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文化产业调研报告2

滕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滕州市按照中央和省、枣庄市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任务要求,更新观念,加大措施,切实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初步形成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xx年上半年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数16个,施工开工数8个,500万以上项目数15个,同比增长23.1%。文化产品出口额64万美元,同比增长50%。滕州市文化生产企业150余家,在职人员近5000人。文化服务企业120余家,在职人员近3600人。出口文化企业1家,在职人员120人。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经营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16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企业数量为86家,执行行政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文化单位数量为7家。其中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艺术服务业、互联网文化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旅游服务业、古玩字画与工艺品产业、广告会展、动漫和网络游戏等重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在20xx年上半年发展势头良好,生产和销售稳中有升。

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20xx年10月召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 1

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出台了《滕州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分别设立了5000万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5000万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品牌、文化园区建设,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

(二)改善营商环境,构建文化产业体系。文化行政等部门加大了涉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加大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空间。目前,已形成了文化旅游业和文化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门类,构建了新闻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业、互联网文化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文化产业结构体系。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滕州市不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后的柳琴剧团,在确保公益性演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每年进行商业演出近300场次,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培植发展了盛世青山影视文化公司和葫芦套影视文化公司两家民营文化企业,有效解决了影视制作项目融资难、运作难的问题;成立了微山湖湿地集团、黄连山旅游开发公司,成功实现了微山湖湿地公园和刘村梨园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 2

推动了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四)发挥特色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一是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打造了墨子、鲁班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名人基地;二是以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及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等资源优势,打造了绿色生态温泉旅游风景区;三是以湿地渔家、薛河梨乡、龙阳果香、幸福龙庄、情山情趣等农家乐“五朵金花”为依托,打造了农民文化产业风情园。

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经济意识较淡薄,思想认识上有误区。有的单位和部门认为文化主要是一种传统的公益性事业,忽视经济效益和产业属性,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混为一谈,缺乏文化经济意识。二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够到位。尚未设立主管宏观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而目前文化、经信、旅游等部门各管文化产业一部分的体制,无法形成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虽然基本破除了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但是各种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的建设机制和投资渠道还没有建立健全起来。三是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事业单位很难筹措资金发展文化产业,目前的文化企业仍处于零打碎敲、粗放经营的状态,难以自我增资扩张。四是缺乏熟谙市场经济与文化经营的文化产业管理者。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对现代企业管理和资产经营知识掌握较少,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和中介机构严重缺乏。文化产业人才队 3

伍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不足,制约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

三、下一步打算和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滕州市围绕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大力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文化改革创新工程,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一是要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要抓紧做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广播影视总台的机构“三定”和人员职能划转工作,尽快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形成文化综合优势。要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对现有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进行调整归并,组建统一的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行政效率。二是要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管理运行模式,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分开、两手抓”,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的机制,使运行机制灵活起来、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活力迸发出来。三是要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坚持事改企、企改制,尽快将报社、广电和其他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四是要推进文化投融资渠道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放宽准 4

入,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等途径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改制;要加大文化市场培育力度,大力培植文化策划公司、演出经纪公司、作品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培育发展演出市场、娱乐市场、影像市场、艺术品市场、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促进文化消费。

(二)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进一步弘扬践行新时期滕州精神。要把弘扬和践行新时期滕州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中国滕州网长期开设专栏,大力宣传新时期滕州精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围绕“滕州因你而文明”这一主题,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推进新时期滕州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四进”教育活动。要注重实践效果。深入开展“践行新时期滕州精神十佳人物”、“滕州的感动十大人物”、“十大善国爱星”等评比创建活动,使新时期滕州精神在全市干部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得以体现。要深入开展“创学习型城市、建书香滕州”和“建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部”活动,大力倡导人人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实施文化惠民利民工程,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着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载体服务功能。要尽快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文化中心建设,努力打造集综合服务、产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5

要加快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基础文化设施的改造提升步伐,充分发挥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服务功能,做到建一个场馆,凝聚一批群众,形成一个文化景观。要全面推进镇街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和广电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到20xx年基本普及镇街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实现数字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要适应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深入开展“四下乡”、“五进社区”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认真组织“文明百村欢乐行”村村演、优秀电影进社区“月月映”等品牌文化活动。要突出抓好社区、镇村、企业基层文化建设,做到有经费、有队伍、有场地、有拳头产品、有经常性活动,力争每个镇街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群众性文化项目。要推进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组织创新、活动主体创新,办好不同层次规模的企业文艺汇演、少儿艺术汇演、创作大赛、舞蹈大赛、书画大赛、歌咏大赛等文化活动,培养群众兴趣,吸引群众参与,促进文化普及与提高。三是加强历史遗址修复保护,促进历史文化传承。要扎实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加强对王家祠堂、老县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修复保护;突出抓好北辛文化大遗址公园、薛国故城、滕国故城的保护开发。加快推进墨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集中展示墨子事迹、墨学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文 6

化旅游景点。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搞好民间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促进我市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四是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要深入开展文化市场治理整顿,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力争创建全国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

(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进一步增创文化强市新优势。一是要培植发展文化旅游业。要围绕争创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积极打造北部山水生态游、西部湿地温泉游、中南部历史文化游三大旅游板块。要加快推进微山湖湿地公园总投资15亿元的配套服务区和五星级酒店、健身娱乐场等工程建设,努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全面加强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莲青山旅游风景区、洪山口旅游风景区、龙山龙湖景区、柴胡店万亩梨园等景区开发和景点建设,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要精心培育开发湿地渔家、情山情趣、薛河梨乡、龙阳果乡、幸福龙庄等农家乐旅游“五朵金花”乡村旅游项目,彰显独特的鲁南乡村风情。要加快推进滨江国际大酒店、盈泰温泉大酒店、贵和假日酒店等五星级宾馆和商务酒店、游客中心、旅游购物中心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进一步叫响“墨子故里、江北水乡”的旅游品牌。二是要培植发展影视制作业。要积极扶持盛世青山影视文化公司、葫芦套铁路主题影视文化产业园加快发展,进一步创新融资机制和运作模式,做大做强影视文化产业。要高标准 7

高质量拍摄制作电视剧《新中国第一大案》、《墨攻天下》和电影《湿地渔家》、《孟尝君》、大型动漫片《鲁班传奇》等作品,努力把这些影视作品打造成思想深髓、艺术精湛、内容精彩的精品力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要大力支持微山湖湿地公园、葫芦套影视基地和其他景区加强影视业与旅游服务业的有效对接,提高影视产品及其后续产品的开发能力,不断拉长影视文化产业链。三是要培植发展演艺娱乐业。积极扶持发展壮大柳琴剧团、汉韵斋、德艺双馨文艺中心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艺术表演团体,引进和开发新的演艺娱乐形式和重点项目,打造形式新颖、影响力大、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节目。大力鼓励倡导文企联姻、演艺娱乐业与旅游业结合,推动演艺团体进景区、进酒店,开拓和扩大演出市场,增强演艺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搞活娱乐市场,支持社会资本兴建演艺厅、歌舞厅、茶社、酒吧等上档次、上水平的娱乐场所和连锁网点,繁荣丰富夜间文化生活,满足大众休闲需求,拉动大众娱乐消费。四是要培植发展文化创意业。加快推进总投资3.2亿元的葫芦套铁路主题影视文化产业园和总投资2.6亿元的大坞五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鲁南最大、省内一流、集影视动漫制作、文化交流、户外体验、拓展培训、国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基地。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优先发展动漫制作、景观设计、创意策划等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 8

步伐,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五)实施文化品牌塑造工程,进一步提高滕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力。一是要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要坚持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城市建设,以文化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用文化的精髓丰富城市建设,把“墨子故里、江北水乡”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程设计、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绿化亮化等各个环节;突出抓好反映墨子、鲁班、滕文公、孟尝君、毛遂、奚仲等名人思想、事迹、故事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筑造型、园林小品、城市雕塑、地标名称等,充分体现滕州的历史、传统和风情,增强滕州文化的表现力和震撼力。二是要打造知名的历史文化品牌。继续加强墨子思想和鲁班文化研究,挖掘滕文公、奚仲、孟尝君、毛遂等地域名人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北辛文化、“和”文化、“善”文化等城市文化名片;加强民间传说、典故、歌谣的搜集、整理、加工,搞好以墨子、鲁班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动漫作品、网络游戏、文学作品的创作开发,进一步扩大墨学、鲁班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大力支持国际墨学研究中心、中国鲁班研究会和善文化研究会等文化组织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文化普及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滕州文化内涵。三是要创作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要发挥滕州在戏剧、小说、歌曲创作等方面的传统优势,精心组织创作出一批以滕州的历史人物、传说故事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文化精品。要抓好大型历史柳琴戏《清廉石》和汉代歌舞《建鼓 9

舞》排演工作,进一步唱响柳琴戏。要深入开展“龙泉塔”文艺奖的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家“五个一工程”、山东省“精品工程”及各类文学、艺术精品评选活动,力争每年都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提高滕州文化影响力。四是要组织有影响的节会活动。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和各类媒体参与,精心筹备马铃薯节、墨子文化节、红荷节等重要节会,办好盈泰温泉节、花卉文化节、干杂海货调味品博览会、柴胡店梨花节等特色节会,积极引进、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精品文艺演出,以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提升形象、扩大影响、繁荣文化、促进发展,加快推进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努力开创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滕州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滕州市委宣传部

20xx年8月8日

10

 

第二篇: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桂阳县文化产业调查报告

一、桂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桂阳县以建设湖南历史文化名县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城市辐射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20xx年末,全县拥有文化产业单位360个,从业人员2252人;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9%。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20xx年末,全县有歌舞娱乐场所20家(其中县城区18 家,乡镇2家),有电子游艺场所17家,有营业性演出场所2家,有旱冰场1家,有台球俱乐部2家;各类文化娱乐经营单位,投资在400万元以上的2家,300万元-100万元以内的5家,投资在100万元以内的 11家;文化娱乐行业固定资产总值4653万元,年营业收入2342万元,从业人员1221人,年上缴税金130余万元。

2.图书发行、销售需求巨大。全县有图书发行单位1家,图书零售、出租单位21 家,年销售额2585万元。其中县新华书店每年的教材、教辅读物、书本等的营业额达 1

2100万元。

3、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桂阳县文联下辖文学家协会等群众性文艺创作团体8个,全县长期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人员在300人以上,有专业剧团1家,年收入22万元以上,业余剧团3家,铜管乐队66 家,弦乐队8 家,龙队7家38条,狮队2家5支,年演出收入200万元以上。

4、广电传媒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县39个乡镇目前开通有线电视的有22个,有线电视用户3.7万户。广电传媒业经营已初步形成电视网络、电视广告和宽带网增值业务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

5、教育培训业发展成效显著。全县拥有举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1 所,教学班级 5个,在籍大、中专学员985 人,在职教职工总数92 人;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2所,年培训人数在3000人左右;有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机构2家,其中县文化馆培训中心年收入10万元以上,年培训人数在2400人左右。

6、印刷、体育、广告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印刷业方面,我县现有印刷企业7 家,打字复印单位37 家,从业人员100 余人。体育产业方面,现有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6 个,从业人员10 人,销售收入150余万元;体育竞赛表演和有偿体育娱乐服务有初步发展,有体育器材、服装销售单位13家,大型健身房两处。广告业方面,全县现有广告经 2

营、发布单位20 家。

7、以“网吧”为代表的互联网上网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全县城乡有“网吧”118家,其中县城38家。“网吧”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县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投资额达400万元以上的“网吧”达2家,每年“网吧”产业的营业收入达1300万元以上。

二、桂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和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划分过细,互相交叉,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2、政事不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投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以文化、体育、旅游最为突出。文化行政部门陷于操办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活动的具体事务之中,削弱了行政管理和宏观管理的职能。公有文化事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没有形成创新激励机制;公有文化企业没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 3

体。全县大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属国有性质,集体或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中外合资文化企业几乎没有。体育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分散单一,以体育彩票为主。旅游业仍然只靠政府投入,没有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3、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娱乐演出、旅游、体育到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文化演出规模小、规格不高,无法形成大反响,没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有资源,但开发不足,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广告缺乏规模效应,竞争力有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我县的文化要素市场(指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艺术劳务市场、文化科技市场等)、产权市场发展滞后,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国有资产没能实现重组和保值增值,文化事业结构也没能按产业化的要求进行调整。

4、对人文资源的罗列性展示大于开发利用。目前,我县对县内的人文资源,还仅仅停留在浅表的罗列和学术研究,没有进行深度的包装和打造,观赏及参与性不足,缺乏新意、吸引力,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发展桂阳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 4

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同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

2、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源泉。要修缮并保护好蒙泉井、东塔、阳山古民居等古迹建筑。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做好湘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开发和保护好瑶歌、花灯戏曲、土法榨油制作工艺等1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上档升级上下功夫。加强对古戏台、古宗祠、古桥梁、古佛塔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及时修复整理馆藏文物。积极支持和鼓励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影视、民间艺术等不同门类的艺术生产,努力创作文艺精品。

3、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做大图书发行业。新华书店要利用新华大楼地处黄金地段的优势,兴办社会图书超市和影视放映产业项目。二是做大做强广电传媒业,实行全新的管理模式和节目运行及用人分配 5

机制,振兴广播弱势产业。开发和拓展互联网、互动电影点播频道、付费电视频道、党政信息频道、图文广告频道、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数据广播等增值业务,到20xx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 万户,营业收入达到1600 万元。启动数字有线电视工程,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的整体平移。三是做大印刷业。力争在近两年内,使我县的公开出版物印刷企业达到3家,产值超百万企业达1家。

4、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两院”合并,利用县电影院、影剧院的影城资产,组建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好县内各项演艺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县文化馆馆址的资产置换,馆内场地和设施进一步完善的机遇,发挥好自身的艺术人才优势,采用独办或吸纳民间资金或与他人联办的方式,建立以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摄影等为内容的大型艺术培训中心。三是建设好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充分利用全国图书资源联网开通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增强图书馆的造血功能。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抓好阳山古民居的旅游开发,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旅游观光;做大休闲度假、观光农业两个面。以现有农家乐、休闲庄、度假村为基础,注入文化内涵,努力做大做强休闲度假和观光农业;着力开发生态旅游三个片。舂陵江湖心岛、宝山蒙泉主题森林公园、泗洲山;培植宗教文化旅游点(东塔鹿峰寺、天坛山三神庙、金仙寨佛寺、坛 6

山古寺遗迹);保护开发民间民俗文化(花灯戏曲、舞龙狮、傩舞、清明祭祀文化、瑶歌古调、风味小吃)。同时将桂阳昆曲培训、表演融入桂阳旅游行业中,并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

5、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筹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积极落实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多渠道融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在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提供政策倾斜,并且优化环境,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品民营化战略。通过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以此构筑桂阳文化产业体系。

桂阳县文化局

20xx年10月15日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