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生产计划

目 录

前 言...................................................... 1

1货运生产计划的内容........................................ 2

1.1运输量计划............................................ 2

1.2车辆计划.............................................. 2

1.3车辆运用计划.......................................... 2

2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3

2.1运输量计划的编制...................................... 3

2.2车辆计划的编制........................................ 4

2.3车辆运用计划的编制..................................... 5

3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9

3.1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内容................................. 9

3.2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类型................................. 9

3.3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 9

4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前 言

货运生产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运输生产的纲领。汽车货运生产计划由运输量计划、车辆计划和车辆运用计划三部分组成。其中,运输量计划和车辆计划是货运生产计划的基础部分,车辆运用计划是车辆计划的补充。运输量计划表明社会对货物服务的需求,车辆计划和车辆运用计划则表明运输企业能够提供的运输生产能力。

编制货运生产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在需要与可能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即根据货物运输市场的运输需求变化以及企业的运输能力,来确定本企业计划年度、季度或月度的运输量计划;根据企业运输量计划的具体要求,计算出计划期应配备的运输车辆的数量、车型及其装载能力等,确定车辆计划;借助于车辆运用指标,计算车辆运用水平和车辆生产率,确定车辆运用计划。

1货运生产计划的内容

1.1运输量计划

运输量计划以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的上年度的成绩、本年度及各季度的计划值以及本年度计划与上年度实绩之间的比较等内容。

运输量计划的指标主要有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货运量包括零担货物量,合同货物量,集装箱货物量和特种货物量。货物周转量包括零担货物周转量,合同货物周转量,集装箱货物周转量和特种货物周转量。

1.2车辆计划

车辆计划是企业计划期内的运输能力计划,主要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营运车辆的类型以及各类车辆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平均运力。它是衡量企业运输生产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车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类型,年初、年末及全年平均车辆数,各季度车辆增减数量,额定吨位等。

1.3车辆运用计划

运输量计划中所确定的运输任务是否能够如期完成,不但与车辆计划所确定的车辆有关,还与车辆运用效率有直接关系。同等数量、同种类型的车辆,若运用效率有高有低,则完成的运输工作量也不会相等。因此车辆计划必须与车辆运用计划紧密结合。

车辆运用计划是货运企业在计划期内车辆的各项运用效率指标应达到的具体水平。车辆运用计划是根据运输计划、车辆计划来确定的,是平衡运力与运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成产经营计划、技术计划、财务计划和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辆运用计划由一套完整的车辆运用效率指标体系组成,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最后可以求出车辆的计划运输生产效率。其指标包括营运总车日,平均营运车辆数,平均总吨位,平均日吨位,车辆完好率,车辆工作率,工作车日,平均车日行程,总行程,里程利用率,重车行程,重车行程载质量,重车在质量利用率,货物周转量,托运率等。

2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2.1运输量计划的编制

运输量计划通常可以根据以下资料来制定:

(1)    国家有关产业结构及运输业结构等方面的政策方针。

(2)    运输合同等资料。

(3)    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及可能发生的运输量转移情况。

(4)    公路网的发展情况。

(5)    企业长期计划中的有关指标和要求。

(6)    运输市场调查及预测结果。

(7)    企业的运输生产能力。

运输量的确定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当运力小于运量时,应以车定产。公路货运产业活动中经常存在运力与运量的矛盾。当运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只能通过运输市场的调查确定实载率和平均车日行程后,按照确保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采取以车定产的办法确定货物运输量的计划值。汽车货运企业计划期能够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式2.1:

                           (式2.1)

式中P:计划货物周转量(t·km)

A:平均营运车数(辆)

D:计划期天数(天)

αd:车辆工作率(%)

:平均车日行程(km)

β:里程利用率(%)

:营运车辆平均额定载质量(吨位)

γ:重车在质量利用率(%)

θ:托运率(%)

计划期能够完成的货运量为式2.2:

                                   (式2.2)       

式中Q:计划货运量(t)

    :计划期货物的平均运距(km)

(2)当运力大于社会需求时,应以需定产。即根据运输需求量,决定汽车货运服务供给投入运力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此种汽车货运服务供给应在保持合理车辆运用效率指标水平的基础上,预测投入的车辆数,并将生育运力另作安排。其测算方法如式2.3:

             (式2.3)

式中A′:运输量计划需投入的车辆数(辆)

    P:已定周转量计划值(t·km)

此时的剩余运力为式2.4:

                        (式2.4)

式中:剩余运力(辆)

2.2车辆计划的编制

(1)确定车辆数

平均总吨位是指汽车货运企业在计划期内平均每天实际在用的营运车辆的总吨位数,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总吨位=计划期总车吨位日/计划期日历日数

平均车数和平均总吨位反映的是货运企业在计划期内可以投入营运的运力规模的大小,不能等同于企业拥有的车辆数和吨位,其区别在于是否投入营运。平均车数和平均总吨位是整个车辆计划的主要数据。

编制车辆计划时,年初车辆数及吨位根据前一统计期的实有数据列入。对于这些车辆,首先应对其技术状况进行鉴定。对于性能低、燃油耗费高、维修频繁的车辆,应考虑是否需要淘汰。再根据编制的运输量计划和预测的运输需求资料,研究原有车辆在类型上的使用程度:哪些类型的车辆多余,哪些类型的车辆不足,最后确定其应该增减的数量。

(2)确定车辆增减时间

增减车辆的时间通常用“季中值”法确定,即不论车辆是季初还是季末投入或退出营运,车日增减计算均以季中间的那天算起。为简化工作,可采用下表中的近似值作为计算各季度车辆增加后或减少前在企业内的保有日数。如表2.1

表2.1车辆保有日数

2.3车辆运用计划的编制

车辆运用计划编制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各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值。各指标的确定应该科学、合理、可行、先进而又留有余地为原则,应能使车辆在时间、速度、行程、载质量和动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为组织汽车货运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反之,不切实际的指标必然直接影响运输计划的顺利贯彻执行。

编制车辆运用计划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顺编法和逆编法。

(1)      顺编法是以“可能”为出发点,即先确定各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在此水平上确定计划可完成的运输工作量。其具体计算过程是:首先根据计算汽车运输生产率的顺序,逐项确定各项效率指标的计划数值,如工作车日数、总行程、重车行程载质量等;再计算保持相同水平时,可能完成的运输工作量;最后与运输计划相对照,如果符合要求,表明可以完成任务,就可根据报告期的统计资料和计划期的货源落实情况,编制车辆运用计划。如果计算的结果与运输量计划有较大差异,特别是低于运输量计划时,则应调整各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直至两者基本相等时,才能据以编制车辆运用计划。

运用实例:某汽车货运企业第一季度平均营运车数为80辆,额定载质量均为5吨,经测算,全年平均车辆完好率为90%,工作率为88%,技术速度50km/h,工作车时利用率为80%,平均日出车时间为10小时,里程利用率为70%,重车在质量一用率100%。运输计划中列示的平均运输距离为80km,货物周转量为8200000t·km。根据这些资料,确定各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计划值。

解: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编制车辆运用计划的各项指标,如表2.2:

表2.2车辆计划指标

根据上表对车辆运用指标计划值的计算,该货运企业可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为8568000t·km,与已定运输量计划指标8200000t·km对照,略有超额,符合要求,可据此编制车辆运用计划。

(2)      逆编法是以“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既定的运输工作量来确定各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必须达到的水平。各指标值的确定必须通过反复测算,保证其有完成运输任务的可能;同时也要注意不应完全受运输量计划的约束,若把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计划值压得过低,则会抑制运输生产能力的合理发挥。

运用实例:某汽车货运公司某年第一季度运输量计划中确定的计划货物周转量为7200000t·km,货运量为91125t,车辆计划中确定的营运车辆数为80辆,额定载质量为5吨,完好率95%,工作率80%~90%,平均车日行程为220~240km,里程利用率为70~80%,重车在质量利用率为90%~100%,托运率为30%。用逆编法编制车辆运用计划。

解:主车产量=7200000×(1-0.3)t·km=5040000t·km

    总车吨位日=80×90×5=36000车吨位日

    车吨位日产量=计划期主车完成周转量/同期总车吨位日=5040000/36000=140t·km

即第一季度每一个车吨位日必须完成140t·km的周转量才能完成运输量计划。

车吨位日产量的另一个计算公式:式2.5

车吨位日产量=    (式2.5)

现在来根据这个公式确定车辆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和重车载质量利用率的值,使车吨位日产量达到140t·km。

现拟定四个组合方案,如表2.3:

表2.3组合方案

这四个方案是综合考虑前期统计资料、本期预测资料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得出的。第一个方案满足条件,但是重车载质量利用率的值过高,实现的难度太大;第二个方案重车载质量不满足要求;第三个方案符合要求,第四个方案车吨位日产量达不到要求。通过比较,我们选择第三个方案。则可完成的运输工作量为:

P=90×80×5×0.88×240×0.75×0.9×[1/﹙1-0.3﹚]t·km

=8146285.714t·km

测算出的总周转量8146285.714t·km大于运输量计划确定的周转量7200000t·km,可以确保完成第一季度的运输任务。据此编制的车辆运用计划如表2.4:

表2.4车辆运用计划表

3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3.1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内容

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运输生产计划的继续。运输生产计划然按年、季和月安排了生产任务,但是它只是粗略的、纲领性的生产目标,不可能对运输生产的细节作出细致的安排。车辆运行作业计划规定了每一辆车在一定时间内应该完成的运输任务、允许的作业时间、必须达到的效率指标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所以它是有计划地、均衡地组织企业日常运输生产活动,,建立正常生产秩序,按期完成生产计划,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也是工作人员进行生产活动的准绳。

3.2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类型

(1)长期运行作业计划。使用与经常性的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任务,如煤炭运输,也适用于零担班车。通常其行驶线路、起讫点、停靠站点、运输量及货物种类等都比较固定。计划执行期间有一旬、半月、一个月及数月。

(2)短期运行作业计划。该计划适应性强,主要使用与装卸点较多、流向复杂、货物种类比较繁多以及当天不能折返的货运任务。计划期一般为三日、五日等。其计划工作量大,要求有较高的车辆调度水平。

(3)日运行作业计划。主要使用于货源多变、货源情况难以早期确定和临时性任务较多的货运任务,并且仅安排次日的运行作业计划。例如,城市地区货运计划可采用这种形式。日运行作业计划编制频繁,工作量较大。

(4)运次运行作业计划。通常适用于临时性或季节性、起讫点固定的往复式的运输线路。短途大批量货物运输任务,如粮食入库、工地运输、港站短途集散运输等,常常采用这种计划形式。

3.3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编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必须以运输市场调查和预测资料为基础,并结合企业内部生产能力以及车辆技术状况。其主要依据有月度货运任务和已经接受的托运计划、运输合同;运输市场及货物流量、流向、流时等的调查预测资料和长期运输合同;计划期的出车能力和装卸货地点的装卸能力;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各项技术参数;车连更运用计划中车辆运用效率指标的要求;运输服务区域计划期内的道路交通状况和气象情况。

编制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货源比较充足时,要编制好车辆运行作业计划,以保持良好的运输生产秩序,不失时机的完成尽可能多的运输任务;在货源比较紧张时,也要通过编制合理的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尽可能提高车辆运用效率。

编制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步骤为:

(1)根据货运任务资料确定货源汇总和分日运送计划。

(2)认真核实全部营运车辆的出车能力及出车顺序,逐车妥善安排车辆保修计划。

(3)根据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前期运行作业计划存在的问题。

(4)逐车编制运行作业计划,根据有关资料,合理选择车辆行驶路线,妥善确定运行周期,根据货物种类和性质选配合适的车辆。

(5)核准车辆运行作业计划,交付运行调度组织执行。

4结论

运输在物流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通过编制运输生产计划来规划运输企业的工作秩序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十分必要。因此,进行合理的生产计划编制,提高运输作业的效率,必将对提高物流活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流通产业的运行效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一切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离不开运输。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合理化,所以,在物流过程的各项业务活动中,运输是关键,合理的运输生产计划便对物流运作的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彤焱,孙学琴.运输组织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佟立本.交通运输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 邵振一,董千里.道路运输组织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4] 黄世玲.交通运输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5] 朱新民.物流运输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 张远昌.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第二篇:我国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我国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我国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内容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经营计划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工作的基础,在铁路运输组 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年度计划在计划周期的具体安排,又是组织日常运 输生产活动的依据。铁路货运生产经营包括货运计划和技术计划两部分,其编制 内容、编制流程都相对独立,先由货运计划确定铁路次月承运货源的货物品类、 流量和流向,再根据货运计划提出的运输需求制定技术计划,合理安排机车车辆 的运用。

货运计划与技术计划的执行过程,往往以货运产品的类型来分类进行,不同 的货运产品所执行的生产经营计划是不尽相同的,在此对我国铁路企业推出的既 有货运产品给出简要介绍。既有的货运产品类型较为单调,适应于当前铁路运能 紧张、铁路运输企业尚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对市场进行开拓的现状。

(一)货运计划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是根据货运市场的需求,按照国家的运输政策,结合铁路 运输能力统筹安排的生产经营计划。为了加强计划管理,凡经由铁路运输的货物 都要纳入运输计划,实行计划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简称货运计划)明确规 定了货物的运输数量、运量构成和运输方向。货物运输计划在整个运输计划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铁路货运计划按其实施期限的长短,划分为长远货物运输计划、年度 货物运输计划和月度货物运输计划。

长远货物运输计划和年度货物运输计划是远景规划和年度运输任务,由计划 部门负责编制;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是运输生产供给与运输市场需求在月度中的落 实和执行,由运输、货运部门共同编制。

货运计划的编制分为两大部分,即月度货运计划和日常货运计划。

货运计划编制按月根据货主提报的原提进行审批后确定,日常运营中不能兑 现的部分仍可通过日常计划补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随时办理”,但前提是能 力有富余,对于大多数能力紧张去向,只能等待原计划不能兑现后出现的富余计 划量进行审批。

编制月度货运计划和日常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各 单位、各品类货物和各地区的运量,其实质是铁路运能在各部门、各地区、各类 物资运输需要上的安排和平衡。

(二)技术计划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简称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 定的机车车辆运用计划。为了保证月度货运计划的实现,必须在现有的机车车辆 类型、结构和数量的条件下,编制合理运用机车车辆的技术计划。在一定的固定 设备条件下,铁路所能实现的运输能力将取决于活动设备的数量、类型及分布。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处于能力紧张状态,尤其是一些繁忙干线铁路运输供需 矛盾十分突出,请求车满足率约在30-50%左右。因此,技术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主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为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应拥有多少机车车辆;一 定数量和类型的机车车辆能完成多少运输任务。技术计划按路局制定,主要内容 包括:

(1)使用车和接运重车计划;

(2)卸空车计划;

(3)各区段列车回数计划及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4)工作量计划;

(5)货车运用质量指标及保有量计划;

(6)机车运用指标计划;

(7)站段运输指标计划。

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各铁路局承担的货物运输任务每月都有变动。各站 段车种别的装车数量、装车去向、由外局接入重车的去向、卸车地点、车种别数 量各月都不相同,造成了重车流和空车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变化。制定技 术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在各局之间合理调配机车、分布运用车, 规定空车的正确流向和各区段的行车量及分界站的车辆交接任务,确定各局应完 成的机车、车辆运用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以充分利用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和机 车车辆利用效率,提高运输组织工作效率。

技术计划编制工作在铁道部运输局的统一领导下,各铁路局依据月度货物运 输计划同步进行计划编制工作,每月25日左右编制完毕。

(三)货运产品概况

目前,铁路货物运输产品类型主要包括普通货运产品、五定班列产品、行包 大列产品。

(1)普通货运产品

是铁路最主要的货运产品。其货主以月为单位申报计划,铁路审批后承诺在 规定周期(一个月内)完成运输,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也存在计划落空的情况;

这类运输产品的运价相对较低,运到期限固定,点到点运输速度慢,其平均直通 速度仅20-3 Okm/h;具体装车日期无法确定,只能在日计划中视请车情况和空车 情况确定,因此具体运到时间也需临时通知。

这类运输产品在时间要素(装车、卸车)上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对货主来讲 会影响到生产进度和供销合作等。这也是能力不足的运输结构所造成的。

(2)五定班列

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 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

速货物列车,是新型的货运产品。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 两种组织形式。五定班列运行速度快,运行客车化,全程信息跟踪,手续简便, 致电各站或到各站填写运输服务订单,一个窗口一次办理承运手续,运期有保证, 货物发到时间固定,安全高效。目前五定班列开行数量不多,只能对普通货运市 场起到补充作用。

(3)行包大列

铁路行包运输产品的主要形式包括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主要运输高附加值 的小件快运货物。行邮专列和行包专列均按照旅客列车形式组织,固定发到站和 发到时间,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快,充分体现了铁路运量大、运距长、速度快 和安全性好的运输优势。铁路行包运输依托铁路快捷货运作业站和物流中心,形 成了集仓储、接取送达、分拣、装卸、信息于一体的物流服务产品,较好地满足 了企业和社会的货运需求。

2.1.3我国铁路货运生产计划特点

我国铁路既有的生产计划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适应于我国 当前铁路运输能力紧张,货运需求不能完全满足的现状。当前的车辆运用计划以

及其调配工作不能满足货主所提报的货运需求,铁路企业仅仅关注运输效率的提 高而没有考虑到运输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其主要特点有:

(1)货运计划与技术计划相互制约

既有的生产经营计划中,货运计划与技术计划的编制工作相互独立,技术计 划即车辆调配计划制约着货运计划的执行,货主的货运需求不能完全满足。

(2)市场化水平低

由于运输能力的限制,铁路运输企业当前考虑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能够提升运 输能力,而没有考虑到如何去面向市场,吸引货源。

(3)货运产品种类单一

铁路运输企业所推出的货运产品种类单一,功能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 需求。

(4)申报流程复杂、申请周期长

货主需要先将货运需求进行提报,在提报完成后需要一定的周期进行审批, 而且这个周期较长。在审批完成后仍不能确定运输计划执行的确切日期,由于存 在请车环节,所以在审批完成后仍可能有计划落空的情况发生,铁路货主权益不 能得到有效保障。

(5)产品运价单一

由于我国特殊的铁路运输行政体制,造成铁路货运运价的统一、标准化,不 能完全满足各类货主的需求。

C6)运输设备资源匿乏

各个路局的空车、冗余车、机车资源医乏,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