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生态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山西农业大学

关于太原生态环境建设调查报告

系 部

班 级

姓 名

成 绩

20xx年8月31日

概况

建国以来,在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大批城市伴随着资源大规模开发而兴起,成为因资源而兴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能源基地,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证。但是随着资源的开发和日渐枯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城市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是让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而灭亡,还是为城市继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当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太原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资源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如传统的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面对这些严重的情形,太原市近年来正积极实施城市经济转型,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系统构建,不断提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调查内容

目前,太原市园林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逐年增加,但要建成生态园林城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生态道德水准低、法治不健全 在日常生活中,践踏草地、折损树木花草、随处 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乱丢电池、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水资源、电资源等行为司空见惯,足见市民生态道德水准低,同时也折射出生态法治不健全.

城市绿化园林植物品种应用较少 对乡土树种和常绿树种应用不够重视,绿化树 种适应性差,城区道路、公共绿地千篇一律,植物种类和结构层次不够丰富,景观效果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特色。目前大多数乡土植物还没有进行开发,种植面积和数量相当有限;常绿树种应用较少,致使冬季景观色彩比较单一;植物配置不够丰富,绿地空间利用率不高。 2.3重经济功能,轻社会、生态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善城市交通、追求城中用地的价值,建楼房、架立交桥,改变了太原历史名城的格局和风貌;为了修路、架桥、建房而砍树毁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许多保护建筑不能及时维护,造成了个别保护建筑名存实亡;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预改变了原有地域的生境,造成自然生境的片断化(破碎化),导致生物物种大量减少和丧失。 2.4人均绿地面积不达标,绿量小、生态效益差太原市的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虽 然在逐年增加,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但远未达到生态城市的要求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以大片草坪为支撑,绿量小、生态效益差。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不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且单一草坪养护对于缺水严重的太原市费用较高,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3] ,也有悖于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宗旨。

结论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一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二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三是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针对太原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3.1加强生态道德和法治的建设 生态道德是人们自觉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所 必须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努力提高生态道德水平,使生态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上。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保持建设与发展的连贯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要从过去的仅仅依靠宣传、教育、劝导手段,逐步转变到制定完善生态法规,依法管理、依法治理上来。

3.2乔、灌、草结合,丰富城市景观 结合太原市目前的绿化情况,应建立以乔木为 主体,

立体化的生态体系,增加园林植物种类,丰富景观配置效果,注重应用乡土树种。太原市的绿地建设中,应以高大树体乔木为主体,乔、灌、花、草相配置,应加强“垂直绿化”,“楼顶绿化”,拓展绿化空间。提高绿地空间利用率,体现植物多样性;应坚持“一路一品”原则,丰富城市景观,突出绿化主题。 3.3建立城市一体化绿化体系 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过程中,人们比较 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而对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我们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通过点、线、面、垂、嵌、环相结合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城市化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就是生境破碎化,使原生或人工群落间支离破碎,变成孤立的“岛屿”。生物的生存、繁衍和进化离不开基因交流,如果生物群落间距离大于它们重建群落的距离,缺乏必需的基因交换将影响群落的稳定和发展。根据景观生态学基底—斑块—廊道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应该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重要原则,把城区孤立的绿色斑块和城郊的自然残留斑块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绿化体系。3.6健全引绿机制,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应加强管护,引进适宜太原市种植的绿化品种, 而且要进行本土树种的规划和育苗,建立的育苗基地,提高树种和花卉的成活率。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难点不是树种和花卉品种的选择,而是养护,应该加强养护方面的管理,形成强大的专业维护队伍。 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为主导思想,主张因地制宜、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我们应掌握各种生物的特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使太原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结论2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加之人们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只有生态园林建设才能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太原市这几年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本包括是针对太原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二篇: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郭廷辅 段巧甫 张艳得 杨学良

(1.水利部,北京100053;2.青海省水土保持局,青海 西宁810001;

3.青海省水利科学研究所,青海 西宁810001)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青海省

[摘 要]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都较严重并呈复合型出现。全省水土流失面为33.4万km2,年土壤侵蚀量为11495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8000t/km2。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途径是,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坚持走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等。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000—0941(2000)12—0001—03

最近,我们对青海省的民和、乐都、互助、共和4个县、12个乡(镇)、11个村和50户农民以及16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草)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青海省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1 自然概况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与黄土高原交汇,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土地总面积72.12万km2。日月山以东为农业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观积的6.4%;以西为牧业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3.6%。农业区高度集中,全省耕地总面69.56万hm2,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较温暖的河湟谷地和西部海拔较低的盆地和滩地。其中,水地占31%,旱地占69%(旱地中水平梯田占39%)。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河湟谷地两侧的丘陵山区,分为浅山区和脑山区,浅山区海拔一般在2800m以下,降水少、干旱、蒸发量大,产量低而不稳;脑山区海拔一般在2800m以上,降水较多,较湿润,产量较高。

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海东地区只有3.55%,最低的柴达木盆地只有0.1%。天然草场利用率低。可利用草场面积占天然草场面积的83.58%。

青海省地广人稀,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近50%,总人口为50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69.43万人,人口密度72人/km2,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农业区(海东山地丘陵区)人口密度达822人/km2,该区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土地面积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37%,水资源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3.4%,但拥有全省73.92%的人口、74.5%的耕地、83.8%的粮食产量和约70%的工业产值,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基地和文化经济中心。该区地表大部分为疏松的马兰期风成黄土,间有裸露的第三纪红土,面蚀、沟蚀和滑坡等重力分蚀十分严重。

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多,但局部地区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的暴雨仍有出现,引发山洪和泥石流,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从总体来说,青海省的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都严重,而且呈复合型出现。 2 水土流失特点与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状况

该省19xx年遥感普查水土流失面积为334084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

46.32%,年土壤侵蚀量11495万t(黄河流域8814万t),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00~8000t/kmw,贵德、乐都县年最大土壤侵蚀数模达1.9万t/km2,水蚀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1.99%;风蚀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2.70%;冻融侵蚀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5.3%。

此外,以泥石流、滑坡、崩塌、泻溜为主要形式的重力侵蚀也是青海省主要的侵蚀类型,大部分分布于河谷地带和水蚀、风蚀交错的土石山区。

2.1东部农业区(水蚀区)

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57.7%,区内年降水量为300~500mm,70%的年降水量集中于6~9月份,暴雨多,当平均雨强达到0.236mm/min,最大雨强达到0.514mm/min时,坡面就产生强烈的水土流失。

该区可分为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其特点也各不相同。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分布于湟水、黄河河谷及两侧的中低山丘陵地带,海拔1650~3200m,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86.3%。这一区域又分为河谷川台地、浅山区和脑山区,河谷川台区为轻度侵蚀区,浅山区为中度、强度、极强度侵蚀区,脑山区为轻度、中度侵蚀区。

土石山区和高地草原区均为轻度侵蚀区。

2.2水蚀、风蚀交错区

该区域介于黄河自曲什安河口以下,兴海县唐乃亥水文站至龙羊峡区间,属于兴海、同德、贵南、共和等县的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该区总面积的76%,年均输沙模数1000~4000t/km2。年均降水量343.9mm,每年大风天气超过150天,当风速大于4m/s时,沙粒即可移动超过6m/s时,即可扬沙。该区除河谷地带有小块农业区外,其余均为草场。龙羊峡库存区周围的木格滩以及河卡—塔拉滩风蚀与水蚀相互作用,现已使沙漠面积扩大 到20多万hm2,耕地的沟壑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30%以上。

2.3江河源头区(冻融侵蚀区)

江河源头区的中度以上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高地丘陵近山麓和山前滩地,因冻融作用形成较大面积的“黑土滩”,草被衰退,产生水土流失。此外,分布在河谷地区的部分坡耕地存有轻度的水蚀,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小境内长江流域总面积的20.29%,年土壤侵蚀量986万t。另外,长江和黄河源头的无人区,还分布占全小水土流失总面30.5%的冻融侵蚀面积。

2.4柴达木盆地风蚀区

柴达盆地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250km,总面积29万km2,水土流失面积26.10万km2,年均降水量190mm,年蒸发量2000mm,是该省风蚀最严重的地区。

2.5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状况

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是从19xx年开始的,经历了3个阶段;从19xx年到70年代末,年治理面85km2;80年代是稳定发展阶段,年治理面积增加到180km2;

90年代年治理面积达到300km2以上。全省开展治理的小流域有274条,达到验收的176条。已验收的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0%以下提高到70%以上,最高的达90%;基本农田由治理前占耕地的25%增加到50%以上;植被覆盖率由10%增加到30%以上;60%以上的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塘坝谷坊工程与田间道路相连,基本解决了山区交通问题;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人均产粮达到400kg以上,增加经济收入50%至1倍以上;一般减水减沙效益达50%~60%。据分析计算,该省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增产粮食1亿kg以上,拦泥保土1000万t以上,拦蓄径流0.8~1亿m3,约,约50万人、80万头(只)牧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七五”至“八五”期间该省初步实现温饱的60万人中,50%以上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达标区内。

关于退耕还林还草进展情况,20xx年该省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8万km2,荒山造林种草3.87万hm2。截至6月底全省16个试点县已完成退耕造林种草1.76万hm2,其中还林6773hm2,还草1.08万hm2;省里提出“退一还二”的要求,退耕片周边荒山造林种草3.23万hm2,其中造林1.5万hm2,种草1.72万hm2。

3当前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具有90年代水土保持发展特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融为一体的典型。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流域的粮经比为9∶1或8∶2;二是对综合开发和经济效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观念、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更新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水保工作领域较窄,基本囿于东部农业区,水、风蚀交错区和风蚀区的水保工作开展很少。二是市场观念、经济闪闪观念和非农领域延伸的观念不强,防治技术等方面也亟待更新。

(3)退耕还林还草中的问题。

一是过分强调集中连片,只要划在片中的耕地,不论好地坏地,陡坡缓坡、梯田都要退耕,一刀切的作法,影响了粮食生产;二是因地制宜不够,在粮食量较多的部分脑山地区也要退耕还林还草;硬性规定林草各半,更为重要的是海东农业区是青海的精华,在地区退耕多少为宜没有战略规划;三是退耕区干旱缺水,大面积连片退耕 种草特别是密度每公顷达3300~4950株是否成活,成活了是否能生长,缺乏科学依据;四是咱苗质量差,有的整地和栽种质量也差,加上干旱,

苗木成活率很低,仅为20%~30%,不少因缺水而死亡;五是退耕农户退耕地不平衡,有的户的耕地在集中片里几乎退光,又自行调换一些耕地种农作物。

(4)防治速度缓慢。一是宣传不广不深,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二是监督执法力度不够,水保机构不健全,除西宁市、海东地区的机构人员较落实外,其他多数州县还处于启动或空白阶段;三是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科技含量不高。

4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和途径

我们认为在青海省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实施以下 对策和途径。

4.1要把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

水土流失是浅海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生态环境坑和须把水土保持作为 这项宏伟的系统工程的主体来抓,否则,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因为,青海省46.32%的国土面积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而每年又新增水土流失面

2100km2,不仅导致土地贫瘠,产出率低下,而且还还量泥沙输入江河湖库平均年输沙量达11495万t。黄河干流在青海省境内的平均含沙量为1.8kg/m3,黄河的一级支流湟水的含沙量高达7.75kg/m3。省内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分别占到整个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7.5%和14.3%。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黄土高原是青海省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耕地占全省的75%和80%,粮食产量、工农业产值占全省的87%和84%,但该地区57.7%的土地面积有严重的水土流失。湟水流域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是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但67.3%的土地是水土流失面积,而且是强度侵蚀区,危害更大。此外,该省有三分之一的草场因干旱、风蚀而退化,现在比80年代初的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16%~40%。对黄河源头地区5700km2面积进行卫星遥感普查,结果表明80~90年代平均草场退化速度比70~80年代增加1倍多。

4.2 要坚持走综合治理的成功之路

在水蚀区和水、风蚀交错区,要坚持以支流为骨干,以县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三大效益同步发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村户为基础,以防为主的综合

防治的路子。在风蚀区要坚持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水利设施)与管理措施(以草定畜轮封轮牧,限制采挖活动等)紧密结合的综合治理和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的路子。在冻融融侵蚀区,要坚持封禁,防止不合理人为活动加剧侵蚀过程。

4.3 要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从全国来看,已有成功的经验,即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同步,把小流域这个治理单元与经济单元与经济单元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使小流域成为各项措施群体防护系统和小流域经济体系,既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在被改造的侵蚀土地上发展产业化、商品化经济,并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化。这样不仅使农民稳定脱贫致富,自觉保护和巩固治理成果,而且有利于振兴县域经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4.4 要高度重视地表径流的科学调配和有效利用

地表径流是水蚀的动力、江河的水源、山洪形成的主要条件。地面径流的形成与降水量、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地被物和土壤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既要延缓羳少地表径流量和流速,使土壤免遭冲刷,又要充分拦蓄地表径流,以供旱季农林、牧业用水,提高治理水平和单位面积产出率。由于青海省水土流失区的降雨特点和明显的干湿季,必须十分重视把雨季有限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蓄起来,通过科学调配,达到有效利用。

其方法有:(1)修水平梯田,拦截天然降水和地表径流。(2)大力推广如水窖等地面径流聚集工程,近期达到户均2眼水窖,解决人饮用水问题,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达到户均4眼水窖,其中2眼分布在农田,选择有径流场的地方布设窖址,可搞0.133hm2(2亩)农田补灌。(3)依地表径流产生的部位,要科学分流,高水高用,中水中4用,低水低用,选择不同位置兴建径流聚集工程。(4)最后要在沟道修建拦蓄工程。

4.5 要解决好当前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几个问题

(1)建设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稳定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退耕还林还草规划,一定要依据各地人口密度、自然条件、水资源、经济和粮食状况而琿。解决广种薄收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否则土地的产出率提不

高,群众温饱问题也难以稳定解决。因此,继续加强坡改梯等基本农田建设和积极稳妥地推行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矛盾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处理退耕与建设基本农田关系,才能保证退耕还林还草不反弹,有成效。

(2)退耕还林(草)一定要坚持“量水而行”的思路。青海种树难以成活或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塼缺水,有限的天然降水不能满足大面积树草正常生长的需要。如按每公顷植树3300株计,每株占地3m2,全年350mm降水量,在3m2汇流面积产流量为1.05m3。按有效系数0.7计,则为0.735m3,平均日耗水量2.01L/d。据推算,在350mm降水量地区,年单株需水量为2.418m3,平均日耗水量为6.625L,实际降水仅为需水量的30.3%。

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和确保其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一定要依量水而行的思路确定对策。一要选择和引进耐旱抗寒的树草种;二是植树密度一定要依可能产生的水量而定,不得盲目追求高密度;三是坡耕地水平阶的间距要依坡度大小和降雨量多少以及产流面而定;四是在梯田栽种经济林时,每株树的集流面应作成向心的漏斗型聚流工程,以便更好地聚集地面径流;五是在小流域沟道修建库坝蓄水工程和引外水的水利工程,解决农业和生态用水问题,但是必须投资兴建相关工程。

(3)要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如何把国家宏观的生态效益与农民的微观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这是退耕还林还草成败的关銉。要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发展小流域经济把生态效益寓于经济效益之中,既要保证退耕还林还草有成效又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使农民获得好的回报。

(4)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广大农民是土地的主人,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长期在土地上耕耘,有适应自然的丰富经济若不尊重群众意愿而行,势必适得其反。

(5)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一是要明确补助的年限及浅山脑山补助标准的区别;二是不要硬性规定林草各半的比例,一定要因地制宜;三是适宜农耕地的土地不要划为退耕区;四是要合理规划农、林、牧用地比例;五是“退一还二”如何解决林牧矛盾;六是不宜过于强调数百亩的大集中连片。

4.6 要加强宣传舆论和水土保持机构建设

水土保持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将当地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面向领导、面向社会、面向广大群众进行有力宣传,使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形成“水保为社会,社会搞水保”的新局面。

在有水土流失的地方,要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机构,并有精干的水保人员,开展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水保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还要加强必要的试验示范,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大力推广水土保持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以确保青海省卓有成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进程。

相关推荐