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创优计划

工程创优计划

第一节   质量目标

(1)  本工程确保符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  确保杭州市“西湖杯”工程。

第二节   总体措施及质量保证体系

2.1 项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要素控制

(1)贯彻国际标准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各专业质量保证计划,作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纲领性文件。

(2)本工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并与生产副经理、项目工程师等组成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保证工作。主控职能部门是技术管理部,而质安组通过质检员对工序的监控和计量检测站对材质监控,设置从施工准备过程、施工生产过程和交工验收过程质量控制点及其管理程序,应严格按ISO9001 程序要求进行。

(质量保证体系图见如下图8-1

 

质量保证体系图    图8-1

2.2 工程施工依据

严格按照现行的国家级部颁规范、规程、标准、设计图技术核定单施工外,还应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等措施进行施工。

2.3 质量管理体系及职责: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得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地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和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1)施工质量管理组织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

(2)质量管理职责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各岗位各行其责。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应对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及质量结果负责。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

项目工程师:根据工程质量目标,组织有关人员编制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质量方面有关规定,法规等。检查各部门的技术方案的贯彻及落实情况,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质量问题审查整改方案,根据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阶段验收。

项目副经理: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具体负责贯彻落实质量目标及进度计划,掌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并做好记录,针对现场发生的一切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公司质量部,协调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矛盾,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具体管理工作。

技术质量:熟悉工程图纸,解决设计图纸中的技术问题,制定工程各工序技术施工方案,并贯彻到各专业施工操作层,负责协调各专业之间的技术矛盾,保证工程质量,对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组织人员严格按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案指挥施工。

质检员:组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自检,并提出自检报告,对工程质量负责;施工过程中矛盾与问题的处理;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参加隐蔽验收,中间结构验收和交接检;参与样板的审议、验收、检验、实施与首检;核定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准确真实地反映工程施工质量状况;在分承包工程款结帐单上就工程质量问题提出具体评价签字。

施工员:施工员为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分包工程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负责,要严格按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组织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各专业工长:熟悉本专业图纸,施工规范,解决工序交叉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本专业的技术质量交底工作,组织按图纸、按规范施工,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要进行处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员:必须保证工程需要的材料、半成品及时地供应,并保证质量,及时向有关技术部门提供材料的各种合格证,并对材料进行及时标识,以免误用。

试验员:进行各种材料的复试和施工试验工作,并将复试和试验结果及时汇报工程技术部。严格执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块及时送标养室或试验室,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4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要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

(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控制体系PDCA 管理图见图8-2。

 

      D

图8-2 质量控制体系PDCA 管理图

首先,以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用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要求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员、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确保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或分项分部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正常运转。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确保质量体系的运转。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料、机、法、环”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中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质量保证措施必须明确地落实。“人”的因素。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作业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地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作业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中,我们既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作业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完成。

“机”的因素。进入现场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序是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械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及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料”的因素:材料的优劣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把好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入现场,进材料必须有材质合格证书,

并按规范复试,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保管。

“法”的因素。“法”指施工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施工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选择可靠的施工机具和先进的操作方法,确保工程质量。

“环”的因素:“环”指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本工程施工阶段经过夏冬两期和雨期,要制定季节性施工措施,指导施工。

第三节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1)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1)事前控制阶段:事前控制阶段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2)事中控制阶段: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有:

(A)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时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B)严格工序间的交换检查,做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前道工序达不到要求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到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C)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如施工中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

3)事后控制阶段是指对施工已完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控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条款对本工程进行

维修。

(2)施工质量控制要素

按照国家和上海市颁发的标准、规范,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项目部合同,为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本工程将完全依据ISO9001 标准实施管理,并将以下各个要素作为质量控制的要点,同时建立以项目

工程师的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计划编制和实施控制:

1)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编制的内容和控制的方法要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满足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同时要与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所选用的施工方法相适应。

2)编制的质量计划必须经监理和业主审批后方能实施。

3)质量计划在实施中需要修改时,由工程师向监理和业主书面申报修改报告,经批准后修改原计划并组织实施。

4)质量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未经监理和业主批准,不得随意修改。

5)质量计划编制和实施控制过程简要描述,见如下图9-3。

图8-3 质量计划编制和实施控制过程图

(2)文件资料控制

1)项目部控制下列文件资料:

(A)国家、杭州市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工法等。

(B)业主(监理)根据合同提供的合同、图纸、纪要、变更等技术文件资料。

(C)项目部制定的各种技术文件资料。

(D)项目部按照合同文件制定的项目施工的各种技术文件资料。

2)业主(监理)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管理和编写处理意见并转发相关部门的分承包商、供应间。项目项目部负责编写项目范围内的生产、技术、质量、材料、设备、安全等技术文件资料。

3)项目工程师负责编写的各种技术文件资料,对分承包商、供应商列入本范围内的技术文件资料,由资料负责人负责检查,核对其有效性。对分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由资料负责人负责按工程进度收集、整理并检查,对其中不符合规范、合同要求质量计划编制的部分予以退回并责令分承包商重新完善,并整理成册。

4)技术文件资料要进行受控标识,作废的文件资料要加盖“作废”专用章。

5)文件资料在分发前必须注明分发编号,并按项目工程师批准的分发清单进行分发,分发时要做分发记录。

6)当发现文件资料丢失或损坏时,领用人应向资料管理部门申请补发,由资料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重新补发,并重新编分发号,而且必须注明原分发号文件作废。

7)对于文件资料和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等,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纸的要求等有更改需要时,由更改提出部门申报《技术资料更改单》,报项目工程师批准后,按原编、审、批程序更改。

8)国家行业规范、标准有变更时,应及时更换有效版本。

9)技术文件资料经批准后,原版文件由文件管理人员归档登记。需临时借阅文件资料的人,须填写《借阅申请单》经文件资料管理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阅。

10)交工资料编制

编制方法:所有技术资料编制一式三份,两份交至建设单位,其中一份由建设单位交存档案馆,第三份由施工单位自存档案。

交工资料交付:在办理工程交工手续后,项目经理部在两个月内向建设单位提供成册的全套交工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竣工图也同时交付建设单位。

(3)采购控制:

1)采购产品的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采购的产品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由项目部负责采购的,由项目部相关部门提出报告,报项目经理审批,报业主和监理批准后更换产品。

由业主采购的,项目部应积极如实反映情况,由业主做出决定。产品的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有关控制程序进行。

2)所有产品在其使用完后,均应作出使用效果评价记录。

(4)业主提供产品的控制

1)项目部依据业主提供产品清单,根据需用时间,及时与业主协商进场事宜。

2)对业主提供的产品必须按“施工物资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规定,由项目部物资供应部组织验收。

3)业主提供的产品以检验和试验后,搂“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及时做好产品的检验、试验状态标识和记录。

4)业主提供的产品如原标识清晰无误,内容符合追溯性要求时,可采用原标记作为标识。如需复验的产品在复验后加注本企业标识。

5)项目部对业主提供的产品按“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做好追溯性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甲方方名称、合同号,以确保专料专用。

6)接收中如发现产品不合格或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资料员必须立即将信息反馈给项目工程师、业主(或其代表)协商解决。

7)项目部物资供应部对业主提供产品接收后的搬运、贮存、保管和维护按“搬运、贮存、防护、交付”程序办理,以保护物资的质量特性不受到损坏。

8)业主提供的产品在接收时发生丢失、损坏和不适用时,由材料人员报告项目工程部经理,并通知业主进行处理。

9)业主提供的产品从通知接收起到领料发出止,所有在项目部范围内的流转手续、单据、帐卡及实物必须标记。

(5)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1)本工程施工所需物资和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以及最终产品均需标识。

2)物资标识由仓库保管员根据产品制作标签、标牌、标记、记录(如验收单、器材明细帐、材质证等),设置存放区标识以及在资料文件上做标记、记录。

3)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用相应的检验评定纪录进行标识。

4)工程竣工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和合同要求对工程实体进行标识。竣工图应在原设计图纸上加盖“竣工图章”,原设计图变更的应进行修改,并应有修改人签字。若设计变更量大,原图纸修后已不能准确反映工程全貌时,由业主委托原设计单位重新绘制图纸。

5)对做好的标识专人负责保护和保存,不得涂改或丢失。

6)对有追溯性要求的物资过程部位应在质量计划中规定每个或每批产品的唯一标识。

7)项目部应每月组织一次对分承包商的产品标识管理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6)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准备

包括项目部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分承包商和物资分供应方的确定、项目部资源配置等,同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会审: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参加,并形成会审纪要。

(B)由项目工程师指导、审批分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

(C)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质量计划。

(D)由副经理负责组织编制生产计划,并指导审批分承包商的生产计划。

2)过程控制

(A)由项目工程师主持组织有关人员界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组织编制与之相应的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分承包方的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报项目工程师审批后执行地。

(B)由项目工程师在开工前向分承包商、供应商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形成技术交底记录。

(C)施工准备完成后,组织对开工条件全面检查,达标后填报“工程开工报告书”经业主和监理批准后正式开工。

(D)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及操作规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及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施工。施工中要按工艺要求实施控制,各施工工序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做好自检记录,当转序时要办理交接记录,对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由专职工程师办理自检记录和工序交接记录。

(E)过程检验按照“施工过程检验控制”程序执行。

(F)各分承包商的施工过程均按此程序控制进行,项目部应半个月组织检查一次。

(G)当确认所有施工过程已经完成,并对所过程进行了检验合格后,由项目部主填写竣工报告,申请进行竣工检验,竣工检验合格后办理工程交付手续,竣工检验和工程交付按“竣工工程检验控制”、“防护、交付控制”程序执行。

3)项目部应依据质量控制需要编制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及施工方案。经业主、监理审批后予以实施,并且项目部每天都须组织巡查或旁站管理。

4)对防水、特殊焊接、大体积混凝土等特殊过程,

项目部应对进入施工的人员、设备、物资、施工技术方案、作业环境等预先鉴定,并填写“特殊过程能力预先鉴定表”,由项目工程师审批。各分承包商特殊过程控制均按本程序进行,项目部对其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

5)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按照安全保障措施执行。

6)设计变更的控制

(A)由项目工程师负责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并形成记录。

(B)施工中,如施工需要,由要求变更方填写“设计变更申请”由项目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协商后报业主、监理批准后进行变更,并组织技术交底。

当业主或监理提出的设计变更,由项目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协商后

报业主、监理批准后进行变更,并组织技术交底。

(C)项目部应及时对设计变更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

(D)设计变更资料按“文件资料控制”进行整理。

7)施工过程控制要素简述

施工过程要素简述见图9-4

(7)施工设备控制

1)由项目部物资供应部组织编制施工设备使用计划,报项目工程师审批,同时指导、监督,检查分承包商的设备使用。

2)施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物资供应部要定期检查分承包商持证上岗情况。

3)物资供应部建立进场设备台帐、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办法,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得到有效保障。

图8-4 施工过程要素

(8)施工安全控制详见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9)施工过程检验控制

1)根据工程施工图纸及合同中质量相关条款,经批准的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其配套标准、施工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对施工准备的各项内容、工程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特殊过程检验或验证等主要内容进行控制。

2)项目部项目工程师负责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上道工序未检验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3)所有分承包商和分供应商均应按照此控制程序进行。

4)施工过程检验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可靠。

(A)施工准备活动(包括业主办理的有关手续、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及其技术复核)由项目工程师或技术开发部负责验证,并报监理和业主审批。

(B)工程测量、放线和模板支撑完成后必须进行技术复核,由项目工程师或技术开发部负责检验和书面验证。

附技术复核制度:

为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应按标准规定对重要项目进行复查、校核,主要复查项目内容如下:

(a)建(构)筑物位置:测量定位和标准轴线桩、水平桩、龙门板、轴线标高。

(b)基础(含设备基础):土质、位置、标高、尺寸。

(c)模板尺寸:位置、标高、预埋件、预留孔、牢固程度、模板内部的清理工作、湿润情况。

(d)钢筋混凝土: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现场材料的质量和水泥品种强度等级,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标高、型号、搭接长度、焊缝长度、构件的强度。

(e)砖砌体:墙身轴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

(f)大样图钢筋混凝土柱、屋架、吊车梁及特殊屋面等大样图的形状、尺寸、预制和安装位置。

(g)主要管道:暖气、热力、上下水、煤气及化粪池、检查井的标高尺寸和坡度。

(h)电气:变电、配电位置、高低进出口方向、电缆沟位置、标高、送电方向、

(i)其他: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程度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C)隐蔽工程验收先由分承包商自检,然后由项目部工程师复检,最后报业主或监理验证,须由其他单位参加的验证工作,项目部及时与业主或监理沟通。

(D)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由分承包商自检完后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报项目工程师复检,复检合格后报业主、监理验证,须由质监部门参加的验证应由项目部及时与业主或监理沟通。

(E)特殊过程检验当无例外情况时,执行一般过程的检验或验证,但特殊过程应进行人员鉴定、工艺鉴定和设备鉴定。

(F)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或验证的过程、工序,经项目工程师批准可例外放行,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要及时追回和更换,并且例外放行的产品工序上要做好追溯标识。

(G)凡是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产品、工序不能例外放行。

(10)竣工工程检验控制:

1)竣工工程检验应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符合规定要求后方能进行。

工程质量须项目部自检符合合同要求和国家标准。

具有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的竣工图,并符合技术资料整理的有关规定和归档要求,已经由项目工程师审核合格。

2)项目工程师负责检查各分承包商、分供应商是否达到竣工条件,检查合格后填写竣工报告申请,报业主和监理审批,并按业主和监理要求参加竣工验收各项工作。

3)业主、监理或质监部门对单位工程进行质量综合评定中提出的不合格和使用功能缺陷者,应按“不合格品控制”进行纠正,纠正措施实施后报监理和业主验证。

4)竣工验收一般程序。

(11)施工物资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

1)进货检验和试验的范围: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

2)所有进场物资都必须由现场材料员按照“采购控制”进行物资数量和质量初验,确认合格后将质量验证资料报项目工程师审查,项目工程师审查后,依据项目质量计划和相关施工规范要求提出检

验、试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3)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对物资进行检验和试验。

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资料的正确性有怀疑时;

发现质量保证资料与进货实物不相符时;

项目质量计划所列主要材料及重要物资;

属于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或设计明确规定必须进行检验和试验的物资。

4)根据物资采购及质量要求,质量检验和可分为目测、抽样、全部检验三项,由物资供应部在检验、试验计划中予以明确。

5)若因施工急需,并能及时追回更换的物资,由物资供应部根据民政部提出申请,经项目工程师批准,可在检验和试验前先投入施工。对结构安全有影响的物资不能紧急放行。

6)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由物资供应部报项目工程师审定,

由总包方负责采购的,由物资供应部通知供应商退货,并记入供应商档案;由业主采购的由项目工程师与业主协商处理办法。

1)              分承包商为ISO9001 认证单位的,按照其提供的《质量手册》和其他质量保证文件进行控制,否则,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控制。项目部每月检查分承包商的物资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节                    质量组织机构及检测方法

(1)  质量检测的组织机构,见图8-5:

工程创优计划

工程创优计划

图8-5 质量检测的组织机构图

(2)检验试验方法及检验仪器设备,

(3)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

1)采购的设备由物资管理部门编制采购计划,报项目工程师审批,并建立台帐。分承包商自行采购的设备,其采购计划必须经项目工程师审批,并且建立统一台帐。

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进行校准状态标识。

3)应每月组织对分承包商使用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4)分承包通过ISO9001 质量认证的,按其质量手册及质量保证文件进行控制,否则,按本控制办法进行。

(5)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

1)材料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场物资进行标识,标识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定四种状态。对经检验和试验后不合格物资,应实施隔离。

2)施工过程需进行检验和试验的中间产品和工序结果,以及单位竣工结果,其检验记录作为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应遵照《施工过程检验控制、竣工工程检验控制、质量记录控制》中有关要求执行。

3)由项目工程师健全各类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办法,责任落实到人。

4)项目部应每月对分承包商负责的进货物资、施工过程及半成品,成品检验、试验状态及其标识进行监督,并形成记录。

5)对已取得ISO9001 质量认证的分承包商,可按照其提供的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其进行控制、检查。否则,按本控制要求执行。

(4)不合格品控制

1)由项目工程师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不合格品分类和职责权限。

2)对已取得ISO9001 认证的分承包商,按其《质量手册》提供质量保证条款进行控制,否则,按本控制进行。

3)不合格品控制包括不合格进场物资、施工过程中不合格品。

4)不合格控制的流程为:发现不合格品(填报不合格品记录)→评审(由质量管理部或项目工程师组织)→处置→验证。

5)不合格品处置方法包括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拒收或报废,降级改作它用。

6)本工程不允许让步接收。

(5)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

1)项目部在对不合格品处理时,应分析产生原因,制定必要的纠正措施,并对其实施进行有效控制。

2)纠正措施工作流程:

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验证。

3)对不合格品采取的纠正措施,由质量管理部制定,项目工程师批准,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失的需经业主和监理批准和验证。

4)项目部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潜在不合格原因和苗头预防措施,由质量部制定,项目工程师批准,同时由质量管理部编制月底质量简报,报送业主和监理。对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

第五节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工序质量检查程序控制,见图8-6:

 

图8-6 工序质量检查程序控制图

(2)技术资料质量检验程序控制,见图8-7:

 

图8-7 技术资料质量检验程序控制

(3)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见图8-8:

 

图8-8 模板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4)钢筋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见图8-9:

工程创优计划

图8-9 钢筋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5)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见图8-10:

工程创优计划

图8-10 混凝土工程质量程序控制示意图

(6)砌筑质量程序控制图,见8-11:

 

图8-11 砌筑质量程序控制图

 

第六节  搬运、贮存、成品保护和交付控制

6.1 搬运

(1)搬运前应验证物资标识,凡无标识或标识不符的物资不得搬运。

(2)对超高、超长、超限和特殊物资搬运应编制专题搬运方案,经项目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同时对有关人员检查上岗和组织培训。

(3)搬运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省等有关特殊物资搬运要求执行,注意保证安全。

6.2 贮存

(1)由仓库管理员制定贮存管理办法,经项目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贮存一般流程:→验证登记→保管→防护→分发

6.3 防护:

(1)防护范围包括施工现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未完工程的防护,工程交付前的防护。

(2)由工程部负责建立防护管理办法,报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办法中应包括:防护范围、防护措施、防护职责。

(3)防护过程中应注意工序交接、过程交接、分承包商交接等过程,必须确保产品进行了有效防护。

(4)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是一次成优的关键环节,鉴于本工程施工跨度大、管理难的特点,成品保护尤为重要。成品保护的职责,分工及具体的措施是落实成品保护的关键。

1)成品保护的职责

(A)项目经理:组织对完工的工程成品进行保护。

(B)项目工程师和项目副经理: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或方案;对保护不当的方法制定纠正措施;督促有关人员落实措施。

(C)材料员: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制成品进行保护。

(D)班级负责人:以本道工序产品进行保护;本道工序产品交付前进行保护。

2)成品保护的分工

(A)原材料存放、场内搬运的保护由材料负责。

(B)加工产品在进场之前由加工单位保护,进厂后由材料员负责保护。

(C)工序产品在验收之间,由该工序的班组负责保护,验收后下道工序班组负责人负责保护。

(D)最终的工程产品由项目经理指定人负责保护,直到产品交付为止。

3)成品保护措施

(A)堆放场地要求。场地要求:地基平整、干净、牢固、干燥、排水通风良好、无污染。装饰用成品应堆放在室内场地,钢筋制品、混凝土构件及金结构制品,原埋件等可堆放在室外。所有成品应按方案指定位置进行堆放、运输方便。

(B)成品堆放控制。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平直、下垫木;叠层堆放,上、下垫木;水平位置上下应一致,防止变形损坏;侧向堆放除垫木外应加撑脚,防止侧覆。成品堆放地应做好防霉、防污染、防锈蚀措施。

(C)成品运输。要做到车厢清洁,干燥,装车高度、宽度、长度符合规定,做科学合理;装卸做到轻卸,捆扎牢固,防止运输集装散落,损坏。

4)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成品保护。

(a)钢筋绑扎成型的成品质量保护

钢筋按图绑扎成型完工后,应将多余钢筋,扎丝及垃圾清理干净。接地及预埋等焊接不能有咬口、烧伤钢筋。

木工支模及安装预留、预埋、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基础、梁、板绑扎成型完工的钢筋上,后续工种、施工作业人员不能任意踩踏或重物位置,以免钢筋弯曲变形。

木工支模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完工,作业面上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

模板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如发现污染应及时清理干净。

(b)模板保护

模板支模,木模内活完后应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锤敲打模板、支模,以免影响质量。

模板侧模不得堆靠钢筋等重物,以免影响质量 。

禁止平台模板面上集中堆放重物。

混凝土浇筑时,不准用振动棒等,撬动模板及埋件,混凝土应反锹入模,以免模板因局部荷载过大造成模板爱压变形。

模板安装成型后,就派专人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c)混凝土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方案要求进行覆盖保护。冬雨期施工成品,应按冬雨期要求进行覆盖保护。混凝土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应按方案规定确保间隔时间和养护期。

不得随意开槽打洞,安装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不得重锤重物击打混凝土面。承重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

(E)砌体成品质量保护

(a)需要预留预埋的管道铁件,门窗框的安装应与砌体工序有机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b)砌体完成后按标准要求进行养护,冬雨期施工按要求进行覆盖保护,保证砌体成品质量。

(c)砌体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干净,保证外观质量。

(d)不得随意开槽打洞,重物重锤击撞。

(F)楼地面成品保护

(a)水泥砂浆及块料面层的楼地面,应设置保护栏杆,到成品达到规定强度后方能拆除,成活后建筑垃圾多余材料应及时清理干净。水泥砂浆、地砖等硬块料贴在楼地面,不允许方带棱角硬材料及易污染的油、酸、水泥等物料。

(b)下道工序进场施工,所堆施工范围楼地面进行覆盖保护,对油漆料、砂浆操作面下,楼面应敷设放污染塑料布,操作架的钢管座设垫板,钢管扶手挡板等硬物应轻放,不得抛敲撞击楼地面。

(G)门窗成品质量保护

(a)门框安装后,应按规定设置拉档,以免门框变形。

运输车道进出口的门框二边应订槽型防护挡板,同小车高度一致,以免小车碰坏门框。

(b)不得利用门窗框销头,作架子横档使用。

窗口进出材料应设置保护挡板,覆盖塑料布防止压坏、碰伤、污染等。

(c)施工墙面油漆涂料时,应对门窗进行覆盖保护。

作业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不得碰撞挤压门窗。不得随意在门窗上敲击、涂写或打订、持物。门窗开启,应按规定扣好风钩、门碰。

(H)交工前成品保护措施

(a)为确保工程质量美观,达到用户满意,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大小及楼层高低,在装饰安装分区或分层完成成活后,应专门组织专职人员负责成品质量保护,值班巡查,进行成品保护工作。

(b)成品保护值班人员,按项目部指定的保护区或楼层范围进行值班保护工作。

(c)成品保护专职人员,按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质量保证计划中规定的成品保护职责,制度办法,做好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成品检查工作。专职成品保护值班人员工作到竣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后终止。

(d)在工程未办理竣工移交手续前,任何人不得在工程内使用衣帽间、设备及其他一切设施。

(e)对于原材料、制成品、工序产品、最终产品的特殊方法应由方案编制者在施工方案中予以明确。

(f)当修改成品保护措施,或成品保护不当需整改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制定作业指导书,交成品保护负责人执行。

6.4 交付

(1)交付一般流程

提出交付报告(分承包间)→预验收(项目部)→正式验收(业主、监理、质监、设计方)→验收证明

(2)交付包括工程产品交付和工程技术资料交付。

(3)在交付中,由业主、监理或质监产品提出的不合格项按照不合格控制进行纠正。

8.6.5 对已取得ISO9001 认证的分承包商,严格按照其提供的《质量手册》和有关质量保证文件资料进行监督检查,否则,执行本控制要求。

9.6.6 项目部每月应组织一次对各班组的检查,并形成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第七节     质量记录控制

(1)本工程所有质量记录严格按照国家及浙江省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2)项目部应建立质量记录控制具体办法,办法中应包括:记录填写、标识、收集、编目、档案管理、贮存、处理等内容。

(3)本工程中所有质量记录为受控资料,不得任意涂改损伤。

(4)本工程质量记录采用文字、照片、录像、电子媒体等方式。

(5)项目部每天做施工日记,内容主要包括:

当天天气记录,现场作业人数统计及分类,发现的质量问题等。

第八节     质量培训控制

(1)由项目工程师根据工程具体要求编制培训计划,由质量管理部落实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包括:学习质量计划、岗位培训、特殊过程和新标准、新技术应用培训等。

(3)所有培训均应形成记录。

(4)质量管理部检查所有分承包商持证上岗情况,并形成记录,对无上岗证人员必须强制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九节     服务控制

(1)在工程交付后由项目工程师编制服务计划,落实服务机构和人员。

(2)服务包括质量回访、技术回访以及对业主有关操作人员技术培训。

(3)在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合格控制流程进行纠正。

(4)服务完成后应报业主验证,并形成记录。

(5)工程回访和维修服务具体措施

工程回访和维修亦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延续,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应调查掌握工程质量情况,了解业主的要求,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为确保工程质量做好竣工后的服务工作。

保修期限和范围

1)保修范围:将严格按照最新规范对整个工程进行保修。

2)保修期限: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执行。

3)工程回访:在工程保修期内每月回访不少于一次,收到建设单位维修通知后两天之内及时到建设单位了解情况,做好维修工作。

4)工程回访或维修时,由生产主管部门建立本工程回访维修卡,根据情况安排回访计划,确定回访日期。

5)维修人员由公司派出生产主管部门主管应对维修负责人及维修人员按维修任务中所有内容进行维修工作。当维修任务完成后维修负责人将工程管理部门或业主确定的维修任务书返回工程部门。

6)测量工程:平面控制网按二级精度等级控制。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由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测桩点,必须经过核算校测合格,并办理了交接手续后,才能作为测量依据。角度测量和轴线投测采用DJ2 经纬仪和全站仪进行轴线投测,传递高程点应往测,同一层平面每施工区段不得少于三个测设点,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测点作校核。测量作业人员做到100%自检要求。

沉降观测点进行由专业施工队伍完成,项目部予以积极配合。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按设计要求施工,并按规范要求的时间间隔定期测量。

第十节   质量统计计划应用控制

(1)由项目工程师制定具体统计技术应用计划,计划中应包括

资料收集办法、统计人员培训中、统计技术应用以及统计技术成果等。

(2)一般情况下,在分析质量问题时,采用因果分析图、直方图,在评定检验批质量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在对获取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时,采用调查表、排列图等。

(3)统计技术应用贯穿工程施工始终,对得到的结论应严格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执行确保工程质量。

(4)统计技术应用后形成记录。

 

第十一节    质量管理和实施要求

⑴所有进场管理人员都必须先进行规范标准、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学习,方可进行工作面。

⑵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质量计划中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进行工作。

⑶所有分承包商和分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部和业主监理的指令、管理要求进行施工。

⑷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样板制”、“质量一票否决制”、“工序管理点控制制度”、“质量预控制度”、“PDCA 工作制度”、“技术复核制度”。

⑸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工作会议,坚持每周例会,坚持质量巡查,坚持检查制度。

⑹项目部每月编印一期工程质量通报。

第十二节    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1.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1 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墙模板: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

防治措施:

1)墙底部设定位板条及黏贴海棉条,防止偏位、漏浆。

2)墙上口应拉线支模,并设定位卡,两侧斜撑要牢固。

(3)楼板模板

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防治措施:

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格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格栅面平整,不允许随意减小或加大间距。

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板模按规定起拱。

1.2 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分辨率,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度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对于板筋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梅花形放置,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板底露筋,上层板筋应加马凳。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钢丝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按规定检查钢筋的绑扎质量,绑扎缺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为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值班,纠正和修复因混凝土工操作时对钢筋的践踏。混凝土振捣时发现钢筋移位立即纠正,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在现浇板的中部和与梁的交接处。

5)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

(A)产生竖向钢筋偏位的原因:

(a)墙柱的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倾斜,造成个别构件连同竖向钢筋倾斜和偏移。墙柱模板位置不准确或模板不垂直,同样会样生钢筋偏移现象。

(b)柱子上部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各竖向钢筋出现不规则的移位。

(c)浇筑混凝土时,用混凝土输送泵单方向下料时,将墙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成排钢筋移位。

(B)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a)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墙、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b)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带料斗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浇捣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c)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墙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剪力墙钢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1.3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用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时应予填封,钢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

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产生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漏振。

预防措施:

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

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根端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筑前对墙柱根端、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等。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

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 和2m 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 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棉条或橡胶软管。

7)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

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8)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

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9)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0)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烂根。

11)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2)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A)麻面:

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抹平。

(B)蜂窝、露筋:

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C)孔洞:

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涂纯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压力灌浆。

(3)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4)泵送混凝土:

1)混凝土输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

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宜大于10m 以抵消反堕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内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

3)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适当减小,混凝土泵管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应避免垂直向下装置方式,以防止离析和混入空气,对泵送不利。

4)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

5)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

6)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7)最初泵出的砂浆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

8)泵送过程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混凝土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使用预拌混凝土要做好坍落度抽查记录。

1.4 砌体工程:

(1)墙身轴线位移

造成原因:

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顺一致的要求。

(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

造成原因:

在立皮数杆(或框架柱上画水平线)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

(3)墙面游丁走缝

造成原因:

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砌前没有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撂底时没有把竖缝排列均匀或没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相重合而造成游丁砖,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没有在沿墙面每隔2m 间距左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4)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

造成原因:

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

(5)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

造成原因:

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侧砖或立砖斜砌(60°)顶贴挤紧。

1.5 电气部分

(1)封闭插接母线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12-1:

表12-1

(2)扣压薄钢管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煨弯处出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其原因及解决办法有:使用手板煨弯器时,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使用液压煨弯器或压煨变管机时,模具有配套,管子的焊缝应在侧面。

2)暗配管路弯曲过多,敷设管路时,应按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沿最近路线敷设,不绕行弯曲处可明显减少。

3)预埋箱、盒、支架、吊杆歪斜,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

4)剔埋箱、盒出现空鼓和收口不好时,应在稳定箱、盒时将其周围灌满灰浆,收好后再穿线,安装器具。

5)明配管、吊顶内或护墙板内配管、固定点不牢。固定点间距过大或不均,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靠,档距应处理均匀。

6)暗配管路堵塞,配管后应及时扫管,发现堵管及时修复。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把管口堵严实。

7)管口不齐有毛刺,断管后未及锉口,应用锉刀把管口锉平齐,去掉毛刺再配管。

8)箱、盒与螺纹接头应按操作工艺进行,否则造成电气接地不良,管与管连接时,扣压器应配套使用,否则会产生管子连接松动,电气接地不良等质量问题。

9)预制圆孔板上配管,如为焦渣垫层,管路需用混凝土砂浆保护,素土内配管可用混凝土砂浆保护,也可缠两层玻璃丝布,刷三道沥青漆加以保护。在管路下先用石块垫起50mm 的高度,尽量减少管子接头,管箍丝扣连接处应涂抹铅油,缠麻拧牢。

(3)电缆桥架安装:

1)支架与吊架固定不牢,主要原因是金属膨胀螺栓的螺母未拧紧或者是焊接部位开焊,应及时将螺栓上的螺母拧紧,将开裂处重新焊牢,金属膨胀固定不牢或吃墙过深或出墙过多,钻孔偏差过大造成松动,应及时修复。

2)支架或吊架的焊接处未做防腐处理,应及时补刷遗漏处的防锈漆。

3)保护地线的线径和压接螺钉的直径不符合要求,应全部按规范规定执行。

4)线槽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对穿越部位的线槽做处理,过变形缝的线槽应断开底板,并在变形缝的两端加以固定,保护地线和导结应留有补偿足够余量。

5)线槽接槎处不平齐,线槽盖板有残缺,线槽与管连接处的护口破损遗漏,暗敷线槽未做检修人孔,应调整并加以完善。

6)导线连接时,线芯受损,缠绕圈数和倍数不符合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涮锡不饱满,绝缘层包扎不严密,应按照导线的连接要求重新进行导线连接。

7)线槽内的导线放置杂乱无章,应将导线理顺并放置平直,后绑扎成束。

8)竖井内配线未做防坠落措施时,应予以补做。

9)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应分开绑扎,分区敷设。

10)切割钢结构或轻钢龙骨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加固补焊。

(4)配电箱、柜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配套电箱(盘)的标高或垂直超出允许偏差是由于测量定位不准确或者是地面高低不平造成的,应及时进行修正。

2)盘面电具、仪表不牢固、平正或间距不均、压头不牢、压头伤及线芯,多室导线压头未装压线端子,闸具下方未装卡框时,将螺钉不紧的应拧紧,间距应按要求调整均匀,找平整,伤线芯的部分应剪掉重接,多室线应装上压线端子,卡片框应及时补装。

3)接地导线截面不够或保护地线截面不够,保护地线串接,对这些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法及技术问题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纠正。

4)盘后配线排列不整齐,应按支路绑扎成束,并均匀固定在盘内。

5)配电箱(盘)缺少零部件,如合页、锁、螺钉应配齐,采用水泥砂浆将空鼓处填实抹平。

6)配电箱内二层板与进、出线配管位置处理不当,造成配线排列不整齐,在安装配电箱时应考虑进出线配管管口位置应设置在二层板后面。

(5)避雷接地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接地体

(A)接地体埋深或间隔不够,按设计要求执行。

(B)焊接面不够,药皮处理不干净,防腐处理不好,焊接面按质量要求进行纠正,将药皮敲净,做好防腐处理。

(C)利用基础、梁柱钢筋搭接面积不够,应严格按质量要求去做。

2)支架安装

(A)支架松动、混凝土支座不稳固,将支架松动的原因找出来,然后根据松动原因将支架固定牢靠。

(B)支架间距(预埋铁件)间距不均匀,直线段不直,弯曲超出允许偏差。

(C)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等质量缺陷现象,重新补焊直到无上述质量缺陷的出现为合格。

(D)焊接处药皮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将焊接处药皮处理干净,补刷防锈漆。

3)防雷引下线暗(明)敷设

(A)焊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气孔及药皮处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B)漏刷防锈漆,应及时补刷。

(C)主筋错位,应及时纠正。

(D)引下线不垂直,超出允许偏差,引下线应横平竖直,有偏差的安装部位应及时纠正。

4)避雷网敷设

(A)搭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规定及时修补更改。

(B)避雷防锈漆不均匀或有漏刷处,不均匀处应刷均匀,漏刷处应补好。

(C)避雷线不平直,超出允许偏差,调整后应横平竖直,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D)卡子螺钉松动,应及时将螺钉拧紧。

(E)变形缝处未做补偿处理,应补做。

5)避雷带与均压环:

(A)搭接面不够,焊口有夹渣、咬肉、纹、气孔等质量问题,应按规范要求修补更改。

(B)塑钢窗、铁栏杆接地引线遗漏,应及时补接接地引线。

(C)圈梁的接头未焊应进行补焊。

6)避雷针制作安装

(A)焊接处不饱满,焊药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及时予以补焊,将药皮敲净,刷上防锈漆。

(B)针体弯曲,安装的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将针体重新调直,直到符合要求后再安装。

7)接地干线安装

(A)扁钢不平直,应重新进行调整。

(B)接地端子漏垫弹簧垫,应及时补齐。

(C)焊口有夹渣、咬肉、裂纹、气孔及药皮处理不干净等现象,应按规范规定修补更改。

8)漏刷防锈漆处应及时补刷。

9)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保护距离不符合规定,其距离不大于3m,当小于3m 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石子地面。

10)利用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时,除主筋截面不得小于90mm2,其焊接方法可采用压力埋弧焊、对焊等,机械方法可采用冷挤压、丝接等,以上接头处做防雷引下线,但需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第十三节  预防渗漏技术措施

(1)地下结构防渗漏:

1)防水混凝土配料按重量配合比准确称量。

2)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掺加外加剂时,最后加入并延长1~1.5min。

3)模板要求拼缝严密,支撑牢固,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套管及埋于结构中的管道等应加焊止水片或止水环,并须满焊。

4)防水混凝土运输后出现离析应二次搅拌,浇灌高度超过2m 的应设串筒,溜槽或开门子板下料。混凝土应分段、分层均匀连续浇灌,并用机械振捣密实。

5)混凝土浇灌宜不留设施工缝,必须留设时,经与设计单位商 量,采用有效措施,按设计要求施工。

6)结构防水混凝土底板与立墙、立墙与立墙交接处应作成八字倒角,倒角边长不小于200mm。

7)柔性防水层做保护层,迎水面立面用柔性保护层(聚笨泡沫板),平面应刚性保护层(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8)结构混凝土自防水要求

(A)外加剂应满足混凝土的抗渗、减水、膨胀、密实、抗裂等性能。

(B)结构宜采用变形钢筋,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当直接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保护层厚度小于50mm。

(C)施工缝的止水设置可采用膨胀橡胶止水条或金属止水带。

(D)地下工程节点部位采取增强、多道设防和切实密封的措施。

(E)垫层强度等级不低于C10,厚度不小于100mm。

9)柔性防水层要求

(A)在平整的结构上可直接涂刷涂料防水层,若在结构层上做找平层,找平层宜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厚度不小于20mm 的防水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

(B)外防外贴(涂)法,在垫层与立墙交角处应做成半径为50mm 的小圆角,并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 的附加增强层。

(C)立墙迎面的柔性防水层采用砌筑120mm 砖墙做保护层。

(2)外墙防渗漏

外墙渗漏是目前建筑业普遍存在的一大质量通病。每年的雨期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很多高层建筑的外墙严重渗漏,破坏了高档内装修,给建设单位和用户带来重大影响,也给施工单位的形象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对此加以高度重视。

外墙门窗周围防渗漏是外墙防渗漏的重点难点。

1)重视砌体质量,把干砌体材料浸水、砂浆强度及砌体灰净饱满作为重点来抓。墙休砌好后,施工人员及质检员详细检查墙体是否有裂缝,然后再抹外墙底灰。

2)砌筑砂浆应选洁净的中砂,严格按配合比配制砂浆,严禁用泥砂、石粉砌墙,确保砂浆强度及提高抗渗性能。

3)外墙脚手架连墙杆、悬挑脚手架钢管处砌墙时留洞,拆架时将墙内钢管全部拆除,再用细石混凝土分二至三次堵洞。

4)现浇混凝土外墙拆模后在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处凿成喇叭口中,

用掺入膨胀剂的砂浆堵好。剪力墙根部与楼面连接的施工缝以及女儿墙、阳台板等连接的施工缝,必须全部仔细检查,发现局部有麻面、裂缝、夹渣用水灰比0.45 的水泥浆一道,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或用1︰2 水泥砂浆分层抹平、压光和压实。

5)穿外墙管道周边应用砂浆堵实,外饰面做完后沿管周打上玻璃胶,预埋套管必须做成内高外低,形成泛水。

6)外墙抹灰的接槎,应留在与墙柱、墙梁、剪力墙和楼面的接缝处错开300~500mm 的倍位。

7)混凝土结构面与填充交接处蒙一层不小于300mm 宽的点焊网,可以避免受温度影响收缩不均而产生开裂所引起的渗漏。

8)考虑到窗下框塞缝密实,因此,窗框在安装前必须先用掺有膨胀剂的防水砂浆填塞下框凹槽,但不能填满,应预留约10mm 左右空隙,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安装窗框。门窗框与墙空隙要保证在2.0~2.5cm 之间,待框洞口四周冲冼干净后方可用掺有适量膨胀剂的干硬性防水砂浆分两层挤实、压光,不得用落地灰堵缝,然后在外侧涂刷防水胶两道。门窗框与墙的空隙要严格填堵密实,这是防止渗水的关键。

9)窗台抹灰内高外低,外窗台保证有20%的坡度。外墙窗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均在上面做流水坡度,下面做滴水槽或鹰嘴,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10mm。加强铝合金门窗自身质量的检查,所有接缝、螺钉腿均要涂玻璃胶,认真封闭,消除一切可能导致渗水的缝隙。

10)加强对窗框四周堵缝工作的交接检。每个窗堵缝完后均应由专职质检员验收,合格后质检员签字方可进入下一道程序。

(3)主体施工时

1)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2)尽量不在外围竖向结构,特别是墙、栏板上留施工缝。用掺适量微膨胀剂的防水混凝土或防水砂浆,堵实外墙上预留的设备孔洞等所有孔洞。

3)外墙打底用砂浆的强度要够,并应掺加适量防水剂,对于抹灰超厚的地方,还应加挂钢丝网分层抹灰。

4)外墙面饰不能空鼓,接缝不能有裂纹、砂眼或破损。

(4)厕所防渗漏

1)底板及上返的一段墙要作防水处理,做地面防水前必须先检查管道是否安装完毕,管道结构层留洞专人吊模,洞口凿成喇叭口,补前凿毛,刷浆分两次入模,第一次浇2/3,第二天补浇1/3。预留洞补完卫生间内蓄水检验无渗漏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应返工重做。

2)厕所的楼板施工完毕,要做蓄水试验,一旦发现渗漏,要尽早处理。

3)地面应坡向地漏方向,坡度为1%-3%,地漏口标高应低于标高不小于20mm。

4)地面标高应低于门外地面标高不小于20mm。

5)地面及墙面找平层均采用1︰2.5~1︰3 水泥砂浆。

6)墙面的防水层应由顶层做到地面,地面为刚性防水层时,应在地面与墙交接处预留100mm×10mm 凹槽,嵌填防水密封材料。地面柔性防水层应覆盖墙面防水层150mm。

7)洁具、器具等设备沿墙周边和门框、预埋件、穿过防水层的螺钉周边均应采用高性能密封材料密封。

8)柔性防水层上,应先做水泥砂浆保护层,后做面层。

9)地漏口周围,直接穿过墙地面或墙面防水层管道及预埋件的周围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宽10mm,深7mm 的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地漏离墙面净距离宜为50~80mm。

10)卫生间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需蓄水检验24h,当无渗漏后方可进行工序的施工。

(5)屋面防渗漏

1)在屋面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连续浇筑混凝土不留施工缝,并加强养护,确保混凝土结构不开裂,从而不留渗水隐患。屋面和女儿墙结构施工完后,清除杂物,结构层清除干净后用水冲洗,并认真检查有无渗漏,一旦发现要认真处理到不渗漏为止,然后再做保温层和防水层。

2)屋面防水层施工前,所有凸出屋面的管道必须安装完毕,管道与预留孔洞口的施工方法是先将洞口凿成喇叭形,上小下大,并进行凿毛处理,提前一天浇水湿润,刷素水泥浆一道,1h 后开始浇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比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内掺10%UEA 微膨胀剂,混凝土浇筑后加强养护,屋面施工洞口补完后,24h 蓄水10cm,无渗漏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檐口、女儿墙泛水处的收口,应增加1~2 道防水附加层或用密实材料封严。

4)屋面坡向必须按设计在地漏周围直径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并用防水涂料或密实材料涂刷,其厚度不小于2mm,地漏与混凝土基层的接缝处应留宽20mm,深20mm 的凹槽,嵌填密封将接口处封严。

5)防水层材料的厚度、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所选厂家、料必须经过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认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