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111

关于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高二(2)班

【调查原因】

每天放学时,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中学生的消费观有没有不恰当之处?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使我们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材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决定选择有关中学生日常消费方面的研究课题,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中学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

【调查说明】

    受时间、精力的限制以及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学生进行访问。

【调查情况及资料整理】

1.消费前

 

                                                      

在对每月零花钱来源的调查中,大多数中学生零花钱都来自于父母,达56人,占93%;来自于其他亲属的有4人,占7%;没有靠劳动(做家务)得到零花钱的中学生。

在对零花钱额度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是需要时向家人要的,达32人,占53%;将近一半的中学生的零花钱为每月固定,有28人,占47%;同样,没有中学生是靠劳动(做家务)得到酬劳的。

在是否为零用钱作系统计划的调查中,一定作计划的只有7人,占12%;超过一半的中学生偶尔作计划,达32人,占53%;从不作计划的有20人,占33%;作过但未实施的仅有1人,占2%。


2.消费过程中

在对消费心态的调查中,认为必要才买的中学生有14人,占23%;选择合适就买的达29人,占48%;怀有从众心理的有16人,占27%;怀有求异心理的仅1人,占2%。

在对消费内容的调查(可多选)中,买文具的有35人,占58%;买零食的有36人,占60%;买书的有31人,占52%,用于娱乐的有5人,占8%。

 

3.消费后

 

                                   

在每月是否有结余的调查中,大部分中学生选择有,达46人,占77%;只有14人选择没有,占23%。

在每月消费金额的调查中,消费100元以下的最多,有26人,占43%;消费100到200元的其次,有21人,占35%;消费200到300元的有9人,占15%;消费300元以上的只有4人,占7%。

4.消费理念

消费理念是否受父母影响

在消费理念是否受父母影响的调查中,选择是的有20人,占59%;选择否的有14人,占41%。

中学生日常消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部分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追求品牌的中学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比较严重

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

多数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几点建议

1.作为当代中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费信息,所以,对于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好坏是非,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得少了,浪费现象由此滋生。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孩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对孩子过分宠爱,使他们过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生中攀比、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消费引导,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不要过度溺爱,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

3.对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合理消费习惯,中学生所在学校也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问题与分析】

1.中学生在零花钱的来源上体现随意性。绝大部分中学生的零花钱来源于父母,而且为数不少的同学在有需要时可随时向家人要。三是没有中学生以做家务付酬的方式得到零花钱。我们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和当前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密切相关。

2.中学生在零用钱的使用上缺少计划性。调查显示,中学生在消费前一般都不作计划,有23%的中学生没有结余,在实际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很多中学生在填写消费金额时态度有一些迟疑。我们认为消费经验也是一种自理能力,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个人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在平时就应该计划每月消费数目与项目,建立合理的消费开支预算,及时总结自己的消费状况。

3.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反映出较强的可塑性。较普遍的心态是遇到合适就买,或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才会买,但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从中可以看出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正是各种理念的定型期,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在消费问题上也是如此。

4.中学生的消费内容呈现多样性。平时的消费内容以买零食居多,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文具和书籍,用于娱乐上的消费为最少。这个结果比较符合学生的本性,说明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还是比较健康的。

5.学生和家长之间对消费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性。一半左右的中学生认为消费理念受到父母的影响,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相比有八成的家长表示平时关心或者教育子女消费,说明家长对子女消费问题的关注度较大。在中学生消费观的形成期,除了家庭教育,中学生作为思维活跃的新生代,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将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收获

1.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现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增进了不少的社会阅历。

为做好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问卷的编制内容涉及:经济来源、每月花费、消费内容,以及同学的一些想法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为此我们请教了许多老师,力求能真实地反映出当前中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在实地的调查与数据分析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难,边研究边学习,共同提高。通过这次真刀真枪的活动,真正让我们学会与人更好地沟通与相处,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2.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么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

一份辛苦,一份甘甜,通过大家努力,获取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成熟。

【结语】

中学生日常消费看似小问题,实则蕴含大道理。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曾规定,孩子的零花钱必须通过干家务获得,以此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艰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导学生正确消费有益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是学校和家庭面临的教育课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0##年12月20日

 

第二篇: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

每天放学时,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中学生的消费观有没有不恰当之处?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使我们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材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决定选择有关中学生日常消费方面的研究课题,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中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1.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成原因。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学以致用,探索一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研究价值:

1.在研究过程中的“学习”,消化教材和课本中的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

2.通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特长。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我们讨论并形成了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

1.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分工,理解研究思路,开展针对性研究工作。

2.查阅相关电子资料、文献资料,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

3.做好中期汇报工作,调整研究计划。

4.编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工作。

调查过程:我们每年级各抽取一个班级,共120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116份。调查内容包括9条选择题和1条开放性问答题。

5.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11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三)总结阶段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在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查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报告格式、撰写成文。

五、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研究路线:

选择研究课题

提出理论假设

确定研究方案

调查研究

查问文献

文献资料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 个案访谈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调查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个案访谈法。

六、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1.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基本没有零花钱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2.学生月零用钱数额统计分析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3.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4.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5.中学生零用钱的保管方式

数据显示:有45.5%的学生是由自己保管自己的零用钱,同时有34.6%的学生会把零用钱“上缴”父母,由他们保管,只有7.8%的学生会把零用钱存在银行里。

有许多青少年学生会把自己的零花钱放在自己身边,以供平时使用,这也是青少年自主意识的一个表现,不过他们之中很少有人会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在银行里,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银行储蓄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并不太适用,尤其是一些还没有拿到身份证的青少年,而且银行储蓄的手续和填写对于一些青

少年来说都不是非常方便;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中学生缺少理财意识,这与媒体中介绍的西方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会把自己的储蓄交给父母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在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而部分懂事的小孩,体谅父母养家的辛苦,将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主动交给父母,也算是尽了一片孝心。

(二)中学生日常消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部分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追求品牌的中学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比较严重

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

多数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三)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几点建议

1.作为当代中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费信息,所以,对于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好坏是非,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得少了,浪费现象由此滋生。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孩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对孩子过分宠爱,使他们过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生中攀比、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消费引导,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不要过度溺爱,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

3.对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合理消费习惯,中学生所在学校也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

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七、研究收获与小结

1.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现代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增进了不少的社会阅历。

为做好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问卷的编制内容涉及:经济来源、每月花费、消费内容,以及同学的一些想法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为此我们请教了许多老师,力求能真实地反映出当前中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在实地的调查与数据分析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问题与困难,边研究边学习,共同提高。通过这次真刀真枪的活动,真正让我们学会与人更好地沟通与相处,进一步了解了社会。

2.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么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

一份辛苦,一份甘甜,通过大家努力,获取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的自信和成熟。

附1:

中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调查问卷

你所在班级:

1.你有没有零花钱

A.有 B.没有

2.你每月的零花钱是

A .100元以下 B.101-150元 C.151-2000元 D 200元以上

3.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以多选)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

4.零用钱的主要用途:(可以多选)

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

D.玩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其他

5.如果有多余的零用钱你应该怎么办

A.交给父母 B.存进银行 C.自己藏起来 D.其他

6.对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影响最大的是

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

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们需要什么

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

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

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

C.没必要着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

8.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

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

9.你经常购买的书籍(可以多选)

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

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它

10.你对中学生品牌消费的理解是:

附2:

关于中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访谈内容

1.你认这中学生应该有零花钱吗?零花钱给多少更为合理?

2.你们零花钱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3.购物时你们更加关注物品的哪些方面因素?

4.你身边的同学日常消费中有“名牌心理”吗?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5.你知道理财教育吗?你赞同学校开展理财教育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