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工程10.2 20100342048 蒙清新 张光闪

工程10.2 201003420 张光闪

工程10.2 201003420 张光闪

工程10.2 201003420 张光闪

工程10.2 201003420 张光闪

工程10.2 201003420 张光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从温饱不断向小康生活迈进。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着庞大的农民数量,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他们的生活仍旧值得我们密切的关注。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广大农民工。他们默默的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却没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他们仍旧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条件及状况值得我们广泛的关注,他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帮助解决。

关键词:农民工 工资 子女教育 社会保障

农民工,是指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人员。"农民工”这是带有一定歧视的称谓,虽然说,劳动是光荣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同样工作在同一个城市,他们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他们的待遇却是最低的。同样是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却得不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同样是中国公民,差距却是明显的。他们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他们就是农民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各地城市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农村中耕种仅有的一点儿土地,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了。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给家庭创造更好地生活条件。他们离开农村,离开生长的家乡,甚至跨越南北,来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只为那绵薄的工资。他们来到那向往的所谓城市,然而这里并不是他们的家,他们并未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同。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城市的边缘,他们始终没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中。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媒体几各界人们的不断关注,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农民工问题。然而,我国的农民工在两亿以上,

在这么多的农民工中,还有很多农民工生活在困难中,他们生活的根本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对此,我们展开了关爱农民工的调查活动。对调查的结果我们进行客观的分析,下面是我们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建议。

一、工资

首先是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工资。农民工不同于其他的城市员工,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工资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得不到工资或者不能及时得到工资都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地影响。从乡村到城市——他们在城市开始了寻梦之旅。梦总是美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就算不残酷,也是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的。来之前,城市是他们美好的向往,来之后,他们才体会到无尽的辛酸与艰难。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的时代,从小生长在农村,他们没能获得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因为农村的贫穷,所以,他们离开来到城市,然而来到城市也很难摆脱贫穷。在城市里,他们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甚至找不到工作岗位,打工也变得困难。我们的农民工始终是农民工,因为没有文化,更不懂法律,更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正因为如此,农民工在城市中始终受到各种欺辱。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们是淳朴的是憨厚的,他们知道勤勤恳恳的劳动,他们为城市的建设挥洒着汗水,他们为社会兢兢业业的奉献着,他们没有任何怨言,这么可爱的人,你们又怎么忍心欺辱他们呢?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农民工的待遇也是不同的。在工地上,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他们用常人数倍的汗水换来的知识常人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工资。在建筑工地上,他们平均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这已明显的超出八小时制的工作时间。当我们问及对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时,他们只能无奈地苦笑到,不满意又能怎样呢?我们还有选择吗?为了生存和家里人能过上更好地生活,他们只能工作在这里。在这里,有模板工,钢筋工,瓦工,机械工等等。不同的工种的待遇也有一定的差别,模板工的工资平均在70元左右,钢筋工的工资平均在50元左右,瓦工的工资平均在60元左右,而机械工的工资平均只有45元。这些工资只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有时候为赶进度,他们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加班,有时候天不见亮就要起来,经常摸黑才能回家,然而加班费却少得可怜,有时候甚至拿不到一分的加班费。最悲惨的是,有的时候几个月才能领到工资,有的甚至到年底才能拿到自己的工资。工资偏低他们并不在乎,在乎的是只要能拿到工资。因为家里面需要这笔钱,吃饭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老人看病更需要钱。当问到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他们的表情让我很担

忧。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因为他们都不识字,缺乏知识,更不懂得法律。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者最根本的工具,没有劳动合同就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也没有法力依据。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在于农民工自身,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争强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内江市龙岭机械厂,地点为市中区乐贤大道。厂里的员工大多为年轻人,几乎全部为30岁以下,男女工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其中最年轻的一名男工只有16岁。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厂里的待遇有着明显的差异。工资高的可以达到两千多,然而工资低的却只有七八百左右。经常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甚至是少发工资。经常加班,却只能得到很少的报酬。农民工的工资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如果不能得到自己的工资或者是不能及时得到都会给农民工的生活到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关注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情况。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民工的孩子教育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首先看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反应在各方面: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 第二, 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 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 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大约有65% 的适龄儿童 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 第六,部分 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 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这是我一个亲身体会,我的二舅在外打工,由于孩子在家没有人照看学习,所以准备把他的孩子弄到 工作地点学习,但学校的要求相当的苛刻,要有高额的借读费,成绩还必须达到优等以上,尽管他的学习成绩在家乡已经很优秀咯,但还是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所以只好让孩子在自己的家乡读书。由于户口不在当地, 经济条件薄弱,农民工子女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常常疏于管 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 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还有些教师还歧视农民工 子女学

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3.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

长期见不着父母,缺少父母的关心,导致心理发生障碍,很多是由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过于疏于管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孩子的自觉性差。这些在农村随处可以看见。

(二)、解决对策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增大对农民工子女学习的补助,让农民工子女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让更多的人关心农民工子女。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让农民工子女享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三、社会保障状况调查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1、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还不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很强,而且转移目标地不确定,今年在这个城市打工,明年可能转到另一个城市,也可能回到家乡;而现行城保制度规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只转个人账户资金,不转移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许多参加了城保的农民工不能肯定自己现在缴了费今后能不能领到养老金,因而在离开一个就业城市时往往选择退保,只把个人账户的钱领出来,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损害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2、农民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难。农民工工资收入普遍较低,使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也普遍较低;而现行城保制度规定缴费标准较高,许多农民工及使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感到难以承受,因而导致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保。

3、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

(1)农民工普遍意识到以后养老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

(2)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为生计满足于有活干,只能放弃养老保险等权力。

(3)法律意识淡薄。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根据现状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快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平等、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当前的城乡差异现实,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具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衔接性,在全国实行社会保险卡的“一卡通”,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2,出台一些政策,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能参保。降低用人单位缴费工资总额比例;同时降低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这可以根据本人的收入情况合理选择和确定。过去已经参加城保的农民工及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规定调整缴费比例。这样规定,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以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3,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针对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加强对养老保险重要性的宣传、养老保险知识的教育。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增强农民工养老保险意识,督促企业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因此,若要进一步的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还得靠国家的帮助,法律条文的制定,执法者的公正无私,都急需解决。希望有一天,农民工也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胡建勇,陈海燕,农民工子女满非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2) 金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05,(8)。

(3) 刘淑萍,赖以柱,讲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6)

(4) 从生存到发展: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问题,福建行政院学报,20xx年第4期。

(5) 韩俊,崔传义,金三林,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http://www./xwxx.asp

(6) 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东岳论丛》20xx年第8期。

 

第二篇:无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无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06-11-07 16:54:08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近年来,随着无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劳动力需求量急剧扩张,吸引了大量外来农民进城务工。这些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从事着不同职业的城市农民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推进无锡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游离于城市市民边缘的一个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他们的大量涌入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也给城市管理增添了巨大压力,外来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农民工生活现状,为市委和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服务,无锡市统计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并形成了《无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本次调查涉及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十三个行业,共抽取了62家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的200名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城市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为"农民工基本情况"、"劳动就业与领取报酬情况"、"就业保障与劳动技能情况"、"住房与子女教育情况"和"其它方面情况"等五个方面。由于调查对象均为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城市农民工,故分析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无锡外来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素有太湖明珠之美誉的无锡,是全国十五个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之一。这里人杰地灵、气候宜人、交通便捷、生活富庶。优越的自然环境,繁荣的经济基础,以及和谐宜人的社会氛围,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外地农村劳动力来锡务工。调查分析,无锡外来农民工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外来农民工数量急剧上升。据无锡市流动人口登记管理资料显示:在1985到19xx年的十年间,外来农民工总数翻一番,达到36万人;19xx年到20xx年的六年间再次翻番,达到73万人;20xx年到20xx年四年又增了1.5倍,达到179万人。到目前为止,如果包括漏登人员在内,无锡外来农民工的实际数量应该在200万人左右,约占无锡559.5万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在调查的200名具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中,在锡工作五年以上的占38.7%,取得本市户口的占3.5%。

——外来农民工来源日益扩大。前几年,无锡农民工一直以苏北为主要来源地。近年来,由于城乡统筹的发展、宏观政策的鼓励和各地劳动力市场的全面放开,无锡外来农民工的来源演变为全国范围内的流动。登记信息显示,外省市农民工开始成为主流,占无锡农民工总量的六成多,其中安徽、河南、四川、湖北、贵州、河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居多;本省的农民工主要来自苏北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等地。这些外来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动因,多数是为了多挣钱改善生活,也有的是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点技术,还有的是外出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

——外来农民工择业面较为广泛。近年来,无锡外来农民工的择业渠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过去选择国有、集体、乡镇企业为主,转变为分布在私营、个体、股份制和外资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就业;从过去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市政、环卫行业从事苦、脏、累、险的工种,转变为餐饮服务、冶金、机械、化工和医药等多行业均有相应分布的格局。由于无锡轻纺工业基础较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吸引了一大批外来女性农民工。资料显示,无锡外来农民工的男女比例已达到6:4。值得注意的是,无锡还有相当一批外来农民工因自身素质等问题难觅正式工作,只能靠无证经营流动摆摊谋生。

——外来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调查显示,无锡外来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体,25-45岁段的占外来农民工总数的61.3%,已经结婚成家的占60.8%。从知识层次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占

4.3%,高中专占26.3%,初中学历占55.4%,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14.0%,外来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特征十分鲜明。

——外来农民工专业技术缺乏。调查显示,有46.7%的外来农民工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群体中有71.3%属于短期职业培训,接受长期职业培训教育的只占10.3%,另有一部分是通过自学专业知识和个人拜师学艺的方式来提高职业技能。调查对象中拥有初、中级专业证书的占34.4%,高级证书的只占1.1%。由于在锡农民工的技能普遍较低,导致农民工的工作层次较低,有87.7%的农民工只能从事普通熟练操作工种,从事技术工作的只占7.5%,从事管理工作的只占4.8%。

二、无锡外来农民工对生活现状普遍表示满意

无锡在20xx年CCTV中国经济活力城市评选系列活动中,荣获了国家"农民工满意奖"。这是对无锡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以宽容的姿态善待农民工,为建设和谐社会所作贡献的最高褒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来农民工对在无锡的生活现状表示满意。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来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近年来,无锡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工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安全放心的城市环境,为改善农民工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调查显示,有38.1%的外来农民工对本人目前的生活质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认为比较差或非常差的只占14.5%。多数外来农民工深感在无锡工作不光城市条件好,收入比务农高,还能接触新生事物,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子女教育和全面发展,这些因素都是外来农民工选择在无锡安居乐业的动力所在。调查同时显示,对城市生活已适应或比较适应的外来农民工已占74.7%。

——外来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总体趋好。无锡对集中建设的农民工居住房,给予了享有建造农民安居房的同等优惠政策,并先后投资15亿元,兴建了3970多个农民工集中居住区(点),建筑面积达到395万平方米。在使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纺织、电子、服装加工等企业以及在无锡新区的用工单位,均相应建立了外来农民工的集体宿舍。目前,全市集中居住的农民工已达70多万人。调查显示,农民工居住的住所是单位免费提供的占39.2%,租房居住的占43.5%,自己购买的占7.5%,人均住房面积达10多平方米,多数住家拥有空调、电视、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器。

——外来农民工对现有工作条件表示满意。无锡从打破城乡分割和地域分割,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市场入手,取消外来农民工流动的政策限制,建立起同工同酬、同城同策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为外来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平台。调查显示,有49.5%的外来农民工认为与前几年相比现在无锡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有56.5%的外来农民工对所在单位的工作条件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在劳动安全方面,认为企业劳动安全措施做得较为严密的占30%;在高温条件下,认为企业均能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的占84.9%;对工伤事故,认为企业能提供全部或大部分医疗费用的占57.5%。部分企业还为外来农民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外来农民工对子女入学教育表示放心。为了使外来农民工尽快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无锡加大农民工子女的素质教育力度。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学校不得拒收的属地原则;在经济上规定免收省规定的借读费,并对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还可酌情减免杂费;在待遇上对外来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调查显示,在有子女随你外出就读的44位外来农民工家庭中,有77.6%在公办学校就读,有11.4%在民办学校就读,有11.0%在民工学校就读,没有出现辍学现象。对子女受教育情况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52.3%,很不满意和不大满意的分别占9.1%和18.2%。

三、外来农民工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意因素

从总体上看,外来农民工对在无锡的工作与生活状况表示满意,但诸多不满意因素依然存在,这些不满意因素主要体现在工资低、收入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看病养老没保障等多个方面,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外来农民工收入水平不高。调查显示,62家企业中的200名农民工20xx年的平均月收入为1118元,其中制造业企业农民工月收入为1149元,建筑业企业农民工月收入为1209元,交通运输业企业农民工月收入为1547元,批发零售业企业农民工月收入649元,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收入为901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农民工月收入为1369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收入820元。虽说农民工月收入均高于无锡市62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线,但离全市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且农民工的现有收入水平,多数是通过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日和提高计件产量来实现的。即使如此,仍有29.6%的农民工年收入不足万元,只有18.9%的农民工因为具有一技之长而成为生产骨干,其年收入能够超过2万元。 ——外来农民工精神生活贫乏。调查显示,农民工每月用于文化娱乐支出39元,只占其月平均收入的3.5%。在调查的200名农民工中有35.5%的人住在集体宿舍,他们平时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视、睡觉、聊天或逛街,看书读报、参加培训或自学者寥寥无几。在农民工宿舍里难得看到书籍和纸、笔等学习用具,他们了解外界的工具是个别宿舍里的一台电视机。休闲的时候最大的享受是逛街,遇上天气不好只能待在宿舍靠打牌、聊天来消磨时光,有些人在锡一、二年还没去过风景区。

——外来农民工参保情况不够理想。调查显示,在拥有固定工作岗位的200名外来农民工中,已由单位帮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分别占16.7%、19.4%和12.9%,至今没有购买以上保险的各占60.2%、57.5%和76.3%。造成农民工参保率低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有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为了追求利润,维持低成本竞争,只能千方百计减少人工成本,不愿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二是农民工自身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对社会保险的政策不了解,对享受社会保险,感到遥不可及,喜欢现实惠多拿钱;三是目前无锡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标准的,农民工认为缴费基数太高,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参保不稳定,断保现象较为突出。

——外来农民工医疗无保障。农民工长期在外务工,受勤俭节约的饮食,工作强度大和经常加班加点的劳动等诸因素的影响,难免有头痛脑热的时候,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农民工更多的采取"大病拖、小病扛"的态度。当他们在务工期间生病时,会选择去正规医院看病的只占35.5%,选择自己到药店买药的占38.2%,不看病不吃药的占2.7%,选择舍不得化钱的占3.2%。而农民工生病不愿上正规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太高。目前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要占年收入的17%左右,而城镇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支出约占工资比例的7%,最高也不过10%,这种不平等让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难以接受。

——外来农民工维权难。调查发现,侵害民工权益的现象在无锡个别地区和个别单位依然存在,如工资被拖欠,工伤事故得不到妥善处理,加班报酬低,子女就学难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二方面的原因:一是执法部门客观上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力的现象,使得处于劣势弱势地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农民工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他们抱着"只要有工做,只要有钱赚就行"的朴实心理,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在侵权面前,又常常是委曲求全、甚至忍气吞声,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权行为的发生。调查显示,当你权益受到侵害时仍有8.5%的人想到的是找亲友帮忙,有16.7%的人采取自己忍受。劳动法规定的用工企业必须遵守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也只有20.5%。

四、外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追求

调查发现,农民工外出务工普遍具有一种向往城市生活、追求改变人生道路的内在动力,他们渴望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外来农民工的内心动态突出表现为四大追求:

——追求收入平等。农民外出务工的赚钱目的和现实收入低两大因素决定了农民工普遍具有内在增加收入的期望。对目前的工资收入水平,有37.1%的农民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认为一般的占48.4%,还有14.5%的认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由于收入问题造成农民工跳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令许多企业头胀。农民工的打工赚钱的功利性决定了"哪里工资待遇高,就到哪里去"的行为导向,本身无可非议,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工资收入存在事实上的城市间、行业间、企业间不平等,客观诱导了农民工的流动,这也是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稳定建设生产劳动力必须面对、予以改善的实际问题。

——追求工作稳定。调查显示,有38.7%的农民工已经进城务工5年以上,他们基本上融入了城市生活,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进城务工在2-5年间的农民工比重最大,达到57.0%,表明大部分农民工依然选择留城继续务工。进城务工2年以内的人员比例最小,为4.3%,反映农民进城务工的趋势不减。 ——追求扎根城市。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已婚者达到60.8%以上。从农民工在锡暂住结构中可以看出,农民工在无锡租用私房居住的占43.5%,另有7.5%的农民工买房居住。调查对象中有48.4%的人希望在城市发展和定居,赚钱或学到技术后回家乡生活的占31.2%,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0.4%。

——追求社会保障。调查显示,外来农民工要求所在工作单位为其交纳医疗、养老等保险金的要求较为普遍,这说明农民工随着扎根心理的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已经觉醒。在问及您希望得到政府哪些方面帮助时,有40.3%的外来农民工希望和本地人享有同样户口,有29.0%的外来农民工希望得到住房和医疗保障。

五、把外来农民工建设成为无锡"新市民"的对策建议

外来农民工已成为无锡城市建设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关注外来农民工,体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也是一座城市在发展进程中无可回避的一个课题。从城市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为农民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息环境,实质是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宜人,更加充满活力。因此,我们要彻底打破农民工身份界限,给予"新市民"平等待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对农民工多一份感情,多一点关心,多一些理解,尽快把外来农民工建设成为无锡的"新市民"。为此,我们建议:

——创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平台。目前,无锡外来农民工统一归口在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作为临时性的机构,要做好占城市常住人口中三分之一的外来人口管理任务,显然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为此,应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平台,落实领导机构,落实工作机制,落实经费保障,形成精简高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创建公益性的市场就业平台。从农民工通过何种渠道找到工作的调查中发现,绝大多农民工是通过亲属、同乡、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而通过政府、市场途径找到工作的只占小部分。这揭示了无锡外来劳动力市场体制有待建立完善,客观公正的外来劳动力价值机制有待探索形成。为此,应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民工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加强农民工输出地的对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整治,从制度上规范劳动市场,为外来农民工提供广泛、畅通的就业渠道。

——创建属地化的治安管理平台。科学合理的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落实外来农民工市民化待遇,强化对外来农民工现代化、规范化、即时化的管理,既是建设"平安无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外来农民工服务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探索推行外来农民工居住证制度,建立属地管理责任制,加大"平安无锡"的群防群治工作力度。

——创建维权执法平台。要把解决农民工的参保、看病、维权、留人等"四难"问题,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以全面建立完善劳动合同管理机制为中心,以劳动监察为主体综合各有关部门力量,加

大农民工劳动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建立农民工工资的正常支付机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明确必要的法律责任和经济处罚措施。建立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新机制以及为农民工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机制。

——创建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平台。农民工的整体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效能、而且事关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因此,应抓紧制订与现行培训制度相配套的外来农民工教育培训可行计划,积极倡导举办农民工夜校、工地培训班,进行生产技术、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农民工实际工作能力和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

此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教育宣传,倡导整个社会关爱农民工,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转变对他们的歧视观念,营造一种关爱和帮助农民工可敬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促进农民工与现有城市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增加群体间的信任,共同促进和谐宜人新无锡的繁荣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