该树立“科学锻炼有益健康”的信念,自觉克服各种怕动、懒惰和对体育锻炼 的麻痹或恐惧心理,而代之以自觉、愉悦和积极的心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作为大学生应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充分认识到适量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必要性。 如果一个人以某些理由放弃体育锻炼, 短期内可能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恶果, 但是长期的代 价必定是体质下降、疾病缠身、未老先衰。也有的同学即便参加体育活动,也是不情不愿的 心理状态,这不仅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反而容易造成消极的心理和生理影响。2.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适量适度、锻炼时,要根据环境和个人的身体条件,如季节、气候、场地和运动器材,以及自身 的健康和运动水平等,科学安排锻炼项目,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和身体负荷等。各种锻炼项 目都要逐步适应,不要一暴十寒,急于求成。很多人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结果产生运动疲 劳和损伤,以致很长的时间缓不过气来。锻炼时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不能一开始就竭尽全 力,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密度也不要过于集中,使身体逐渐适应后,再逐步增加运动 量。3.因人而宜、区别对待 .因人而宜、日常锻炼,可根据性别、体格、基础条件等选择适当项目。如男女分组,按照自己体 质选组,对运动量、锻炼密度、计划进程等不强求一致。就是体育教学中非必修项目在可允 许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与个人兴趣和能力相适应,不要不分对象地“一刀切”。确定一个经 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是锻炼能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4.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体育锻炼需要经常、反复、持久地进行,方逐步取得进展、提高。就是已经取得的效 果仍需巩固,中断训练也会消退。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应不断强化,锻炼不可能在短 时间内产生显著的效果,只有坚持,才能逐步巩固、积累和提高。5.注意安全、全面发展 .注意安全、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害健康的因素,必须注意预防,以保证安全。 首先是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和气象情况,夏季预防中暑、冬季预防冻伤。大风、大 雾天气不宜跑步。不宜在交通繁忙、空气污染和高低不平的场地锻炼。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健 康状况,患急性病时必须暂停锻炼。患慢性病时,要接受医生的指导。锻炼开始时要进行充 分地准备活动;锻炼过程中要遵循技术规范,避免冲撞和外伤;结束时要放松和拉伸运动的 主要肌群,以利恢复。 体育锻炼是在

科学知识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规律地进行,并在锻炼中不断调整。这不 同于生活中的体力劳动,不能用体力劳动代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要使人体在形态、机能各 器官功能以及心理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包括如耐力、速度、力量、灵敏度、柔韧性等 许多项目协调地进行。 鉴于体育锻炼每一个项目, 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项目、 方法单一, 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比如举重、铁饼等运动员由于竞技体育的需要,突出个别方面 的训练后, 其体型已经并非正常健康的形态了。 因此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要力求均匀全面进行。6.避免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是体育锻炼中引起的一慢性病理状态,亦有称为过度训练综合症。1983 年在 美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 对疲劳的定义取得了统一的认识, 即“疲劳是机体 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在特定的水平上进行, 或整个机体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日常所见 的过度疲劳除由于大运动量训练以及激烈比赛后发生外, 常为体育锻炼者急于求成或不考虑 自身条件,盲目进行所致。它导致机体功能紊乱和代谢异常,并易发生运动损伤。大学生在 锻炼中学会观察、判断过度疲劳的状况,及时处理,可避免对个人的健康的损害。 体育锻炼疲劳可反映在心理和躯体两个方面,前者如肌肉的胀、僵硬,肌力下降,关 节活动不灵,心率加快,呼吸加快等;后者如情绪不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判断失误多等等。然而躯体与心理的疲劳是交叉在一起,互为影响,共同影响人的健康,评 定疲劳的方法很多,下表为疲劳程度的自我估计,大家可作为参考。 表 4-2 疲劳程度的自我估计项目轻度疲劳中度疲劳重度疲劳主观感 觉无任何明显不适除明显的疲乏、心悸外, 明显疲乏、心悸,休息后 有胸闷、头胀痛,并持续 一天内能恢复 较久, 休息 24 小时尚不能 完全恢复 明显红 十分红,甚至呈紫色或苍 白 非常多,常是全身出汗, 有出冷汗的现象 呼吸浅而频(急促),并 可伴有节律不齐 反应迟缓,有时需大声嘱 咐方可接受 动作不协调,步态明显缓 慢,动作节奏紊乱面色稍红出汗量不多并与运动负荷相当 稍增加,休息片刻后可恢 复 如常态甚多,特别是肩带部分 显著加快,休息后恢复时 间较长 注意力不易集中呼吸注意力动作步态轻稳如常步态拖沓,行走摆动 当发现锻炼后有多种疲劳的现象时,应减少锻炼的负荷,甚至暂时中止锻炼,以消除 疲劳,防止进一步发展,保护锻炼者健康。 (1)休息:这是消除疲劳的最重要方法。一种为静止性休息,在这

期间什么锻炼活动 均不参加;而另一种为积极的休息,选另一些适合的运动量小的项目锻炼,如有学者研究, 用右臂拉重物疲劳后,左臂进行不太紧张的活动,比右臂单纯静止休息的恢复快。 (2)睡眠充足:睡眠期物质代谢率减缓,呼吸及脉搏频率减慢,肌肉松驰,生长激素 分泌增加,可促进疲劳恢复。大学生每天睡眠约 8 小时。若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疲劳的恢 复。但睡眠并非越多越好,长时间的睡眠使机体处于抑制状态,反会出现精神倦怠,灵敏度 等下降。 (3)整理活动:这可使体育锻炼后从非常紧张的状态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避免由于 剧烈的变化而引起机体调节功能紊乱。活动强度越大,整理活动时间也亦应相应延长。恰当 的整理活动可加速疲劳的恢复。 (4)物理方法:如日光浴、森林浴、吸氧、空气负离子吸入、局部蜡疗、水浴、药浴、 推拿、按摩、电疗等等。 (5)心理调适:通过言语、音乐、心理暗示以及请心理医师指导。 (6)补充营养及药物的应用:增加营养是体育锻炼后物质消耗补充的基础。我国市售 运动营养品品种丰富。但作为大学生锻炼来说,主要应从食物中得到补充,只要合理安排膳 食, 并不需要从市售营养品中补充, 更不要受市售营养晶广告宣传的误导, 依赖其消除疲劳。 药品的使用,包括中药,都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用。

 

第二篇: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体育与健康

3.学生课前预习课本,并结合自身的锻炼习惯,总结

本节课主题。

教学目标; 认知:使学生理解科学健身的重要性

技能:掌握科学健身的基本原则

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锻炼意识,坚持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

教学重点:科学锻炼的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积参与体育锻炼的的基本意识,并且能 够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提问讲解让学生明白科学锻炼的基本原

则,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学生阅读课本后总结观点,教

师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 1、板书清晰,字迹清楚

2、思路清晰

3、学习目的明确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同学们,今天室内课给大家讲解一下,合理

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健身和锻炼身体的效果。光凭主观热情盲目的锻炼,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有损

健康,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锻炼中又是怎样去做的呢?

那么,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我们必须遵循哪些原 则呢?

二、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

参加体育锻炼能全面促进健康,但是如果不注意科学锻炼 光凭主观蛮干,不仅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会伤害身体,那么 锻炼中,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了解自己,实事求是

在体育锻前,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 锻炼;身体患有什么疾病的话(如:心脏病、严重贫血、高血压等),需要向医生咨询,以免出现有害健康的后果。

2、树立目标,积极进取

根据自己体能、技能和健康水平的实际情况,应该明确目标, 能够用数字化的标准来衡量。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应是自己通过努力后能够达到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3、全面锻炼,注重实效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各部、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存在相互制约、影响、促进的内在联系。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方法,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培养自己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兴趣爱好。

4、运动有恒,坚持经常

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是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只有坚持经常,持之以恒,有规律的锻炼,自身的体能、运动技能和健康水

平才会提高。

5、运动有度,循序渐进

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是取得良好锻炼效果的关键环节,如果锻炼效果不明显,既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也不可急躁忙进,盲目蛮干。而应该针对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6、遵循规律,自我保健

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遵循锻炼规律,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注意定期体检和运动安全养成讲究运动卫生、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快乐健康使我们锻炼更加有效,听这首歌词可以体会一下,体育锻炼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布置课外作业: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在上体育课前要慢跑两圈和做徒手操,快下课时要做整理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